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已取得了公式,在电子、汽车、电视、电器、仪表、仪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件都是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搞复杂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耗能,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不能比拟的,也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
具体来说,以模具集成制造单元与技术的普及为例,近年来,模具除了具有自动送料、冲压成形、叠片计量、厚度分组、铁芯组合和产品输出、铰链装配连接等功能,又出现了复杂运动结构、模内加热、锻压、局部热(组织)控制、模内焊接、攻丝、局部注射、模内切割、模内检测等工艺组合过程。
再如,3D打印应用生产模具型腔是型腔模具发展的新动向,金属增材-减材组合制造技术是当今3D打印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3D逐层增材成形,结合高速铣定层厚轮廓减材精整,实现复杂金属零件的高精度制造。目前,应用领域排名前三的是工业机械、航空航天和汽车,分别占市场份额的200%、166%和138%。
中国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模具行业发展较晚,现代模具工业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起步,但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引进国际工业发达国家与地区较为成熟的的设计制造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中国模具制造业已建立起了包括模具技术研发机构、模具生产和供应体系在内的模具工业体系,模具工业规模和技术水平有长足发展。
2011-2017年,中国模具行业销售收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截止至2017年中国模具行业销售收入达到了266342亿元,同比增长231%。预计2018年中国模具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2753亿元左右。
2012年以来,中国模具相关专利申请数量稳步上升。2017年全年申请专利数量达22872件,首次超过2万件,创下历史新高;2018年专利申请量有所减少,但仍超过了17万件,达到17146件。
从专利申请人来看,排名前十的专利申请人中,鸿海精密两家公司排在前两位,专利申请量分别为347件、337件,合计占比不到07%;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数量为309件,位居第三。
此外,中国模具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模具出口规模波动上升。2011年,中国模具行业出口总额为30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87%,创下近年来最高增速,此后不断放缓,直到2017年,模具行业出口总额再度恢复增长,达到5490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461%。
中国模具行业细分产品市场现状分析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兴盛,汽车模具市场需求快速释放,规模不断壮大。据统计,中国汽车模具新增需求从2011年的221吨增长至2017年的348吨,市场规模则从2012年的605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888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汽车模具市场规模将突破900亿元。
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装备,IT模具发展较为迅猛,已成为产品批量生产和新产品研发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按照模具产业1:100的带动效应折算,2017年中国IT模具销售收入为1420亿元左右,预计2018年中国IT模具销售收入将达到1550亿元左右。
OA设备模具市场紧随OA设备市场发展,OA设备一般由塑料件、五金件和芯片等组成,其中塑料制品主要包括外观件和结构件,其成型方法一般为使用塑料注射模注射成型。截止到2017年,OA设备塑料模具市场规模约为36亿元,2018年有望达到40亿元。
医疗器械模具几乎应用于所有医疗器械的制件,大到高压氧舱,小到助听器、心脏起博器等。而且由于医疗器械器材零部件生产配套的精密要求,医疗器械模具在医疗器械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按照模具产业1:100的带动效应来看,2017年医疗器械模具的市场规模约2384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模具市场规模将达到25亿元左右。
中国模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高精密化
随着最近几年的不断学习,中国的模具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发展了一批专门从事高精度模具制造的公司。意识到尺寸的精度是制造高精密高质量、高科技含量产品最重要的因素。要做高精密模具,不外乎有设备和人才2个重要因素,但目前中国在最精密的领域跟国外还有一定距离。毕竟,对于中国而言,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因此国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不远的将来定会实现超越。
2、自动化、智能化。
