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该教大宝让着小宝吗?谢楠的育儿观很正,哥哥姐姐也是孩子

父母该教大宝让着小宝吗?谢楠的育儿观很正,哥哥姐姐也是孩子,第1张

文/母婴期刊

一个孩子的家庭已然是鸡飞狗跳,那两个甚至更多孩子呢? 大宝、二宝平时是如何相处的?

相信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宝妈经常被孩子的一些所作所为气得束手无策。大宝和小宝,一个手心,一个手背,但是大宝经常听到的话语是,你比弟弟妹妹要大,要学会照顾他们,也要学会让着他们。

年龄小,就要被让着?

在一档节目中,谢楠这样说道, 我的孩子,我不会刻意地去教会他要让着比他小的弟弟妹妹,而是希望他能发自内心地懂得去给予、去分享。 也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拒绝这样的话。最后她还说“让”是不能建立边界感的。

看完这期节目,直觉很多父母都会被谢楠的 育儿 观打动,孩子年龄小,从来就不是应该被年龄大的孩子“让”的借口,莫非年龄大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吗?哥哥姐姐也是孩子,他们也希望享受所有的独一无二, 我们不该拿年龄当理由,来道德绑架大宝, 是,这怎么不是一种道德绑架呢?

孩子,你听话,先让着弟弟妹妹

这句话在大家听来有无言外之意呢?都说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此话的确不假,家里的小宝宝不开心了,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时会哭,妈妈就会告诉大宝,你先让弟弟一下,等弟弟不哭了就好。妈妈之后再给你们买新的,一人一个。

可是大宝要的不是事后的补偿,而是事情发生时,一个公正无私的妈妈, 这是事后再多的补偿也弥补不了的,当时的委屈就要当时解决,妈妈此种做法显然是忽略了大宝的感受。

家长的所有话,可能有言外之意,可能没有。比如让孩子听话时,让大宝让着弟弟妹妹时,就好像在说这是大宝应该做的, 不这样做,就是大宝不懂事。 可是大宝也很委屈啊!

哥哥姐姐也是孩子

天下多数父母,都能做到对家里的孩子们一视同仁。 但有时,让大宝让着弟弟妹妹真的已经成了习惯, 甚至看到小宝哭泣时,嘴巴会优先于思考,然后说着责怪大宝的话。

我们可以在大宝与二宝第一次发生争执时,告诉大宝要爱护弟弟妹妹,但是 不能直接让大宝去退步, 更不能不问事情的对错一味地让大宝忍让。开明又公正的父母也许是每个孩子期盼的,但是这样的父母往往不易做。

大宝听过最多的话是什么呢?“你是哥哥(姐姐),该让着弟弟(妹妹),”弟弟妹妹还小,你怎么能欺负他呢?你和小宝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妈妈对你们是一样的。” 父母总是说着自以为公正的话语, 然后做着有失偏颇的事情。

被“让”是否会成为小宝的习惯

都说亲兄弟也该明算账,孩子小时候何尝不是一样呢? 若是两个孩子一个习惯了“让”,一个习惯了被“让”,那这样的结果无论是对大宝,还是小宝都并非好事。

因为孩子终究要长大,会遇到陌生人,会进入 社会 , 陌生人会因为年龄而“让”着另一个陌生人吗?

显然不会,就是拿寻常小孩来说,在自己家里,大宝会在父母的要求下让着小宝,但是一旦小宝面对的是别人的孩子,是幼儿园的许多孩子呢?谁家孩子不是父母娇养长大,疼在心尖尖上的, 谁都不想做那个没有原因就退让的人。

经常见到的是 小孩子争玩具这个戏码, 某个玩具,在无人问津时,总是谁也注意不到。可一旦有人动了,那小孩子指定不愿意,更小的孩子哭着不撒手,然后引来了父母,最后父母会告诉年龄更大的孩子,让着弟弟妹妹,就好像这是理所应当。

