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尼斯的石南蜂蜜tpc值高不高,都有什么功效?

琅尼斯的石南蜂蜜tpc值高不高,都有什么功效?,第1张

总酚含量(TPC)是科学界对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总和(Total Phenolic Content)的简称。

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学物质,因其具有多个酚类基团而得名。多酚类化合物的酚羟基结构中的邻位酚羟基很容易被氧化成醌类结构,消耗环境中的氧,同时对活性氧等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捕捉能力,这使得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以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TPC的含量数值越高,说明其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的能力越强。

经多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可可豆、茶、大豆、红酒、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植物类食物中,才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像人们熟知,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但是蜂蜜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能力更高,我们称之为蜜多酚。总酚含量(TPC)水平高的蜂蜜具有更高水平的抗氧化、抗菌和消炎活性,这些活性可以积极促进人类机体内的不同生物过程。

幽门螺旋杆菌是唯一一种可以在人体胃部生存下来的病菌,在进入到胃部之后会破坏胃粘膜,会影响到胃粘膜的天然保护功能以及自动修复的功能,导致胃粘膜十二指肠黏膜甚至是食道粘膜都变得脆弱。当胃粘膜遭受到胃酸胆汁的腐蚀之后就没办法自动进行修复,从而引发吸收性溃疡,它对于身体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而蜂蜜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抑制细菌与癌细胞的生长,能够杀死包括幽门螺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在内的胃肠道的病菌,从而改善肠胃消化功能,促进胃部修复,中和胃酸,缓解胃溃疡,维护肠道健康。对于健康人群也可以起到有效的保健预防作用。

自由基(Free Radical)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各种生化反应的中间代谢产物,自由基堆积导致衰老的加速,衰老又使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减退,如此自由基和衰老使人体的健康陷入了恶性循环。可见,清除自由基对于延缓衰老、预防疾病十分的重要。蜂蜜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清除机体内自由基、延缓机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防癌、抗辐射等生物活性功能。多酚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重要越来越受科学界的关注。目前众多保健品牌都在抗菌消炎以及抗氧化的属性。

天然石南蜂蜜(Heather)TPC平均值为6816mg/100g

天然麦卢卡蜂蜜(Manuka)TPC平均值为6243mg/100g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科研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表明,天然石南蜂蜜比天然麦卢卡蜂蜜具有更高水平的总酚含量。源自科学期刊《食品化学》272(2019期)

蜂蜜的天然抗氧化活性等级对照表

Intertek全球权威食品实验室对全球几大知名蜂蜜品牌旗下的蜂蜜产品进行了测试。受测的德国琅尼斯品牌旗下的石南蜂蜜具有最高水平的蜜多酚含量,总酚含量(TPC)达到120mg/100g(其抗氧化性相当于UMF25+)。

琅尼斯天然石南蜂蜜的TPC实际检测值为120mg/100g;

蜜纽康天然麦卢卡蜂蜜 MGO850+的TPC实际检测值为112mg/100g;

康维他天然麦卢卡蜂蜜UMF20+的TPC实际检测值为109mg/100g

TPC,MGO, UMF的数值越高,其相应的蜂蜜的抗氧化活性越强。

当TPC含量达到100mg/100g以上,特别是110以上数值时,每增加1mg的数值都是十分困难的,也说明将含有更高的有效抗氧化活性成分,消除自由基的能力或成倍地增涨。TPC指标达到110以上,每增加1%,营养成分就会增加很大,同时每增加1%的数值对蜂蜜的品质要求更严。就比如说说,TPC108和TPC112,距离TPC120差距看似不大,但是每上升一点难度是很大的,所以,TPC指标120mg/100g几乎可以说是天花板级的TPC数值等级。

成立于1927年的德国琅尼斯(Langnese)公司,是德国境内最大的食品制造企业之一,同时也是欧洲和德国最先进的高级蜂蜜制造企业,是全世界高品质蜂蜜无可置疑的代名词。为了珍惜和维护消费者给予的口碑和评价,琅尼斯蜂蜜(Langnese)一直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以更高质量的标准回报消费者对琅尼斯(Langnese)蜂蜜的期望和要求-2616201410335。琅尼斯(Langnese)蜂蜜未来也将坚持TPC含量的高要求,继续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高品质产品。

问题太多了吧!

