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是一味具有 通顺理气、散燥热温经络、祛湿气 作用的中药材,湿气属于中医范畴,当人体内聚大量湿气时,到了夏天人就像背着一个大睡袋一样,沉重乏力,而湿气通常具有及腹部,男性体内湿气过重时,就会形成 啤酒肚 ,容易患上 前列腺炎症、阴囊炎 等,若女性体内湿气过重,则会导致 月经不调、痛经、腰酸背痛 等症状。
坐垫--祛陈寒
艾叶性温,具有通经血、散寒气的作用,因此可以将艾叶放在坐垫里,当人体落座时,艾叶分子就会穿透皮肤表层或者进入到穴位中,直接作用在人体含有湿气的部位,药物挥发时 , 能够加快血液循环,起到让内脏各个器官得到活血化瘀的功效。 若经常腹泻、痛经、阳气不足的人,可以利用艾叶疏通经络,艾叶坐垫也非常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
肚兜--防腹泻
夏天到来,许多人在睡觉时因为大量出汗,而导致津液流失过多,另外,在夜间睡觉时也会将衣服或者被子掀起来,导致 肚脐受风 ,很容易导致腹泻。因此,可以制作一个装满艾叶的肚兜,在睡觉时穿上可以 预防受凉 ,同时也能提高睡眠质量,既预防腹泻,同时还 促进睡眠 。
肩垫--祛肩颈疼痛
久坐不动且长期待在空调房内的人,肩颈处最容易引发炎症导致肌肉酸痛,而 当肩颈处于坚硬状态下时,更容易遭受湿邪侵犯 ,若将艾叶放入肩垫,艾叶分子可以作用与肩井穴、大椎穴等位于肩颈的穴位,起到疏经络、活血脉的功效。
泡脚祛湿
艾叶是一种能够补充阳气的中草药,因此能够将体内的湿气逼出来,若在出汗时能够借助艾叶的帮忙,刺激脚底穴位,促进机体血液循环,让湿邪之气以出汗的形式代谢出体外。在中医范畴上, 寒气始于足底 ,而脚时离心脏最远的部位,更容易收到湿气侵入,因此,每天晚上临睡前用艾叶泡脚,能够将大量湿气排出体外。
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艾叶泡脚能够缓解痛经,平衡体内阴阳,当阳气补足时,气血自然就畅通了,而艾草泡脚同样也适用于体内有虚火的人群,若脾虚则会导致虚火上冲,而引起 牙龈出血肿痛、咽喉肿痛、口腔溃疡 等症状。
若有脚气或者手指脚趾总会起水泡,瘙痒,则提示体内 热毒攻于体表 ,让手足处在一个潮湿闷热的环境下,也为真菌提供了生存空间,而艾叶具有散热毒、消炎症的功效,用来泡脚能够缓解足部疲劳,同时 消毒杀菌 。在睡前泡脚,有助于促进睡眠,让人摆脱失眠多梦、身体困倦的不适感。
虽然艾叶泡脚能够帮助去除湿气,但是并不适宜每天泡脚,不然容易导致供血不足而产生头晕、头疼的现象。另外, 泡脚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分钟左右即可 ,若时间太长,出汗量过多,人也会感到疲乏困倦。
艾灸祛湿
艾灸是一种中医特色疗法,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活跃脏腑机能,将细胞积极调动起来,以 增强人体免疫力 。另外,能够帮助激素异常升高的部位调节,恢复至正常范围,让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和谐状态。艾灸还能 提高肾上激素产生,扶正祛邪。
艾灸是由艾叶晒干后制成艾绒,再卷成艾条,将燃烧的艾条刺激特定祛湿穴位的方法叫做艾灸, 通过热传导增加深层经络的应答反应,调动机体内气血 ,当气血循环畅通无阻时,淤血、淤块均会受到冲击,从而通过血液流动代谢掉,达到祛湿保健的作用。常见的几个祛湿穴位如下:
足三里穴
该穴位位于膝盖外侧3 处,具有 健脾利湿 的作用,将艾条点燃后悬吊在皮肤上方2-3cm处,当皮肤因热度而产生红晕时,就可以以穴位为中心进行移动旋转,随后将作用面积扩到到穴外2-3cm,整个熏烤过程达到20分钟左右为宜。
丰隆穴
该穴位能够互通胃经和脾经这两条经络,可以说是 行两经之血,化一条健脾养胃之路 。脾胃是气血运行的重要部位,是人体中食物代谢运化之源,之所以湿气能够代谢出体外,都需要经过脾胃的运化。这两条经络的运作时间为 早上7-9点 ,若在这个时间段内对该穴位进行艾灸,那么能够刺激到胃部血液循环,缓解肠胃不适感。
取穴方法:取膝盖和外脚踝连成直线中点,再将两只手指平行放于该重点下方,按压时会感到酸胀感,则就是该穴位所在之处。
中脘穴
该穴位也是一个与脾胃息息相关的穴位,若常感到 胃部不适、食欲下降、腹胀腹泻 等症状,可每天艾灸该穴位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明显感到胃部不适感缓解了很多。该穴位用艾灸调理也能够起到祛除湿气的作用,因为 中脘穴介于胸骨和肚脐中点处 ,艾灸于此温中散湿气、健脾理胃气。
