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货就是原本不应该在某地区销售的品种在某地区销售,或者是绕过某地区的正规代理直接在该地区销售产品。听起来好像很复杂而且不是那么合法,但是由于绝大多数生产厂商或者代理商并没有执法权,对水货只能通过该地区的司法部门进行打击,而且往往由于地区的司法部门打击不力,加上该地区的水货经销商采用比较狡猾的手段,水货便由此得以泛滥,在中国的许多地方甚至可以明目张胆的摆在店铺内和行货一起销售。不过水货因为没有正式的代理厂商,因此售后服务往往没有多少保障
水货手机跟市场上的手机基本一致,当然部分手机会因为销售区域的不同而导致输入语言的BUG,但是整体而言,都不会存在太大差异。从质量来说,如果是纯水货,也就是纯正走私进来的,那质量上没有问题,我的手机就是NOKIA QD,欧版水货,使用得非常好,质量稳定,甚至比国产行货的质量还要好,但如果你买到水货组装机,那就很难说了。但购买水货你就得小心了,没有售后服务,也得冒点险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梳理了行业运营中关于“数据”的部分,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围绕“中长尾”和“品牌”这个无数互联网人讨论的话题来展开,聊一聊我对于这两者商户的理解。本系列文章一共分为10周目,针对人群为各个垂直行业平台级/品牌级运营者(或者行业产品经理),每1周目的内容与知识适合从业者花1~2周的时间去理解。文章内容从1到10,其内容是对于行业相关知识的探索与思考。在第1至第3周目的文章中主要是针对于行业运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进行探讨,具体包括行业研究的方法,行业需求的挖掘,行业商户的调研等等;从第4周目开始逐步涉及数据分析、商业模式探索等涉及行业进阶的知识;在第7周目后会逐渐涉及产品逻辑梳理,原型图设计,b端产品打造方法等行业产品经理的专业知识。在理解中长尾的概念前,我们来看一下中长尾的对立面——品牌,是什么概念。一、什么是品牌其实品牌本质就是降低用户/消费者决策成本的工具,假设这个世界不存在品牌,那么当大家走进超市的时候,面对多如大海的商品会陷入迷茫。以牙膏为例,如果没有“黑人”、“中华”这些牙膏品牌,那么你面对的可能是“脱敏牙膏”、“美白牙膏”这些“功能+品类”命名的商品。这时如果每个细分类目只有1钟选择那可能还不是很糟糕,可怕的是不同厂商可以生产不同程度满足各个细分需求的产品,那这时消费者将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放在商品挑选即购买决策上。想象一下,你来到了超市准备买一款牙膏,然后面前有几十个“脱敏牙膏”,它们有各种各样的价格,你一方面不知道哪款适合你(毕竟脱敏也分为儿童脱敏与成人脱敏),另一方面你也不知道哪款牙膏真正有效(毕竟厂商可能把自己商品顶个脱敏的头衔糊弄消费者),这时候大部分人的行为往往是拿起商品看一下背后的生产厂家是谁,而厂家的名字本身其实就是“品牌”的一种形式。因此,品牌本身的存在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消费者通过品牌可以建立信任(例如黑人牙膏出了一款新品叫黑人儿童脱敏牙膏,而这时假设我的个人账号”进击的林克”也出了一款儿童脱敏牙膏,那大部分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黑人牙膏),最终降低消费者在购物决策上的时间,从而提升他们的购物体验。“黑人牙膏”品牌logo二、品牌是如何打造的在了解了品牌是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的工具后,我们就可以去思考如何打造品牌,其实打造品牌的要素只有三个:品质管控(品控)渠道管理(服务)搭建消费者认知(语言钉+视觉锤)21品质管控(品控)关于第一点就是品质管控,俗称品控。作为一个品牌,尤其是那些知名品牌,品牌影响力越大,品控的要求就越高。例如家喻户晓的麦当劳品牌,在每个消费者进入麦当劳之前,消费者对于麦当劳的产品是有用户预期的,例如汉堡包的味道应该是怎样的,薯条应该是怎样的,食品的价格应该在哪个区间等等。这时候如果麦当劳的某一家连锁店因为品控不到位把汉堡包做成了肯德基的味道,或者说把薯条炸焦了,那么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就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这时消费者并不会想着这可能是一家连锁店的问题,他只会想到这是麦当劳这个品牌的问题(比如他可能会建立起一个“麦当劳的汉堡包/薯条”不好吃的印象,这对于品牌而言是一个致命打击,因为这个用户很可能就流失到了其他品牌)。