依恋关系的质量是

依恋关系的质量是,第1张

依恋关系的质量是成年后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模板和产生爱与安全感的量化。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其照顾者 ,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

依恋

依恋关系是在幼儿期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建立起来的,并在个体以后的人生中不断发生着作用。

因此,依恋理论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兴起至今,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成为西方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

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提高个体生存的可能性,且建构了个体终生适应的特点。

有安全型依恋、焦虑一回避型依恋、焦虑一反抗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安全依恋的幼儿当母亲在场的时候急于探索游戏室。但母亲离去时表现出不安。

焦虑一回避型依恋:焦虑一回避型依恋的幼儿和母亲进入游戏室后立即开始玩耍,没有注意或很少注意到母亲的离去,在母亲离去后仍能继续玩耍。

焦虑一反抗型:不安全依恋的幼儿一进入游戏室就表现出“痛苦”,对新奇环境相对没有兴趣。整个过程都担心着母亲的去向,母亲离开后十分沮丧,母亲回来时表现出矛盾行为,即寻求接触与接触抗拒,不容易平静下来,整个过程都表现出不安和痛苦。对陌生人不主动接近,社会适应上表现消极。

依恋类型理论发展:

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之间关系如何随幼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上。

到了现在,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个体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个体终生适应的特点,并且帮助个体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孟昭兰2000)。

依恋理论是一个毕生发展的理论,依恋关系是在幼儿期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建立起来的,并在个体以后的人生中不断发生着作用。因此,依恋理论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兴起至今,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成为西方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

1、依恋

定义

是指婴儿与抚养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情感联结。这个人主要是母亲,或与婴儿有密切联系的人以及家庭的其他成员。最初婴儿只是依恋那些能够满足自己身体需要或能够激起某种特定情感与行为的人,而并非所有的人。

案例: 10岁的女孩为何如此胆小?

背景资料:妈妈坐月子,身体不好,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先后换了6个保姆。

2、依恋的作用

可以激发父母或抚养者更精心地照料婴儿,使依恋的双方在心理方面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

如果这个感情联结被破坏,则会造成依恋的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

依恋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最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情感,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依恋情感建立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着儿童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基本态度的形成。

(二)婴儿依恋的发展

1、鲍尔贝的依恋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0~3个月):对人无差别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3~6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

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联结形成阶段

2、谢弗和爱默逊的依恋发展阶段论

第一阶段:非社会性阶段(0~6周)

第二阶段: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

第三阶段:具体依恋阶段(7~11个月)

谢弗与爱默逊的依恋阶段与鲍尔贝的阶段论虽然在具体的划分标准与时间上有所差异,但他们关于依恋发展的阶段特征的研究结论却是基本一致的。

(三)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斯和他的同事长期观察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作为依恋性质评定的方法,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这类婴儿占65%~70%,也被称为B类儿童;

回避型依恋,“无依恋的儿童”,这类婴儿约占20%,也被称为A类儿童;

反抗型依恋,这类婴儿占10%~15%,也被称为C类儿童。

(四)依恋的测量方法

1、陌生情景测验:

20世纪60年代,安斯沃斯首创陌生情景测验来研究婴儿的依恋,这是一个半结构化的实验室程序,适用于测量12-20个月婴儿的依恋行为、探索行为和依附行为。它是在一系列标准事件的过程中实施的综合测量方法。

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行为主体变量:抚养者(主要是母亲)、婴儿和陌生人;

(2)人际关系变量;

(3)焦虑源:与抚养者及陌生人的相互作用;

(4)主要情景:陌生人入场和退场、亲子分离和团聚。

陌生情景测验程序如下:

首先母亲和婴儿(12-18个月)一起进入室内;

母亲用玩具引发婴儿兴趣,鼓励婴儿自由探索;

陌生人入场,与母亲交谈并与婴儿交往;

母亲离开房间,陌生人和婴儿活动;

母亲返回,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

母亲再次离开,婴儿独自在室内;

陌生人返回,与婴儿一起活动;