另外,艾灸还能 增强人体免疫力 ,以金**葡萄球菌作为例子,该病菌容易攻击人体鼻黏膜、口腔黏膜以及各个部位的伤口创面,若该病菌增多,其毒素可直接危害到人体身体 健康 ,而艾灸能够 调动白细胞 ,让其到达金**葡萄球菌的所在之处,通过外周热循环让免疫细胞移动到淋巴组织内,即可增强免疫应答,并且能够 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使用艾叶虽然好处多,但是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在使用艾叶泡脚或者艾灸时,若出现 头晕、胸闷 应立即停止;低血压人群也需要注意 脑部供血不足 的情况,避免导致血压波动。另外,阴虚火旺者及 经期、孕期、哺乳期女性 不宜使用艾叶,避免出现阴虚亏损的情况。
春季是养肝的季节,但是很多人忽略的是,入春之后,雨水增多。
马上就要迎来春分、清明等节气,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增加,人身上的湿气也越来越重,尤其是一些常年体内有痰湿的人。
养生 堂节目上请来一位观众,其不仅有脾胃虚弱的问题,还有因此导致的痰湿问题。
脾虚湿气重都有哪些症状呢?专家又有什么祛湿妙招呢?
01痰湿症状
脾胃乃先天之本,脾胃虚弱也会导致湿气加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免疫科主任医师韦云在节目现场指出了痰湿的4大症状,赶紧来看看你有没有吧~
1 腹型肥胖
痰湿重的人往往容易虚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容易腹胀。
2 舌苔
痰湿重的人舌体胖大,舌苔白腻,且两边有齿痕。
3 困乏
很多人说到了春天容易春困,其实也可能是体内的痰湿在捣鬼。
痰湿重的人往往体虚无力,困乏,四肢沉重,容易有拖延情况。
4 便溏
痰湿还会影响到肠胃系统,不是便秘就是腹泻,大便不成型,容易便溏,大便黏马桶等……
02健脾祛湿豆
针对这种脾虚痰湿的情况,韦云主任带来一个健脾祛湿五豆包。
健脾祛湿五豆包
食材:白扁豆、豌豆、芸豆、红豆、绿豆
做法:
1、加酵母和面,放在温暖处,饧发2小时
2、五种豆先用高压锅加水焖20分钟,收水后用锅铲碾碎。
3、和好的豆泥包在面饼里,包成包子
4、上锅大火蒸20分钟即可
豌豆养肝气、祛湿气
白扁豆性甘,是健脾祛湿第一豆
红豆补气血,绿豆清体热
豌豆宽肠胃,促进排泄
健脾祛湿、促进排便
同时不会增加脾胃负担
03健脾养胃粥
白扁豆是 健脾养胃祛湿 的好宝贝!听听 中医大家关幼波大弟子,80多岁的陈勇陈老 怎么说的吧~
白扁豆 健脾化湿、和中益气养胃 。主治 脾虚、食少便溏、气短懒言、四肢酸软、湿浊下注 等。
《本草纲目》就记载 白扁豆有健脾和中 的功效。
陈勇陈老在节目上介绍了一碗自己常喝的粥
不仅美味、香气四溢,没有中药的苦味
还能 健脾祛湿、和气养胃。
健脾祛湿粥
食材:小药包(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麦芽、稻芽、薏苡仁)、米、大枣、莲子、山药、薏米
小药包:小药包里的药材大概每样5克左右
做法:大枣分两半去核,鲜山药、米、莲子、薏米和药包同时放到高压锅里煮,煮40分钟,煮好后可以每天晚上或早上喝。
功效:健脾祛湿、补气和胃消食
04自己在家就能种
豌豆养肝祛湿
豌豆苗 青色入肝,抒发肝气
它富含纤维素,有助于 通便
还有 利水消肿、和中健脾、生津止渴 的作用
连锅子
清胃热 缓解积食
食材:冬瓜 芽苗菜 猪肉
做法:
1、选用二刀肉(猪臀尖),提前煮制8分熟切片。
2、桂皮用油炒香,加入猪肉片炒至出现焦边,放入葱姜、花椒倒炝锅,继续煸炒。
3、倒入适量开水、冬瓜大火炖煮,调味仅需料酒和盐。最后加入豌豆苗煮熟即可出锅。
豌豆苗的培育方法也很简单,和萝卜苗相似。
同样是购买豌豆苗种子泡一晚上水,发苗盒上铺厨房纸巾喷湿,放上种子,盖上湿的纱布,等种子发芽后去掉纱布见光,每天喷水,长到10厘米左右就可以吃了。
春季不仅要养肝更要祛湿
五豆包、五豆粥 养生 又美味
您喜欢吃哪一种呢?
1、薏米红豆汤
材料:薏米、红豆。
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热除湿。红豆有养血的作用,而薏米性偏寒凉,主要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2、白术陈皮猪肚汤