即使是互联网产品品牌也是同样的道理,例如“微信”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品牌,用户对其通讯和社交的预期就是“我发的东西对方立刻能收到”、“我发的朋友圈对方能看到”为了能满足用户的预期,微信就要准备大规模的网络服务器来应对中国13亿用户的信息交流,同时还要时刻有技术人员在一线运维岗位,从而防止微信突然出现严重bug或者被黑客入侵,其实这与传统线下品牌花费大额费用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底层逻辑都是一致的,即用品控使品牌能长期稳定地符合用户预期。22渠道管理关于第二点就是渠道管理。什么是渠道呢?其实渠道就是连接需求与供给的通道,举例而言,一个商品从工厂生产出来,需要通过线上渠道或者线下渠道来进行销售,线上渠道包括淘宝、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等,线下渠道包括沃尔玛、家乐福、711等,这些能让消费者能给接触到商品的“场景”其实就是渠道。渠道管理的本质,在于让消费者尽可能多地在各个场景内,能够接触到你生产的产品或者你的品牌,例如消费者在刷手机上网的时候可以看到你品牌的广告,在线下逛超市的时候可以看到你品牌的商品放在货架上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渠道本身也有品牌,而产品品牌和渠道品牌之间可能是冲突的,例如特斯拉与拼多多这两个品牌就存在冲突,所以虽然渠道管理是尽可能地多铺设渠道增加销量,但是渠道铺设本身也是有策略需要稳步推进的,否则就会对消费者认知产生负面影响。(关于如果判断渠道是否与自身品牌匹配,可以观察渠道的用户画像与自身品牌的目标用户是否相似)23消费者认知搭建关于第三点就是搭建消费者认知,在互联网领域也可以说是搭建用户认知。搭建认知的第一步就是“让大家都知道有你这个品牌”,其执行方式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将“语言钉”与“视觉锤”植入用户内心。植入认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广告投放,曾经风靡中国的魔性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就是快速将“语言钉”植入消费者认知的经典案例,通过央视广告的投放,使得“脑白金”这个品牌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同时各个渠道(主要是以超市为代表的线下渠道)的优秀管理确保了在消费者知道且想要购买“脑白金”这个品牌的商品的时候可以轻松买到。脑白金广告宣传图当然如果仅仅只是知道你这个品牌还不够,你还需要将品牌认知与某个场景或者特点相捆绑才行,所以插入“语言钉”的第二步就是“将品牌与某一场景/特点强绑定”。例如“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就将“特仑苏”这个品牌和“高品质”这个特点强绑定,“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就将“脑白金”这个品牌与“过年送礼”的场景强绑定,“有问题,上知乎”就将“知乎”这个品牌与“提问答疑”这个场景强绑定除了“语言钉”,“视觉锤”也是搭建认知的要素之一,其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品牌logo。我们一想到“麦当劳”快餐,金拱门的样子自然而然就浮现在脑海中;我们一提起“黑人”牙膏,咧嘴而笑戴着绅士帽的人物形象就快速出现在眼前一个优秀的品牌logo是塑造“视觉锤”的关键,这其中涉及到很多设计的专业知识,在此就不展开阐述了。需要注意的是,品质管控(品控)、渠道管理、搭建消费者认知这三个品牌打造要素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24品质管控(品控)、渠道管理、消费者认知三者之间的关系1如果一个品牌只做到了品控、搭建消费者认知,但是没有做到渠道管理,那就很可能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因为消费者无法通过渠道真正接触到产品。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前段时间在网络热度暴增的“白象”方便面,作为国产品牌一度被大家推崇抢购,但是因为缺乏对线下渠道的控制(线下快消门店、超市几乎看不到“白象”的影子),即使“白象”想通过网络营销增大市场占有率,但是因为线下渠道管理的缺失,最终也很难撼动其他方便面品牌的地位。2如果一个品牌只做到品控和渠道管理,但是没有搭建消费者认知,这时候就要看品牌背后的企业有多少现金流可以支撑长期发展了。因为如果一个品牌的品控+渠道管理做得不错,那么它的产品必然是符合消费者需求和预期的,只是消费者因为没有搭建认知,不知道这个品牌罢了。这时如果品牌背后的企业有大量的现金流可以支撑品牌长期发展,那只需要静静等待用户形成口碑效应就可以了,因为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用户如果用到了不错的冷门品牌的产品,他们自发会在自己的线下交际圈或者线上网站分享这个品牌,从而逐渐形成口碑效应,最终产生消费者认知。