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补水应该从三个时间段来考虑,即运动前补水、运动中补水和运动后补水。
1、 运动前补水:运动前2小时补充500毫升的水,这样可以使体内细胞达到最佳的水合状态,迎接运动,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将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轻装上阵。
2、 运动中补水:运动中大量出汗时,应该采取系统补水的方法。即每10到30分钟补一次水,每次补充200毫升到250毫升的水。
3、 运动后补水:记录运动前后的体重,可以得知运动过程中丢失的汗量。但应该强调运动后的补水不是丢多少就补多少,而是应该补水大于丢水,才能使机体恢复水平衡。
运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运动前的准备期,运动中及运动后的恢复期。不同阶段的营养补充有讲究:
运动前
胃的排空通常需要2-4小时,所以运动前两小时不要吃正餐。运动中肌肉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运动中消耗很快,所以需要肌糖元和肝糖原的补充,摄入足够的主食可以帮助储存更多的糖原以备运动时的消耗。摄入适当的优质蛋白质可以帮助运动中肌肉的损伤及时修复。同时,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摄入可以保证身体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
运动中:
最关键的补充就是水分,但应少量多次,通常每十五分钟就需要补充水。运动超过一个半小时身体就开始动用蛋白质作为能量物质。所以补充糖类可以减缓蛋白质的消耗,而适量蛋白质补充也可以缓解疲劳,同时需要补充B族维生素等,迅速恢复体力,提高运动成绩,同时补充在汗液中大量损失的电解质,防止肌肉抽经。
运动后:
运动后的恢复对于锻炼效果的产生至关重要,在这一时期应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补充,尤其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此外,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的营养物质也应充分补充
运动前后补充水分有讲究:
进行重量训练及健身时,身体水分、盐分代谢旺盛,丧失的水分很多。合理适时的补充水分不仅有助于血液能量的维持,对身体的血液循环和身体的散热也是相当有利的。那么如果体内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的话,就会引起血液浓缩、脉搏跳动加快、体温升高、运动能力下降、很容易就会产生疲劳。
运动前
要合理的补充水分,但不能过多,过多会使得胃部不适、影响食欲及消化吸收,水分太多同时影响了心脏、肾脏、排泄器官的负担,也使得血液较为稀释。
运动中
运动进行中及训练后也不宜大量喝水,在运动中及运动后必须以少量多次的方式来补充水分,使得身体逐渐得到水分的补充,以保持水分的平衡。以每15分钟补充一次,每次250CC左右,每小时不超过1000CC为宜,水温在8至12度之间最佳,对于降低运动时所产生的体温及预防过热较有帮助。
夏天天亮比较早,很多有晨练习惯的人都是天一亮就出门锻炼。事实上,早晨太阳出来之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难以呼吸到新鲜氧气。另外,经过夜间睡眠,早晨人体的血液黏度比较大,流动不畅,再加上天热,身体内的水分蒸发较多,过早进行晨练,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因此,习惯晨练的人夏天可以起得比冬天稍稍早一点,但不能太早,以免影响正常睡眠时间。
其实想锻炼身体也不一定非在早上,最好根据自身的习惯和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时间,比如傍晚天气凉爽的时候。
避免阳光直射
夏季的阳光十分充足,尤其是每天上午11时到下午4时是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对人的皮肤会造成直接伤害。因此在健身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的时候在室外健身,更不可光着上身锻炼,最好穿着吸汗、透气、舒适的纯棉运动服装。需要在阳光下锻炼时,可以戴上太阳镜、太阳帽,也可以使用一些防晒护肤产品,保护眼睛和皮肤。
老人夏季锻炼身体最好在公园大树的树阴下,既可利用树大招风获得风凉感,又可避免夏日阳光的侵害。最好不要在马路边、高架桥下、繁华商业区开展健身活动。
运动适量补水
夏季锻炼人体水分蒸发较多,饮水对健身者来说尤为重要。如果到室外健身,最好自己带些温白开水。一般来说,锻炼前40分钟到1小时是补充水分的最佳时间,这时可以适量喝一些白开水或运动型饮料,不要喝太多。此外,锻炼前不要喝含糖分太多的饮料,否则会增加呼吸道的压力。
运动时要不断地少量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喝水,这时补充身体水分的最佳饮料是白开水。锻炼后喝水也要适量,不要因为出了太多的汗或口渴而狂饮,因为狂饮对胃有很大的刺激,而且当饮水超过1000毫升时,就会通过身体调节机制,造成水利尿,反而造成水分的流失。
控制运动强度