蔺相如说,他秦王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正确

从《将相和》_教案_教学设计知道的!

http://hibaiducom/hzhzhz123/blog/item/c0179b0acdc4131e95ca6bcbhtml

1都对

2连续书名号后要打顿号

3技巧:

1、 善于断句用句号:句号,在标点中是一个关键的符号,它表示一句话完整了以后的停顿。准确地运用句号可以使语言简洁、明白,层次清楚。例如: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出来,地上已经像着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在烈日和暴雨下》这段话中一共有五个句号,每个句子在结构和意义上都已经完整,所以都应该用句号。但不少同学不会点,尤其第三、第四个句号更容易忽视。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2、叹号: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你给我出去!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感叹句如果成分倒置,叹号应放在句末。例如:自豪吧,为了我们的班级!

3、逗号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倒装的成分与其它成分之间用逗号。几个连续说的并列短句,关系密切,中间要用逗号。例: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4、分号: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用分号。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为乡、民族乡、镇。

5、冒号: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某某说”之后如果引用的不是原话,而是转述的意思,就不用冒号,而用逗号,转述的话也不用引号。

6、引号: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例如: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例如: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例如: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7、括号: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注释句子里某种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例如:A)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括号还可以标示表示序次的数字,这时序次数字后不用标点。同时还可以标示剧本中人物情态动作和环境的说明,标示注明引语出处的部分。有的括号示注释句中某一部分的,括号前正文如有点号,点号应移到括号后边;括号内的语句中间可用点号,而末不能用。括号里的语句如果示注释全句的,括号应放在这句话的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的语句末也应用句末点号。

8、破折号: 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 例如:迈进金**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例如:"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声音延长,像声词后用破折号。例如:"呜--"火车开动了。 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意思递进也用。表示语音教大的停顿或中断用。表示总结上文用。用在副标题前。

9、省略号: (1)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2)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3)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例如:"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4)表重复词语的省略。(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使用省略号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1) 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运用。

(2) 省略号后一般不用点号。

(3) “等”和省略号有时可以互相代替,有时不能互代。如“用茶壶盖、烟嘴……顶住肝部”,这里可以代替。但当“等”表示有“总括”的意思时,就不能用省略号。如:我们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造纸术等。

10、连接号:形式为"-",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长度)、半字线"-"(占半个字的长度)和浪纹"~"(占一个字的长度)。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例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连接号,表示起止。例如: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北京--广州"直达快车。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例如: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例如: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11、间隔号: 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等。 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2、书名号: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例如:《红楼梦》、《孔乙己》、一份《人民日报》、一本《中国语文》。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例如:《〈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四)标点运用过程中易错的几点:

1. 要区别顿号、逗号、分号三者的关系:这三个符号都用在句子的中间表示停顿。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有三:一从停顿的时间看,顿号最短促,逗号其次,分号最长;二从是否表示并列来区别。顿号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并列,分号表示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并列,而逗号表示连贯,没有并列的意思;三从分号使用中的一些规律来区别。两个表示并列的分句,如果每个分句已有逗号,则分句之间必定用分号。例如:七八年高考题中有这样一句:“白天,战士们坚持守住已经占领的阵地;夜里,战士们向敌人发起新的进攻。”这句句子中的两个逗号和一个分号都是十分典型的。

2. 不要轻易用问号: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句。例如: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例如:a)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1)用问好主要看整个句子是否有疑问。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或语气词,但是并无疑问意思,就不应该用问号。例如,七九年高考副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不能离开正确观点的,指导学生读什么,怎样读,写什么,怎样写,都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里的“读什么”“怎样读”“写什么”“怎样写”后面都用逗号而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不能连用两个问号,中间的点号应改为逗号。如:“人们面对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

(3)选择问句而是连续问句时,有几个问题就用几个问号。如:“他时谁?从什么地方来?做什么的?”