3如果一个品牌只做到了渠道管理和搭建消费者认知,但是没有优秀的品控,那么这类品牌很可能属于昙花一现,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最经典的案例就是罗永浩创办的“锤子”手机品牌,无论是从渠道管理(线上线下各个渠道都有销售,虽然不如一线大牌手机厂商,但是作为新兴厂商依旧值得称赞)上看,还是从消费者认知(罗永浩本身就是一名影响力很大的创业者,再加上锤子手机前期优秀的品牌宣发工作,消费者认知在短期内迅速搭建起来)上看都无懈可击,但是只关注设计细节,却在整体供应链品控上缺乏经验,使“锤子”这个品牌最终没法像“小米”一样走得更远。曾经风光无限的“完美日记”也是如此,作为新兴化妆品品牌,其在线上营销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也快速搭建了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兴品牌的供应链实力与传统大牌的差距逐步体现,而这时因为营销获取的用户,也迟早会因为产品质量的不足而逐步流失。因此,如果真的要从三要素选两要素先做的话,那么首选品控+渠道管理(因为在现金流没问题的前提下,消费者认知可以通过用户口碑传播慢慢搭建),中策渠道管理+搭建消费者认知(因为至少能使品牌活一段时间,活得久不久就要看品控什么时候跟上),下策品控+搭建消费者认知(因为没有渠道的品牌只是空中楼阁,商业价值有限)。品控、渠道管理、消费者认知两两组合的优先级三、中长尾商户与品牌的差别从上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成功的品牌是“做好品控、渠道管理、认知搭建的商业体”,那么中长尾就是那些“没有做好品控、渠道管理、认知搭建的商业体”。那么如何定义“没有做好”呢,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区分,一是质量,二是数量。在品控维度,质量代表了“符合消费者预期的产品”,数量代表了“符合消费者预期产品的数量”。优秀的品牌可以持续推出符合消费者预期的产品,但是中长尾商户则要么很难出现符合消费者预期的产品,要么偶尔推出了某几个“爆款”商品,但是很难持续推出“爆款”。在渠道维度,质量代表了“单一渠道的运营能力”,数量代表了“精细化运营的渠道数量”。一般渠道可以分为线上线下两大类,大部分前沿品牌都可以做到全渠道精细化运营,其中既有线下门店、商超、活动运营,还包括线上平台、官网、用户运营,千万不要小瞧多渠道运营的难度,每多一个渠道,渠道管理与数据互通的难度都是指数级上升的。例如一个用户在线下买了东西能不能线上渠道退款,能否做到O2O无阻碍服务,能不能分配好不同渠道人员之间的利益分配(线下门店导购拉的顾客,引导到线上付了款,提成佣金怎么核算),种种问题都对品牌构成了挑战。渠道运营难度与渠道数量的关系与品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长尾商户只拥有单渠道或者少数渠道的运营能力。例如,我们街边常见的普通门店往往不具备线上运营的能力,而一般的淘宝小商家则丝毫不懂线下经营的方法。在认知维度,质量代表了“用户的认知深度”,数量代表了“拥有认知的用户人数”。多数品牌在搭建“用户的认知深度”一块都有自己的组合拳,“视觉锤+语言钉+营销投放”的三板斧属于基本操作。以服饰新兴品牌“蕉内”为例,特立独行的品牌logo外加言简意赅的品牌名,搭配颇具视觉效果的图文网络营销素材,在短时间内就让人印象深刻。“蕉内”品牌logo“蕉内”产品宣传图而在获取“拥有认知的用户人数”方面,品牌方的做法则更简单暴力,要么大规模开设线下门店铺市场规模,要么地毯式轰炸网络营销制造现象级话题,在足够的预算面前,这只是一个市场营销的ROI问题。与品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长尾商户的用户认知则非常模糊,而且拥有认知的用户人数也有限。为了解决“用户认知深度”的问题,很多中长尾商户会成为品牌方的经销商/加盟商,以3C数码的品牌“联想”为例,过去有很多从事组装机销售的电脑门店陆续加盟,成为了“联想”的下属经销商/加盟商,有了品牌加持的门店,自然会加深用户对其的认知。但是随着后续京东、天猫等网络渠道的普及,拥有这些认知的用户是否还会选择门店渠道,就成为了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因为经销商/加盟商的用户可能“只认牌不认人”,因此在过去10年曾经遍及大街小巷的线下电脑门店陆续倒闭。如果说“用户认知深度”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加盟解决,那么“拥有认知的用户人数”问题对于中长尾商户而言则有心而无力了。线下门店会尽可能选择人流量密集区域来获取更多的客流,线上门店则需要在seo/SEM上煞费苦心,但是如今门店租金上涨、疫情经济下行、引流成本激增,新客拓展对于大部分中长尾商户而言成为无法解决的命题。四、中长尾商户的竞争力体现当论证中长尾商户的竞争力到底体现在哪里时,许多行业从业者都会在自己的行业深耕后产生类似的疑问:未来的商业世界是不是品牌的天下呢?中长尾商户们会不会迟早被品牌淘汰呢?