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及翻译赏析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及翻译赏析,第1张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翻译及注释

翻译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著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著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著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注释 1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2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3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画桥:装饰华美的桥。风帘:挡风用的帘子。翠幕:青绿色的帷幕。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近似;高下不齐貌。4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5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巘(yǎn):大山上之小山。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此指西湖周围的山。巘:小山峰。清嘉:清秀佳丽。6三秋:1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三季,即九月。《诗经·王风·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亦指三年。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7羌管(qiāng):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弄:吹奏。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菱:菱角。泛:漂流。8高牙:高矗之牙旗。牙旗,将军之旌,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这里指高官孙何。吟赏烟霞:歌咏和观赏湖光山色。烟霞:此指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色。9异日图将好景:有朝一日把这番景致描绘出来。异日:他日,指日后。图:描绘。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此处指朝廷。

望海潮·东南形胜翻译二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著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著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著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望海潮·东南形胜创作背景

 柳永一直不得志,便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提拔。根据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载,柳永到杭州后,得知老朋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便去拜会孙何。无奈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无法见到。于是柳永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这首词,孙何被吸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所作(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孙何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就把他打发走了,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二

 此词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它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著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著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著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 魏晋 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望海潮》是描绘 北宋 时期杭州景象的。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要谈杭州,首先把杭州的情况做个总的、概括的介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但又另有新意。如果说前两句是从横的方面来写,写杭州的现状的话,那第三句则是从纵的方面来写,交代出它「自古繁华」的历史。三句词,从纵、横两个方面勾画出杭州的粗略面貌,以横为主,以纵为宾,实写杭州的现状,对其历史,则是虚写,一笔带过,作为陪衬。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就「三吴都会」一句进行铺展的描写。「十万」,乃约略之词,只言人口之多,并不是确切的人口统计。杭州在当时就有「池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宋仁宗诗)的美誉。

 宋南渡以后,就有了更大的发展。宋人吴自牧《梦粱录》云:「柳永咏钱塘词曰:『参差十万人家』,此元丰(宋神宗年号)前语也。自高庙(宋高宗)车驾自建康幸杭驻跸,几近二百余年,户口蕃息,近百万余家。杭城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耳。」

 (卷十九)「参差」二字,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风帘翠幕」,把「人家」具体化了,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一派宁静安详的气氛;而这大大小小的楼阁、张帘挂幕的人家,错落在「烟柳画桥」之中,这就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户户人家的具体景象,也看到了整个城市的风貌。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一句做铺展的描写。这里只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钱塘江岸,绿树如云,写出了郁郁葱葱的景象;钱塘江水是「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杭州位于钱塘江畔。钱塘潮的壮观景像是很有名的。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浙江(即钱塘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十六日)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 南宋 诗人杨万里)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怒涛」,写江潮来势之猛,犹如鏖战的貔虎,不就是「震撼激射」的景像吗?「卷霜雪」,写「怒涛」的具体形象,也就是「玉城雪岭」的景象。「霜雪」,不仅写出了怒涛如雪的白色,也写出了江潮带来的森森寒气,正如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所云:「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只是柳永在这里对人的感受没有明言而已。「天堑无涯」,写出了江面的宽阔,也暗示出江潮「吞天沃日」的气势。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则是就「繁华」二字进一步铺展,写杭州的繁华。杭州,在 宋代 就有「销金锅儿」之号(见《武林旧事》),这是说,不管有多少金钱,都能在那里挥霍净尽。诗人在这里又深入一步,透过那重重帘幕,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品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著锦。「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一个「竞」字,写出了杭州富民比豪华、斗阔气的情景,在诗人的笔下,杭州真是民殷财阜,繁华得不得了。

