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西北边疆发生叛乱,震动明朝中期。一小群归化的蒙古人在不直接与长城接壤的固原造反。被内地内乱搞得焦头烂额的明朝用了半年时间才平定下来。
当时明军很大程度上依靠蒙古军属提供的精锐。所以这次叛乱和唐朝的安史之乱性质相似。但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这次事件也注定无法产生几百年前那样的爆炸效应。
明代蒙古的归化政策
14世纪后期,明朝大量吸收元朝建立时留下的蒙古技术和士兵。明军用蒙古人进口的回民枪攻取城池,披着蒙古人的盔甲去攻略。凡是愿意臣服于新王朝的蒙古军属,也都受到朱元璋等明初领袖的高度重视。
在内地,明朝沿袭元朝的旧制度,为军户建立保健所。与此同时,叛逃的蒙古士兵被安排在各个警卫站。因为害怕因人数分散而被同化,甚至被组织成独立的“大军”。这样,南方的明军才得以集结起万余人的大规模骑兵力量,直到燕王的荆难之战。后来这些人很快就没落了,退化了。明朝以后,征服叛乱的蒙古人和中亚色目人被安置在内地,上至卫所军属,下至锦衣卫地方分支。
在边境,明朝首先设立了多个蒙古归化口岸。一方面作为抵御北元残余势力的要塞,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地吸收新一批蒙古人南下为自己当兵。从朱元璋得天下开始,就有吸收元朝地方军的传统。西北一些分散领地的蒙古部落,经过城池投票,直接被授予世袭官职。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甘州、河西有蒙古族卫生所,宁夏固原有自治部落。尤其是后者,不仅可以在规定的地区继续放牧,还可以因为承担兵役而免除劳役。
在明当局看来,这是他们能给策划者的最高待遇。他的部落的首领实际上保留了所有的内部权力。实际上权益和西南土司或者边界外的附属部落是平等的。虽然没有哈密王那么高的封爵,但对于怀柔的政策也足够感恩了。
但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事实上,在一个被郡县和军户包围的小牧区,很难养活足够的部落人口。尤其是固原所在的河套地区,自晚唐以来,环境持续恶化。当地的经济依赖于中亚的商队贸易和更早的草原。但在明朝,大多数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内地的外商都被无数的守卫和关卡所阻挡。这对内地的蒙古保护区无疑是一个严重的经济打击。
导致人口正在慢慢恢复的蒙古归化部落无法靠一亩三分地放牧为生。他们经常与周边贫困县进行小规模的走私活动,或者冒充蒙古人入关打秋风。最后连逃离县城的农民都被招进来自己耕种放牧。有些人甚至希望有机会突破边境封锁,与蒙古高原上的远亲建立联系。固原之乱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内忧外患的现状
当然,光是固原的矛盾还不足以引发大规模的叛乱。但明宪宗统治下的王朝,在当时暴露出各种内忧外患。明朝各地的驻军也消耗殆尽,出现了严重的漏洞
首先,在边境上,同样是由于蒙古的入侵和人口的内迁而造成的关外空虚,在明朝建立后由于人的回归而发生了变化。已经完成初步组织整编的蒙古族和女真族开始频繁与明朝边防军发生冲突。尤其是疆域辽阔、派系众多的蒙古,更是发生了瓦拉南下的大事。玄宗的父亲英宗皇帝成了蒙古军队的“座上宾”。他儿子一掌权,连东北的女真都开始兴风作浪。宪宗皇帝要求朝鲜出兵支持他,同时利用边军进行抵抗。这也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次动用部属军队助战。
其次,在内地,明朝的贸易封锁和经济控制导致很多地区发生大规模的内乱。与前几代的小规模起义相比,明宪宗几乎同时遭遇了两次大规模的叛乱。前有西南大藤峡事件,后有镜湖西北云仙流民起义。之前的危机爆发于广西,涉及广东、湖南、贵州等地。后一事件发源于镜湖西北,波及陕西、河南、湖南,最远辐射到直隶以南。这就迫使明朝在这个阶段频繁打仗。而且这些战争基本都发生在明朝内地,与英宗时代的南征陆川、北征土木堡不同。
其实以上问题都反映了明朝的结构性缺陷。经济的萧条和社会活力的丧失都削弱了明朝的控制力。以前一大堆可以视而不见的擦边球,现在变成了必须解决的重要任务。否则,明廷将无法维持庞大的军政系统,导致朱棣废除地方藩王以来最大的控制危机。
所以当固原有四千户蒙古人的时候,陕西地方官就要求他们交出隐藏的人口。然而,曼西本人并不愿意继续被锁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空间里忍受体制下的贫困。在这种格局中,除了少数上层部落,其余的人都在极端贫困线上下徘徊。这也是不利于部里对领导继续忠诚的不稳定因素。
当朝廷派四岁的侄子满清去抓他叔叔的时候,已经做了几千代明军首领的蒙古首领宣布叛乱。因为一旦他受害,他的侄子就会成为新的领袖,他的行为相当于篡夺王位。
一座坚固的百年城堡
1468年4月,满清及其军队起义后,他们把固原当地的石城作为他们的基地和避难所。这座建于唐朝的山地堡垒,曾是吐蕃帝国对外征服后的桥头堡。西夏建立河套时期,也是西夏地区北宋南部的驻军要塞。
虽然自11世纪以来,石城的防御设施没有得到改善,但它仍然可以依靠地形成为难以进攻的设防城市。主城本身就坐落在群山之中,大部分地方都是悬崖峭壁,周围还有几座小山。不仅有6-10米高的围墙保护,外面还有3米深的护城河加强防御。唯一进城的路是一条仅供一骑的小路,而且有副城守。满清准备以此地为基地,与明朝远征军长期对峙。市里几个特殊的水库也让他不担心被围困。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兵变,驻守各地的明军措手不及。虽然满洲里能打仗的只有4000人,但他们中间的蒙古骑兵还是保留了祖先灵活的战术。他们主动出击四面八方,甚至直抵甘州、河西,将缺乏准备的明军一一击溃。除了获取物资和武器,他还打出“招贤纳士之王”的名号,更大规模地招募加盟商。于是,他身边大批逃难的人跑到石城加入他的队伍。
四六八年五月,三万明军从陕西其他地方赶到
陈的自信不仅源于兵力的优势,更源于当时叛军武器的严重缺乏。蒙古军队除了前面一部分在户外,大量依附的人都是手无寸铁,没有军事经验的。所以巡抚大人觉得可以在四个人的指挥下一举剿灭暴徒。但当他发现满清主动用骑兵挑衅自己时,大怒,下令全军出击。即使前一天晚上露营完了,他们还是不顾疲劳发起了猛攻。
我准备了四生日,一路上带着蒙古骑兵边打边退,成功的把明军带离了原来的营地。面对幕僚的质疑,巡抚陈嘉摆出一副在盗贼面前不能示弱的政治正确,逼着部队追击。纠缠了10里,明军发现自己在石城山下的山谷里。
蒙古牧民趁机驱赶了大量的畜群,直接把队伍打散了。疲惫不堪的明军,还没来得及对付逃跑的牛羊,就被尾随而来的叛军袭击了。对方只用了木棍,数万忠臣的军队就崩溃了。蒙古骑兵奋起反击,将三万明军全部打散。