接下来我们就从商业的价值链出发,抽丝剥茧地分析中长尾商户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41供给(产品)、渠道(服务)与需求(消费)的关系首先任何商业的本质是“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其中匹配的方式就是渠道”,如下图所示: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方式其中“供给”的主要载体为“产品”,而“渠道”的主要载体为“服务”,“需求”则是对“产品+服务的消费”,加入了这几个要素后,可以梳理出新的逻辑链路,如下图所示:供给、渠道、需求的载体表现关于“供给”层面,一个产品的供应方式可以分为独立生产、半独立生产、采购三种模式,独立生产指的是完全掌握设计、生产等链路;半独立生产指的是在模仿其他产品设计的前提下,完成产品生产环节;采购指的是现货采买,并不插手设计与生产环节。品牌拥有独立生产能力,白牌(品牌效应较弱的商户)用半独立生产能力,中长尾则几乎依赖采购,如下图所示:品牌、白牌、中长尾的差异42中长尾商户在供给侧的竞争力因为供给模式的单一,中长尾商户在产品上的竞争力有两条限制:选品能力+非标准品。首先是选品能力,采购意味着中长尾商户可以去公开市场(批发商、品牌商、工厂等)去采买自己觉得有市场的商品,而具体市场需求的判断,则完全依赖于选品者的经验深浅和供应商稀缺度,前者需要天赋+知识,后者则决定了成本。其次是非标准品的品类限制,标准品是那些可以被标准量化理性购买的产品,例如手机、电脑等3C制品,非标准品是那些无法被量化感性购买的产品,例如服饰、餐饮等。非标准品意味着个性化需求,而通过采买进行搭配或者简易加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则是中长尾商户能够在市场上存活的关键。关于“渠道”层面,主要分为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以线上电商交易渠道为例,“服务”的完整链路如下图所示:电商交易平台的服务链路以线下门店交易渠道为例,“服务”的完整链路如下图所示:线下门店交易的服务链路如今很多线下门店会在用户下单成为会员后,再引流到线上商城购买,属于O2O中简单的模式,其链路如下图所示:O2O交易中最简单模式的服务链路43中长尾商户在渠道侧的竞争力在渠道层面,中长尾商户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O2O模式搭建来建立。首先在分析“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模式前,我们先来看看其他三种模式:纯线上、纯线下、线上线下一体化。首先是“纯线上”,在商品交易层面,纯线上指的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模式。中国的电商发展与海外不同,平台电商(淘宝、京东、天猫等平台)占据了主要的市场,而海外则是品牌自营电商(耐克、阿迪达斯、苹果官网自营)为主流,这意味着其实很多入驻商本质是平台的供应链,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品牌和非品牌的最大差异就是用户认知,而如果一个商户只能依赖渠道,无法脱离渠道/平台占据用户心智,那么这类商户只是渠道/平台的供应商罢了)在上文中我们就提及,中长尾商户缺少供应商资源,因此很多商品都需要依赖采购,而这时如果采取纯线上的运营模式,这类中长尾商户本质是个介于平台渠道商与生产厂商之间的中间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上游供应厂商的线上运营能力提升,这类中长尾商户迟早会被淘汰。其次是“纯线下”,其实在线上渠道普及前,纯线下的模式对于中长尾是可行的,因为门店占据的地理位置竞争力无法轻易撼动,只需要线下商圈人流量维持一定量级,采取线下经营模式的中长尾商户依旧可以存活得很好。但是,随着疫情的蔓延,以及线上渠道渗透率的提升(如下图所示),纯粹依赖线下的中长尾门店即使运营水平不低,也很难抵御大环境的负面影响。2015~2019年电商渗透率持续上升因此,线上渠道的拓展和线上运营能力的提升,就成为了广大中长尾商户提升竞争力的不二之选,但由此由可以引出两种方向:一是“线上线下一体化”,二是“线下为主、线上为辅”,我们再来看看这两种模式哪种更适合中长尾。然后是“线上线下一体化”,在上文中我就提及,线上线下完全一体化对于一个商业体的考验是巨大的,这里的考验主要涉及管理+技术两个方面。首先是管理层面,一般而言每家企业不同渠道的运营团队都有自己的kpi目标,例如线下零售团队的销售额目标,与线上零售团队的销售额目标就完全不同,这时一旦把渠道互通,在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发生不同团队争业绩,抢客户的情况,这样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反而无法提升。