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丝的熔点较低,在电流产生较多时,保险丝的温度升高,达到保险丝的熔点,保险丝熔断,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
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当用电器漏电时,地线把人体短路,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供电线路进行改造,在导线的长度、材料不变的情况下,使导线粗一些,导线的电阻减小.
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的条件下,电阻越小,产生的电热越小,损耗的能量越少.
故答案为:大;低;火;接地;粗;小.
千万不可以用220V 2A的保险丝代替的,因为保险丝主要起过大流保护作用,选用的时候应该选用电流相等,大于或等于原型号的电压,也就是说,你应该用4A,110V或者比大于110V的保险丝。
选用保险丝,您首先需要考虑您的产品用所用保险丝的安全认证,接着选用他形状以及尺寸,额定电压(一般是250V),分断能力(快速熔断或者慢速熔断),这样您就可以初步选择型号,然后根据您的线路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上限制和电流下限,这样您就可以确定具体的型号和电流了,然后选择保险丝进行测试,选取最适合的那款就好了。
保险丝,又称熔断丝,是由熔点低的合金制造的。当家用电器设备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线路的电流就增大,使保险丝迅速加热到熔点而熔化,及时断开电源,达到保护线路和电器的目的。选购家用电度表中的保险丝,应根据家庭中总的用电量来估算。例如一个家庭中安有25瓦电灯泡 4只,60瓦彩电一台,80瓦电扇一台,90瓦电冰箱一台,同时启动时总消耗功率为330瓦,电路的工作电流为15安培,一般应选用2安培左右的保险丝。
下面说一下选用的一般原则:
首先要与所保护对象的过载能力应相匹配,使保护对象在全范围内能可靠保护。
应防止越级熔断,而扩大停电事故的范围,各级保护之间应协调配合,当发生故障时,下级先熔断。
在短路电流不大,故障率较高的配电系统中,应优先选装拆装方便的。
在短路电流较大的配电系统,应选用分段能力高的熔断器,必要时可选用限流作用的。
单台直接启动电动机,熔体额定电流为15~25倍电动机额定电流。
这题应该是初中的,在当时属于很麻烦的题了。用焦耳定律说电阻越大,发热越大的人都是错误的!可能这题在焦耳定律后面吧,某些人就按焦耳分析了,实际根本不是一回事!
首先,保险丝与整个电路是串联关系,电流相等!为什么保险丝烧断了?而主线路没烧坏?熔点较低,是与谁对比呢?答案是:与主线路对比!线材都有最大承受电流,假设当电流50A时主线路正常,大于60A时主线路的电线最多可以承受20秒,那保险丝就必须尽快熔断。所以,要选择熔点比主线路电线低很多的材料,但又不是越低越好。比如开关电器时瞬间电流较大,持续时间很短,断了没必要!所以,电流保险丝也分为快断和慢断两种。题目中用了较低这个词,说明出题人用词非常准确。
为什么说电阻较大,与谁对比?难道是与电器相比?假设家里只接了一个电器,保险丝和电器串联,电流相等,U1/R1=(220-U1)/R2,如果保险丝的R1很大,那它分到的电压就很多,剩下的电压少了很多,电器就无法正常工作了。所以保险丝电阻不是越大越好,反而是越小越好。但是这岂不是和题目矛盾了?
这时要换一个方向,先理解保险丝的工作方式。家里可能接很多电器,也可能只接一个。假设所有电器全部启动,主线路电流40A,那保险丝必须满足在40A的时候不熔断,还要留点余量……假定电流分别在30A、40A、50A、60A四种电流条件下不会熔断,近似为短路状态,计算这几种情况下保险丝所需的电阻。可以用U/I计算,220V/30A=733欧,220V/40A=55欧,220V/50A=44欧,220V/60A=367欧……结论是电阻越小,支持的电流反而越大……上一段的结论,保险丝的电阻是越小越好,不会影响整个电路的电压;这段的结论是又不能太小,如果要满足50A必须熔断,就不能低于44欧,如果是3欧,那60A时主线路电线都烧坏了保险丝也没断!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你要想满足40A不熔断,50A必定熔断,保险丝的电阻必须小于55欧,同时大于44欧,有具体数字时算出来的应该是一个准确值!回到问题本身,这里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题目问的是电阻较大?与谁对比?