经过这场灾难性的战斗,满清叛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消灭了陕西当地的野战军。他还从明军中招募蒙古士兵归他指挥,并继续用轻骑兵攻击附近残余的官军。受他们影响,明朝廷派往河西甘州前线的军粮被抢。叛军增加到两万人。
冬天的战斗
看到局势失控,明朝廷派御史仲翔从京营调兵数千继续镇压。同时调集陕西边境5万边防军一同出征。上述道路的叛军中,不仅有装备大量火器的部队,还有明军每战必出动的蒙古骑兵。
468年10月,各路明路军因兵力集中,为避免遭到蒙古四路骑兵的伏击,分几路行军。通过这种分散部署,我们成功进入了石城附近。但各路部队仍无法在特定时间内同步,这又给了叛军可乘之机。最先到达岩穗镇的边防军发现满清已经率领精锐出城迎敌。他们肆无忌惮地进攻,很快就被武装叛乱分子打败了。
这时,明军也发现,叛军由于数量的大量扩张,不可能全部躲在山上的主城。大量难民因为野战能力弱,被部署在附近的山头和栈道上。为了抵抗进攻,他们还挖了壕沟形成新的阵地。四个满员骑兵经常出城诱敌,然后假装战败撤退。试图将忠诚者引入这些战壕和陷阱。屡遭情敌挫败的明军改变了主意。利用实力优势分别发动攻击,准备拿下石城附近的山头,形成完整的包围。大将毛忠带着4000边防军从后面爬山,大将刘玉从前面山路发起佯攻。
但石城叛军的顽强还是超出了明军的预料。虽然在外围战斗中,大量难民占据的山头遭到明军突袭,但拥有精锐卫队的主城始终顽强抵抗。当毛忠率领他的军队翻过这座山时,被城下的壕沟挡住了。蒙古人从城里射箭扔石头,明军抬不起头。
15世纪中期,明军已经从以重步兵为主的军队转变为使用大量远程武器的轻步兵。除了少数将领和禁卫军以及前排精英还具备重装和强攻能力外,其余都在暴风骤雨的作战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之前冲锋的毛忠在关键时刻被箭射死,部下不得不撤回山头重新集结。负责正面牵制的刘玉也中箭受伤,手下士兵几乎一哄而散。多亏了负责北京营的仲翔,他觉得自己执行了
此后,明军意识到强攻石城没有效果,于是转而攻城。首先,人们摧毁了城市的渡槽,然后在周围的山上建立阵地,用各种火器轰炸。而根本没有攻城炮的明军,只能杀城头守军,不会对城墙本身造成任何伤害。这期间,明军也曾派士兵试图用泥土填平护城河和壕沟,都因守军的反击火力而作罢。建议在进攻时建造攻城车作为移动工事。但军中大部分将领都觉得强攻损失太大,所以拒绝了这个提议。
进入11月后,寒冷的天气开始动摇明军。但是被困在石城的叛军也有后勤问题,因为供水被切断了。此外,原本只能容纳数千人的主城,如今涌入了近万人的队伍,进一步加重了自身的后勤压力。一些叛军甚至在晚上偷偷出城取水。于是,明军俘虏了杨虎狸,心腹四人。通过威逼利诱,忠臣得知叛军也急于结束战斗,甚至有向北逃入蒙古的愿望。所以将计就计,准备伏击。
果然,杨虎狸被放回石城后,催着满四率大军出来决战。看到明军佯装下山后,后者迅速带着精锐骑兵突围。结果,他在一条山路上遭到伏击,成了仲翔的俘虏。然而,城中叛军的残余势力很快让曾经当过军官的蒙古人霍敬成为了新的领袖。在他的带领下,石城的叛军一夜之间全部突破。
由于明军封锁了大部分出口,只留了一条向南的路,叛军主力就在这个方向进了圈套。包括霍敬在内的大部分人被杀或被俘。其他小股分散突围,其他人则在围攻下暂时逃离山谷。最后一小队人直到1469年1月才被消灭。
至此,持续半年之久的固原乱局被彻底平息。明朝前后伤亡多达万人,多名中高级军官阵亡。军队前后花了近十万兵力,杀了四千蒙古牧民,一万多难民。
不能引起的新安史之乱。
15世纪的世界注定失败和无名。
如果像固原之乱这样的事情早几百年发生,恐怕情况就不一样了。但世界整体格局的变化,注定了这场与安史之乱性质相似的叛乱,不可能成为明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
唐朝的安禄山作为朝廷需要依靠的兵将,在黄金时代被欧洲的内陆运输线占据。固原本身也是丝绸之路的关卡和兵家必争之地。不然后来的吐蕃和党项人也不会据为己有。满族的祖先在元朝也被封在这里,这无疑说明当地仍有战略价值。等到明军进入关中,这条国际货运大动脉的价值已经大不如前。明朝会愿意保留当地部落,除了军事需要,就是判断固原不是其必须占据的重中之重。
世界经济的动脉已经无情地移向海洋。
纵观当代世界局势,长期的战乱和破坏大大削弱了陆上丝绸之路的价值。随着船舶技术的进步,更多的商人把目光投向了海洋。两代人以前,明朝皇帝朱棣的崛起主要是通过郑和的舰队而出名的。以至于后人常常忽略它。当时有明朝的使节曾数次到达中亚的撒马尔罕与赫拉特谈判。
虽然会有络绎不绝的商人试图从赣州、嘉峪关等地进入西北,但他们的影响力已经逐渐与漂洋过海来到南阳的同行发生了变化。这一历史过程在当时是如此清晰,却依然被明朝长期以来的海禁政策蒙上了一层面纱。至于比河西走廊优越得多的草原-岱岛商路,由于明朝军队和清朝的陆上封锁而显得微不足道
世界大势的变化,无一例外地会影响到每一个参与具体事件的人。满清不仅可以像当年的安禄山一样独享天下富贵,还可以像杨帆一样吸引众多突厥、粟特、契丹、Xi部落的外族战士。他的部落和小牧场实际上是欧亚大陆黄金时代的最后残余。在他的身后,没有我们祖先可以依靠的广阔的后路,所以他所能引起的震撼,会被历史的记录者所缓和。
但是,这种格局的衰落,对于明朝来说,未必是一件幸事。仲翔下令彻底摧毁石城后,解决叛军。类似的事情在明朝发生过很多次,结果无非是整个河套乃至草原的环境沙漠化、人口分散。不愿进只能退的明军,还是会受到蒙古各部落的攻击。他们的反击,也因为之前的短视,变成了没有根基的浮萍。
整个明朝都摆脱不了蒙古人的阴影。
长期的无序会给游牧边境的两端带来无尽的贫困。北方的小王侯、大燕可汗、安丹可汗会层出不穷,南方的、李自成、张也一定会出现。
公元4世纪末的萨珊波斯,正处于一系列风雨飘摇之中。在内战中杀死哥哥后上位的国王俾路斯一世,忙于各地的平叛战争。但他或许不会想到,当初支持他上位的白匈奴人,会在最后与他为敌。最终,他的统治也将在白匈奴骑兵的利刃下被终结。麻烦不断的波斯君主
俾路斯一世的半身像
公元457年,俾路斯的哥哥在父亲死后登基,成为了萨珊王朝历史上的霍尔木兹三世。但他却不甘心让兄长坐稳王位,转而在宦官支持下宣布叛乱。由于帝国西部的贵族们都支持霍尔木兹,他便一路逃往帝国的东部边陲,希望在那里获得足够的资源。
很快,俾路斯在不满西部集权化君主统治的东方,收获了各级封建领主与外番们的援助。无论是呼罗珊地区的波斯封建武士,还是残存的贵霜附庸,都对决定出兵加入他的叛军队伍。甚至连已经在东北部崛起的白匈奴集团,也被邀请派出了雇佣军。为此,他还索性将已经被另一股游牧势力红匈奴所侵占的巴克特里亚本部,直接让给了后者。
俾路斯依靠东部的白匈奴与粟特人夺取王位
结果,俾路斯依靠东部武士们提供的骑兵军团,迅速击败了兄长的军队。霍尔木兹因为一贯文弱,而不得波斯武士阶层的拥护。他在两河流域所能招募的平民步兵,也很难抵得上弟弟的麾下人马。俾路斯一世就这样问鼎了萨珊王朝的宝座。但可能是因为内战破坏了两河流域的水利系统,并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亡,帝国在之后的又遇到了整整七年的灾荒。