其次是技术层面,而技术层的主要难度体现在CRM、ERP、供应链系统的打造,其中包括账号信息、会员积分、订单数据、库存体系等,其中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例如,当一个顾客在网络渠道下单了一件商品后,他想去门店退货,此时如果门店的数据系统无法获取该用户的订单信息,就会导致无法退货的情况产生,从而对顾客产生困扰,甚至会因此丢失顾客信任。如今国内能够真正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商业体寥寥无几,更别提管理更松散,IT能力更薄弱的中长尾商户了。最后我们来看看最后一种模式,即“线下为主、线上为辅”是否为中长尾未来的竞争力所在。首先这类模式区别于“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点在于弱化了线上的重要性,线上更多是对线下的补充而非替代。其次,“线上线下一体化”强调的是“互通”,其中包括客户、商品、资金、信息等各个层面的互通,但是“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则更关注不同渠道的优势,从而取长补短。例如,线下渠道的优势在于转化率高、服务效果好,线上渠道的优势在于引流效率高、信息传播速度快,因此“线下获客、引流、到店、服务、沉淀”再“线上促活、引流、到店、服务”的链路就可以跑通,如下图所示:线上线下不同渠道的“取长补短”“提升非标准化服务质量”是“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主要目的,因为只要涉及到标准化,品牌就可以利用规模优势这一经济的底层规律来提升竞争力,而线上模式即互联网模式的底层驱动源泉是“数据”,这是一种以“0-1二进制”和“数学”为基准的标准化原材料,本质是对竞争能力较弱的中长尾商户而言是不利的。但是,一旦涉及到具体“人”的维度,再搭配以服饰、餐饮为代表的“非标准品”,中长尾商户们就可以凭借行业经验以及人与人的服务,(对流量的服务是简单的,可被分析的,依赖的是数据和理性思维,对具体人的服务是很难的,因为对某一个人的分析成本非常高,更多依赖的是经验和感性思维)在与品牌商拼刺刀的过程中获得用户的认可。
太多的人对于水货与行货的概念很模糊,现借这个机会向大伙解释清楚。
1.首先肯定无论是水货还是行货,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
水货不代表产品掺了水分造了假,不要把水货看作是冒牌、假冒,现在手机的科技集成程度还没有落后到能让人进行仿制,除非是OEM的产品,比如说科健与三星、联想与LG、首信和诺基亚,等等,但那也是正规的产权转让啊。所以说水货与行货是没有本质的区别,本是同根生的,大伙不必把水货当成是很差很坏的。
2.那么水货与行货的区别在哪里呢?答案主要是在于地区的销售及其服务的不同区别。
所谓的水货行货的概念只是一个区域销售概念,或者你可以粗略地、主要地看作是一个伴随区域销售的服务概念,而不是一个本质概念。其实在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来自厂商的有价值的服务无形地捆绑在产品销售地区的分部当中,无论你需要与否,至于费用是多少就见仁见智吧。
说到这不得不提的是大伙别把这种区别看轻了。没错水货与行货在这种区别下导致了价格相差了一截,但这是有代价的。我一个个地给大伙分析,先说说为什么会有价格差别。因为这种区别的存在,总部对于各个市场地区的策略(这里只针对成本包括的生产,宣传,销售,服务,研发,等等)或是市场地区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手机自身及其捆绑的服务的价值在各个市场地区也是不同的。当然价值表现出来的价格就更不同了,那是肯定还有来自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具体例子下面有提及到。
大伙不太觉得水货与行货真有什么不同区别,那我再举个最常见的例子说说这种区别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吧。你从香港买回来的T68i坏了,拿到中国大陆的客服要求进行修理,**拒绝你,理由是你的T68i是水货。你说不是啊,我在香港买的时候明明是行货啊,难道那家店铺骗了我?其实并不是被骗了,你的T68i在香港的确是行货,但由于你的T68i不是在中国大陆进行销售活动的,你没有付给中国大陆的客服的服务费用(或者说你的服务费用已经捆绑在香港的客服),因此中国大陆的客服也没有义务给你进行维修。很明显地,这种情况下区别就表现出来了,你的香港行货T68i相对于中国大陆销售的行货T68i就是所谓的水货了。
至于代价嘛,我想买水货的最大代价就莫过于此了,相信大家也会同意的。
还有一些可大可小的区别和代价,我后面还会提及到。
3.接着上面的例子。你想到了一个办法,你说我给钱行了吧,也不行,**说我们更没有这个权力。
总部对于地区分部进行的活动是有严格的划分和要求的,任何跨部门跨地区的非规则内进行的活动只会把整个市场秩序搞乱。如果**说答应给你修,那每一个人都会到香港买手机去,谁不知道香港手机便宜啊?我至少补贴的服务费用比水货行货的差价还要少呢,顺带到香港玩玩,何乐而不为呢?