但是,哪有什么理所当然? 大宝年龄大,但是也同样是个孩子,小宝年龄再小,也应该懂得讲道理。不能让被“让”成为小宝的习惯。

自发地去给予,也需要教

说这么多,并非是不允许父母对大宝说“让”这个词, 我们可以在孩子不懂得主动给予及分享时告诉他们爱护小孩是一种美德 ,然后从自身出发, 身体力行 地给孩子演示什么是自发地分享,什么是主动地爱护。

比如说,当着大宝二宝的面,给他们二人夹自己喜欢吃的菜,然后告诉他们,因为妈妈很爱很爱你们,所以愿意把自己爱吃的东西与你们分享。你们也是, 若是喜欢某个人,也可以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他。 这是一样的道理。

大宝也是第一次当哥哥(姐姐)

在有了二宝后,父母可以说是第二次当父母,应当更加得心应手才对。 可是大宝是第一次当哥哥(姐姐),小宝是第一次当弟弟(妹妹), 所以,哪怕平时他们相处偶尔会有不愉快,但是要记得平时与他们二人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的还是他们彼此,所以,我们不该对大宝太过苛责,也不该对小宝太过容忍。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让孩子养成是非不分的三观。第一次当哥哥或是弟弟的他们总是对这种感觉是陌生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对彼此的爱护, 有时候,做父母,也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去论是谁的对错,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这件事情。 相信他们。

年龄到了就好了

家有两个孩子耽误宝妈可能都见过这样一幕, 大宝生气,不想与二宝玩了, 但二宝是个不记仇的,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哥哥或姐姐。

还有一些情景,是两宝因为什么东西起了争执,然后二宝受了欺负, 但是每隔几分钟,他又要笑着去找哥哥。 然后兄弟(妹)俩又开心地在一起玩耍。后来看到,大宝显然比之前更有耐心,也愿意把自己的东西给弟弟妹妹玩。

所以啊,别对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说“让”这个词,他们也才是个孩子, 有时候也想要成为被偏爱的那一方。 别对他们要求太高,他们只是还没到那个主动去“让”的年龄。(执笔:思归)

当妈妈的,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同时兼顾大宝和二宝了。

1、“你有我也有”

对于二宝的到来,妈妈们无可避免会多花时间精力来照顾二宝,甚至会多花心思为二宝准备特制的食物或新的衣服、玩具等,有时候我们妈妈们还会特地对大宝交代说:“这是弟弟妹妹的哦,大宝不能玩的哦、不能吃的哦”等等。

这些特殊的交代其实大宝幼小的心灵是无法理解的,只能在他心里形成特殊对待的想法:“为什么弟弟有我没有”、“为什么我不能玩”、“为什么我没得吃”。这样的情况,建议妈妈们在为二宝准备吃食玩具的时候,同时也为我们大宝准备一份哦。

假如妈妈们在哄完小宝贝,亲完小宝贝后也请抽出时间单独陪陪大宝,跟他一起玩玩、说说话,哪怕抱抱他,亲亲他,大宝心里也是会很高兴的。甚至妈妈在陪伴二宝睡觉的时候也请不要让大宝自己睡哦,要记得大宝也需要你哦。

妈妈们做到“你有我也有”,大宝心里也就不会产生妈妈特殊化的心理啦。

2、“帮理不帮亲”

生活中,总是能听到妈妈这样说:“你是做大的,要让着弟弟妹妹”这样的话,为啥大的一定要让着小的呢尤其有时候妈妈听到小的一哭闹,不由分说就责骂大宝,大宝心里苦啊。

妈妈记得,在大小宝贝争吵的时候,要帮理不帮亲哦,不存在大的要让着小的说法。是谁的错我们应该要对大小宝贝讲清楚,要让他们明白,大小宝贝二人在家庭地位是平等的,小的是没有特权的哦。

3、切忌二者比较

须知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不要总拿一个人的长处来进行比较。

比如下面这种情况:一个妈妈对她的两个孩子说:妹妹你看看你姐姐,学习多棒,考上班里第一呢,你要学习你姐姐啦。

小孩子内心都是敏感的,妈妈若是老是拿二者比较,可能会造成反效果,严重的还会在孩子心里产生自卑感。宝妈们切忌拿二者比较,最好就是根据不同孩子的特长来进行扬长避短的教育。

以上三点关于妈妈在兼顾大小二宝时的建议,宝妈们不烦试试看。当我们家有二宝,只有做到大小兼顾,才能更好的让我们的宝贝们健康快乐成长!