所以,俾路斯在执政初期没有继续发动大规模外战的实力。因为在父辈时期已经吞并的亚美尼亚和阿尔巴尼亚,都利用内战机会发动了叛乱。俾路斯不得不继续留用外族佣兵,帮自己打完了平叛战争。为此,他甚至一改历代萨珊君主的打劫叙利亚作风,与东罗帝国签订了合约,并协商共同防御高加索山脉。
占据巴克特里特地区的红匈奴人
新的麻烦又很快在东部出现。原本已经隶属于白匈奴治下的另一股游牧集团--红匈奴,重新宣布自立。他们几乎控制了整个巴克特里亚山区,并开始袭击萨珊帝国的东部边界。当东部的领主们要求国王派兵增援,他却没有多余的资金来筹集足够的部队。一开始他还希望向东罗马帝国要钱,却被后者断然拒绝。于是只能继续同白匈奴人合作,借兵镇压了红匈奴人引发的战争。萨珊方面继续认可白匈奴对巴克特里亚和西面阿里亚地区的占有,白匈奴也将呼罗珊以北的贸易重镇布哈拉等地让给了萨珊。
但两国的关系又在不久后闹翻。不愿意接受波斯税吏盘剥的布哈拉人,招来了管理相对宽松的白匈奴。俾路斯不得不再次对东方用兵,带着数量有限的中央军和罗马人提供的一小股辅助部队东进。白匈奴骑兵熟练的将波斯人引入一个山谷,然后从四周形成了彻底包围之势。堂堂波斯君主就这样被迫向蛮夷跪拜和赔款,并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后者的都城昆都士做人质。
俾路斯一世和他的精锐部队一起被围困在山谷中
精心准备的复仇计划
萨珊都城泰西封的宫殿遗址
到公元484年,俾路斯一世迎回了两个当人质的儿子。接着,便准备向白匈奴人发起最终报复。因为后者不仅威胁着整个帝国东部边境,还让他蒙受了巨大的屈辱。加上之前的灾荒已经初步得到缓解,可以用两河流域的资源进行大规模动员。
为了一举消灭地域广大的白匈奴人,俾路斯一世召集了帝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东征军。除了萨珊君主手里的精锐不死军外,还包括了帝国各地的封建领主武士。这些人将带着自己的骑兵队伍,从南方的胡泽斯坦等地赶往首都泰西封集合。东部呼罗珊地区的地方军,也在接到消息后提前动员起来。同时还有从北方里海地区南下的德拉米山地重步兵。
萨珊波斯的轻骑兵 不死军骑兵和地方贵族骑兵
由于担心兵力不足,俾路斯甚至将原本正在弹压亚美尼亚叛乱者的大将沙普尔召回,顺便也将部分亚美尼亚当地的亲波斯派军队一并带来。加上从两河流域招募来负责后勤支援的民兵,人数将近100000。
整支波斯军队将从帝国东北部的呼罗珊出发,首先攻打之前被白匈奴人夺走的布哈拉与整个河中。然后再南下阿里亚地区的赫拉特城,利用当地的粮食产出,为自己的庞大军队补给。由于数量众多且有足够的步兵增援,俾路斯将可以沿途占据大部分重要城镇。选择从布哈拉进军,也可以绕过搁在呼罗珊与东方地区之间的山脉,避免前次失败时的窘境。
俾路斯的计划 将避开波斯东部边境的大量山脉
很快,东征军就兵临布哈拉城下,一路上也顺道占据了木鹿等重要城市。由于知道自己守城无望,白匈奴统治者已经提前撤出的驻守该城的部队。城里的粟特贵族们,也就只能让俾路斯一世进城。志得意满的萨珊君主,随即将此城作为自己的东方大本营,并在城里接见了赶来求和的白匈奴使节。面对蛮夷的软硬兼施,俾路斯表现的非常强硬,很快就把来者打发回去。
但波斯人此后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过白匈奴斥候的追踪。后者一方面开始从治下的各地牧场与城镇中聚拢部队,一反面时刻关注俾路斯的行军路线。虽然发现波斯人已经不准备走山区行军,却还是准备好了相应的伏击策略。因为一旦赫拉特城失守,波斯人就将在东方拥有不错的补给基地。整个巴克特里亚地区就将沦陷。而失去了巴克特里亚等地的资源,白匈奴人就不再有资源去继续抵抗帝国入侵了。
失去了布哈拉与河中 白匈奴人的基本盘急剧萎缩
壕沟陷阱
源自河中南部的白匈奴人 是典型的游牧军事风格
作为典型的中亚军队,白匈奴人尽管习惯在城市地区居住,却保留着非常浓厚的游牧习气。他们以贵族武士及其附庸为核心,组建骑兵机动部队。同时并不过多干涉境内城市的内部事务,只需在必要时提供补给、资金或辅助部队。
白匈奴本部的武器和战术风格都与过去的康居人类似,所有骑兵都装备着复合弓用于远射。即便是身披重甲的精锐部队,同样需要执行大量的游记战术。这点与萨珊波斯的骑兵有所不同。后者严格区分了精锐具装骑兵与作为掩护的轻装弓骑。虽然波斯重骑兵一样会装备弓箭,但多用于还击对手的轻骑兵骚扰,主要职责还在于冲击敌阵。尽管白匈奴人很难抵挡不死军或地方大贵族武装的冲击,却更适应连续不断的袭扰作战。
萨珊波斯的轻装弓骑兵
当然,仅靠白匈奴人自己,还不足以凑出吃掉整支波斯军队的力量。但他们可以从治下的红匈奴、贵霜后裔、斯基泰-萨卡部落、粟特城市中征集规模更大的步骑兵力量。这些人不仅壮大了白匈奴帝国的骑兵力量,也为后者提供了充足的补给与情报网络。在需要足够的人力进行土木作业时,也必须依靠附庸给予的支持。而他们臣服与白匈奴的原因,不仅仅是对其核心军力的忌惮,更有不希望成为波斯帝国奶牛的因素。
所以,俾路斯一世不断进攻大城市和粮产区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因为那样可以成功的削弱白匈奴战争潜力。但他也很难轻易捕捉到对手的主力部队,并时刻处于轻骑兵的袭扰之中。后者在实际上已经选择好了决战战场。他们在赫拉特以北的干旱平原上,挖掘了一道平行壕沟,在用芦苇和泥土覆盖上去,让人很难在远处用肉眼察觉。在这道平行壕沟的中部,特意留出了可以供10匹马进出的通道,方便诱敌部队的后撤。
白匈奴人在赫拉特以北挖掘了隐蔽的壕沟
俾路斯却对此一无所知。相反,他还要在漫长的征途中不断分兵行动。大量的步兵被用于驻守河中的城市,很多轻骑兵则用于维持交通线和侦查行动。这样,真正伴随自己作战的就只剩下近卫不死军和部分大贵族们领导省级武装。一支白匈奴骑兵则在他们面前屡屡出现,几度尝试阻挡他们的南下步伐。当然,最后还是挡不住俾路斯所属精锐的强攻。
在不知不觉中,波斯军队进入了今天阿富汗西北部的干旱地区。而已经完成集结的白匈奴部队,开始攻击其后方的薄弱环节。俾路斯由于执念于眼前的诱敌分队和赫拉特城的诱惑,加速了南下步伐。以至于自己很快就失去了同河中驻军的联系,补给也被敌方切断。在全军陷入山穷水尽的困境后,白匈奴人才开始了最后合围。
白匈奴人的轻骑兵
此时的俾路斯,才发现自己已身陷重围。虽然距离赫拉特城已是近在咫尺,却面临着数量几乎等同于自己的白匈奴骑兵。为了摆脱困境,波斯国王下令对敌人的弱侧发起突击。他亲自策动不死军发起冲锋,而其他贵族分队也紧随其后。白匈奴人显然无法抵御这样的重击,立刻转身溃逃,并将波斯人引到了事先挖好的壕沟跟前。他们通过事先留出的通道,顺利的穿越了壕沟,并在通道处重新集结再战。大量不知有诈的波斯重骑兵,则连人带马的摔入壕沟,死伤一片。