3、于冒号:引用别人的话时,如果“某某说”之类的词在引文前,其后要用冒号。如:鲁豫说:“我是香港凤凰台的主持人。”如果“某某说”在引文后,其后要用句号。如果“某某说”在引文中,其后应用逗号。

4、引号的用法和引号语句末点号的配合使用。(1)引文中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3)如果引文不完整或引文成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则原文后面的标点要删除,另在点号外应停顿的地方加上适当的点号。也就说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如果原句后点号是叹号、问号,则可保留。例如: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5、注释的部分,既可用括号也可用破折号,但用法上略又区别:较为重要的、可以作为正文一起读出来的,用破折号好;不是很重要的、也不必读出来的注释则可用括号标示。

6、冒号和破折号也有混淆的时候,请看:

(1)这次职工大会有三个议程( )审议奖罚条例,通过三年规划,选举职代会理事。(2)我国的四大发明( )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分析:第一个应用冒号,第二个应用破折号。区别:第一句分说部分是总说的分项叙述,而第二句则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前面不能省去,省去了就损害句意,而后句的分说可以删除,原句的内容和形式仍是完整的。

7、顿号特殊情况:(1)相邻的两个数字连说,表示约数的时候,不要加顿号,如“二三十人”,“十五六岁”等。(2)如果表示确数,则要用顿号隔开,如“他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成绩最好”。(3)只有两个词语并列,一般用“和”“与”等连接。(4)多项的,前几项之间用顿号隔开,而在最后两项之间用连词连接。有时为了强调主、谓、宾诸多成分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都用逗号标示。

四、典型例题精讲:(老师给学生分析)

1、判断下列各句标点使用的正误:

(1) 我们应多想想我们应如何为人处世?(错)

(2) 她问老人的儿子是做什么的,住在哪里?(错)

(3)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说:“收豆子时,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七斤油’啊。”(对)

(4) 继《狂人日记》后,鲁迅又发表了《孔乙己》、《药》。。。。。。等小说。(错)

2、在下列句中括号里填入标点符号。

我们有这个信心(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

分析:注意清晰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我们通过体会能感觉的到“信心”是对下文的提示,所以此处应用冒号。最后一个句子是反问句,所以应用问号。

3、对下面标点符号用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母亲同情贫苦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破折号表示转折)

(2)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引号表讽刺、否定)

(3)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省略号表示思维的跳跃)

(4)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间里去了。(括号表示注释)

分析:本题是考察四种标点符号的用法的,根据语境加以辨别,就清楚第一个错了,应是解释说明。不表示转折。

4、在句子上改正两处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

影片“泰坦尼克号”在芝加哥首映时,一位幸存者激动的说:“我对沉船惨景记忆犹新,在救生船下高高举起求救的千百双手至今历历在目”。

分析:本题在考察学生对标点的纠错能力。解此题时须熟悉引号和书名号的区别,以及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关系。《泰坦尼克号》是影片的名字,因此应用书名号。上段完整引用幸存者的话,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里边。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1) 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呢?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

(2)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对)

(3) 她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与她的实际年龄相去甚远,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1) 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2) 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你。(3)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的更好,更有价值?(错)(4)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标点符号练习题

一、考向预测:

对标点的考查重在运用,不考名词术语;以点号为主,标号为次,问号、句号、逗号、顿号、冒号、叹号七种点号几乎均被涉及到,标号则主要是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五种。从题型看,多以选择题的方式考查标点符号的饿使用的正误,主观题则以给文段加标点或在短文修改中加进标点的修改的方式考查,综合性强,难度教选择题大。因为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所以,在以后的考查中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考点,题型也会逐步向主观题过渡,加大对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二、专项精练:

1.下面句于中的空缺处,可以使用问号的一项是( )

A哪一架班机几点起飞口它停在哪条跑道上口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B我哪儿都不去.你能把我怎么样口

c我不知道他今天为什么不去图书馆口

D.我不管你们是怎么想的口我的态度是不会改变了。

2.下面句子中冒号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B、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D.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3.下面篇名中标点用错的—项是( )

(1)《〈论语〉十则》 (2)(惠崇)《春江晚景》

(3)《〈咏柳〉赏析》 (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总酚含量(TPC)是科学界对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总和(Total Phenolic Content)的简称。

