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ICAR英纳格是最早进入国内的瑞士手表品牌之一,品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制表经验。年纪大一些的老表友都非常喜欢这个品牌。英纳格手表不但质量出众、计时也非常精确,深得使用者的信赖。而近些年,随着英纳格推出新品手表。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关注个品牌。英纳格手表价格是多少就是大家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下面腕表之家就来告诉大家吧!
英纳格手表类型分为石英表和机械表。石英表表壳以不锈钢最为手表主材料,搭配不锈钢表带和不锈钢按扣、折叠口。市场价格一般在2500元——5000元之间。
英纳格ENICAR 传奇系列 316850351aAZ自动机械男表
机芯类型:自动机械机芯
表壳材质:不锈钢
表带材质:真皮
手表尺寸:42毫米
防水等级:50米
手表价格:¥5689
这款英纳格手白浅色指针针与刻度搭配个性白色底盘,岌以沉雅大方。在3点方位曰历/星期窗口双砑示。搭载瑞士优质自动机械机芯。水晶蓝宝石精明,透底!可感触自动锤的摆动及机芯内部的运动。手表防水50米。搭配黑色真皮表带与不锈钢折叠口。舒适,细腻,时尚!
英纳格Enicar 蓝牌系列 16851326G自动机械男表
机芯类型:自动机械机芯
表壳材质:不锈钢镀金
表带材质:不锈钢镀金
手表尺寸:38毫米
防水等级:30米
手表价格:¥5869
这款英纳格自动机械手表采用白色表盘,夜光刻度及指针,3点位置带有日历窗口显示。机芯搭载瑞士优质自动机芯。表镜为蓝宝石水晶玻璃,表底透底。防水等级30米。表带材质为不锈钢间金表带,搭配不锈蝴蝶扣。简洁方便,时尚优雅。
以上就是关于“英纳格手表价格是多少”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在档次上ENICAR英纳格属于四类中低亲民手表,虽然它并没有同级别的天梭和美度知名度高。但ENICAR英纳格的手表产品还是很不错的。
英纳格是瑞士名表,为什么现在很少听说英纳格了,以前可是老一辈最喜欢的品牌之一,那时候的品牌还有梅花、雷达、西马、山度士和帝舵等等。英纳格,英文ENICAR,是起源于1854年的一家古老的瑞士钟表手工制造作坊。ENICAR的名字,便是由RACINE家族,将其姓名倒转过来写而得名,籍以代表其家族百年以来代代相传精湛工艺的优良传统。
英纳格表是瑞士钟表业 历史 上的一名重要始祖,早于1910年,英纳格所出产的怀表因其精确度而备受推崇,甚至连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铁路人员,也开始广泛使用英纳格的计时表。到了1930年,英纳格开始制造自动及防水性能的腕表,进而渐渐跻身瑞士著名的钟表品牌。
1970年,英纳格比其它手表品牌更率先推出超薄型手表款式。而英纳格的大海明珠系列则是糅合了当年极受欢迎的雪葩系列款式的最新设计,秉承了雪葩系列抵受严寒和高空的性能,继续向深海作出终极的桃战。英纳格手表一向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为前提,以成熟、稳健的形象立足国际。
但是现在英纳格几乎少有人提起,在商场或者街上也很少见到英纳格的专柜了。主要是那时候英纳格有自产机芯,在没有ETA和SW机芯的年代大卖,很多厂家都使用过英纳格的机芯。但后来受到石英表的冲击,一蹶不振。而且主要市场是在东亚地区,并没有被斯沃琪等大集团看好也就没有被收购,也就没有了资金。
后来在90年代,被HK收购了,在一段时间内把部分装配工厂移到了HK等地区,配件也使用了很多非瑞士生产。品质在那时候开始有所下降。后来瑞士对钟表业开始规范,要求装配一定在瑞士完成,并且对配件的产地也有了相应的要求。英纳格才有所调整,依旧保持了其瑞士制造的名头。