同时,其他方向的白匈奴联军也尾随而至。他们利用波斯军队陷入混乱之际,从后方冲乱了敌军队伍。一些抵挡不住的波斯人,也在慌乱中掉入壕沟,彻底丧失了战斗能力。但白匈奴人的铁甲骑兵从两翼杀到,对缺乏护甲保护的萨珊轻骑兵也有巨大的优势。
发起致命反击的白匈奴重骑兵
虽然有传说俾路斯本人也掉入了壕沟而死,但实际情况却更有可能是他和自己的不死军精锐一起被围困在战场的最中心位置。在四面的敌人不断缩小包围圈后,这些波斯帝国的最精干部队,和他们的国王一起惨死。他们赖以成名的冲锋在此情况下,毫无施展的余地。只能下马拖着沉重的铠甲步战,并最终被白匈奴骑兵的反复射击与冲锋击垮。
随着俾路斯一世的兵败被杀,很多剩下的波斯人也成为了白匈奴俘虏。其中就有俾路斯本人的两个女儿。而包括国王高级幕僚在内的30名王子或亲王,也在此战中折损过半。曾经为帝国镇压亚美尼亚的大贵族沙普尔,一样在乱军中丧命。
波斯不死军和大量贵族武士都死在了包围圈内
黑暗时刻
始建于亚历山大大帝时代的赫拉特旧城堡
赫拉特之战是萨珊波斯在东方进行的最大规模征战之一。其收获的惨痛失败,也让帝国陷入了黑暗时刻。
由于大部分王室成员和贵族战死或被俘,波斯国内的精英阶层出现了空档。白匈奴人在成功的收复了河中等失地后,在第二年发动了报复性战争。尽管波斯人最终将白匈奴人驱逐出境,但俾路斯的弟弟布拉泽斯却夺取了国王宝座。
白匈奴人在战后还屡屡进军波斯境内
战前被俾路斯留在国内的小儿子科巴德,只能向父亲那样向东逃窜,最后借助白匈奴与呼罗珊地区的军队才反攻的得手。但为了支付昂贵的军费,他又不得不去袭击东罗马治下的叙利亚,利用战争所得去返身再战白匈奴。
作为胜利方的白匈奴,同样因为战胜而损失惨重。在战争的前期,河中等地的城市全部落入波斯之手。他们只能依靠巴克特里亚地区的资源抵抗,并在战后默认了当地红匈奴集团的重新自治。为了弥补战争损失,白匈奴此后进一步被波斯拖入了长期鏖战。这些军费开支自然就落到了河中各地的城市头上。原本寄希望他们松散控制的粟特人,开始对这些带不断压榨自己的首领不满。
最后毁灭白匈奴帝国的突厥人
事已至此,白匈奴帝国只能继续向北占据全部的河中区域,并向东攻伐西域东部城市,最远深入到蒙古高原西部。最后在波斯与突厥的联盟面前,遭到彻底的毁灭。
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通过国家垄断主要经济部门,调动私人资本的积极性,争取外援。从l956起,开始实行五年经济计划。通过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工农业生产均有发展,国内交通运输有很大改善,纺织、糖、天然气、煤、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有较大的增长。第三个五年计划(19671972),由于苏联、美国的援助不落实,投资总额不能兑现等原因,使发展农业的目标没有完成。苏军侵占9年,阿富汗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内战不断,农田荒芜,生产下降,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商品奇缺,物价飞涨,大批难民外出逃生。
经济概况
阿富汗是落后的农牧业国家,1971年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过二十多年战乱,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交通、通讯系统、轻重工业、教育和农业基础设施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生产生活物资短缺,曾有6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阿富汗过渡政府成立以来,采取了诸多举措刺激国内经济重建。发行新货币,出台银行法,吸引外资,进行关税与财政改革,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的直接控制,增加中央财政,逐步推进战后重建。阿政府积极利用国际援助,恢复国内经济造血功能,大力进行交通、能源、水利灌溉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颁布了投资法,鼓励国外商企赴阿投资。阿经历了多年凋敝后已逐渐开始战后经济重建进程。2004年,阿出台了《反洗黑钱法》和《打击财政恐怖主义法》两部新法,规范金融市场,打击非法经济。据统计,2003/2004财年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为43亿美元,同比增长20%。人均收入180美元。货币名称:阿富汗尼(Afghani),简称阿尼。2002年10月7日,阿过渡政府发行新币阿尼。与旧币比值为1:1000。
阿富汗资源
阿富汗矿藏资源较为丰富,但未得到充分开发。目前已探明的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煤、盐、铬、铁、铜、云母及绿宝石等。阿可能拥有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铜矿、全球第五大铁矿脉,7300万吨煤。此外,天然气储藏量约为1852亿立方米,石油储量约为9500万桶。
青金石是一种非常独特而稀少的岩石,由蓝色矿物、不定量的黄铁矿、方解石及其他矿物组成,呈独特的深蓝、淡蓝及纯青色。它既可做雕刻摆件,又可制首饰。上等青金石每公斤价值约300美元,最差的也不低于40美元。青金石被阿拉伯国家称为“瑰宝”。阿富汗是世界上最主要和最著名的青金石产地,青金石被誉为该国的“国石”。
阿富汗的河流大部分是内陆河,多注入沙漠和湖泊。主要河流有阿姆河、喀布尔河、赫尔曼德河和哈里鲁河等。
阿富汗工业
多年战乱使阿工业基础几陷崩溃。轻工业和手工业为主,手工业约占工业产值的42%。主要有纺织、化肥、水泥、皮革、地毯、电力、制糖和农产品加工等。
阿富汗农牧业
农牧业是阿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7%。耕地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棉花、甜菜、干果及各种水果。主要畜牧产品是肥尾羊、牛、山羊等。目前,阿鸦片种植达131万公顷,从事种植人口达230万,产值占2003年GDP的60%以上。
阿富汗交通运输
阿是内陆国,无出海口。境内几无铁路。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和航空。北部同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边界上的阿姆河和昆都士河部分河段有通航能力。