材料:陈皮、白术、鲜猪肚、砂仁、生姜。
功效:此汤能健脾开胃,促进食欲,对于腹胀、纳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但要注意,本汤性温,阴虚内热者不宜食用。
3、冬瓜薏米猪骨汤
材料:猪大骨、冬瓜、薏米、茯苓、红枣、枸杞、姜片。
功效:薏米有健脾利水、利湿除痹、清热排脓、清利湿热的功效,而茯苓有利水祛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枸杞、红枣等有补血安神等作用。这款祛湿汤清淡可口,适合回南天里饮用。
4、花生瘦肉泥鳅汤
材料:花生、瘦肉、泥鳅、姜片、盐、胡椒粉。
功效:利水祛湿,补中益气。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宝宝可以服。
5、核桃花生双豆汤
材料:核桃仁、排骨、水发赤小豆、水发眉豆、盐。
功效:利水祛湿,健脾补肾。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宝宝可以服。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排毒祛湿吃什么好?推荐10种食物和3款汤品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秋雨连连湿气重,3道应季祛湿汤做起来
古人有句老话叫“千寒易消,一湿难除”,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不注意饮食和生活作息运动等等,体内的湿气会越来越重。
人一旦有湿气积压在体内就会表现的精神非常差,而且经常油头油面长痘痘黑眼圈,啤酒肚等等,还不想动,时间越长就越恶性循环,所以我们要学会物理祛湿和食疗祛湿。
首先是运动,运动不管怎么说对人体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运动能够让人的体魄更强壮,运动能强自身的抵抗力,运动还能够消除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这里主要是运动出汗能够排毒祛湿,这对祛湿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长时间没运动过,当你运动除了一身汗之后,你会发现整个人都非常舒服。
其次就是汗蒸,如果觉得实在是懒得动,那可以选择一种相对比较静止的“运动”,那就是汗蒸,其实人每隔一段时间适当的做一次汗蒸是对身体非常好的,而且汗蒸的功能非常好,对排毒的效果非常显著,此外汗蒸对于祛湿也是有非常好的疗效,出汗就是一种祛湿的方法。
最后,除了运动和汗蒸,我建议大家一定要配合食疗祛湿,一定要在定期的时间,煲一些祛湿汤,祛湿糖水来辅助祛湿,这里我建议的大家用电饭锅煮赤小豆水喝,效果非常有效,注意是赤小豆而不是红豆,因为赤小豆是专门用来祛湿的药材,而且效果非常强。
总结:
当身体积累了一定的湿气,就一定要学会排放祛湿,这样才能够健康生活,高效工作,人只有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
最近南方总是受到雨雪天气的袭击,这样会让人们处于湿气过重的状态,从而导致没有食欲感、全身无力、四肢沉重、皮肤起疹以及肠胃炎等症状,如何来健脾祛湿呢。
1、要排除身体中多余的水分
长时间处于雪雾天气下就会让脾胃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干扰了脾的功能,导致患者没有胃口、消化不良、嘴巴里面清淡无味以及大便溏稀等。
脾虚湿困时应该积极的做好健脾祛湿的工作,把身体多余的水分快速的排出体外,从而清除了一些容易引起免疫系统疾病的物质,我推荐大家选择山药胡萝卜、鲫鱼或者猪肚等,另外扁豆、赤小豆与冬瓜也具有祛湿的功效,千万不能长时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2、使用中药来泡澡
泡澡的时候能够疏通全身的经络,加快了血液循环的速度,可以通过排汗的方式把湿气排出体外。泡澡的时候不妨加入中药,把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即可,但是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看到效果。水温不能过高以免加重心血的负担,从而堵塞了经络。