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学物质,因其具有多个酚类基团而得名。多酚类化合物的酚羟基结构中的邻位酚羟基很容易被氧化成醌类结构,消耗环境中的氧,同时对活性氧等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捕捉能力,这使得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以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TPC的含量数值越高,说明其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的能力越强。

减肥药常见的成分有:

1 氟苯丙胺:又名芬氟拉明。口服20毫克,每日3次,于餐前05-1小时服用根据疗效和病人的耐受性,可将药量逐渐增加至每天80毫克;8-12周为一疗程副作用主要有轻度腹痛、头晕、乏力、嗜睡等,连续服药超过6个月,可产生药物依赖性及成瘾性。

2 安菲拉酮:又名二乙胺苯丙酮。口服25毫克,每日3次,于餐前05-1小时服用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于晚间加服1片(25毫克)。2个月为一疗程。副作用主要有轻度兴奋、失眠、恶心、便秘或腹泻等。甲状腺机能亢进者慎用。久服可产生依赖心理。

3 甲状腺素:口服30毫克,每日2次,可逐渐加量至每日120毫克-160毫克,为预防心动过速,常同时服心得安10毫克,每日2次,副作用主要有心悸,多汗,烦躁等,有冠心病或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忌用

4 笨乙双胍:又名降糖灵,口服初始剂量25毫克,每日3次,以后逐渐加量,但一日总量不应超过150毫克。副作用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有心、肝、肾病者慎用。

5TPC-F活力素。美国研制的目前的减肥药最有效安全成分,在美国SK纤体嫩肤营养活力因子减肥产品中存在。目前中国市场上也有。日研发量很少,对促进女性细胞活力和细胞再生能力有超强的作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一直是困扰学生学习汉语,尤其断句的一大难点,让我们再次重温一下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吧~收藏起来,永远有用。

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用法简表

名称

符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句号①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②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引号③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括号④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破折号

──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迈进金**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省略号⑤

1用于引文的省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列举的省略。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连接号⑥

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3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间隔号

1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

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隔。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书名号

《》

〈〉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专名号⑦

用于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专名号的使用方法是横排时划在专名之下,竖排时则划在专名左旁。

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句号

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

例如:

1.太阳暖烘烘的。(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

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

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

例2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

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中间用分号隔开。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5.今天星期三。

6.昨天晴天。

7.随手关门。

这三个例句乍看上去都不像是个完整的句子,不符合我们平常认识的“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构句模式,但仔细一想,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它们是句子的特殊形式,所以都使用句号。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用不用句号,关键不是看语言的长短,而是要看语言有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有的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词就构成了一个句子。例如:

8.走。

9.没有。

有的虽然由多个词构成,但并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按句子结构的要求,它只是句子的一个部件(又叫成分),那就不能算一个句子。例如:

10.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在阳光下闪着灿烂光辉的五彩池

不是句子,就绝不能用句号。完整的句子是不是就可以用句号呢?不一定,还要看这个句子的语气。句号适应于陈述语气、语调平缓的句子,语气很重的疑问句等就不能使用句号。如:

11.这是你的面包?

12.李黑,把枪放下!

这两个句子如果都换用句号,那么例11就不是问话了,而是告诉你“这面包是你的”,例12就不是命令的语气,而是向人陈述“李黑把枪放到地上”这个动作了。

(二)平时我们写作文,对句号的使用存在3种不正确的现象。

一是用得太少。该用句号的地方不用句号,使语段层次不清,影响表达效果。如:

13.陆峰的凳子坏了,坐上去不小心会跌倒,李志看见了,记在心上,他从家中带来了工具,放学后,大家都走了,他独自一人蹲在教室里,叮叮地修起来。(习作)

例13是由四句话组成的语段:第一句介绍陆峰的凳子坏了,会跌倒,到“跌倒”结束;第二句讲李志记在心上,到“心上”结束;第三句讲李志带了工具;第四句讲李志修凳子。但作者只在段尾用了一个句号,使四个句子各自失去了独立性,整段话层次不清。

二是用得太多。还没有完成一个完整意思的表达就用了句号,破坏了句子的整体性。如:

14.春天,沙枣树伸展着粗糙的树枝。上面覆盖着一片片短小的叶子。叶子上一层细沙一样的东西晶莹发亮。

例14其实是一句话,结尾用一个句号就可以了,但作者用了三个句号,前两个句号中断了句子内部的联系。

三是混用。属于其它语气的句子却用了句号,与其它标点符号相混。例如:

15.是阿米,还是翠芹。不,都不像。

16.李勇朝我喊:“闪开。”轰隆一声,架子倒塌了。

例15“是阿米,还是翠芹”是疑问语气,应该用问号。

例16中“闪开”是命令语气,应该用叹号。

(三)句号在应用中占一个字的位置,紧跟前文书写,不能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

句号在科技文章中,为了不与零相混而换用一个小圆点(·),位置仍在句尾一个字的右下方。

二、问号

问号和句号一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但用问号的句子必须有疑问的语气。

例如:

1.真气人,鱼儿怎么不上我的钩呢?(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猫钓鱼》)

2.小白兔,你的菜是哪儿来的?(小学《语文》第二册《小白兔和小灰兔》)

3.小鱼姐姐,你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学《语文》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

4.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小学《语文》第五册《爬天都峰》)

例1例2都是疑问句,表示发话人对事情不了解而向对方提问,要求回答。这是问号的最基本用法。例3是询问别人是否答应自己的请求的问话。例4是见到山那么高,自己能不能爬上去心里没底,这才发出自问。

5.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小学《语文》第十册《难忘的一课》)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小学《语文》第十册《养花》)

7.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小学《语文》第十册《海上日出》)

8.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夜工作》)

这4个例句,都不是有疑而问。没有疑问还要提问是为了加强语气,强调所讲的内容。例5强调“这句简单的话”的作用──没有别的话比得上它了。例6强调“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是真理。例7强调日出“是伟大奇观”。例8强调“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这种“没有疑问而问”的句子叫反问句。

反问句的答案就在句中。用肯定的意思问的,答案是否定的,例5、例8就是这样的;用否定的意思问的,答案是肯定的,例6、例7就是这样的。

9.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瓜秧开了花要授粉。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西瓜花没授粉,当然结不了瓜。(小学《语文》第十册《彩色的翅膀》)

10.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小学《语文》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

例9和例10这两个句子是设问句,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或听话人的注意和思考,增加表达效果。例9是为了引出不结瓜的原因。例10是为了说明破坏了地球,人类则没有生存的地方。虽然开头是“有人会说”,其实是作者借“有人会说”来提问,引出要人们注意的内容。

11.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小学《语文》第十册《毛主席在花山》)

例11共有三个问句:第一句是设问句,虽然是问人,实际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说话内容而采取的设问形式;第二句和第三句以反问句的形式回答:肯定军队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

有疑而问的问句和无疑而问的反问句、设问句,都是疑问的语气。所以都用问号。问句往往带有疑问词,像“什么”“甚”“啥”“怎样”“谁”等。也有不含疑问词的问句。

例如:

12.他已经走了?

13.潘光伟在给老师打水?

14.李明?

这三个例子,如果没有问号便是肯定的句子。这类句子在口语中经常出现,但在书面语中,只能靠问号来体现疑问语气。

不过,有疑问词,却不一定是疑问句。口语中,可以靠语气来判断,书面上就必须用标点符号把它表达准确。

例如:

15.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小学《语文》第八册《猎人海力布》)

16.一年到头住在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有味儿的事情。(小学《语文》第十册《小青石》)

例15中的“多少”和例16中的“什么”都是疑问词,但这两个句子却不是疑问句,所以不用问号。

从以上举例分析可以看出,问号是表示问句之后的停顿的。是不是问句,用不用问号,这要看是否有疑问,要不要回答或解决,是不是疑问的语气。问句是有疑而问的,要求回答或解决的,语气是疑问的。反问句虽然不一定要求回答,但它有疑问的语气,是借发问的形式来加强语意的。设问句虽然不要求别人回答,但它是用疑问的形式提出来,自己作回答的。

问号,是句子标志符号,一般放在全句的结尾,不然就会割断句子的联系。

例如:

17.诗中哪些语句具体写瀑布,是抓住什么来写的?(小学《语文》第七册《古诗两首》思考·练习)

18.你怎么啦,桑娜?(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穷人》)

19.你是今天就去游泳,还是星期天再去?(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基础训练4》)

例17提出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承接前一个问题而来,问号用在句末。如果在第一句句尾加上问号,就会隔断句子前后的联系。例18是一个呼语(喊人的话)后置的问句,它可以变成“桑娜,你怎么啦?”在例18这个句子形式下,却不能将问号加在“啦”字后面,如果那样,也会割断前后联系。例19也提出了两个问题供“你”选择,只有合在一处才能构成这种选择,如果将问号加在“游泳”之后,就割断了“是……还是……”的联系,构不成选择了。

下面是两个问号使用不当的句子:

20.这本书是留给王辉的?马威?

21.不是王晴是谁?你说。

例20的本意是“马威,这本书是留给王辉的?”由于在“王辉的”后面用了问号,使我们读后产生了不知道这本书是留给王辉的,还是留给马威的感觉。例21的本意是“你说,不是王晴是谁?”由于问号用在“谁”后,把一个句子变成了两个句子,意思随第二句语调的变化也发生了变化。这两例都是错用问号,隔断了句内意义的联系,才造成词不达意的。

综上所述,问号是句子的标志,是句末停顿符号,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当然,我们的老师为同学批改作文,有时在一大段文字上面划了个大问号,有时在某个空白处划一个问号,表示那里有问题。这是问号在使用中的特例。

同学们在使用标点符号过程中,见到问句就加问号,也许不会有多大差错,但也有三种常见的错用现象,要引起注意。

(一)是问句却忘了加问号。这一“忘”或使句子变得不伦不类,或改变了语气。例如:

22.我实在想不通,明明是老奶奶不小心撞着了大刘叔,为什么大刘叔还要向她陪礼,还要忙着送她到医院检查。

23.从妈妈手中接过钢笔,问“这是给弟弟买的。”妈妈摇了摇头。

例22“想不通”是有疑问,“为什么”又是疑问词,整个句子是疑问的语气,但句尾却用了句号,使句子变得不伦不类,无法上口读。正确的方法是在文尾加问号。例23的本意是问妈妈这支钢笔是不是给弟弟买的,因为它没有带疑问词,书面上又没有加问号,这个疑问句就变成了陈述句“这是给弟弟买的”,改变了句意。正确的方法是把第一个句号换成问号。

(二)位置不当。

例如:

24.这头毛驴想,是先吃掉东边的那堆草呢?还是先吃掉西边的那堆菜呢?

25.已经放学了吗?这位小同学。

例24用了两个问号,这样一来就是两个问句了。其中词语“是……还是……”是表示选择的连词,说明两个句子是表示选择的问句,连词不应拆放在两个句子中。因此,第一个问号应换成逗号。例25,作者的本意是“这位小同学,已经放学了吗?”句子倒装后,问号应移放全句结尾。作者没有这么做,而是问号不移,句尾加句号,使全句一变为二,互不相联。

(三)虽有疑问词,却没有疑问语气,不属于疑问句,但有的同学也加了问号。例如:

26.王小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值得想一想的。

27.大家都在想明天春游该怎么走?这时,许收割进来说:“别想啦,春游不进行了。”

例25的错误就是见到带有疑问词,就加了问号。其实,全例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到“成绩”这里有一个小的停顿,这个停顿之前全是“想一想”的对象,不能成为独立的问句。在这个停顿处加问号就隔断了句子内部联系。应该将问号换成逗号或不加任何符号。例27虽有疑问词“怎么”,但“大家都在想明天春游该怎么走”根本没有疑问,不该加问号,应改成逗号。

以上三种错误,希望同学们在使用问号时注意避免。

问号在书写中占一个字的位置,紧跟前文书写,不可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

三、叹号叹号,又叫感叹号、感情号,还叫惊叹号

它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会使用叹号是小学二年级的学习任务之一,平时应用较多。凡是表示赞颂、欢喜、愤激、惊讶之情的句子和表示要求别人做或不做某件事情的句子,都可以用叹号。