最后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

实验的八个程序,每段时间均为3分钟。实验者从邻室通过一个单向观察屏对婴儿进行观察。并记录婴儿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反应,包括:

操弄玩具时的活动方式;

啼哭与紧张表情;

引起母亲注意的尝试;

尝试与陌生人接近的倾向。

2、依恋Q分类法(AQS)

这种方法克服了陌生情景法在生态效度上的缺陷,主要是考察家庭环境中1-5岁幼儿依恋安全性行为的一种测量工具。最早是由WStephenson在1953年创始的,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依恋Q-set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测量尺度,用来代表依恋关系安全性的程度。这种测量依恋的方法共有90个项目,描述与依恋有关的行为,要求观察者——受过训练的观察者或母亲对这90个项目进行归类,分成九类。

儿童的早期依恋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或积极的,或消极的从正面看,早期依恋有 助于儿童对周遭形成最初信赖,在心理上得到安全的满足;儿童的早期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与照顾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形成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从负面看,早期依恋容易使儿童对照顾者产生过分的依恋,当这份依恋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容易使儿童从依恋转化为依赖,从而限制儿童的发展;依恋照顾者的儿童,也容易对外界产生排斥,只愿意与家中的人接触、玩耍长期如此,就可能会导致儿童变得内向、怕生,甚至不愿与外人接触

(一)安全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探索

研究表明,早期依恋安全型的孩子在2岁时产生更多复杂的探索行为,儿童对事物产生积极兴趣,主动 去活动和探索而随着年龄的发展,这种好奇心则直接影响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孩子表现出更高的持久 性和愉快感,有助于问题解决

(二)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

研究证明,安全型依恋儿童比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易接触,情绪比较愉快、攻击性低,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技能

总之,早期儿童的依恋质量会对儿童的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是现实的, 又是长远的它“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为使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因此,应该创造良好的抚养环境和条件,提高儿童的依恋质量,促进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健康发展

  大约5000年前,在东半球黄河和长江流经的广袤而古老的那片土地上,一个伟大的民族形成了。又过了几千年,人类才开始了公元纪年,以世纪来标志百年历史。  物换星移,岁月沧桑,20个百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匆匆而过。正当这古老的民族走出百年孤独,在创世纪的历史篇章中寻觅自己的身影时,她已经与全世界所有的民族一道,站在了进入第21个百年历史的门槛上。

毋庸置疑,未来的世纪属于全人类,21世纪的中华民族史,将不再是一个遥远东方神秘国度的自传。从楚河汉界到太空星际间的角逐,从逐鹿中原到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与民族概念相伴而生的地域概念,将被全新的时空观念映衬得微不足道。

然而,21世纪又实实在在地属于我们的民族。100多年来,无数志士仁人都在做着一个共同的梦,这就是彻底摆脱贫困落后,使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圆这个梦,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真正能够圆梦的历史机遇,却幸运地落到了我们这一代跨世纪人的头上。中国10几年改革开放奠定的坚实基础,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亚太经济圈的逐步形成,都为中华民族富强梦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条件。纵观人类历史,世界经济的腾飞,莫不是由一个乃至数个民族的经济腾飞为标志的,如果中华民族的百年之梦能够圆在21世纪,那么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21世纪是中华民族的世纪!

固然,中华民族在迈向21世纪时,她的脚步是沉重的,这沉重缘于她的古老。古老的历史,古老的文明,古老的传统,使她有着比其他民族更多的负载。但是,唯有沉重才会坚实,中华民族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21世纪的。朋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和跨世纪的一代,在这坚实的脚印中,有多少是你的呢?