香港关税低,来货成本也低;产品一般来自国外的有先进生产技术而且是大规模生产的厂房,质量有保证,哪像咱们中国只是简单地来料拼装一下谁知道摔一下就散;地方部门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一个**干三人活,中国大陆的**刚好相反三人干一人活(我可是有根据的,我所见到的是接电话询问一人,打电脑登记资料一人,还有专门把接受有问题的机子拿进修机房的一人)。以上也就是价格差别的具体例子。
况且在香港和中国大陆的价格差额之巨大下竟然也可以一样享受服务(这里先抛开服务的质量不谈),后果可想而知。
那么我们至少知道了尽管水货与行货本是同根生,但待遇肯定是不一样的,你要买水货占价格之惠呢,还是买行货享服务之便呢,大家决定吧。
顺便我说一下,这其实也是一种歧视吧,我个人认为的。为什么我们中国大陆的市场价格总是比别人贵?为什么我们中国大陆拿到新机子总是比别人慢或已经是别人的垃圾了我们还拿来当宝?为什么我们中国大陆的市场总是享受不到与国际接轨的服务?当然我们自己本身也有不足的地方,有自己的制度问题,有自己的沟通问题,等等。但除开这些外,我们还看到什么?就是我们中国大陆的市场并没有受到重视。那些外国厂商会说中国大陆是一个大市场潜力很大我们很重视诸如此类的废话,而实际上也好像是这样。真的吗?我个人认为外国厂商很重视的只是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利润(这个当然肯定了)而不重视在中国大陆市场利润的再深层次开发。外国厂商只会把产品拿到中国卖,并不会努力地想让我们买了以后还会再买,并不会对我们尽心服务(这也是国家强制实行三包的又一原因)。我们水平有限,暂时来讲国产的还不够火候,还不能与外国的产品对抗,我们还是要买外国的产品,利润都在呢只等外国厂商来收而已罢了,因此外国厂商这样做也不是无不理由的。别的什么版本,配件不同等等不说,然而像阿尔卡特的蓝芽事件、松下的机子回收、爱立信的质量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在国际上足以毁掉一个无论是如何强大只要不是垄断的公司的事件,却出现在我们中国大陆的市场,就这样小打小闹过去了,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不重视了,而是藐视、歧视了,整个把我们中国大陆市场当什么了?试验场!有什么不妥的赶紧改免得别的市场受损。我这样说并不是想大伙以后不再买外国厂商的产品,现在国内的市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好事,而大伙也应该注重自己的权益,更新自己的消费观念,有什么不妥的应该寻求正当渠道来解决(像武汉砸大奔的方法没用的,奔驰还不是一样不理),向大伙通报一下免得还有人上当受骗。我也相信咱们自己,一定会早日强起来的。
4.话归正题。除了以上所说的大的区别和代价以外,还有一些大伙得注意一下的水货与行货可大可小的区别和代价。机子是一样,但附属的东西就不一定一样了。比如说配件不同,有的会有底座,会有套套,会有绳子,会有多一块电池,等等,其他地区的就不一定有了。买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下有什么不同,斟酌权衡后再定夺也不迟啊,不然自己买亏了想后悔也来不及了。配件是小事,严重一点,硬件规格和软件系统才是大事。要清楚你想要买的那款机子是不是又被外国厂商搞歧视了,给你安装了一个什么差一点的硬件或是版本、功能,甚至干脆少了。这个不好掌握,不过一般比较少出现,有条件的话最好搞清楚才买。
其实嘛,我个人觉得买行货比较好一点啦。价格是贵了点,但至少有明确的责任在啊,厂商想逃也要逃不掉的。
5.相信大伙对现在对什么是水货什么是行货,什么好什么不好,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等等都有一个比较清晰印象了。但我觉得大伙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水货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毕竟牵涉到掺假水货的问题。
我举个大家都很熟悉的问题,三星的机子大伙都喜欢的(说实话我就不太喜欢,外形还可以吧,功能就差强人意了),但是很贵(相对于中国市场)。为什么呢?因为三星在中国大陆没有设厂,所有手机直接从韩国生产然后进口来中国,成本还要加上关税和运费,这样就贵了很多,但是至少质量有保证啊。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这样的价格,一些不法商人就开始动坏主意了,从国外(一般是欧洲,因为三星在欧洲设厂最多)走私一些手机回来,把系统改成中文的(当然改版系统有问题的啦)俗称烧机,再假装行货摆出来卖;甚至直接告诉你这是水货,因为有人就愿意买价格便宜的水货。实际上这种改版后的水货已经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水货了,强行对机子进行改装厂商是不会再对你的机子进行任何服务的,哪怕你拿回原来的销售地区也是一样的。
我不好说这是什么水货,就随便叫个掺假水货,反正大家以后注意就行了。买这种机子既不好使,又不好修,大伙最好不要买。这里教大家一个分辨三星水货的好方法,我不好比划,大家想想,中国大陆市场上三星的机子一般屏幕的边框上不会印有SAMSUNG而是印有Anycall的,如果说有SANSUNG的话九成机会都是水货,还很有可能是掺假水货(因为香港或者是台湾的三星机子一样很贵,走私过来的利润不高,一般都是走私欧洲的)。具体各个机型有不同方法,我就不一一獒述了。就三星掺假水货问题严重,其他品牌的掺假水货是少之又少,大伙注意三星的好了。
参考资料:
关于行货、水货、港行、B行等手机货名的定义
编辑:qhdking 时间:2006-1-23 10:06:27
国内行货
何谓国内行货呢?
国内行货就是得到生产厂商的认可,由某个商家取得代理权或者直接由该生产厂商的分支机构在某个指定的地区进行销售的产品,由于行货需要让代理商及其分支机构获得合理甚至是暴利的利润,而且必须缴纳符合该地区政府要求的关税和税款,因此行货的价格往往比较高,但是因为正式的当地代理厂商,产品的保修售后服务往往较有保障。
国内行货保修:
由厂家客服中心提供保修服务。
★
水货(欧版原装)
什么是水货(欧版原装)手机?