在得到上一段结论时,等于出了第三个思考题!保险丝的长度是很短的,又不能太细一碰就断;长时间发热的状态下,太细也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水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线的电阻可以忽略不计,说明电阻很小;导线横截面积越大,电阻反而越小…………所以,想在长度很短,横截面积较大的前提下,做出支持40A电阻是55欧的保险丝,那些电阻很小的金属就不符合条件了,你就应该选择电阻较大的金属材料做成一个横截面不太大的,近似于小电阻的保险丝。这时才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电阻较大是指在“同样长度和横截面积度”的条件下电阻较大的金属材料。同时还要求熔点较低,化学活跃性差,可见并不容易!
有些人问过为什么细的保险丝容易断?其实是因为细的保险丝电阻大,支持的电流反而小,并不是因为细才断的。这道题很多人都通过焦耳定律解答的,这种回答都是错误的!淘宝搜索一下卖的保险丝,分为电流保险丝和温度保险丝,为什么叫电流保险丝?就是因为用电阻大小控制最大电流!至于温度保险丝,那是用在电器内部的,结构不一样,不是同一种东西!
保险材料用电阻高的是因为这样可以:发热公式Q=024I2RT(I2是电流的平方)
R是保险的电阻,T是电流流过的时间.
公式上R和Q是成正比的,保险要是没有一定的电阻是不能分到大的电压的,
电路中如果电流过大,会把你们家所有电器都烧坏的,所以它一定要熔断,
熔点要比较低,因为熔点高需要热量Q就要大,电路中的I和Q也是成正比的,
那样的话电器都烧坏了,它还没事,那就不叫保险了
家用保险丝熔点一般在300-500摄氏度之间。保险丝主要是起过载保护作用。电路中正确安置保险丝,保险丝就会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热度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保护了电路安全运行。
保险丝一般保险丝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熔体部分,它是保险丝的核心,熔断时起到切断电流的作用。同一类、同一规格保险丝的熔体,材质相同。
当介于常规不熔断电流与相关标准规定的额定分断能力(的电流)之间的电流作用于保险丝时,保险丝应能满意地动作,而且不会危及周围环境。
按使用范围分,保险丝可分为:电力保险丝、机床保险丝、电器仪表保险丝、汽车保险丝。按体积分,保险丝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及微型。
选用保险丝的原则是要确保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最大的正常工作电流。
一个优质的或合适的保险丝至少应该符合三项要求:该断的时候要断,不该断的时候不能断,断的过程必须保证安全。
保险丝的第一功能是保护功能,也就是在需要保护的时侯保险丝应该起到作用,这也是我们选择保险丝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通常情况下保险丝的额定电流一定要大于电路正常工作电流,且拥有一定的过载能力,但如果余量过大,将会降低或削弱其保护功能,保险丝应该动作的时侯不动作,造成被保护的元器件损坏甚至更严重的危险后果。
扩展资料:
保险丝的工作原理:
当电流流过导体时,因导体存在一定的电阻,所以导体将会发热。且发热量遵循着这个公式:Q=024I2RT;其中Q是发热量,024是一个常数,I是流过导体的电流,R是导体的电阻,T是电流流过导体的时间;依此公式我们不难看出保险丝的简单的工作原理了。
当制作保险丝的材料及其形状确定了,其电阻R就相对确定了(若不考虑它的电阻温度系数)。当电流流过它时,它就会发热,随着时间的增加其发热量也在增加。电流与电阻的大小确定了产生热量的速度,保险丝的构造与其安装的状况确定了热量耗散的速度,若产生热量的速度小于热量耗散的速度时,保险丝是不会熔断的。若产生热量的速度等于热量耗散的速度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也不会熔断。
-保险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