世界的发展建立在民族发展的基础上,跨世纪人既要有全球意识,也要有民族意识。

我们要强化自己的民族认同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这民族的故土、历史、文化传统赋予我们一种民族情感,这种情感既来自民族的哺育和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也来自选民族所创造的历史和文化成就。民族有大小贫富,但民族情感对任何一个民族所属的人民来说都是相同而且亘古不变的,它使我们有了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由此产生了对本民族无条件的依恋和崇尚。有人认为,现代社会国际意识超越民族情感,然而,一个连自己民族都不热爱的人,又怎会去热爱全人类?从历史上看,民族运动始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独立宣言》的产生,正是18世纪民族主义思想在政治上的最早体现。中国从辛亥革命的胜利到新中国的建立,也正是中华民族寻求民族独立和发展的过程。热爱自已的民族并为她的发展作贡献,同时也就是为全人类的发展作贡献。

我们要强化自己的民族自信心。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5000年历史同样是辉煌的。近100多年来,中国落后了,但这落后既不能否定她的历史,更不能说明她的未来。现代文明是在各民族发展的历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非是某一些人的独立创造。国外一家公司的广告在介绍他们的复印机时,首先提到的却是中国宋代毕生的活版印刷;而我们在享用现代文明成果时又怎能割断历史,无视自己民族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巨大贡献?我们民族有过辉煌的历史,同样也有着辉煌的未来,改革开放1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已经无可辩驳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的民族自信心由此而来,我们相信中华民族能够创造出比过去5000年更辉煌的历史,我们应为此尽自己的一份民族责任。

我们要强化自己的民族利益观。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在这个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为了和平与发展,意识形态可以超越,社会制度能够共处,但不论何时何地,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却是丝毫不能动摇的。民族利益是本民族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本民族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不要认为我们作为个人对民族利益来说无足轻重,作为民族的一员,民族利益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今天,民族的统一和强盛,就是我们最大的民族利益,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正是为了实现这最大的民族利益。对于妨碍实现这一民族利益的行为,不管打什么旗号,我们都可以理真气壮地屏弃之。民族的百年之梦即将圆在我们这一代,跨世纪人,当你在民族的怀抱中迎来新世纪的曙光时,你将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而自豪。

依恋类型有四种,分别是安全型、痴迷型、恐惧型和疏离型。

1、安全型: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赖他人还是被人依赖都感觉心安。不会担忧独处和不为人接纳。

2、痴迷型: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投入全部的感情,但经常发现他人并不乐意杷关系发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亲密。没有亲密关系让我不安,有时还担心伴侣不会像我看重他一样看重我。

3、恐惧型:和他人发生亲密接触使我不安。感情上我渴望亲密关系,但很难完全相信他人或依赖他人。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会受到伤害。

4、疏离型: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也安心。对我而言,独立和自给自足更加重要,我不喜欢依赖别人或让人依赖。

依恋的理论发展

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之间关系如何随幼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上。

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个体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个体终生适应的特点,并且帮助个体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依恋理论是一个毕生发展的理论,依恋关系是在幼儿期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建立起来的,并在个体以后的人生中不断发生着作用。因此,依恋理论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兴起至今,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成为西方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

-依恋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Harry F Harlow 1905—1981)和他的同事们所做的一系列恒河猴实验,可以说是心理学史上最伟大,也最邪恶的实验之一。哈利·哈洛这个名字可能让人们感觉比较陌生,可如果说起他的一个学生,我相信中国每个接触过心理学的人都会印象深刻——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马斯洛。

恒河猴实验包括 “代母”实验,“面具”实验,“铁娘子”实验,以及“绝望之井”实验 等。其中“代母”实验是最出名的一个。

哈洛和他的同事们把一只刚出生的婴猴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并用两个假猴子替代真母猴。这两个代母猴分别是用铁丝和绒布做的,实验者在“铁丝母猴”胸前特别安置了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按哈洛的说法就是“一个是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刚开始,婴猴多围着“铁丝母猴”,但没过几天,令人惊讶的事情就发生了:婴猴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那里喝几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时候都是与“绒布母猴”呆在一起; 婴猴在遭到不熟悉的物体,如一只木制的大蜘蛛的威胁时,会跑到“绒布母猴”身边并紧紧抱住它,似乎“绒布母猴”会给婴猴更多的安全感。

哈洛从这个“代母养育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些问题:那些由“绒布母猴”抚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极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于是,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婴猴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母猴”,并保证它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进后的实验表明,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注意,是基本正常)