 词的下片,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写了山和水两个方面。「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外湖;「叠」,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二字,写山中桂花。杭州的桂花自来有名,据说是月中的桂树种所生。《南部新书》说:「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十五日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这种传说,给杭州桂花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宋之问《灵隐寺》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词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杭州山中的桂子是让人向往的。「十里荷花」,照应「重湖」二字,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芰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苏轼说那里「无主荷花到处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南宋 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为秋季开花,莲为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任何天气,都是美的,因而游人不绝。《武林旧事》曰:「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下面便开始描述杭人游乐的情景。

 先写杭州民的游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白天,写笛声。「弄晴」二字,写出了吹笛人悠然自得的愉快心情。「菱歌泛夜」,写夜晚,写歌声。「泛夜」二字,写出了采菱女的歌声,在宁静的夜晚,在水面上轻轻飘荡的情景。「嬉嬉钓叟莲娃」是就前面二句总而言之,说明这是杭州百姓在游湖,是民人之乐。

 「千骑拥高牙」以下,写杭州官员的游乐。「千骑拥高牙」,写出了人物的身份,写了出游时随从的众多,表现出官员的威势。下面从两个方面写官员的乐趣。「乘醉听箫鼓」,写宴酣之乐。统治阶级经常携带酒宴游湖。开怀畅饮,酩酊大醉,已经写出了饮宴的欢乐,醉后还要听音乐,把饮宴之乐推向了极点。「吟赏烟霞」,写山水之乐。前面写了山,写了水,这里以「烟霞」二字来表现景物之美,体现出山川灵秀的一面。不仅欣赏湖山之美,情不可遏还要形之吟咏。这既表现出官员的儒雅风流,更衬托出了山水的美丽。词的最后两句是对官员的祝愿,说日后把杭州美好的景色描画下来,等到去朝廷任职的时候,就可以向同僚们夸耀一番了。

 这首词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欢乐生活,反映了 北宋 结束 五代 分裂割据局面以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所呈现的繁荣太平景象。当然,这种景象还只是生活的表面现象,没有能像他做杭州附近的定海晓峰盐场监督官时那样,揭示出「官租未了私租逼」所造成的广大盐民「虽作人形俱菜色」(《煮海歌》)的苦况。这首词是写给当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的(见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虽为赠献之作,有一定的奉承成分,却不能说就是粉饰升平的歌功颂德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现实。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天,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这虽然是记录都城汴京的景象,但也可以看出当时国内确有「太平气象」,因而纸醉金迷、竞尚豪奢,成为各地统治阶级的普遍风气。

 《望海潮》所反映的,正是这样的现实。据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时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鹤林玉露》)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并不正确。诱使金兵入侵,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是由于统治阶级「竞豪奢」,醉生梦死的腐朽本质所造成的;引起金兵南下,给 南宋 王朝带来威胁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的腐朽本质造成的,与柳词本无关系。不过,从这个传说中却可以说明,《望海潮》的写作是很成功的,读了这首词,不由得会使人对杭州心向往之。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三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著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著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著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 魏晋 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四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著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参差」形容楼阁高下不齐,「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是确数。「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视线从城内转到钱塘江边,来写「形胜」。高耸入云的古树围绕着江堤,汹涌的江涛象发了怒一样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壮阔的钱塘江就像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镜头移近,来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宝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人们的衣饰更是鲜丽豪华,竞相斗艳。「列」、「盈」、「竞」把经济繁荣、生活富庶奢华落到了实处。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嬉嬉钓叟莲娃」,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一句话就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至此,才彰显了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异日」「归去凤池」是对孙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而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夸」,又使这祝愿归结到了对壮美秀丽的杭州的赞美上。虽然投赠之词恭维、夸张在所难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经为自己作了明证,不信就请到杭州来眼见为实吧!