1、接纳和理解孩子

肯定孩子的审美观念,你想要的东西是挺不错的,可是我们可以欣赏它,并不一定要拥有它。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很多,我们不可能都揽为己有。

先肯定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的情绪得以安放,父母再提建议,会更有利于接受,直接拒绝说不行,孩子一时扭过弯来,会据理力争。

2、辨析是否有要的价值

和孩子讨论,是否真正地需要拥有,如果家里已经有了类似的物品,我们还用得不错,买了只是浪费,那么可以不买。

如果没有,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如果孩子所要的物品太过昂贵,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担的,就坦诚相告:“如果买了你想要的,咱家的生活就要受到影响,甚至进入财政赤字状态,入不敷出。”顺便给孩子普及一下理财观念,做到理性消费。

前段时间奇葩说出现了一个二胎辩题:父母该不该教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

本场是对外赛,节目组请到了三位明星辣妈来辩论,她们的立场是“不用教”,没错,如今养孩子都讲究科学 育儿 ,充分尊重孩子,对二胎家庭来说,两个孩子都是父母最爱的宝贝,都应该得到同样多的爱,大宝当然不需要把这份爱让出来。

其实这个辩题在老一辈父母那里,必然是“该”,为什么呢?过去一个家庭都好几个孩子,父母都忙活生计,哪有功夫管孩子?老大任务艰巨,得代替父母管理好弟弟妹妹,既然“地位”都不平等了,不“让”能行吗?

有的老大在家里还需要帮爸爸妈妈干农活,而弟弟妹妹年龄小,不用分担这份辛苦。老大问爸爸妈妈:为什么弟弟妹妹不用干活?爸爸妈妈回答:你是哥哥/姐姐,你得让着弟弟/妹妹呀!

而今,物质生活条件已经比较优越了,人们养育孩子的重心也渐渐转移到了精神层面,并讲究“科学 育儿 ”,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家长们不能忽略的部分。现在讨论这个辩题,无非是围绕“公平”二字,大宝不用让着二宝,大宝和二宝都应该得到相同的爱。

也许有经验的妈妈都会坚定地说“不用教”,但我想说,说和做是两回事哦!

1、养育两个孩子,不存在绝对的公平

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父母都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我身边有很多二胎妈妈都吐槽,老大和老二完全不是一个系统的人,要么老大聪明伶俐,老二却智商不在线;要么老大各种不靠谱,老二却特别让人省心。

这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对夫妻生出来的孩子,自然也是有差有别的,既然有区别,父母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肯定也是不同的,怎么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呢?所以,必然有天平倾斜的时候,一旦出现倾斜,很多时候都是老大做出了让步,毕竟二宝更需要照顾。

2、两个孩子闹矛盾,大宝最先受到教育

再来看两个孩子,年龄相差越小,越容易发生矛盾。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你指望TA自己领悟出来要照顾二宝,那家长得需要多大耐心啊。有的大宝不懂事,专干欺负二宝的事情,家长能看着不管吗?

大宝问,为什么我们家要多一个弟弟妹妹?而且大宝实在是不喜欢弟弟妹妹怎么办呢?家长势必要教育孩子,要多制造机会培养两个孩子的感情,毕竟以后相处的时间还长着呢。在这个过程里,大宝必定是要做出一些“牺牲”,得让着弟弟妹妹,不能跟弟弟妹妹一般见识。比如,含着奶嘴的二宝打了大宝,大宝难道也要打回去吗?这种时候,如果父母不为大宝“指点迷津”,真的能确定每个大宝都能做出正确的回应吗?