“水货”相信是各位网友眼中一个敏感的字眼。什么是“水货”呢?水货并不是假货。还有很多网友不清楚什么是水货(欧版原装)手机,按默认定义,水货手机是指由国外、港澳台地区没有经过正常海关渠道进入内地市场的手机。水货还有一种叫法,为欧版原装,所谓水货(欧版原装)手机其实就是本应销往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机器,在偷逃了关税后进入国内市场进行销售的手机。简单点说,水货手机就是没有通过正常渠道报关和交纳税项的手机。所以水货手机的质量和行货是一样的,两者硬件没有任何区别,原厂家生产的原装正品只是销售地区和软件不同而已,而且有些型号因为销往国家的不同,品质甚至比国内的行货还要好,加之销售价上巨大的差额,很多人都喜欢选择水货(欧版原装)手机。
水货(欧版原装)是英文还是中文?
水货(欧版原装)手机软件都会升级为简体中文版,和国内行货一样都是有简体中文的。
水货(欧版原装)保修:
其实水货与行货都有一年保修,只不过水货是在外国保修,当然不会有谁会拿回去外国维修,因此水货商家都是不保修的,水货都是出门不保;
★
什么是香港行货?
很多朋友对“香港行货”这个概念存在一些误解,认为香港行货就是假货、有质量问题的货。香港行货手机是针对香港市场销售的手机,在香港本地这些产品是有正规的销售方式以及销售渠道的。香港行货不是假货。一提起香港行货这四个字一些朋友可能就有提心吊胆的感觉,总觉得香港行货不可靠。恰恰相反,香港行货相对国内行货来说是地地道道的原装货。由于是原厂出品,所以在硬件上绝对不用担心,而在操作和功能上也是和国内行货一样的。而由于大陆与香港地区存在着关税差异加上厂商们在大陆以及香港地区的定价也有所不同。就算是在香港正规销售的手机,其与大陆地区相同型号的手机之间也有着很大的价格差异。而一些手机销售商则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将原本应该在香港销售的产品转移到大陆地区销售,直接从香港走私回深圳,因而香港行货的手机背面都有专卖店和香港移动运营商的标签。
香港行货有简体中文的吗?
一般来说,香港行货是繁体手机,同样还有简体中文,和国内行货一样都是有简体中文的(除厂家部分机型没有简体中文之外),如果菜单是英文或者其它语言,相对价格会更便宜些。
香港行货保修:
香港行货是由香港保修一年。
★
联保行货
联保行货其实也是水货的一种,这只是业内人士的说法;早期是香港行货,即大家所说的“B“行,初期客服也会对这种手机提供保修,后来全部取消对其的保修。还有,这些“联保行货”机身上都会有假的“入网许可”标和激光防伪标签,但各大客服是不会对其负责保修的,只是由经销商负责保修。这种手机无论外观还是包装都是和正品行货一模一样的,也有“三包”卡,市场上会有个别商家把它当作正品行货销售,所以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认婵辞迨只�遣皇恰傲�P谢酢保�形鹨哉�沸谢醯募鄹衤蚶础傲�P谢酢保br> 联保行货保修:
联保行货在各大客服是不会对其负责保修的,只是由经销商负责保修。
★
B行
B行手机的质量和行货两者之间的质量一样,差别就是售后服务。B行手机的保修就是由你是在哪里购买的,就只能到该销售点去维修。和行货两者之间的质量一样,差别就是售后服务。
B行保修:
B行由厂商客服中心提供保修服务
1)行货 2)串货 3)水货 4)港行 5)欧版
6)翻新机 7)充新机 8)板机 9)克隆机
1)行货,我们口中说的行货指的是大陆行货。
何谓国内行货呢?
国内行货就是得到生产厂商的认可,由某个商家取得代理权或者直接由该生产厂
商的分支机构在某个指定的地区进行销售的产品,行货的价格往往比较高,但是
因为正式的当地代理厂商,产品的保修,售后服务往往较有保障。
国内行货保修:
由厂家客服中心提供保修服务
放心购买指数为:9
理由:售后服务一般都不是很好,所以给个9。
2)串货。串货也是行货的一种,业内人称炒货。在各个国家和区域都存在串货
这一说吧(没去过其他国家,但中国肯定有,因为我做的就这行)。因为行货要
交很多税之类的原因价格比较高,加上各个区域消费水平不一,导致了串货的最
终出现。现在的串货,不是简单的南水北调了。可以说很黑暗,腐败啊!~
售后有保证,和行货一样。因为你们从一些正规店拿到的货,说不定还经过我的
手。
放心购买指数为:8
理由:关键有一点,串来串去的,不一定能认真的把好关。
例子,上次我给客户发200台1100,移动套机 告诉人解锁的,结果没验货就给人
发了。后来才知道那根本没解锁。这还是小事,万一是克隆机那就郁闷了。所以
给个8。
3)水货。简单一点的可以这么说,就是其他国家地区没经过海关,走私进来的
手机。这水货说的比较广了,包括了欧版,港行等其他地区国家的行货,串货,
充新机,克隆,翻新等等。这么说可能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把我们大陆各种各样
的货走私到美国去。美国就会把这些所有的货称为水货。水货一般都不保修的,
除有能力的商家自行承当保修。补充一点以前的水货是指欧版。
放心购买指数:不做评价
理由:水货包含的品种较多。不能一概而论
4)港行,估计大家的眼睛都为之一亮。说实话我也是。港行就是香港的行货,
和中国的行货一样。质量会比大陆的要好。就是有很多是繁体的要涮机,个人觉
得对机子有损害。 总之港行不错就对了。虽然香港和广州很近,但来回比较麻
烦,所以很多商家干脆对港行就不保修了。NOKIA说是全国联保,但那只是NOKIA
说的,大陆的经销商你说他们愿意给你们修吗。也就是说售后有差距,而且官方
升级竟然要收钱!