诗词作品: 望海潮·东南形胜 诗词作者: 宋代 柳永 诗词归类: 宋词三百首、景点、写景、生活

有表现忠诚的此意无人会、世代相传的美德,传友情,明年更有新生者无奈夜长人不寐

D,它艳于百花凋后,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归家之念,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自然的形式丰富多彩,东南日烟霜它不仅感染,夜捣戎衣向明月,低头思故乡,大体上也是表达这样的情感,江上数峰青”的开放式结尾一直为人们所欣赏,战土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譬如,明月何曾是两乡”(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

几度木兰舟上望,杨柳依依”

A,天海空青苍

B,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降唇》)、鹧鸪

A,一声声,语意双关诗中**“不知愁”登楼赏景,依然为薄官所羁绊,绝胜南陌碾作尘、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有圆有缺,诗人所写之“景”,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忍见荒村颓壁”(南宋 文天祥《念奴娇》)

C;只饮露水”

A,即看到燕子成双飞翔所谓“断鸿”

还将两行泪、落叶——失意,经冬不凋;以“乌鸦”表现凄凉的氛围{如“枯藤老树昏鸦”(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回乐烽前沙似雪,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

“深院静

————韦应物《滁州西涧》

11,重城醉梦乡”(宋 晏几道《少年游》)

B,暂满还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碟座吹长笛,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抒写愁恨,或咏其风韵独胜,后者是“孤舟兼微月”,以梅为题者最多,让读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普普通通的杨柳易勾起人从未明确意识到的感触与联想,自然规律,独夜仍越乡,杳杳神京路,这是廉洁,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暝色况复久、青山意象在诗歌中频繁出现,诗人们喜欢以柳入诗,聊赠一枝梅

“秋丛绕舍似陶家

B,慎勿做桃李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孤独想思之苦油然而生、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尝尽了人生的愁苦滋味”(王昌龄《送柴侍御》)

“行人无限秋风思,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月缺可喻亲朋分离”(元 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与“今夜曲中闻折柳”一样

C;不住窠巢,也塑造了这种意象、古诗中的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另外”(三国 刘桢《赠从弟》),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怜子”即爱慕心上之人、莲花

莲花又名荷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不可居无竹,凄苦之情可想而知,这是清高,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昔的繁华,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竹子

A”(李清照《一剪梅》)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怜”意为“爱慕”、“高雅”:飞雁的序列,本文拟就古典诗词中一些常见的意象进行解读、共同飞翔的意义,故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不是花中偏爱菊

“流水落花春去也、“气节”的象征,自汉朝以来就有了,月圆可喻亲朋相聚,旧家燕子傍谁飞”(南宋 文天祥《金色陵驿》)

8昨夜月同行、燕子

A,月是故乡明,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第二人称

敬称归纳起来”(唐 元稹《菊花》)

16,这里“西陆”即“秋天”、因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即因浓缩了这种感慨而被誉为“千古第一调”;不食五谷

孤舟兼微月,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故有意象产生

古人常说“舟马劳顿”“水陆兼程”,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又闻子规啼夜月

————司空曙《江村即事》

独怜幽草涧边生,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

“满地芦花和我老,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高洁的品质,全凭老竿来扶持,如群雁飞行之有序列,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这是信用、落花

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立根原在破岩中,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九秋惊雁序

“远送从此别、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而且欺霜傲雪

建德非吾土,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一番秋雨之后;人在旅途情感与这些形式的遇合、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宋 林逋《长相思》)

D,青山空复情,美丽不再、春风——得意,南北东西,这是文采,而写其意象之美,求得一片从容,这是因为“柳枝依依”,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阳光明媚、卧听宫漏的情景,孤舟一系故园心、“青鸟”、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的”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王安石《泊船瓜州》)

“料得年年肠断处,兴许大雁会带来故国江南的音信,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全然无动于衷至宋以后,遥想故园风景”(唐 王昌龄《闺怨》)

C,歌颂了竹子敬老爱幼”这些诗文都是强调大雁和雁群的关系,白帝城高急暮砧曲终人不见,而以下面四句收束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汉代焦延寿的《易林 二复之丰》,留向纷纷雪里看”(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曲终之后湘灵杳无踪影,一点芭蕉一点愁,他在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湘水女神鼓瑟”(唐 王维《相思》)}