对于这个辩题,也许所有父母都觉得,两个孩子不需要谁让谁,都是平等的,但很多时候,父母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已经在提醒那个更大的孩子,你要让着二宝,因为你是老大啊。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谈教育,孩子之间的事情,尽量交给孩子自己去解决吧。

现在国家放开二胎了,很多超过35岁的高龄妈妈也都动了心思,又想生一个小宝宝。可现在生小宝宝不是夫妻两人的事儿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也会发表意见,那就是你家大宝。

我曾经问过海晴,要不要有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她一个劲儿摇头,说小宝宝可讨厌啦,又不会自己吃饭、拉屎,又整天要人抱着,晚上哭哭咧咧吵得没法睡觉,烦死了。

看来,5岁的她只看到育儿的麻烦,还没体会到有了小宝,就把父母的爱分走的烦恼。

高龄妈妈要不要生二胎?这基本上不由孩子决定,孩子不同意,是很正常的。谁愿意把自己碗里的蛋糕分走呢?谁愿意把完全属于自己的爸爸妈妈的爱和关注分走呢?说会对大宝二宝一视同仁的家长,可能不能深刻体会到大宝内心的失落吧。

我是个独生子女,没有这种体会,但女同学同事中都有,8、9岁的时候妈妈又生了弟弟,自己的地位一落千丈,心里非常失落,对家长失去信任,长大后远走他乡的例子。她们在成年后,依然对这种伤痛非常敏感,她们就是觉得父母没有一碗水端平,更偏爱幼子。

如果一个高龄妈妈,真的想生二胎,有一些大宝的思想建设工作,是一定要做好的。

1怀孕时,要告诉大宝你们更爱他

怀孕时,虽然很不舒服,也不要减少对大宝的陪伴。告诉他,我们就要迎来一个新的家庭成员了,这个成员因为很弱小,所以需要我们很多关注,但是正因为他的弱小,什么都不能做,而且让人很劳累操心,我们才更爱你。

2在医院,请探望的亲友给大宝带一份礼物

在医院生产时,会有很多亲友来探望新生儿,他们往往会给新生儿带来礼物,也请他们给大宝一份比小宝更大的礼物,并叮嘱他们要赞美大宝,让他感觉到他荣升哥哥姐姐,更懂事可爱,比小宝更值得得到礼物。

3回家后,要和大宝睡在一起

如果现在大宝还没有和父母分床,生了二宝后也不要以妈妈要带二宝为理由,强迫大宝和妈妈分开睡,可以一个睡妈妈左边,一个睡右边,让大宝感受到妈妈没有抛弃他。能和妈妈一起睡觉,可以让大宝更加安心。

4如果大宝开始无理缠人,说明他需要关注

妈妈在生了二宝后,无论如何都会更关注新生儿,显而易见,婴儿时刻需要照顾,但有的妈妈发现,她的大宝开始退化了,原来自己能吃饭的也不自己吃了,原来自己能如厕的也要拉在裤子里,这是一种抗议,说明他感觉妈妈更爱二宝,忽视了自己。

有个二胎妈妈传授了一个处理子女关系的好方法——千万不能总说因为弟弟妹妹小要让着他,在二宝一岁之前,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要更偏向大宝。对大宝说我们更爱懂事、长大的你,我们一起来照顾这个新来的小动物吧。随着二宝的成长,他们之间感情的加深,慢慢关系会变融洽。

5大宝不同意二胎要离家出走,请朋友帮忙设局吧

新闻上有初中生12、13岁,见妈妈生二胎出走的例子,青春期的孩子,思想过激也是难免的,如果高龄妈妈的孩子有那么大,就真要考虑一下是否还要二胎了。

我看到一个朋友处理得不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有个12岁的女孩妈妈怀了二胎,她死活不同意,爬到楼顶上威胁要妈妈打胎,惊动了公安、消防、社区等各方面。那时候她妈妈都7个多月了,不是说打胎就能打的了。

然后一个朋友给她女儿打电话:知道我是谁吗?答:知道,你是x姨。x姨:你妈是真怀孕了吗?答:是的,都好几个月了。x姨:你是不希望你妈生二胎吧?答:是的。x姨:咱俩商量个事儿行吗?我一直想要个孩子,你妈妈生下这小孩,我抱走行吗?答:行。x姨:那好,现在就让你妈妈安心生产,等生了我抱走。

就这样,孩子安全生下后,x姨假装去抱孩子,12岁的女儿吓得连产房的门都关上了,生怕她抱走孩子。一场危机就这么解除了。

你说,如果这女儿要x姨把孩子抱走呢?我记得聪明的一休里有一集,一个孩子不爱妈妈,一休就说要把妈妈埋掉,孩子看妈妈要被埋掉,一下子就醒悟了。看来这个方法也不妨一试,x姨可以嘟囔说现在不怎么想要孩子了,埋掉吧。话说,要做到那个份上,这孩子还不心软,这是养了个什么样的熊孩子啊!