自动化、智能化是提高效率的保障,随着各种配合模具生产的自动化设备(主要是机械手)的普及,以及模具内部标准件的智能化程度提升(主要是热流道),模具生产的效率越来越高了,而且会朝着更高、更好的境界发展。未来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工厂只有几个人,其余全是机器、电脑。以后的工厂只有3种人:管理人,技术人和机器人。
3、新型化
随着技术革新,让原来的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很多原来很复杂曲折的方式变得很简单。这些都是模具行业新的机遇与挑战,具体来说,是模具设计师们的机遇与挑战。能否掌握新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是一家模具企业生存的命脉。掌握模具高新技术需要深厚的设计和制造底蕴,这些高新技术也成为公司打品牌的资源,争取更优质客户的筹码。现在的战争是无硝烟的技术之战,血拼价格不如血拼技术。只要在技术上创新,做到模具新型化,即使价格高一些也会有大量的客户,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模具永远都是以技术和质量取胜的行业。
掌握模具高新技术需要深厚的设计和制造底蕴,这些高新技术也成为公司打品牌的资源,争取更优质客户的筹码。现在的战争是无硝烟的技术之战,血拼价格不如血拼技术。只要在技术上创新,做到模具新型化,即使价格高一些也会有大量的客户,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模具永远都是以技术和质量取胜的行业。
4、融合化
融合化即产品研发与模具高度融合。这个趋势也是必然的,这种改变是比流水线代替全能模具师傅更能影响制造业模式的一种改变。
简单而言,就是模具设计师和产品研发融合成一个新的岗位,一个能够负责整个产品从外观到机构、再到模具、到模具加工、模具生产、产品组装一系列工作的全新的岗位,成为制造业绝对的核心。
硬件
硬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外部设备组成。中央处理器是对信息进行高速运算处理的主要部件,其处理速度可达每秒几亿次以上操作。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和文件,常由快速的内存储器(容量可达数百兆字节,甚至数G字节)和慢速海量外存储器(容量可达数十G或数百G以上)组成。各种输入输出外部设备是人机间的信息转换器,由输入-输出控制系统管理外部设备与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之间的信息交换。
软件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由操作系统、实用程序、编译程序等组成。操作系统实施对各种软硬件资源的管理控制。实用程序是为方便用户所设,如文本编辑等。编译程序的功能是把用户用汇编语言或某种高级语言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可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
支撑软件有接口软件、工具软件、环境数据库等,它能支持用机的环境,提供软件研制工具。支撑软件也可认为是系统软件的一部分。应用软件是用户按其需要自行编写的专用程序,它借助系统软件和支援软件来运行,是软件系统的最外层。
特点
1、计算:一切复杂的计算,几乎都可用计算机通过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来实现。
2、判断:计算机有判别不同情况、选择作不同处理的能力,故可用于管理、控制、对抗、决策、推理等领域。
3、存储:计算机能存储巨量信息。
4、精确:只要字长足够,计算精度理论上不受限制。
5、快速:计算机一次操作所需时间已小到以纳秒计。
6、通用:计算机是可编程的,不同程序可实现不同的应用。
7、易用:丰富的高性能软件及智能化的人-机接口,大大方便了使用。
8、联网:多个计算机系统能超越地理界限,借助通信网络,共享远程信息与软件资源。
原理
尽管计算机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第一部电子通用计算机诞生以来以来有了令人目眩的快速发展,但是今天计算机仍然基本上采用的是存储程序结构,即冯·诺伊曼结构。这个结构实现了实用化的通用计算机。
存储程序结构将一部计算机描述成四个主要部分:算术逻辑单元、控制电路、存储器及输入输出设备。这些部件通过一组一组的排线连接(特别地,当一组线被用于多种不同意图的数据传输时又被称为总线),并且由一个时钟来驱动(当然某些其他事件也可能驱动控制电路)。
概念上讲,一部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被视为一组“细胞”单元。每一个“细胞”都有一个编号,称为地址;又都可以存储一个较小的定长信息。这个信息既可以是指令(告诉计算机去做什么),也可以是数据(指令的处理对象)。原则上,每一个“细胞”都是可以存储二者之任一的。
算术逻辑单元(ALU)可以被称作计算机的大脑。它能做两类运算: 第一类是算术运算,比如对两个数字进行加减法。算术运算部件的功能在ALU中是十分有限的,事实上, 一些ALU根本不支持电路级的乘法和除法运算(由是用户只能通过编程进行乘除法运算)。
第二类是比较运算,即给定两个数, ALU对其进行比较以确定哪个更大一些。
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从外部世界接收信息和向外部世界反馈运算结果的手段。对于一部标准的个人电脑,输入设备主要有键盘和鼠标,输出设备则是显示器、打印机以及其他许多后文将要讨论的可连接到计算机上的I/O设备。
控制系统将以上计算机各部分联系起来。它的功能是从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中读取指令和数据,对指令进行解码, 并向ALU交付符合指令要求的正确输入,告知ALU对这些数据做哪些运算并将结果数据返回到何处。
控制系统中一个重要组件就是一个用来保持跟踪当前指令所在地址的计数器。 通常这个计数器随着指令的执行而累加,但有时如果指令指示进行跳转则不依此规则。
以上内容参考 -计算机系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