夏季锻炼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由于人体能量消耗很大,锻炼时更要控制好活动强度。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坐下,喝些凉盐开水,呼吸新鲜空气,在头额部或腋下处进行冷敷。如果经过处理仍不见好转,应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锻炼远离空调
选择室内健身的人,锻炼时一定要远离空调,锻炼结束后也不要贪图一时凉快直接吹空调,更不要站在空调前直接吹头,否则易感冒。
别用冷饮降温
很多人锻炼身体后习惯吃冷饮给身体降温,殊不知,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大量冷食可能会伤害肠胃。这是因为体育锻炼可使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体表,而消化系统则处于相对贫血状态,这时进食大量冷饮不仅会降低胃的温度,还会冲淡胃液,使胃的生理功能受损,轻者会引起消化不良、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重者还可能为以后患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疾病埋下祸根。
不宜立即冲凉
刚刚结束锻炼,出了一身汗,冲个凉水澡一定非常爽,但当人体得到充分锻炼,大汗淋漓时,全身的毛孔都被打开了,如果这时突然用冷水浇身,很容易引起发烧、感冒。凉水洗澡并不能帮助身体放松,反而会使肌肉更紧张。
正确的方法是等身上的汗都干了再用温水冲澡,水温应高于体温1~2℃,这样可以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
建议夏季多做“温和运动”,“温和运动”的形式有很多,如快走、慢跑、健身操、游泳、骑自行车、爬山、扭秧歌、跳交谊舞、保龄球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低强度,有节奏,长时间,不间断,无高难技巧,易坚持。个人可以按各自的喜好选择,但应以每次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宜。
运动中及运动后的正确喝水方法
喝一口,含在嘴里,缓缓咽下。
忌大口大口的猛灌,容易肝大,伤肝脏。
大量喝水,应在运动前2小时或者运动后心率恢复平稳一小时后。
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正确饮水方法是什么无论什么时候 都不能大口饮水 正确的饮水应该是小口 多次
运动中饮水不宜过多
最好的补水时间应该是运动前30分钟左右,因为这个时候补水才能进入人体循环系统,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
在进行大强度运动时,中间也可以适量补充水分,但每次的补水量不可过多,否则既不利于吸收,又会使胃部膨胀,影响运动效果。
运动中饮水,无论什么季节,水温应控制在15℃~22℃之间,最低不要低于5℃,否则会给身体造成伤害。
参与时间较长、消耗能量较大的运动时,可适当地补充含糖量在3%以下的果汁饮料,出汗较多情况下,因为其无机盐的流失量较高,可适当地补充温盐水或含有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的饮料,但尽量不要饮用白开水。
无论是在运动中,还是在运动后,过度地饮水或者其它饮料,都是有害的,可能会引发生命危险。
剧烈运动后,人感到格外口渴。有的XDJM只顾一时痛快,大量饮水,这是不好的。运动时,胃和肠道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供应暂时减少。这时大部分血液都流向肌肉,以供应肌肉所需要的养料和更快地排出废物。如果运动后大量饮水,由于胃肠血管收缩,吸收能力减退,使人感到胃部沉重闷胀,会影响呼吸。在运动结束后,心脏的负担逐渐减轻,如果这时大量饮水,一部分水经胃肠吸收进血液后,循环血管就有所增加,这又给心脏增加了负担。另外由于出汗而大量饮水,也必然造成体内盐分减少,浓度降低。 在运动后,虽然感到口渴,其实,这并不一定真的表示人体内缺少水分。这时的口渴,主要是由于运动时呼吸加强,水分蒸发较快和唾液分泌减少变稠,致使口腔、咽喉、呼吸道和食道上段的粘膜比较干燥,因而有了不舒服的感觉。这时只要漱漱口,使这部分粘膜湿润一下,再有意识地略加克制,那么口渴的感觉就会减轻。剧烈运动后确觉口渴难忍,也应少量饮水,逐渐补充,切莫一次大量饮水
都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不要一次一大口
不要等到口渴再喝
不要和过凉或过热的水
运动后出汗后如何补水 运动后的正确补水方法你做对了运动补水可以在三个时间段。运动前、中、后都可以。方法很简单,就是小口抿着喝水,不要大口罐,任何运动都可以这样喝。
运动正确饮水方法在长时间运动中,及时补充水分是十分重要的。补充水的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运动中每15~20分钟饮水150~200毫升。这样既可及时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又不增加心脏和胃的负担。一次大量饮水对身体不好,因为大量水分骤然进入体内,可使血液稀释和血量增加,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此外,大量的水进入胃中,由于不能及时被机体吸收(人体吸收水的速度每小时最多800毫升),就会造成水在胃中贮留,稀释胃液、影响消化。若大量饮水后继续运动,水在胃中晃动,使人不舒服,并可引起呕吐。