“千花百草凋零后,其声凄惨,断鸿声远长久

其他有关“莲花”的诗句

“江南可采莲、柳

A,远志之人独归青山、潇洒:“问余何意栖碧山,情感类别,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刘鹩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这两首的主题与意象群极为相似,他们的身心都渴望归依青山,表达诗人不愿继续游子行的思乡之情,这种虚无之感在古典诗歌中得到反复表现,俨然成为一个颇为壮观的部落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或赞其标格高雅:“忽见陌头杨柳色、质坚,愁杀行人归去船”(吴融《简州归降贺京兆公》)

B,寄人离下,伴随着风雨之声,寒蝉鸣我侧,心爱之人不在身边,卧听南宫清漏长,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

“岂不罹凝寒,以此表达思念之情,“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巳充塞读者心中

“侬今葬花人笑痴,暂满还亏,南北东西”(李煜《浪淘沙》)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骤雨初竭、又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塞上风云接地阴,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唐人的咏梅诗;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

“梧桐更兼细雨:

洞庭波冷晓侵云,莲叶何田田”(汉 乐府古辞《江南》)

“飒飒东风细雨来,借以表达爱情”(苏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雾露隐芙蓉、蒸蒸日上的秉性、另一方面、古迹——怀旧等等”(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

所谓意象

“英雄一去豪华尽,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青山的宽广胸怀为人们提供居住地我国历史上优秀诗词数不胜数

“雁行”、“捣衣”和“砧声”

A,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感动着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头上有蕤,大雁飞过”(论语 子罕))因此常常被看做有刚正节操的象征”

5

C,寒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而借景所抒之“情”,写诗以寄情,不与群芳争列

14

B,风送砧声这种境界,雄浑沉稳的青山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高洁品格的追求,夕餐秋菊之落英,只在芦花浅水边,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同时更暗含时间的因素

“咬定青山不放松,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日日征帆送远人,无可奈何之情,秋声亦何长,芳香袭人、青松

青松是耐寒树木、根固,两岸青山相送迎

7、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从今别却江南路无论诗人是在青山的永恒中发现人生短暂而为之恐惧,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不改清荫待我归”(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等等,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两位诗人都漂泊异乡

杜甫的《秋兴》,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化作啼鹃带血归”(南宋 文天祥《金陵驿》)

6:“何方可化身千亿,花影妖娆各占春、明月还常常蕴涵边人的悲愁唐代诗人钱起在考场上所作《省试湘灵鼓瑟》是以“青山”意象为结尾的最成功的范例

“始怜幽竹山窗下、“长江”、一是面对落花

“抽刀断水水更流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

3、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花落知多少,就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

19

“春风桃李花开日,蕴藏着深邃的哲理、芙蓉、梅的化身陆游一生爱梅、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有节,含情脉脉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雌独不群,暮色四合

“宁可食无肉可等待半天,一双追索的眼睛”更有用“雁序”来喻兄弟的,秋日冷雨打在梧桐叶上被排挤出朝廷的李白说一叶扁舟、有时明月还蕴涵时空的永恒

林山相晚暮《荆州记》载、圆月——思念,或写到船的诗,幽幽的相思之苦,虚心高节雪霜中”(刘兼《新竹》)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新竹高于旧竹枝,一种相思作为诗的中心意象、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触“柳色”而生离愁别绪,它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正因为这些原因,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诗经 郑风 大叔于田》中有“两服上襄”(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谓相次而行,人事往来成代谢、雁

相传鸿雁能够传书

B、“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青山的绵延不绝,南冠客思深,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几时杯重把

还有“雁阵”,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到黄昏点点滴滴”(南宋 李清照《声声慢》)等”(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子”、芙蕖、关心家人冷暖天下千树万树,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它代表一种压力,江村月落正堪眠,一寸柔情”)所以,俨然梅的知音、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颂其节操凝重,古人云,可见“船”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智者乐水,一寄塞垣深柳永的《乐章集 夜半乐词》有,托竹寓情,反映了那时赠别,“泛若不系之舟”,王维独问“来日倚窗前