公路:全长21万公里,铺过路面的约2800公里。70%被战争破坏。阿政府目前积极与各国及非政府组织合作修建各级公路。全长482公里的喀布尔-坎大哈公路经修复已于2003年12月重新开通。喀布尔—贾拉拉巴德等重要道路的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与有关机构就修缮喀布尔—赫拉特高速公路及萨朗隧道等工程达成了协议。
空运:目前有两家航空公司。阿利亚纳航空公司势力较为雄厚,主要经营国际航线。目前已开通至巴基斯坦、阿联酋和印度等国的国际航班, 2003年7月12日正式开通喀布尔至乌鲁木齐航线。巴赫塔尔航空公司经营国内航线。喀布尔机场为国际机场。
阿富汗对外贸易
阿富汗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气、地毯、干鲜果品、羊毛、棉花等。主要进口商品有各种食品、机动车辆、石油产品和纺织品等。主要出口对象为巴基斯坦、美国、英国、德国、印度等,主要进口国为巴基斯坦、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土库曼斯坦、印度等。
外国援助
国际社会对阿富汗战后重建提供了大量资金及物资援助。2002年1月,在东京阿富汗重建问题部长级会议上,与会各方表示将支持阿和平、重建进程,承诺向阿重建提供总额达50亿美元的援助。东京会议后,国际社会又陆续作出了一些承诺。2004年3月阿富汗问题柏林会议上,国际社会承诺3年内向阿提供82亿美元援助。截止2004年9月,阿已得到4828亿美元援助。同时,国际社会为阿政府在教育、卫生、农业灌溉、公共交通、电信、政府办公等各方面援助了大量基本设备。
阿富汗人民生活
20余年内战使阿基本生活设施遭受极大破坏。道路受损,电力奇缺,物价上涨,生活必需品匮乏。阿政府成立以来,在联合国及国际社会非政府组织帮助下,大力恢复基本的民生设施,安置返阿难民,解决居民用水、用电,加大医务人员培训,恢复各级学校教育。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阿目前可以享受自来水供应的城市居民不到20%,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基本医疗只能覆盖40%的人口,严重缺少医疗人员,尤其是女性医护人员。由于不愿接受男医生的检查和治疗,阿女性享受基本医疗的比率很低。阿富汗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72‰,婴儿死亡率115‰;50%人口患有慢性营养不良;平均寿命43岁。落后的农牧业国家,1971年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十多年战乱环境,使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曾有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
2002年卡尔扎伊新政府建立以来,尽管经济迅速发展,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两位数,但由于起点低,基础弱,完全不足以改变国家和老百姓的贫穷面貌。在国际社会支持下,阿政府于5月份推出期限5年的国家发展战略,描绘出自2008至2013的未来5年阿富汗获取以安全、政府良政、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为目标的路线图。在其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阿政府将希望完全寄托于私营经济,欲通过培育和建设一个强势的、以私营企业为导向的市场经济,实现减贫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阿富汗在实施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获取巨大进展。
阿富汗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中小私营企业经营活动明显趋于增加和活跃,但它们主要由国际社会援助阿富汗重建的努力和大规模进口所推动。除了电信业外,阿私营企业普遍不愿意进行中长期生产性投资,此现象部分原因于私营企业缺少对未来信心,以及现实条件下阿商业环境所致的高额经商和交易成本。此外,据阿富汗商工部透露的情况,尽管阿国际贸易呈两位数增长,但大部分出口属于向巴基斯坦和伊朗的进口再出口,而进口极大程度上由国际援助和毒品经济所支撑。
阿富汗经济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由重建带动的恢复性经济带到由私营经济主导的经济增长轨道上来。繁荣的私营经济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少毒品经济至关重要。只有繁荣私营经济,促进以生产性投资为基础的私营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才可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创造政府在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中所需的资源,使阿国家和全社会人获益,阿国家经济增长和实现减贫目标才有希望。
鉴于上述,私营经济已被阿政府看作国家发展的希望、期待和依靠,以及推动阿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动力。国际社会在援助阿富汗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阿政府重视和发展私营经济。
由于统计系统不健全,阿没有私营企业在投资和经营活动方面情况的可靠数据。据阿富汗投资促进局提供的数据,在该机构注册的投资企业总计15000多户。由阿工商会提供的信息显示,在该会注册的阿全国工商企业会员共有25000家。
阿非农业企业弱小,具有典型的非正式、由老板经营、规模微小等特点,它们当中几乎没有中大型企业。电信业是唯一的拥有大规模外国直接投资和由他们经营的行业,而私营的加工和制造业企业基本显现不出来。
二、 恶劣商业环境制约阿私营经济发展