估计老一辈的很多人都还留着那块带有 历史 记忆的老英纳格,如今的英纳格已经不是当年的英纳格了,时代在发展,很多优良的品质和品牌也需要传承。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很快就会被慢慢的遗忘。你记忆中还有哪些品牌?(木木撇撇撇,cr网络,侵删)
五六十年前,国产手表生产厂家少,知名品牌更少,而且手表是国家纳入的计划经济产品,凭工业证和当地交电公司签发的购买证(只供应单位)才买得到。而进口手表不需要购买证,但价格高出国产表几倍,一般百姓和工薪阶层买不起。
那时上海的“上海”表全钢19钻120元。天津的“海鸥”(新产品,全钢21钻)表125元。也有杂牌半钢的手表,天津人不认。
进口表中低档的“梅花”“罗马”“英格”“西马”“野马”“山都士”等很多,是年轻人追求的。而欧米茄,劳力士,空中霸王,双狮等高档表全自动表,是高收入群体享受的奢饰品。
我们年轻时候正是文革后期,刚参加工作不久,虽然挣钱不多,但是带手表是 时尚 (三转一响之一),又怕单位党团组织“阶级斗争分析会”,上班时,手表到厂门口摘下来,下班时,出了厂门再戴上。
几十年来也换过几次牌子,学徒工时戴的是“上海”,出师后换了“海鸥”,升二级工换的“西铁城”220元,结婚时换的“英纳格”260元,最后戴的是单位发的百年纪念表了……。
老铁路职工都知道,铁路局有规定,职工退休时都给一块表或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作为纪念。因为我们父子两辈人都从铁路退休,都有。不过牌子不一样,打退休后很少戴了。
70年代之前的时候由于信息比较闭塞,加上国内的消费能力有限,那个时候根本不了解世界上还有什么十大名表,当时只看过或听说的瑞士手表只有“罗马”、“英格(英纳格)”、“菊花(梅花)”三大品牌,80年代以后日系手表也走进了大众消费群体,最知名的有“精工”、“西铁城”等,以后逐步才知道有“江诗丹顿”、“卡地亚”等十大名牌,才知道原来我们流行三大名牌的手表连二线都算不上,但有多少钱就戴适合你的就可以了,明明月薪几千元还要追求几十万的高档品牌也不现实。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手表销售,别人可能以为“哇哦,是做奢侈品销售的,高大尚哟!”
对不起,我还真不是从事什么高大上的行业,说这个倒不是以偏概全,手表销售给很多人的固有的印象是站在像城堡一样的奢侈品牌手表专卖店里,身穿黑色定制西装,右手腕上佩戴着一只鳄鱼皮带的名贵手表。在灯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感觉有一种美国队长的气质。
其实呢,我做手表销售接近十年了,在一个三线城市主要卖一些大众品牌,当然这些品牌有国产品牌、有瑞士品牌、也有日本品牌。价格从几百到上万的都有。
那些几十万的顶级品牌,在我们这座城市目前还是空白,在这里,最顶级的品牌是劳力士,我销售过一只星期日日志型,懂得的人,我不必多讲。
前面讲的比较啰哩啰嗦,现在我就说说最近两年的直观感受,也当是诉诉不易(当下的情境,做什么好像都挺不容易的)。
我选择这个行业是出于自己的爱好,自己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收入微薄,但是很喜欢手表这个小玩意,尤其是机械表。当然以刚毕业那会,自己根本攒不下钱,更别说给自己买一只机械手表了。发了薪水无非就是跟朋友到小酒馆搓一顿。能点青啤就已经很奢侈了。
为了能够离手表更近,就选择了在我们小城最有名气的一家表行应聘。我记得当时应聘我的是一位阿姨,她简单问了我几个问题后,可能是觉得我这个小青年比较踏实吧,就让我填了一份简历,说是这两天给我通知,结果我回去等了一个月也没有通知。于是,我继续在快餐店打临时工。几个月后,我从快餐店离职,从家里穿上一件休闲品牌的西装,记得当时的衬衫还是一件深蓝色的,把自己整理的很干练,再次去了那家表行去应聘。这次面试我的是表行的老板,一个温文尔雅看起来像是“干部”的男人。同样是问了我几个问题,然后,我为了表示自己确实是认准了这个公司,把来过一次公司应聘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给他听。估计老板是被我的诚心所打动,最后我被录用了。