哈洛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用他的话说就是“ 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 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首先,哈洛的实验结果与他学生马斯洛的理论很明显是一脉相承的。小猴在铁丝妈妈那里获得的是什么?是充足的食物,换句话说,就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这是小猴在实验起初一直围着铁丝妈妈的原因。可一旦他的生理需要基本满足之后,很快他就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安全感,以及依恋感。而这些,绒布妈妈提供的要比铁丝妈妈更好。

让我更感兴趣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绒布妈妈比铁丝妈妈更能让小猴产生依恋感和安全感?很明显是因为“触感”这个特征。说得再详细一点,是“温暖的触感”。再深入一些,其实是“相似”。因为绒布的质地和温度都与小猴自身毛皮相似,所以小猴才更愿意亲近绒布做的妈妈。不管是猴子还是人类,总是更愿意亲近与自己更为相似,而非相差甚远的存在。这来源于对孤独天生的一种恐惧。

哈洛说:“证明爱存在三个变量是触摸、运动、玩耍。”这种观点在当时被提出来,无疑是一种进步。当时,我想用李小龙老师课上所举的一个案例来回应这个观点:一个遇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他出生在一个极其富裕的家庭,在他的主观描述当中,他和家人的关系非常好,从小也没有经历什么明显的重大创伤。他的父母为他提供的是堪比“教科书”式的养育方式,例如满足其基本的物质需要,足够时间的陪伴,鼓励大于批评和否定,等等。但是,当他的访谈进行的更深入一些,咨询师和他谈到了他最早期的记忆片段,他回忆起的内容是:自己总是从一辆车上被抱到另一辆车上。

这个孩子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好,每个家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私家车。家人对他的照顾,类似于一种“轮班”制,例如,如果上午是爸爸照顾,下午就换成妈妈,晚上则可能是其他的家庭成员。因为家人们的工作事务都比较多,这种“轮班”的方式,似乎是保证孩子得到充分照顾的一种非常“科学”的方法。但是孩子内心深处的体验却是:自己想一件物品,一个包裹,一种任务,被自己的亲人们传来递去。难道这就是真正的爱么?

但是爱的变量远不止是触摸、运动、玩耍。

所有被哈洛作为实验对象的小猴子,长大之后的心理状态都或多或少的与正常的猴子不同,这种影响被证明会延续好几代才会慢慢消退。

“铁娘子”是哈洛设计的一种特殊的代母,它会向小猴发射锋利的铁钉,并且向它们吹出强力冷气,把小猴吹的只能紧贴笼子的栏杆,并且不停尖叫。

哈洛声称,这是一个邪恶的母亲,他想看看这会导致什么结果。 他制作了各种邪恶的铁娘子,它们有的会对着小猴发出怪声,有的会刺伤小猴。令人吃惊的是,无论什么样的邪恶母亲,哈洛发现小猴都不会离去,反而更加紧紧地抱住它们。

这个实验很容易让人想到客体关系学派里提到的“好妈妈”与“坏妈妈”。如果“代母”实验是用来证明“好妈妈”的,“铁娘子”则是“坏妈妈”的呈现。

这个实验结果其实比“代母”实验更加震撼: 一旦依恋关系已经建立,即使小猴被自己认定的“妈妈”残酷地迫害,他的依恋之情都很难被动摇。

如果朝着消极的思路想,很容易联想到人类的“受虐”倾向与“对攻击者的认同”。朝着积极的思路想,只要依恋关系可以建立起来,即使这段关系之后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迫害,关系里依然有爱的存在。

爱和恨毕竟永远都是交织在一起的。

哈洛让他的助手做了一个逼真的猴面具,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但是面具在完工之前,婴猴就已经出生了,所以哈洛把婴猴与一个脸部没有任何特征的绒线代母关在了一起。 婴猴爱上了无脸代母,吻它,轻轻的咬它。而当逼真的猴面具做好之后,小猴一看见这张脸就吓地连声惊叫,并躲到笼子的一角,全身哆嗦。