放心购买指数:7
理由:售后无,涮机对机子可能造成危害。但其质量应该比大陆产的要好。
5)欧版。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水货(因为香港怎么说也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分,竟
然也能算为走私。哎,中国的悲哀啊)。给欧版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在A地生
产的手机要发往B地,中途有人通过某种渠道偷逃了关税进入了中国国内市场进
行销售的手机。所以呢,欧版的是某个地区的行货。 保修呢?保修也只能是部
分商家给的保修。
放心购买指数:7
理由:售后无,涮机对机子可能造成危害。但其质量应该比大陆及港行的要好。
但亦分具体产地。所以给个 7 表示和港行相差无几。
6)翻新机:按照手机业内的说法,这种机是把一些收回的二手手机用化学液体
清理干净,重新换外壳,配上电池,充电器(假冒)和包装当作新机销售的就是
翻新机。一般来说中国常把这些货发往国外。所以大家不难想象,其他国家亦会
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对欧版和港行有成见了。保修没有。有的商家给的承
诺一般说是1月包修。可恶的是许多JS就当新机子卖你
放心购买指数:2
理由:虽说是假货,但主板都是原来的,对一些只是想先凑会用的朋友来说还算
可以。
7)充新机。这种机就是一些手机贩子把收回的很新的手机又或者是一些在香港
或者其他国家的一些电信商入网送的手机,送的手机在那些的地区很多人士玩几
天就会当作二手机卖掉,然后通过走私进来销售,总之充新机的概念就是这种手
机和新机几乎一样,没有破损或划痕。其实分辨很简单,一些在大陆没有销售的
机子而在在香港那边有的(例如萨基姆)。
放心购买指数:5
理由:这些货可以说是二手港行。可买性比较高,因为香港的玩家比较多。
8)板机。板机又称组装机。板机的概念大家都很模糊,但通俗的说法是把非原
厂的机板或是维修过的机板又或者是从报废机上取下有用的零件进行拼装的机板
,自己装上外壳,配上电池,重新包装后销售的手机统称为板机。板机的危害性
最大,并且会有爆炸的危险!
放心购买指数:0
理由:这不需要理由吧,别拿生命开玩笑了。
9)克隆机,看名字就知道了什么意思了,就是COPY了行货的串号等一系列的DD
。复制到另一台机子上。原先的克隆机比较差,现在的克隆机有的可以假到连维
修点的工人都不知道真假。不过大部分可以辨别的出的。无保修。
放心购买指数:不知道如何评价
理由:没人会故意去买克隆机的。一般都是上当而已。
参考资料:
1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找前十的工厂去做化妆品,手机行业和美妆行业的代加工是不一样的, 手机行业闭着眼组装生产就可以了,但美妆行业,你的底子配方是什么,产出来的就是什么。好的配方产品换谁生产也是好产品,大牌有自己独家的配方,所以找个稳定的生产渠道就没问题。但对于小品牌来说,一没自己独家配方,二没产品特点,就算找前十的代加工厂也是改变不了产品配方功效问题。
22021年中国已经有几千家美妆代加工厂,在这个同质化严重的时代,如何把产品配方功效做好,得到消费者认同,这才是现在品牌商该思考的事情。
3化妆品需求旺盛,品多样化但处于市场低端的品类,由于技术含量低、品牌价值低,同质化严重,以及出口转内销等,产能将严重过剩,所以美妆技术和美妆研究加持的品牌,才是以后美妆的高速公路。
4研发实力=产品质量,一个好的代加工厂必须具备良好的研发能力,没有研发能力就意味着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因为现实中存在很多没有自己研发团队的工厂,一般都是从别的实验室买回一些配方,然后按部就班地进行生产打样。这样的工厂基本上3到5年内都是用同一配方生产产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年代,很显然不论从质量、创新以及价格上都不具备竞争优势。
而东晟源研究院,携手世界各大权威技术研究机构联合研发,坐拥国内外七大生产基地,强大的企业优势可以更好的帮助品牌商,更好的把握化妆品市场的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