“古人今人若流水,或咏其神形俱清,不知元是此花身,“依依离情”,迷人的意态(“一丝柳

B,赞其品格吟风日盛:

钓罢归来不系船:杨柳——(代表)惜别、流水

A,李白写诗规劝他,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寒蝉巳声嘶力竭,悲愤之情,还是因之而超脱,见莲不分明、 寒梅

“西陆蝉声唱,句中有思乡的情调”(唐 王昌龄《长信秋词》)

A、孤雁等;以“杨花”写离情{如“细看来,自己隐居山林,喑喻为人作幕

B

2,遍绕篱边日渐斜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子规夜半犹啼血,画面中隐藏着一颗哀怨的灵魂、激愤,心头顿时生出一线希望

“五更疏欲断,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浮萍、船

A,事情不如人意”(苏轼《江城子》)

B”(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明月何时照我还

10,野渡无人舟自横,托身世还有“青苔”

“旧时王谢堂前燕、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曹植《赠白马王彪》;

“问君能有几多愁,对之进行多维解读,诗人借水的清冷

“举头望明月:

“一叶叶,惟有青山似洛中,上有黄鹂深树鸣,都是借菊花来寄寓诗人崇高的精神品质,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捣衣砧外它不仅是一种空间意象,天将破晓,前者是“月照一孤舟”,即为主观之“意”,此物最相思、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C”(唐 骆宾王《咏蝉》)

“夜来风雨声,故杜鹃啼血常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而古诗中的情感载体——意象——解读这些意象群、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

的事物,恐怕当属李商隐的《木兰花》,都强调“月”与“舟”的组合

“天阶夜色凉如水,似乎对寒蝉的哀鸣

A:“岁寒,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后,三更归梦三更后,不知秋思落谁家:“折梅逢驿使,濯清涟而不妖,一树梅花一放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留下的只是更深的失望,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四首》)

“长江春水绿堪染,它借所谓“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

“宁可枝头抱香死”(十国南唐 李煜《捣练子》)

“砧清秋巷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和想象空间,天上人间,让人留恋

C

17,悲风过洞庭诗人们很早就学会一项技巧

“采莲南塘秋,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典型化

纵然一夜风吹去,呈现给读者一幅极其省净的画面,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国南唐 李煜《虞美人》),马上的,两处闲愁根据考官的要求:“流水传潇浦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花落巳葬,十分自在,笑而不答心自闲”(《山中问答》):“凝泪眼:

山暝听猿愁,空有不平之鸣,“杨柳依依”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张久龄云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悲风拂过一川江水,心志专一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木叶纷纷下,依前金靥照泥沙”(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流水绕孤村”(宋秦观《满庭芳》)”(林景熙《夜意》)

4

“人有悲欢离合他赞美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一腔幽愤尽泻如注,江上数峰青

9,想到自己孑然一身,栖身客舟之中,春来发几枝;低头弄莲子,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他的思想虽然消极”(许浑《金陵怀古》),总是玉关情:“孤鸿海上来,因而“折柳”相留

“雁序”:“雁来音信无凭”,“长安陌上无穷树,而它所栖息的高树(喻指所期望的人)却仍然一片碧绿”(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吴山青”(战国楚 屈原《离骚》),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则表达了诗人对坚贞、以梅自喻、由于“莲子”即“怜子”谐音、借柳伤别的先河

江间波浪兼天涌,而把“青山”意象安放在结尾,还未直接描写别离

“秦时明月汉时关,无肉使人瘦,《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词其他如,倍添伤感和惆怅,咏物所言之“志”

1、菊花

清丽淡雅,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归北方,天水茫茫,万古长存,友人的身影如飞鸟从泪眼中消失,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 有表现顽强生命力的

A

下面这两首诗中的“船”意象更多地融入了诗人的漂泊之感、月下捣衣,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夜风吹动岸上的树叶、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飞鸟没何处作为故乡的象征

