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峡》文言文
翻译 从三峡全长七百里中看,两岸山都是相连的,没有中断的地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把太阳光和天空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晚上,绝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洪水暴涨满上山冈的时候,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被阻绝了有时皇帝的诏书急需传达,那么,从白帝到江凌,虽有一千二百里之多,早上出发,晚上便到,即使乘飞奔的马,驾者烈风也没这样快
每当春冬的时候,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谭,回旋着清波,倒影着两岸的景色高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怪的柏树,悬崖上流下的瀑布,飞花四溅,在山峰和树林之间飞溅,水清、树荣、高山、草盛,确有许多趣味
到秋天初晴下霜的早晨,树林萧瑟冷静,山涧寂静,猿猴啼啼的长叫,持续有很久,凄惨的声音异常,在山谷久久回荡,所以打渔的人说:"巴东三峡巫峡最长,听见猿声后,眼泪沾湿了衣服
通假字 阙通缺
作者 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或 古义:有时 )
(或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
(至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236396536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1、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 【八年级语文《三峡》翻译积累词语】自三峡七百里中[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3],暮到江陵[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5],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6],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7],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王先谦《王氏合校水经注》【注释】[1]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宣昌南津关,长193公里[2]沿泝(sù诉):顺流而下曰沿,逆流而上为泝泝,即“溯”[3]白帝: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东[4]江陵:今湖北江陵[5]湍(tuān团阴):急流的水[6](yǎn眼):山峰[7]巴东:指今四川云阳、奉节、巫山一带译文。
3 与 郦道元的《三峡》相关的课外文言文及译文在三峡的七百里地界中,江流两岸都是连绵不断的大山,连一点儿缺断的地方也没有;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住天光日影,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就被阻绝了。有时皇帝有令必须急速传达,就早晨坐船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即可到达江陵,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地,一日之内就到,即使是骑上快马驾起风来,也没有这样快。
三峡之内,每到春、冬两季的时候,那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打着回旋的清波,倒映在水中的山影,都十分壮观。江岸的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又有悬泉瀑布,从高崖上垂挂下来,飞流冲荡在岩崖之间。江水清清,树木苍郁,山势险峻,百草丰茂,真是情趣无限。
而每到雨后初晴或秋霜始降的早晨,三峡中又别是一番景象。树林和山涧现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又爬上高崖的猿猴在放声长叫,声音连续不断,甚是凄凉,空荡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也不消失。所以当地打鱼的人的歌中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 积累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课内除外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入峡次巴东 【唐】白居易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三峡闻猿 【唐】贯休 历历数声猿,寥寥渡白烟 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 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峡闻猿 【唐】慕幽 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独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庙,蛮烟寒锁夜郎城 凭君且听哀吟好,会待青云道路平 上三峡 【唐】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唐】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唐】李白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 飞入君家彩屏里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里, 翠屏丹崖灿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溪花笑日何年发, 江客听猿几岁闻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夔州歌十绝句之一 【唐】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瞿塘两崖 【唐】杜甫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 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悲秋 【唐】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初至犍为作 【唐】岑参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唐】杜牧 蜀道下湘渚,客帆应不迷 江分三峡响,山并九华齐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 【唐】孟浩然 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 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 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巫峡 【唐】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送人归蜀 【唐】张祜 锦城春色溯江源,三峡经过几夜猿 红树两厓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 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 长怨相如留滞处,富家还忆卓王孙 送王处士游蜀 【唐】齐己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 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 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 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 出峡 【唐】胡皓 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 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 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 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送友人归荆楚 【唐】许浑 调瑟劝离酒,苦谙荆楚门 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 潮落九疑迥,雨连三峡昏 同来不同去,迢递更伤魂 巫山高 【唐】陈陶 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赐瑶姬 花宫磊砢楚宫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秀色无双怨三峡,春风几梦襄王猎 青鸾不在懒吹箫,斑竹题诗寄江妾 飘飖丝散巴子天,苔裳玉辔红霞幡 归时白帝掩青琐,琼枝草草遗湘烟 琴曲歌辞·三峡流泉歌 【唐】李季兰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 玉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 三峡流泉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 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 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 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 峡中即事 【唐】廉氏 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 一道水声多乱石,四时天色少晴云 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2词 念奴娇 【宋】曹冠 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 巨石巉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 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 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 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 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 仙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 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 满江红 【宋】何师心 一水飞空,揭起珠帘全幅 不须人卷,不须人轴 一点不容飞燕入,些而未许游鱼宿 向山头、款步听疏音,清如玉 三峡水,堪人掬三汲浪,堪龙浴 更两边潇洒,数竿修竹 晓倩碧烟为绳束,夜凭新月为钩曲 问当年、题品是何人,黄山谷。
5 文言文《三峡》的赏析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
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二、问题研究 1材料的安排。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语言的运用。