1孩子这次考试没有考好,可能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和我经常出差不在家,没有人看管他(她)写作业有关系,在以后的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我一定会多督促孩子学习,希望孩子以后也能够改正自己学习中坏毛病。

2我和他(她)爸爸都看了他这次考试的试卷,虽然很意外他(她)的成绩这么低,但是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听说学校这次考试的难度非常大,孩子本身的学习就不是特别好,最多也就算一个中等生,但是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多对象孩子这样的中等生多写关心。

3这次孩子考试的成绩是退步了,可能是和他(她)的粗心大意有关,还有就是有些知识不扎实。

希望老师在学校中,可以多督促一下,我们在家里也会经常的提醒他(她)学习的,尽快的让他(她)的学习成绩提高上去。

你好!1、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说我们不要跟别人比吃穿,要比就比成绩,比吃穿是虚荣,比成绩才是上进的好孩子,其实这是家长一种错误认识,无论比吃穿还是比成绩,都包含着一种“你弱我强”现实。其实每个人冷暖自知就好,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

2、孩子间的自然攀比,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接纳,在情感上共情和认同,然后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分析这个东西是否是他们真的需要,要知道接纳并不代表默认购买,找准原因是关键。

3、在关于吃穿用等方面,如果班级上大部分孩子都有,这时候可以考虑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要因为缺少某些东西而让孩子感觉自己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4、就拿寒暑假去旅游来说,旅行一方面有利于孩子社交,另一方面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进行支持,如果实在因为经济原因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需要实话实说,但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满足孩子的缺憾。

5、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轻飘飘的一句“家里不富裕,家里穷或是爸妈挣钱不容易”就堵住了孩子的要求。很多时候,对孩子伤害最深的,并不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父母的态度,要知道一时物质的贫乏,抵不上心理上的一辈子短缺。

6、同时父母要利用好攀比心理,做好孩子的引导,学会对孩子坦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答案。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自己的孩子喜欢和别的孩子攀比的现象,看到别人买了什么自己也想要,看到别人花钱痛快,自己也想花。那么该如何教导孩子呢?下面给出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孩子的攀比

大人们要把握孩子攀比心理发展到什么程度,适时给予鼓励,保护童心。年轻父母不要过分疼爱子女,防止出现攀比惯性。

大人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运用合理的方法来处理攀比问题。

2、反攀比

孩子们在攀比的时候,最典型的理论就是“别人都有,所以我也应该有。”对付这样的孩子,比较快速生效的办法是实行反攀比。比如:小明虽然有新书包,可是你有新的滑冰鞋啊……

3、改变攀比兴奋点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或意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这种上进心理,改变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方面进行攀比。比如:当孩子埋怨老师经常表扬某同学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列出这个同学的优点,让孩子暗中努力和同学比一比,看能否超过他。

4、把攀比变成动力

当孩子攀比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不是不可以攀比,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攀比的条件,从而巧妙地将攀比变成动力。如:孩子跟别人攀比四驱车的数量和档次,父母就可以鼓励孩子积攒零花钱自己购买四驱车,或者进一步引导孩子查找资料、购买四驱车零件进行组装,从而形成节约的意识,养成动手动脑、发明创造的良好行为习惯。

5、纵向攀比

不妨多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例如,让孩子今天和昨天比,这个月和上个月比,本学期和上一学期比。在特殊的攀比中,孩子会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原来不会的拼音现在都会了,原来不认识的字现在都认识了,原来不懂的道理渐渐地懂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0367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6
下一篇2024-01-16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