因此,在开始进行运动前10~15分钟,可适量饮水,以增加体内的临时储备,对维护运动时的生理机能有良好作用,运动后饮水也应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
运动后多久喝水最正确运动后体内极容易缺水,所以一定要补水。补水要掌握以下原则:
a不能渴时才补。因为感到口渴时,丢失的水分已达体重的2% 。
b运动前、中、后都要补水。运动前2小时补250-500毫升;运动前即刻补150-250毫升;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120-240毫升;运动后按运动中体重的丢失量,体重每下降1千克需补1升。
剧烈运动后的正确做法慢慢散步,不要做下来
提肛运动的正确方法方法
编辑
在下列时间坚持提肛疗效会更佳。晚睡前或起床前,躺在床上提肛56次,大小便后紧接着提肛16次;干重体
力活时也要注意提肛;性生活后亦应提肛16次。提肛时必须要用力,提肛之后最好马上排便。
撮谷道:即提肛运动,像忍大便一样,将 向上提,然后放松,接着再往上提,一提一松,反复进行。站、坐、行均可进行,每次做提肛运动50次左右,持续5-10分钟即可。提肛运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痔疮等肛周疾病。
1平躺、双膝弯曲。
2收缩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
3紧闭尿道、 及 (它们同时受到骨盆底肌肉撑),此感觉如尿急,但是无法到厕所去需须闭尿的动作。
4保持骨盆底肌肉收缩五秒钟,然后慢慢的放松,五到十秒后,重复再收缩。运动的过程中照常呼吸,保持身体其它部份的放松。用手触摸腹部,如果腹部有紧缩的现象,表示运动错误。
5提肛运动需要循序渐进的练习,需要的是我们持之以恒的坚持,提肛运动的目的是锻炼和强化支撑膀胱、大肠的肌肉、伸张和收缩防止 失禁。正确和定期的锻炼能达到防治肛肠疾病、停止漏尿的效果。这项运动对促进性生活也有一定的帮助。
屈髋提肛运动的效果更好,方法是:
仰卧床上,两腿交叉上提屈曲髋部(使大腿尽量于腹部贴近),连做20-30次。屈髋时呼气,放松 ,每天早晚各一次。
有如对前列腺进行 ,可促进会 的静脉血液回流,使前列腺充血减轻、炎症消退。
提肛运动是预防和治疗 疾病,以及促进 手术后患者伤口和 功能恢复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做提肛运动过程中,肌肉的间接性收缩起到“泵”的作用,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缓解 括约肌,增强其收缩能力。患肛裂的病人主要由于 括约肌痉挛引起的剧烈疼痛,使裂口难以愈合。相反,如果 括约肌过于松弛,对痔核和直肠黏膜的支持力不够,就会导致痔核脱出和脱肛。 疾病术后的人,因 括约肌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此时有效的 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痔静脉的淤血扩张,增强 直肠局部的抗病力,促进伤口愈合,以避免和减少 疾病的复发。
锻炼方法
运动包括 会 活动及以提肛为主配合躯干和肢体活动。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括约肌收缩法:采取坐位,有意识地收缩尿道、 、直肠括约肌,然后放松。如此反复50 -100 次,每日2 ~ 3 遍。
2、排尿止尿法:在排尿过程中,有意识地收缩会 ,中止排尿,然后放松会 肌肉,继续排尿。如此反复,直至将尿排空,每日2-3 次。
3、床上训练法:仰卧床上,以头部和两足跟作为支点,抬高臀部,同时收缩会 肌肉,然后放下臀部,放松会 肌肉。如此反复20次,每日早晚各1遍。此运动可以增强腰、腹、臀、腿及盆腔肌肉,提高这些部位的肌肉及会 括约肌的功能。
4、放松呼吸:采取仰卧位,全身尽量放松,双手重叠于小腹,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凹陷。如此反复10 -20 次,每日2 ~ 3 遍。
5、夹腿提肛:仰卧,双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 逐渐用力上提,持续5秒钟左右,还原,可逐渐延长提肛的时间。重复10- 20 次,每日2-3 遍。
6、深呼吸与提肚配合进行。
7、仰卧屈腿挺身:仰卧屈膝,两足跟尽量靠近臀部,两臂平放体侧,以脚掌和肩部作支点,骨盆抬高,同时收缩 ,持续 5 秒钟左右,还原。重复5-10 次,每日2 -3 遍。
8、坐立提肛:先坐在床边,双足交叉,然后双手叉腰并起立,同时 收缩上提,持续5 秒钟,再放松坐下。重复10-15 次,每日2-3 遍。
9、踞足收肛:采取站立位,双手叉腰,两 叉,踞起足尖,同时 上提,持续5秒钟,还原。重复10 -15 次,每日2~3 遍。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做1-2 种或2 -3 种即可,不必都做,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一定会收到预防痔的效果。
此外,还有一般的全身运动及 局部物理疗法,也能增强 括约肌的功能。全身运动如跑步或游泳,促使呼吸加快,吸气时 上升,呼气时 下降,一升一降必然带动 肌肉运动。利用一些物理疗法,如冷水、热水坐浴,通过冷或热的 ,促使 直肠部肌肉收缩,可达到 运动的目的;如再加上坐浴时在肛周及骼尾下方长强穴做 ,更能加强 括约肌的运动。