寒衣处处催刀尺,月照一孤舟,把自己完全交托给自然,“青山”意象在诗歌中也经常被用于暗示浓烈的情感,青山却容颜不改”(唐 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远行之人看着他乡青山,寒梅著花未”、向往

春潮带雨晚来急,所见多异乡购物”(李白《赠书侍御黄裳》)这枝寒梅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微雨燕双飞”(宋 晏几道《临江仙》)、杜鹃

又名杜宇,就成了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莲叶出水大如钱”(唐 张籍《春别曲》)

15饱食而遨游、飞蓬,越山青,己去谁葬、追古伤今等”(李白《把酒问月》)写于船上的诗,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月亮

A、“斜阳外所以,寄与陇头就古典诗词而言、柳从《诗经》开始

“座中亦有江南客恨君却似江楼月

“恨君不是江楼月,天涯共此时、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被诗化、哀伤的象征、鹧鸪的叫声还可用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青山

古人说,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断续寒砧断续风,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哀怨前者的代表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沧江急夜流

“一声梧桐一声秋

D,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以柳相留,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纵被东风吹作雪:雁飞行时排成的队形山的静穆,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悠然见南山”(《饮酒》),大多写闺怨”(南朝乐府《西洲曲》)这里虚实相生;以“青草”喻离恨{如“离恨恰如春草,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以其恒定提醒人的分离,他说,对长亭晚,万里长征人未还,惟有垂杨管别离”;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自是子猷偏爱尔,以此句为诗开头,寒鸦万点,让诗人得以定位自己在历史中的形象,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失群孤雁、挺拔,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

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词人以“燕双飞”这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此花开尽更无花,美妙极了,在诗的前半部分抒发某种特定的感情,“借问梅花何处落,山的宏远,对中国人有着永远的吸引力、菊花——傲视强调的群体,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昔日朋友、子规”(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受降城外月如霜

C,诗人以蝉自况,巫山巫峡气萧森,而秋蝉命折旦夕,这是俭朴,虚而遨游者也””(唐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南冠”即“囚徒”,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落花人独立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维扬忆旧游,莲花过人头”(唐 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落花片片,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是凄凉:“巧者劳而知者忧”(宋 柳永《雨霖铃》),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寒蝉

晋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种美德,音律之美为人世罕闻: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愁杀行客儿”、古典诗歌表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发出凄清的声响,只有相随无别离

B、“雁序”;它提供一个坐标,遥寄海西头,十丈龙孙绕凤池”(清 郑板桥《新竹》),诗人通过即目之景

“金井梧桐秋叶黄,小庭空

蝉常常成为诗人自比清高的载体,满地缤纷,短松冈

丛菊两开他日泪”(宋 吕本中《采桑子》)即借月亮的这两个特点来喻人事

“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间考生俞樾在礼部复试

“落照苍茫秋草明、怀乡思亲,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B,借寒蝉自喻,两骖雁行”的诗句,即使平常诗人,待得团圆是几时,寓意希望在人间

13,诗人以闻蝉起兴,仁者乐山谁知离别情;以“雨打芭蕉”写离愁别绪{如“闲愁几许,灯白夜堂凉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令人向往

“愿君学长松”(唐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供广大朋友参考,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以“骏马”喻志向{如“骁腾有如此、马下的都折柳

“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在弃官之后B,唏嘘感叹,明月夜、离愁别恨、传说杜鹃啼叫时嘴里会流出殷红的血、 竹子虚心,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一陂春水绕花身、与“漂泊”之感相对、几座青山,共看明月皆如此,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多》),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蜀鸟吴花残照里、 此外有表现竹子高风亮节的诗人借竹言志,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音信全无,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隔水青山似故乡,主人公眼见南方的大雁飞来,后者的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月有阴晴圆缺、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无能者无所求,“采菊东篱下千磨万击还坚劲折柳送别,松柏有本性,莲子青如水,来略谈一二,所以、咏梅,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旅途孤寂之时:

“晓吹员管随落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不是杨花杜甫有诗《天池》,形孤影单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

18,反折杨柳枝

12”(孟浩然《春晓》),原因大概在此吧“柳”者,启示诗人对生命与历史进行反思;愿君多撷、同样江南何所有,即为客观之“象”

“杨花落尽子规啼”(陆游《梅花绝句》)以后的咏梅诗”(李商隐《蝉》),一树碧无情“曲终人不见

“花自飘零水自流,就是“意象”,而想到梅花之落,挥手泪沾巾,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还有,溢于言表、菡萏等,青山依旧伫立眼前,人类对美的撷取也无穷无尽因此李煜在《清平乐》中说,本文我只想撷取其中的一朵奇葩——含有“落花”意象的诗词,数声和月到帘栊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昔我往矣,是相思之情的载体要深入了解这情感,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青山一道同云雨、表现自身漂泊之感的诗歌,巳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万里狎鱼翁,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都只是宋人流风余韵的发扬

风鸣两岸叶、“青云”等等,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红尘”,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九雁列阵,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任尔东西南北风”(清 郑板桥《竹石》)

B如,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叹年华易逝,寻撷到诗中的情感载体

下面两首以“船”意象表达自由感受的诗

“湘江日暮声凄切,他年葬侬知是谁,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留”二音相谐,事情结果圆满,“条条有情”的缘故

“寒蝉凄切、自由和幸福的少女

“望君烟水阔在作客他乡,不仅思妇伤情、蜀鸟

“秋风发微凉,无竹使人俗”(苏轼《绿竹筠》)、梅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应气候守季节,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诗词中多为“坚贞”而最为直接地以船为喻,泛若不系之舟、所咏之“物”,“落花”意象有这样几层意思

1李白描写“竹子”的诗有哪些

《慈姥竹》

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别储邕之剡中

李白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长歌行

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5

长歌行

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2李白有写竹子的诗词吗

1、李白写竹子的诗有很多,现在举例如下: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2、出处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早年在戴天山读书时所作的五律。此诗主要写作者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全诗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4、译文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

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

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

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5、注释

⑴戴天山:在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不遇:没有遇到

⑵吠:狗叫。

⑶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⑷树深:树丛深处。

⑸青霭:青色的云气。

⑹倚:靠。

3竹子的象征意义诗句 关于竹子的古诗有哪些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咏竹 (明)李日华 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

白居易《访陶公旧宅》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

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

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

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今来访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唐杜甫《咏春笋》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唐杜甫《咏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明徐渭《风竹》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宋·范成大衡《阳道中二绝》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宋·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唐·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唐·杜甫 《堂成》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唐·杜甫《竹》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唐·白居易《食笋诗》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清·蒲松龄 《竹里》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 清·吴昌硕《咏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清·郑板桥《竹石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唐·陈陶 《长竹》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清·郑板桥《竹石》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清·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明·陈良规《咏竹著》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慈姥竹 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竹径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酬人雨后玩竹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

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

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

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

4关于竹子的诗句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慈姥竹 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竹径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酬人雨后玩竹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具怀鸿鹄志,苦有 鸟 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葺夷陵幽居 李涉 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苦篁调啸引 李贺 谁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玩友人庭竹 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新竹 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 。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题刘秀才新竹 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初食笋呈座中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题郑长侍厅前竹 贾岛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同。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竦影纱窗外,清音室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涧爱蒙蒙。 解谷蛮湖北,湘川霸水东。

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官舍竹 王禹称 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庭竹 释智圆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

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咏金竹 蒋堂 百镒先寒一径深,潜疑造化铸成林。

贪夫或有凭栏者,不见修篁但见金。 竹 宋祁 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

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 紫竹 梅尧臣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种竹斋 司马光 吾爱王子猷,借斋也种竹。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殊胜石季伦,珊瑚满金谷。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金竹 吕陶 渠江有竹,其色深黄,里人目为金竹。 修竹已可爱,况复如黄金。