3、多进行运动
适当的有氧运动不仅能缓解压力,同时也能快速把湿气以尿液和汗液方式排出体外,不妨选择快步走或者跑步,这样具有活血化瘀以及增强气血循环的功效,增强了身体里面的水分代谢。身体湿气重主要是因为缺乏一定的运动,再加上吃油腻的食物所引起的,会让患者身体沉重而且全身无力。
4、食疗的方法来缓解
淮山药薏米莲子粥
需要30克淮山药和薏米,20克莲子肉,70克小米,要把以上所有的材料全部洗干净和小米煮成粥,最后加入白糖搅拌均匀,此方法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特别适合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全身无力以及无食欲。
白鲫鱼煲汤:先把鲫鱼处理干净,放在锅里面加入植物油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加入水,大火煮开之后再放入3克陈皮砂仁,10克生姜以及香菜,此方法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温馨提示
在冬季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胡萝卜、鲫鱼以及赤小豆,要做好保暖防寒的工作,千万不能吃一些过于寒凉的食物,不能长时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阴雨天气是不能经常开窗,要多进行抽湿以及通风。
小满时节,气温明显增高,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气候意义上的夏季。气温升高的同时,雨水也逐渐增多,正如民谚所说:“小满小满,江满河满。”小满时节高温多雨,冷暖交汇频繁,强对流天气也时有发生,如暴雨、狂风、雷电等天气。在这种高温高湿、湿热交加的环境中,人体感觉湿热难耐,会导致机体出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一系列的不适症状。热邪和湿邪都能侵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湿邪入侵,湿性下趋,易导致湿性脚气、妇女带下等病症;湿邪侵入关节,则会导致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伸屈不利、肌肤麻木;湿邪侵入脾胃,会引起腹泻、水肿、食欲不振、恶心等病症。所以,小满时节养生要特别注意防“湿”,尤其是南方地区。
中医认为,湿邪为“六*”外邪之一,其致病有三方面的特点:
一是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常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使水湿内生,发为泄泻、水肿、尿少等症。湿为弥漫存在的水,弥漫于上,湿阻上焦则头沉闷、胸闷等,湿阻中焦则脘痞腹胀、大便不爽。湿停下焦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
二是湿性重浊,易下趋、袭阴位,湿邪致病,出现以沉重感临床表现和排泄及分泌物秽浊不清的特点。因湿有形,性属阴,湿邪侵人,下部先受湿为病,病多有留滞趋下,袭阴位之表现,如水肿以下肢为甚,小便淋浊等。
三是湿性粘滞,易兼它邪。湿病症状多粘滞而不爽,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往往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湿为有形之质,其性重浊粘滞,它邪易于粘着依附,其中以寒、热、暑邪尤多,湿热、寒湿、暑湿是临床最常见的湿邪致病证类。
正因为此,有些人在夏季容易食欲不好,并将其归因于天气太热的缘故,其实“热”并非主要原因,“湿”才是罪魁祸首。“湿”是贯穿于整个夏季的,不单指下雨的那些日子。“湿”的开始就是小满,小满时节天气开始闷热潮湿,这样的气候最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小满时节,防湿祛湿为先,保护脾胃,升降气机。中药“祛湿”有发汗除湿、芳香化湿、健脾燥湿、利水渗湿等许多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祛湿”的中药:
1、白扁豆
为豆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一侧边缘有半月形白色突起的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脆,嚼之有豆腥味。本品甘,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白扁豆一身都是宝,它的果皮(扁豆衣)、花、叶均可入药。扁豆衣能健脾、化湿,用于治疗痢疾、腹泻、脚气、浮肿等;扁豆花能解暑化湿、和中健脾,用于夏伤暑湿、发热、泄泻、痢疾、赤白带下、跌打伤肿等;扁豆叶能消暑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治疗暑湿吐泻、疮疖肿毒、蛇虫咬伤等症。营养价值较高,其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比大部分根茎菜和瓜菜都高,味亦鲜嫩可口。白扁豆也作为滋补佳品,尤适合夏暑季清补之用。
白扁豆粥:白扁豆60克(鲜品增至120克),粳米100克同煮粥。可健脾养胃、清暑止泻,适用于脾虚腹胀、慢性泄泻、疰夏等症。也可用于春季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不振者食用。
2、赤小豆
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成熟种子。呈圆柱形稍扁,表皮赤褐色或紫色,种脐白色,线形突起偏向一端,气微,味微甘,嚼之有豆腥味。本品甘、酸,平。入脾、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解毒排脓,利湿退黄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脚气、黄疸、泻痢、痈肿等。赤小豆食用可用于煮饭、煮粥、做汤等。赤豆淀粉含量较高,蒸后呈粉沙性,而且有独特的香气,故常用来做成豆沙,以供各种糕团面点的馅料,美味可口。本品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皂苷等营养成分。
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30克、薏米20克,粳米100克,水适量。将赤小豆、薏米、用冷水浸泡2小时,粳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同煮成粥,能健脾渗湿、清热消暑。
赤小豆排骨汤:赤小豆100克、猪排骨300克、食盐。将赤小豆和排骨分别洗净;置入沙锅中,注入清水,旺火烧滚,约40分钟后,改文火再熬约2小时,至赤小豆起沙,排骨酥软为止;放入食盐即可食用。
3、茯苓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茯苓出土后洗净泥土,堆置使其"发汗",析出水分,至表面皱缩,皮色变为褐色,即为"茯苓个"。将茯苓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小方块,即为白茯苓,是我们日常见到的中药饮片;削下来的黑色外皮部即为茯苓皮;茯苓皮层下的赤色部分,即为赤茯苓;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切成正方形的薄片,即为茯神。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茯苓皮利水较好,用于水湿外泛、皮肤浮肿等;茯神安神作用强,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赤茯苓偏于清湿热。现代研究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含量很高。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能降胃酸,对消化道溃疡有预防效果;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抗肿瘤的作用,能多方面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能使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并有镇静的作用。本品为药食两用之物,食用可煮粥、煲汤、泡酒,制作成各种糕点,如茯苓饼、馒头等。