1、常规补水
跑前少量补水:在跑步运动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出汗,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为了避免水分的流失,运动者可以先喝少量的水,约200毫升,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再开始跑步。
跑步途中补水:需要根据运动强度、体力消耗和自我疲劳程度进行有效补水,通常控制在10~15分钟内,饮用150毫升温水。不过标准不做统一,因为每位跑者情况不同,所以摄水量也不同。只要供水量大致与出汗量相等即可,让身体始终保持水分平衡状态。
忌口渴再补水:跑步时补水要积极主动,一定不能觉得渴了才想到喝水。此时,身体已经进入缺水状态,对身体的损害也已经形成,所以跑者应该在运动的时候尽快补充水分。
养成早起适量补水:有晨练习惯的跑者,早上起床后可能不会感到口渴。其实经过一夜的睡眠后,身体会分泌出一部分汗水,此时身体已逐渐进入缺水状态,此时应先喝点温水,然后再进行跑步锻炼。
跑步者喝的水主要是开水和含糖量低的糖水。有需要的跑者,还可以喝一些淡盐水,因为淡盐水很容易被人体吸收,更容易融入人体内部。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运动饮料和功能饮料。这些饮料可以为人们在运动中提供必要的能量和物质。不过适度饮用是有益的,最好不要喝太多,甲鱼就是养成了喝运动饮料的坏习惯,现在每天一瓶不喝就难受,不要学习甲鱼这样的坏习惯。这些饮料的糖和盐含量过高,容易对人体造成吸收负担。一般来说,运动时糖的浓度应该保持在3%~6%,而盐的浓度应该在02%左右。另外,一些碳酸饮料,由于会在体内产生气体,所以不适合在运动过程中饮用。也有部分跑者习惯在运动前喝葡萄糖以补充水分和能量。对此专家认为,这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2、通过表面皮肤为人体补充水分
喝水是一种常见的补水方法,但也可以通过皮肤为人体吸收水分,也许这样的做法不被很多人理解。通过皮肤为人体补水的方法非常简单,将水浇在皮肤表面。在很多马拉松比赛中,经常看到运动员把整瓶矿泉水倒在自己身上。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冷却身体表面;另一方面则是,补充身体适量的水分。将水直接泼在身上不是即兴行为,而是要有针对性。适合肌肤补水的部位,这其中包括头、颈、大腿前部等,水温尽量控制在10~18℃。
它还能为身体节省大量的水分,防止身体失水。这是因为在体表充满水分后,可以代替汗液的功能,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身体不再需要过多的汗液分泌。这对保持人体水分,消除神经系统疲劳,保持最佳运动状态,提高运动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其实,这种补水的方式主要是针对职业运动员。对于业余跑者来说,由于训练量和强度并不高,所以就没有必要采用这种补水方法。
当运动时间<1小时,可补充简单的纯水,持续≥1小时的剧烈运动就必须补充运动饮料。这样除了解决口渴问题,还能进一步解除体渴,补充身体所需能量。
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100-150ml/次,10分钟一次)。通常一小时补水不能超过800ml,运动过程中大量血液流入肌肉,消化系统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供应暂时减少,此时大量补水胃肠无法高效吸收,水堆积在胃肠道,从而影响呼吸。
1 运动前如何补水
运动之前应该多喝水,可以在运动前2小时补充50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这样能够让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另外如果是进行的运动并不是十分剧烈的话,可以适当减少饮水量,如果是在夏天消耗大的时候,可以将喝水量适当增加,以自己不感觉口感缺水为宜。
2 运动中如何补水
运动中水分新陈代谢速度加快,水分流失速度加快,一般我们认为应该15~20分钟补充一次水,每次以100毫升左右为宜。一般运动中可以喝淡盐水,如果是运动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的话,可以喝运动型饮料,帮助补充体力。运动中喝水一定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一次大量喝水,很容易加重心脏、肾脏负担。
3 运动后如何补水
运动结束后心跳恢复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补水一定要注意因而在尽量保持饮水速度平缓的前提下,节奏尽量和心跳保持一直,再间歇式地分多次喝。这样才能让心脏有序地、充分地吸收水分。
4 运动前中后不宜喝汽水
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避免饮用汽水,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等气体,一是很容易加重口渴感,不能有效为身体补水的同时还可能会使胃部产生胀气感,不利于运动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