战后阿富汗,有形和无形的基础设施均被破坏殆尽,在重建努力中,适合于私营经济发展的良好商业环境尚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缺少合适的法律法规、井然有序的制度性环境和良好的政府及社会公共服务,使大部分私营企业或个体经营的活动仍然停留在非正式经济的水平上,限制了中长期投资经营的增长,对推动良性的商业竞争形成反制和压力,并助长和激励腐败,成为阿富汗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巨大制约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缺少有形基础设施,特别是电力严重缺乏。在喀布尔等主要城市,频繁的拉闸停电使得大部分企业只得依靠昂贵的自备发电机来解决用电问题,在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和高企的情况下,私营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此外,干净水供应、卫生设施、通讯手段、道路、机场、边境过境设施等严重缺乏或破旧不堪,也是重要的妨碍私营经济参与正规经济活动和制约阿发展国际及地区贸易和吸引投资的因素。基础设施问题还影响到金融服务,特别在农村地区。
(二)阿富汗私营经济中有70~80%属于非正规性质,如合同很少被使用,而且基本没有约束力,对于消费者和雇员权力的规定基本无效力,存在大量的官僚政治和与政府能力有关的障碍或壁垒,私营企业适应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有限,缺少公共信息和对各种程序的适应也在危害私营经济的存在和成长,导致阿成为从私营经济中获得财政收入最低的国家之一。
(三)商业环境恶劣。商业环境仍然被过了时的法规、模糊不清和相互矛盾的规定,以及过分烦杂的许可证审批手续和死板的交易程序所困扰。除了需满足组建公司的要求外(过去由商业法庭办理,现将交由还未建立的中央登记处),还要有投资促进局的投资许可和商工部的经商许可,以及由众多的相关部委出具的超过20个的分项许可。阿富汗商业环境中缺少结构性的竞争力可以在世界银行公布的经商指数上得到反映:在列出的175个国家中,阿富汗处在“宽松经商”的第165位(比2006年的第159位又有下降)。
(四)财产和土地权益不清,执行机制软弱,私营企业无法利用土地作为担保申请信贷。缺少商业保险体系,再加上动乱的安全形势对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形成对私营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五)缺少资金支持。它是私营经济从事经营和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制约因素。阿经商条件中关于获取信贷的便利程度在155个国家中排列第122位,在阿农村地区获取信贷更是受到限制。
(六)缺少有效的执法机制。商业法院系统尚未建立,或者他们缺少资源和能力或相关法律,或者法律不完备等,这些对于债权人的权益、银行和金融中介等都是严重风险。没有现代化规章制度框架用于租赁业和保险业,也没有适用于非银行借贷的相关法律。
(七)腐败继续成为妨碍投资、交易的巨大障碍。在申领许可证、申请贷款和执行合同过程中官僚机构及公共领域内普遍的腐败现象不仅给企业造成困难,还大大增加了投资或潜在投资者的投资、交易成本,并使交易过程减缓,无法预测申请许可、履行合同、维护财务权益等过程中的风险。在对外贸易方面,边境执法或工作人员的低工资、缺少培训和缺乏资源引发或加剧腐败,影响海关和税务部门执法,边境口岸过境拖延,手续烦杂,缺少便利,贸易面临着一系列障碍,对阿富汗的出口竞争力造成伤害。此外,存在着的大量小而令人讨厌的税赋也给私营或个体经营者增加了额外负担。
(八)来自于鸦片的非法所得对金融形成挑战和冲击。
(九)阿在贸易和转运协议的谈判方面严重缺少能力,不能为阿富汗在对外合作方面争取较好条件。另外大量外援和侨汇导致的高工资和事实上的高汇率以及毒品收入流入使得阿富汗许多有出口潜力的商品失去竞争力。
(十)阿富汗劳动力大军中受教育程度低和技能水平低下是影响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障碍。
三、 阿政府关于发展私营经济的政策、措施
(一)实行以私营经济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政策
政府在《阿富汗国家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关于发展以私营经济为主导的市场经济的政策,它包括以下重点和优先:
为开发私营经济制定法律框架,包括制定和通过重要的商法(公司法、合资法、商业仲裁法、商业调解法、合同法、代理法、标准法、版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
为私营经济创建一个规章制度框架,为他们履行相关法律提供支持;
改善对法律和制度框架的执行;
确保上述立法能够反映出阿富汗当地社会的联系和特点,并可公平执行,持续为投资者提供在极大程度上可对商业前景进行预测的法律环境。
(二)计划、措施和执行情况
1、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管理。
阿政府将在促进私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政策框架内加强和改善对市场经济管理,包括:
确定对商业环境进行改革的制度性责任和机制;
加强商工部、投资促进局以及相关法律体系的工作和功能,有效调解和解决争议;
改善对土地的获取途径,包括理清财产权、简化过户手续、确保长期租赁的一系列措施。用于商业管理操作的主要程序(注册、发放许可证、边境的出入境操作、通关和支付)将继续被简化,以减少交易成本。
2、高度优先将一些重要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或公司化。
财政部已经准备好一份所有需私有化的国有企业名单,它包括国家电力局 - 大阿富汗Brishna Mowasesa的公司化和增效措施,Millie银行和Pashtany银行的重组及战略性私有化,所有这些国有企业将在未来3年内完成私有化或进入清算程序。阿政府的所有相关机构将鼓励这些作为新的私营企业出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进行公平竞争。
3、承诺制定有利的贸易政策。
围绕确保降低进出口贸易门槛,支持私营企业开发和增加国内生产,增强具有相对优势行业的竞争力的目标制定贸易政策。财政部将在与各方进行协商的基础上负责制定新的关税体系。此外,优先考虑改善阿与本地区各国的贸易及商业关系,发挥出阿富汗所处战略位置的优势,通过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促进并方便贸易及贸易转运。短期内,阿政府将致力于确保海关规定的持续性和继续减少货物进出阿富汗所需的平均时间,最终达到地区平均水平。政府还将为获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地位而努力。
4、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