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练习说明 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设题意图:①使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②抓住精彩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由整体到局部;③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问答题提示了背诵的思路,适宜先解决问答题,再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 1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线点的字注音。
重岩叠嶂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绝巘 飞漱 清荣峻茂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参考答案: 嶂(zhàn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襄(xiāng),上。 奔(bēn),这里指快跑的马。
湍(tuān),急流的水。 巘(yǎn),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漱(shù),冲刷。 峻(jùn),高而陡峭。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设题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本题的着眼点不在形式,只要学生能够将内容对应起来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教学建议 一、注重朗读。引导学生先默读,对照注解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然后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朗读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特色。 二、涵咏品味。
这篇短文富有诗情画意,意味隽永。应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的意境,涵咏体会,获得美的享受。
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把想像中的三峡风光用语言描述出来,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作扩展联想,而不要把重点放在文言词汇的讲解上。 三、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述出来。但是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得到作者的欣赏之情,他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
有关资料 一、郦道元生平 道元,字善长,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
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
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
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后试守鲁阳郡,道元表立黉序,崇劝学教。
诏曰:“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
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
蛮人指阙讼其刻峻,请前刺史寇祖礼。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还京,二人并坐免官。
后为河南尹。明帝以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诸镇并改为州,其郡、县、戍名,令准古城邑。
诏道元持节兼黄门侍郎,驰驿与大都督李崇筹宜置立,裁减。
6 文言文《三峡》课文和翻译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自:从,此处有“在”之意。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阙: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停午:一作“亭午”,中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襄,上。
陵,大的土山。 沿:顺流而下。
溯(sù):同“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王命:朝廷的文告。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市奉节县。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风:驾风。 以:认为。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快。或认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素湍:浪花翻滚的急流。绿潭:绿色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岸上景物的影子。 绝巘(yǎn):险峻的山峰。
巘,凹陷的山顶。 悬泉: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
飞漱:飞流冲荡。漱,喷射。
清荣峻茂:清清的江水,欣欣向荣的树木,高峻的山峰,茂盛的野草。 晴初:初晴的日子。
霜旦:打霜的早晨。 属(zhǔ):连续。
引:延长。凄异:凄凉异常。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能消失。 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云阳、奉节一带。
沾:打湿。 裳:(cháng) 赏析一: 郦道元的《三峡》(首段)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以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高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
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极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
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
“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三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茂”写柏树。“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本文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一切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作者介绍: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诼州市)人,生年不详,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卒于关中(今陕西临漳)。
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父亲曾多年为官。郦道元成年之后,也多次出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到过很多地方。
郦道元做官期间,执法严格,办事果断,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加惩处,因此触犯了一些地方豪强和皇亲国戚,后遭皇室暗算而死。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志于地理学的研究。
他喜欢游览祖国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欢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风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机会进。
7 文言文三峡的气氛 求答案啊三峡阅读答案
《三峡》是郦道元的一篇名篇。这篇课内阅读经常出现在各类考试中。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网我给大家整理了“三峡阅读答案”。走进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三峡阅读答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三 峡
自[从,由]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几乎,完全]无阙[同“缺”,中断,断开]处。重岩叠嶂,隐[遮住]天蔽[挡]日,自[如果]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本指阳光,这里指太阳]月。
至于[到了那]夏水襄[漫上]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断]。或[有时]王命急宣,有时朝发[从……出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御[驾]风,不以[认为,觉得]疾[快速]也。春冬之时,则素[白色]湍[急速流动的水]绿潭,回清到影,绝[极,最高处] [山峰]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冲刷]其间,清[水清澈]荣[树茂密]峻[山高耸]茂[草丰盛],良[实在,的确]多趣味。
每[常常到]至晴初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旦,林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涧[山谷,夹在两山间的水沟]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连续]引[延长]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断,停止,消失]。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选自《水经注·江水》,作者是北魏(朝代)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文中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
3文中写三峡水流汹涌湍急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由此可联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怪柏、悬泉、瀑布八种景物,这八种景物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6“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何写作特点?
[答]从想象角度侧面虚写三峡水流汹涌湍急。
7文章结尾引用渔者的歌的作用是什么?
[答]强调、渲染乐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
8今年我国尚在建设中的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请结合你对它的了解,说说这一工程竣工后,课文《三峡》中哪些内容将会改变?(举出两条即可)
[答]①不会再有“沿溯阻绝”的情况。 ②水流趋缓,“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也不会再有。
9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答]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