茯苓麦冬粥:茯苓30克、麦冬15克,粳米100克。洗净,浸泡30分钟,加水煮粥。用于心脾不足,饮食不振,心神不宁失眠者。
茯苓栗子粥:茯苓15克,栗子25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者。
很快就要进入三伏天,一天到晚闷热将会是常态。三伏天是一年中温度最高且非常潮湿,闷热的时间,这个时间段空气潮湿度非常高,稍有不慎,就会沾染湿气。
养生 的最高境界是预防,而不是等病症出现后再去治疗,那样就太过于被动了。战国时期的扁鹊曾与魏文王有过一段对话,也正是这段对话成就了“中医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的千古美谈。治未病就是预防病患的发声,这也成为了中医一直主张的治病上上策。
可惜的是扁鹊所写的《扁鹊医书》全部流失在了 历史 的长河中,这也是我们华夏儿女的一件憾事,不过扁鹊有一个能够帮助身体 解暑祛湿,清热防病 的妙方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这个妙方就是 三豆饮 ,说起三豆饮中国的宝妈可能相当熟悉,经常用这个秘方来给宝宝治疗发烧,上火等病症,但大家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三豆一般为:黄豆,绿豆,黑豆;而扁鹊的三豆饮组成是:赤小豆,绿豆,黑豆。黄豆具有生津的作用,赤小豆才有利水消肿的作用。
三豆饮对于身体预防湿气的侵袭,降火解暑都具有很好的帮助,“三豆”各有所长,和谐搭配,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1、黑豆有助于补肾益精清热;
2、绿豆对身体清热解毒消暑有帮助;
3、赤豆能够帮助身体清热利尿消肿。
《本草纲目》中记载扁鹊三豆饮具有滋养之功,但滋而无滞;虽清热解毒,但清而不伐,适合三伏天解暑,祛湿,清热,防病的极佳饮品。
1、取出绿豆、黑豆、赤小豆将其洗净;
2、加冷水适量,浸泡;
3、大火烧开,换小火煲至豆开花;
4、加冰糖适量,至完全融化后关火取出即可食用。
三豆饮虽然好,但是也有禁忌的事项,一定要注意以下3点:
1、三豆饮不宜天天饮用,一周可以喝两次,三伏期间喝最好,最晚可以喝到处暑。
2、老人、小孩或者平时肠胃不好的,可以加适量红糖(红糖属温性)代替冰糖。
3、三豆饮虽然平和,但略偏凉,所以脾胃虚寒的体质不适合。
1、通风换气
一些人住的房子比较潮湿,时间长了身体很容易积攒寒气。所以说,建议大家在日常的时候,要及时打开门窗,给房间通风换气,多保持空气流通。
2、戒烟戒酒
抽烟喝酒会刺激身体产生湿气,而且还会刺激身体的各项机能,致使身体机能发挥出现异常,从而导致湿气更容易入侵身体。所以说,平日里必须要早点戒烟戒酒,虽然说这个过程对许多人是痛苦的,但是熬过来了以后,则对 健康 有益处。
3、坚持运动
运动必须每天都要做,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这是因为运动可以排汗,体内的湿气就会随着汗水一起排出体外。因此,多做一些有氧运动能够起到不错的祛湿作用。
4、忌口生冷
不同的食物性质是不同的,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凉性蔬果、冰品等等,都不应该吃。因为吃它们会导致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而且这些食品吃进身体里面,会自行带入一定量的湿寒之气,吃得越多身体内的湿气也就积累的越多。
5、及时擦干头发和身体
洗头和洗澡的时候,头发和身体皮肤上会残留大量的水分,寒凉之气就会透过头皮和皮肤毛孔进入身体。这些寒凉之气无法排出,长期滞留的体内就会变成湿气的。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关于扁鹊三豆饮的相关内容,祛湿办法有很多,生活中许多食物对于祛湿健脾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薏仁,山药,桑叶,冬瓜等。但大家不能盲目地试用,许多禁忌的事项仍需要注意。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祛湿相关的问题,欢迎留言评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