包括银行业、微金融服务在内的金融系统成长迅速,然而,由于金融调解能力仍然低下,仅仅一小部分人可享受到正规金融服务。为消除私营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关键性瓶颈,阿政府拟建设一个强势的和反应积极的金融业,强化私营企业国内生产,提高其生产能力。具体做法上,将先通过和推行4项金融法律(安全交易、抵押、租赁和可流通证券或票据),强化法律框架,谨慎执行银行业规定;之后推行和延伸向农村地区及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再往后(中期内),将寻求设立征信所(Credit Information Bureau)和金融争议解决法庭等机构,施行相关合适的保险法,鼓励和促进一些重要金融单位发展。
5、继续进行商业环境改革。
阿商工部被指定为促进阿私营经济发展的主管部门,为适应这一功能,该部在能力建设计划支持下新设了更适合于执行私营经济发展政策的两个机构,即“私营企业发展司”和“条法司”。
过去以来,阿政府为改善商业环境,促进私营经济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有些已对私营经济发展产生作用,如:
工业园计划,通过为少量阿富汗商人提供便利,克服了基础设施方面的不足和障碍;
援助国对于银行信贷的资金支持;
为帮助个体商户增加收入而设计的微观财经计划;
建立投资促进局,为投资者提供了单一窗口服务,并在为投资者积极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
阿为私营企业进行的改革总体上进展缓慢,效果甚微,经济中仍有大量影响巨大的非正规东西,经商环境中的结构性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仍然在抵消那些积极的改革努力,因此私营经济的总体增长不明显,中小企业的产出仍然不能成为阿富汗私营经济的主体。鉴此,阿政府主要在以下方面继续致力于改革和建设:
(1)促进私营企业正规化建设。鼓励经济规范化,强调要加强微、小、中型企业制度建设,为他们在正规化经济运作中创建高水平的施展平台,提高他们正规经商经营的能力和实力,减少官僚政治,消除腐败。同时通过提高阿国家机构执法能力和私营企业对法律的适应能力加强法律环境建设,有效强化改革。此外,进行正规化商业培训,通过实施小规模培训计划和被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培训中心进行技能开发(已经取得一些进展),加强商业教育现代化(尤其在大学里),加大在现代加工和制造技术方面的投入,提高阿富汗生产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健全商业发展和市场政策。据认为,阿私营企业不能发挥其潜力,主要与市场规则及规定的随意性和限制性、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不公平性、市场信息的缺乏性和不确定性、交易网络的不完善性和不连续性等有关。为此,阿政府做出规划,拟创建能够具备和发挥这些作用的功能性市场,包括建立制度性市场环境(治理市场的制度、法律法规),加强支持性功能(使市场能够运行的技能、信息和网络)建设,使买方和卖方间的交易均能在规范、简易和公平基础上进行,促进一个有竞争力的和能够在国内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私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增长。
(3)改善投资环境。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促使阿富汗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投资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促进国内投资。政府还计划为私营企业发展和投资创建有形基础设施,如继续在全国建立工业园,及时为投资者提供土地、能源、水电和通行道路等便利。然而,鼓励投资的进程和进展仍然受到高风险制约,现有的风险化解手段或投资担保机制仅仅适用于国际投资者,对阿国内投资则很少或根本起不到作用。针对此,商工部初步制定一些专项计划,包括:
减少执行规章制度的不确定性、负担和费用;
更多引进有效的投资风险化解手段;
加强人力资本基础建设;
设计和创建一个有利于投资运作的目标市场。
随着阿富汗政府发展私营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阿重建进程不断深化,相信私营经济在阿富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阿富汗的前景将是光明的。
赫拉特位于印度同伊朗、希瓦、布哈拉和浩罕贸易往来、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常被英国殖民者用作扩大其中东统治的基地。同时,它又是英国公开插手的伊朗和阿富汗之间激烈争夺的一个目标。
苏联攻打阿富汗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具体解释如下:
(1)彼得遗嘱
据说俄国最著名的沙皇彼得大帝曾经有一份一直保存在保险柜中的遗嘱,直到他死后50年,即1775年才公布于世。彼得大帝在这份遗嘱中说,不论谁继承他的王位,都应该向南推进到君士坦丁堡和印度。因为在他看来,“不管谁在那里统治,谁就将统治世界。”他扬言:“当俄国可以自由进入印度洋的时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统治。”彼得为他的后代设想了俄国南下的3条路线:一条是从黑海经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到地中海;第二条是从南高加索经伊朗到波斯湾;第三条是从中亚经阿富汗到阿拉伯海。
人们翻开地图就会发现,在这三条路线中,经阿富汗这条通道为最近。彼得大帝的后继者们可以说是不负先皇使命,拼命向印度洋方向扩张。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老沙皇们曾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为争夺阿富汗险些大战一场。50年代,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围绕着普什图尼斯坦问题发生了严重的争执,两国战火一触即发。苏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表示坚决支持阿富汗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趁机打击亲美的巴基斯坦,一下子把阿富汗拉入了苏联的怀抱。