这个实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KZLorenz)用鸭子所做的“印刻”实验。

第一眼看到谁,谁就是我最亲近的人。实际上,这里说的第一眼属于心理层面的第一眼,“印刻”阶段往往是指出生之后稍晚一点时间,例如犬类的印刻阶段就是第3周到第7周作用。养过狗的人都知道,和小狗建立依恋关系的最佳时期就是第一个月到第二个月。

“印刻”阶段与拉康的“镜子”阶段,既有连续的关系,也有重叠的关系。

在心理的意义上,“脸”其实就是一面镜子。哈洛的小猴子看到“无脸”的妈妈,它会以为自己也是“无脸”的;劳伦兹的小鸭子第一眼看到的是劳伦兹,它们会以为自己和劳伦兹是同类;“狼孩”第一眼看到的是狼,他会以为自己就是一头狼;玄奘第一眼看到的是和尚,他就会对佛教拥有最虔诚的信仰;一个孩子第一眼看到的如果是深受产后抑郁症折磨的母亲,那么他长大之后,可能总会体验到一种无缘无故的,久治难愈的抑郁情绪。

这就叫作“镜像”,也叫作“认同”:我第一眼看到谁,那么我就应该是谁。

1960年代,生物精神医学兴起,出现了通过药物减轻精神症状的可能,而这引起了哈洛的极大兴趣,他再次在恒河猴身上进行实验。他建造了一个黑屋子,把一只猴子头朝下在里面吊了两年(也有说法是一年)。哈洛把这叫做绝望之井。那只猴子后来出现了严重的、持久的、抑郁性的精神病理学行为,即使在放出来9个月之后,还是抱着胳膊呆呆坐着,而不像一般的猴子东张西望探索周遭。

据说,很多作为被试的猴子最终都出现了精神疾病性的症状。之后它们虽然返回了猴群,但是大多被同伴欺凌或者活活把自己饿死。当这些实验对象孕育下一代之后,它们往往把孩子的手指咬掉或者直接砸碎它们的脑袋。

这个实验的残忍程度,要远远大过于塞利格曼1967年做的“习得性无助”实验。在我看来,就连浦泽直树的《怪物》里所描述的反人类实验都比不过哈洛的这座“绝望之井”。所不同的只是实验的对象而已。

哈洛可能觉得,自己所做的这些实验都是为了证明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为了分析爱的定义、成分和要素。在我看来,只有对爱极度匮乏之人,才会如此执着地去论证这些问题。就像我们很少有人会去思考:万一明天太阳不再照常升起我们该怎么办?万一天塌下来怎么办?曾奇峰说,美好的东西不需要分析。像爱这种东西,去发现,去感受,去给予,都挺好,唯独不需要去证明和分析。去证明是因为心有怀疑,去分析则是因为自己感受不深,甚至感受不到。

哈洛的发现对西方当代的育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许多孤儿院、社会服务机构、爱婴产业都或多或少地依据哈洛的发现调整了自己的关键政策。部分是因为哈洛的缘故,医生现在知道将新生婴儿要直接放在母亲的肚子上;孤儿院的工作人员知道仅仅向婴儿提供奶瓶是不够的,还必须抱着弃婴来回摇动,并且要对其微笑。

也正是他的实验使我们开始重视动物权益的保护。几年前,动物解放前线组织在威斯康辛大学的猿类研究中心举行了一场示威游行,以悼念数千只在实验中死亡的猴子。

1971年,在哈洛的第二任妻子因乳腺癌离世后,他也到明尼苏达州的梅约医学中心接受治疗。在那里,他接受了一系列电击治疗,就像一只动物一样被皮带绑在桌子上。回到麦迪逊之后,人们说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停止了对剥夺母爱的研究。

最后,哈洛死于帕金森综合症,死前他抖动个不停。

这些是哈洛对猴子做的实验,大家看了都能感觉到有多么得残忍。

哈洛曾经坦言,他似乎不同情这些猴子。而他自身的命运,似乎反应了某种因果关系。

而人类世界呢?是否有的父母也对自己的孩子做了这样的“实验”呢?

人间不乏真爱,唯愿真爱之光照亮世间每个角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6470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19
下一篇2023-12-19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