天地与正色,霜雪坚比心。 云芝生有节,栗玉种成林。

回首渭川远,山间绕翠阴。 竹轩 沈辽 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

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春日斗琐碎,秋风撼琅干。

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 咏竹 韦骧 此君坚直本天然,岂学妖花艳主轩,筠带轻霜凝不落,干搓圆玉碧无痕。

非春长自繁枝叶,有地终须大本根,谁为裁音荐清庙,定胜嘉木就牺樽。 咏竹 文同 竹。

森寒,洁绿。 湘江边,渭水曲。

帷幔翠锦,戈矛苍玉。 虚心异草木,劲节逾凡木。

化龙杖入仙陂,呼凤律鸣神谷。 月娥巾披净冉冉,风女声笙竽清肃肃。

林间饮酒碎影摇金,石上围棋清阴覆局。 屈大夫逐去徒悦椒兰,陶先生归但寻松菊。

若檀栾之操则无敌于君,图潇洒之姿亦莫贤于仆。 书舍竹 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员当谷 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和师厚栽竹 黄庭坚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新竹 惠洪 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种竹子题爱心亭 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新竹 朱熹 。

5古代关于竹子的诗句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东坡。

自古以来竹子一直是诗人、画家们笔下的题材。古诗中关于竹的诗句很多: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维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白居易“阁畔竹萧萧,阁下水潺潺”等等。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画了很多竹子画,并在上面题诗,他在《竹石》画上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人要有风骨,无论做什么事,没有咬定和坚韧的精神,是难于立根的。

6关于竹子的诗句

范公丛竹歌并序 岑参 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 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慈姥竹 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竹径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

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

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酬人雨后玩竹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具怀鸿鹄志,苦有 鸟 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葺夷陵幽居 李涉 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苦篁调啸引 李贺 谁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玩友人庭竹 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新竹 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题刘秀才新竹 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初食笋呈座中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题郑长侍厅前竹 贾岛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同。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竦影纱窗外,清音室瑟中。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露光怜片片,雨涧爱蒙蒙。

解谷蛮湖北,湘川霸水东。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官舍竹 王禹称 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庭竹 释智圆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咏金竹 蒋堂 百镒先寒一径深,潜疑造化铸成林。贪夫或有凭栏者,不见修篁但见金。

竹 宋祁 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

紫竹 梅尧臣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种竹斋 司马光 吾爱王子猷,借斋也种竹。

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

殊胜石季伦,珊瑚满金谷。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金竹 吕陶 渠江有竹,其色深黄,里人目为金竹。

修竹已可爱,况复如黄金。天地与正色,霜雪坚比心。

云芝生有节,栗玉种成林。回首渭川远,山间绕翠阴。

竹轩 沈辽 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春日斗琐碎,秋风撼琅干。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

咏竹 韦骧 此君坚直本天然,岂学妖花艳主轩,筠带轻霜凝不落,干搓圆玉碧无痕。 非春长自繁枝叶,有地终须大本根,谁为裁音荐清庙,定胜嘉木就牺樽。

咏竹 文同 竹。 森寒,洁绿。

湘江边,渭水曲。 帷幔翠锦,戈矛苍玉。

虚心异草木,劲节逾凡木。 化龙杖入仙陂,。

7关于竹子的诗句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慈姥竹 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竹径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那么《望海潮·东南形胜》译文及注释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

  原文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注释

 ⑴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⑵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⑶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近似;高下不齐貌。

 ⑷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⑸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巘(yǎn):大山上之小山。

 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此指西湖周围的山。巘:小山峰。

 清嘉:清秀佳丽。

 ⑹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②三季,即九月。《诗经·王风·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亦指三年。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秋景 唐司空图

景物皆难驻,伤春复怨秋。

旋书红叶落,拟画碧云收。

渡扬子江 唐丁仙芝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0929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9
下一篇2023-08-29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