(2)苏阿关系
1978年4月,苏支持阿人民民主党军官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979年9月,阿人民民主党内部发生火拼,政府总理 H阿明杀死党的总书记NM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
阿明不许苏联操纵阿富汗的情报机关和秘密警察,不让苏联控制其军队。这对苏联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苏联和阿明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友好关系,实际上已是同床异梦,各怀鬼胎。苏联几次“邀请”阿明访问莫斯科,阿明都不肯赏脸。凡此种种,苏联感到既恼怒又害怕,因为阿富汗是一块重要的战略要地,一旦驾驭不住阿明就悔之晚矣。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入侵活动就这样开始悄悄地准备起来。
(3)苏联状况
70年代,苏联推行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地区的战略企图,从1973年起对阿富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渗透。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进行战争准备。1979年8~10月,苏联派遣陆军总司令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进行实地勘察,并以援助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马扎里沙里夫、巴格兰、赫拉特等战略要地;同时以检查武器为名封存阿政府军的轻武器,拆除重装备,使其失去应付突变的能力。随后,苏军在苏阿边境的铁尔梅兹建立前方指挥部。1979年12月中旬,苏军进入集结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领阿北部地区。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
艾米尔·尼扎米丁·艾里希尔·纳瓦依(1441-1501年,简称阿利舍尔·纳沃伊)是十五世纪的帖木儿帝国诗人,突厥族伟大的学者、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纳瓦依”是他的笔名,意为“曲调、鸣啭”。生于赫拉特。出身于突厥族察合台系巴尔拉斯部,祖辈为贵族,其父曾任帖木儿王朝廷书记官。纳瓦伊自幼受良好的宗教和文化教育,15岁时即以诗作闻名。是霍拉桑的帖木儿后王苏丹侯赛因·拜卡拉的同窗好友,1469年任宫廷掌玺官。1472年被任命为大臣,并取得“埃米尔”称号,担任苏丹侯赛因在首都赫拉特的代表。后一度失宠,被派往阿斯特拉巴德任监察官员。他反对达官贵人的贪赃枉法,因而引起宫廷不满,终于被迫离职。1488年回到故乡赫拉特(今阿富汗斯坦境内的一个城市),专心写作。1501年1月3日病逝。
当时的赫拉特城为中亚文化的中心.纳瓦依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时代不断研习乌兹别克、波斯、阿拉伯的语言文学以及历史、哲学、天文、历算等,还攻习过绘画和音乐。他聪明好学,记忆惊人,又经过一些知名学者的指点,在文化领域的诸方面部取得了卓越成就。纳瓦依的成功还由于他特殊的身世遭遇。他出身名门显贵,家庭曾遭受打击迫害,转辗流徙,贫愁交加,饱尝世间辛酸,熟睹人生苦难。这对他的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
1449年,由于帖木儿王朝发生了夺位之争,艾利希尔·纳瓦依一家被迫离开赫拉特,在1452年乌布勒·卡希姆·巴布尔(Ubul Qasim Babur)执政后又回到赫拉特.纳瓦依15岁登上诗坛,童年的诗作就受到前辈诗人鲁提菲的奖赏.以后他到了马什哈德(Mashhad,今伊朗境内),开始用两种语言——波斯语和突厥语写诗.因此他很快便获得了“双语诗人”的美誉.他用波斯语写的诗,署名“帕尼”(隐士之意),用突厥语写的诗,署名“纳瓦依”(无声、呐喊、知心人之意).同时从事哲学、文学艺术研究。1466年回到故乡赫拉特.
1469年,他童年时代的同学及朋友侯赛因·巴伊卡拉(Huseyin Bayqara)执政控制了赫拉特.纳瓦依最初曾对他寄于极大的希望。以为他会主持正义,推行教化.但结果很令纳瓦依失望。1470年,赫拉特爆发了起义。纳瓦依对起义表示同情.后来,起义以和解宣告结束。他在调解中起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人们极大的爱戴.1472年4月开始,纳瓦依在苏尔坦·侯赛因·巴依喀拉宫廷任宰相,他主持正义,加强整顿,推行改革,抑制豪门权贵,保护平民权益,提倡学术,奖励后学,对繁荣文化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遭到了上层保守势力的反对。1476年,因遭诽谤而辞职。从此一心从事文学创作。在以年的生涯中,把大量心血和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文学创作,留下了三十多部著作。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人道主义思想,讴歌正义、善良、智慧、勤劳,追求真善美.揭露残暴,昏昧、奸诈、伪善,鞭挞假恶丑.1501年,纳瓦依在赫拉特逝世,被安葬在那里。
从以上简历可以看出,赫拉特城是纳瓦依一生中的主要活动地。这个城市是14~15世纪中亚地区的文化中心之一.纳瓦依的家庭也是文学世家.他自幼就在当时知识渊博的学者那里学习。被他称为在突厥语言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诗人。以浓厚的兴趣学习阿拉伯文学、波斯文学,系统地学习了波斯语。这为他更好地创作奠定了基础。
在纳瓦依之前和与之同时代的一些诗人指出了察合台语文的一些优越性.但纳瓦依时期的学者中仍存在着较多的用波斯语写作的倾向。纳瓦依批评丁这一倾向,用察合台浯文进行文学创作,使这一语文更加发达、完美.并使自己的创作达到顶峰。纳瓦依不仅自己投身于文学创作,还为霍拉桑文学环境的创造付出了大量精力。自己出资建立清真寺、经文学堂及其他教育机构,把饱学之士集中起来,为他们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