(一)表示赞叹惊喜等感情强烈的句子,用叹号。例如:

1.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

2.我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蜻蜓赛过飞机啦!蜻蜓赛过飞机啦!”(小学《语文》第六册《放风筝》)

例1和例2都是感情强烈的句子。例1在文章叙述了海底的景象和物产以后进行总结,赞叹海底“物产丰富”、“景色奇异”,所以句尾用了叹号。例2表达了风筝放起来了而且放得很高的喜悦心情和自豪感,所以在每个高喊的句后都用了叹号。

3.看!(小学《语文》第十二册《马踏飞燕》)

4.啊!(小学《语文》第五册《瀑布》)

5.哦!(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梅花魂》)

这三个例子都是由一个简单的感叹词构成的句子,都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所以用叹号。

6.火!

7.决口子啦!

8.多好的少年啊!

9.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小学《语文》第八册《争吵》)

例6、例7表示惊讶,例8表示赞叹,例9则表达了一种气愤之情,都用叹号。否则是无法达到表达的效果的。

10.叙利奥!你不舒服吗?(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二册《小抄写员》)

11.“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例10和例11中带有强烈感情的呼语独立成句,用叹号。

(二)表示强烈感情的反问句也可以用叹号。例如:

12.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九册《草地夜行》)

例12中“你这算什么行军啊!”是反问句,由于感情强烈,不用问号而用叹号。

(三)表示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即表示命令、请求、希望、禁止等语气的句子要用叹号。例如:

13.“同志们,打手榴弹!”(小学《语文》第九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14.“连长,我掩护!”(同上)

15.“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学《语文》第七册《小珊迪》)

16.明人不做暗事,做暗事不是英雄。不许使坏!(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七册《年关》)

例13是连长下达的战斗命令,例14和例15表示请示、请求,例16的结尾是禁止。所以都用叹号。

(四)用于突出某种声音。例如:

17.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小学《语文》第七册《黄继光》)

这个例子中的“轰”是黄继光的手雷炸开敌人的暗堡发出的响声。当然这一声也给同志们带来了惊喜,但叹号在这里主要作用是突出爆炸的声音。再如:

18.突然,飞机“哗──腾!”落下又起来,跳动恐怕有两三百英尺吧。(石明《高原飞行》)

例18中的叹号,标出了《黄继光》)

20.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小学《语文》第九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21.为邱少云同志报仇!(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我的战友邱少云》)

以上三例全是口号,例19、例21写出了战士们冲锋时雄壮的喊声。例20写出了董存瑞同志托举炸药包后,向战友们发出的高亢的呼喊。

使用叹号应注意如下情况:

(一)用不用叹号要看句子有没有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没有提出什么命令、请求等,如果没有,就可以不用。例如:

22.到马陵山旅游的人都说三仙洞是圣地!

23.啊!亲爱的妈妈!你真关心女儿啊!女儿也一定听你的话!

例22的叹号应改用句号。例23中前两个叹号可以换成逗号。

(二)像“真美丽呀,我们的校园”这样倒装的句子,叹号应放在句尾。例如:

24.纵情地歌唱吧,为了我们的祖国!

25.真逗,我的小弟弟!

26.不能去,孩子们!

例24是“为了我们的祖国,纵情地歌唱吧”的倒装句,例25是“我的小弟弟真逗”的倒装句,例26是“孩子们,不能去”的倒装句。例26表示劝阻。为什么叹号不能用在倒装句子的中间呢?我们以24为例来谈一谈。

例24意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是靠整个句子来完成的。叹号也是一种句子标志,它不仅仅要行使表达情感等的职能,也还要标志句子。如果在例24中间放上叹号,那么这个句子就被一割为二,读起来,多次感叹,并不如一次感叹所表达的效果好。这种句子,不论是倒装,还是正排,感情的喷发都应在句尾一次完成。如果把例24句尾的叹号前移,句尾标点句号,那么表达的效果就更糟了。不仅仅是叹号割断了原句的内部联系,而且由于语调的变化(带句号的句子语调轻),使句子情感的表达变得虎头蛇尾、有气无力。

我们再看一看《穷人》(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句话:

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了的鱼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啦,桑娜!”