我开始了一名实习生的工作,当时是在2009年,记得那时候专卖店有一百来平,品牌档次由高到低是劳力士、帝舵、浪琴、雷达、豪利时、摩凡陀、梅花、英纳格、美度、天梭、西铁城,还有一个天珺表。开始的几天,我整天拿着一本公司打印的《基础知识》资料一边看,一边不耻下问。顾客到店,我会高喊一声“欢迎光临”顾客坐下后,店长或者老员工会吩咐我去奉茶。空闲下来,继续看那本已经被翻阅的“衣衫褴褛”《基础知识》资料。因为据说,这公司有个规定是一个月后要对实习的员工进行考核,考核两个方面:基础为专业知识和销售演练。为了保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我要拿出高考复习的干劲来。因为,那时我对这份事业是怀着赤诚之心的。我绝不辜负两次应聘才得到的工作机会。何况我确实喜欢手表这个行业。
一个月后,在我已经被分配到的一家商场的名表专柜上,我迎来了公司的考核团队。当时四五个表情严肃的女人,来到我面前,对我表明来意之后,我心里还特别紧张,但又比较兴奋。因为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表现一下这一个月来的辛苦成果了。
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她们的提问非常简单,我都能对答如流,另外,我的销售演练语言流畅,操作规范,我的表现换来了她们脸上洋溢的微笑,哈哈蛤。
从此,我成为了公司正式的一名钟表销售员。我的薪水主要是来自我销售的金额提成。话说,我性格内向,但是为了多挣着一口余粮,也是拼了自己这张老脸。每每有顾客经过,我都会“欢迎光临瑞士英纳格”欢迎光临瑞士天梭”。日复一日,这一句句的迎宾语成了条件反射。那一句欢迎其实并不发自肺腑,只想这个顾客能够停下脚步,开恩的给我提供一单销售,我能赚到那几十元的提成而已。整天看着一节节柜台里的手表,昔日那对手表炙热的喜爱也渐渐淡去。怎么看怎么都是一堆废铜烂铁。说白了,跟五金店里的东西无异,只不过价格高了。
每每跟顾客介绍手表时,都是一些公式化的陈词老调。可能顾客听着新奇,自己早就已经说到口舌麻木了。但是最初的两年,销售还是不错的,即使对这东西已经审美疲劳,但为了那份收入,还是很心甘情愿的。
2012年以后,我进入了公司市场部,做了一名小小的业务员。不是妄自菲薄,那会确实我只负责公司门下的县城门店。而为了适应县城顾客的消费能力,基本上进口表不会上专柜,而是把几个畅销款式放在仿柜里面。(仿柜:就是按照品牌形象柜台自己找工厂加工的柜台)然后再加三四个二三线的国产品牌。跟专卖店每个月七位数的销售金额也是天壤之别,能突破六位数就已经很不错了。我每周每个门店都会亲自去一趟,这是公司给我的硬指标。每个店都有指纹的考勤机,时间、地点都能考察到我。每次到门店检查基础营运,考核员工的专业能力,维护专柜的形象,再跟员工们一一沟通。做做销售分析,讨论一下怎样达成公司指标。
那时候,工作填充了我每个白天的生活,我感觉真的好充实。虽然还是在同一家公司任职,但是换了一个岗位觉得新鲜感倍增。能够每天在县城与市区之间来回,就像是每天都在旅行一样。比不了乔治克鲁尼的《在云端》我这也算是《在路上》了。时光一逝永不回,如今,我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年。十年里,我连续成为两年的销售能手,刚开始做业务员那一年,公司为了表彰我的业绩,给我配发了一只西铁城的光动能手表,这只手表,我至今仍然戴着。就像是一枚骑士勋章一样,代表着我对这个行业的喜欢与乏味。也代表着公司对我所作出业绩的肯定。它是我在这家公司所得到的第一次奖励,戴着它也一直激励着我前进,至今,我任然在这个手表行业里工作着。虽然,还是那些大众品牌,虽然有时候也还会厌倦,但是,相比十年前的我,我更加沉稳了,相比十年前的我,我更加珍惜这份工作了,相比十年前的我,我已别无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