“我回来啦,桑娜”是“桑娜,我回来啦”的倒装,是呼语后置。渔夫在这句话中表达了很丰富的情感,他既为自己从那危险的风浪中能平安归来而庆幸,又安慰了桑娜──他知道桑娜在为自己担心,表达了一种夫妻之爱。试想,如果在“我回来啦”之后加上叹号,那么句子所表达的也就只有“庆幸”了。

(三)不管感情多么强烈,叹号不能插入句中,破坏句子的完整性。例如:

27.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啊!更加繁荣富强!

28.歌儿!唱起来!舞啊!跳起来!

例27第一个叹号用得不当,它隔断了前后联系,破坏了句子的完整,因此应该改用句内停顿符号──逗号。例28的第一和第三个叹号,也应改用逗号。可以参读例24的分析来帮助理解。

标语不一定全用叹号。为了宣传政策、培养习惯,有时在墙上书写标语。口号性的标语应该用叹号,介绍政策等非口号性的标语,就不必使用叹号。

叹号在使用中占一个字的位置,紧跟句子书写,不宜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位置。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或转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0493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5
下一篇2023-08-25

随机推荐

  • 保湿精华凝露和精华液它们用法功效那个好

    保湿精华凝露和精华液,它们都是保养皮肤的好帮手。虽然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功效各有不同,但都能为肌肤提供所需的水分和营养。我们来看看保湿精华凝露。它通常是以凝露状或者轻薄的乳液质地呈现。使用时,只需取适量轻轻涂抹在清洁的脸部肌肤上即可。保湿精华凝

    2024-04-15
    66100
  • 精华露和乳液的区别是什么,分别如何使用

    精华露用于皮肤的修护和保养  一般用于睡前洁面后轻拍于面部至吸收 其功能和效果长期使用才会有效果 如雅诗兰黛和ONLY就有两款 但是如果年龄还不大 不推荐使用 容易使皮肤更容易老化 对产品长生依赖。乳液分为妆前乳和保湿乳等等 就是皮肤的日常

    2024-04-15
    68200
  • 请问有关李煜的记载都在哪些史书中

    新五代史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母钟氏,父名泰章。煜尊母曰圣尊后;立妃周氏为国后

    2024-04-15
    56400
  • 提拉紧致脸部的护肤品

    提拉紧致脸部的护肤品如下:1、海蓝之谜倍添紧致露海蓝之谜的大部分产品主要是修复的,而这款精华是其罕见的抗衰老产品。它添加的成分是深海的活性精华,其中所含的蓝藻蓝铜宝石是提升和收紧皮肤的重要来源。它能再生面部胶原蛋白,使其更具弹性和活力。2、

    2024-04-15
    46900
  • 天气丹正品与假货区别

    天气丹正品与假货区别:正品精华液的瓶盖边缘有银色的包边,假货则没有。根据质地可以观察真伪,正品天气丹的水是微微粘稠的白色液体,打开之后很容易吸收;然后从包装上观察,正品精华液的瓶盖边缘有银色的包边,假货则没有,而且有很明显的塑料感,正品的封

    2024-04-15
    50900
  • 唇膏品牌的十大排行榜

    排名在前十的唇膏品牌有:资生堂MOILIP修护润唇膏、伊丽莎白·雅顿经典润唇膏、NIVEA妮维雅天然型润唇膏、Blistex百蕾适小蓝罐、Burt'sBees伯特小蜜蜂润唇膏、曼秀雷敦天然植物润唇膏、Vaseline凡士林玫瑰润唇

    2024-04-15
    38200
  • 说说母亲节快到了,你会买什么礼物给妈妈?

    我认为最好的礼物就是把自己放到妈妈面前,妈妈一定会很高兴。能看到你胖了还是瘦了,高了还是矮了。妈妈定会品论一番,从中得到了小小的满足感。这样对妈妈来说,比给买什么礼物都高兴。这一天可以给母亲做母亲爱吃的饭菜,可以陪母亲去公园散散步,照几张母

    2024-04-15
    46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