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2049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3400亿元,增长了66%。并且从2018年开始,增幅开始更加明显,这其中少不了线上购物渠道的贡献。线上渠道主要为电商销售渠道,大约有582%的消费者在线上购买化妆品时是通过电商渠道购买的,并且电商渠道销售规模占化妆品零售总额的规模正在逐年上升,在2019年时达到了30%。
除此之外,我国的化妆品行业电商渗透率位于世界前列,达到了314%,远高于全球159%的水平。综合来看,我国化妆品市场增长稳定,其中电商销售渠道的贡献越来越大。
化妆品零售规模逐年增长
我国的化妆品零售规模已经从2015年的2049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3400亿元,增幅达到66%。其中2015-2017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701%,2018-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91%,从2018年开始市场规模增长加速。
化妆品销售渠道
根据珀莱雅的招股书说明书,化妆品分为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其中线下渠道主要分为百货商店、超市及大卖场和日化专营店。线上平台主要为B2C 平台,如天猫、草莓网、乐蜂网、京东等;C2C 平台,如淘宝、Panli 等。通过各个销售渠道的特点可以看出,线上渠道性价比最高,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收获更多的客源。
中国化妆品市场电商渗透率处于世界前列
电商零售额规模近年扩张迅速,在线上红利的支持下社交电商平台快速崛起。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商市场,拥有数量最多的互联网用户和网购消费者,为电商渠道提供了巨大的用户基数。
根据CIC报告,我国电商渗透率由2015年的129%提升至2019年的258%,预计2025年将达到350%。2019年全球化妆品市场的电商渗透率为159%,作为化妆品消费大国的美国也只有219%,可以判断我国的化妆品市场电商渗透率处于世界前列。
电商销售渠道规模占比逐年增加
化妆品的线上购买渠道还可以细分为电商平台、品牌官网、跨境电商、直播平台、美妆类网站以及短视频平台。据艾瑞咨询统计,2020年电商平台这一渠道所贡献的规模占了线上销售总规模的的582%。同时,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5-2019年化妆品电商销售渠道占比从19%上升至30%,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713%。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包装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近年来,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整体生产快速发展,效益持续增长;出口创汇增长加快,进口数额快速回升;化妆品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美容院用产品质量令人忧;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法规强化化妆品的管理;国际大品牌国内受阻,本土品牌借势坚挺市场;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美容专业线发展不理想;男士化妆品发展提速,市场占有份额依然偏小;儿童化妆品市场发展迅速,品种和花样在不断增加;护肤护发品消费税取消化妆品多方面得到发展。
一个发展速度比房地产、IT业还快的产业;一个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一个整体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产业;一个知名品牌寥寥无几的产业一个蕴涵巨大商机而门槛较底的产业——这就是美容业和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却很少被经济学家关注的产业。
2007年中国的美容服务业营业总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现在美容消费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继房地产、汽车、旅游之后的另一大消费热点在未来5年,这个数字还要再翻一番。
早在2004年中国美容业推出的第一份学术报告——《中国美容经济年度报告》里就对中国美容业进行了第一次全景式观照4位经济学家何帆、巴曙松、钟伟、赵晓。首次确立了中国美容业的“经济学地位”。
美容业现在越高速增长一些产业问题越值得研究和国外的美容公司相比,中国的美容公司在管理、人才、品牌等方面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即使在全国240家上规模美容连锁品牌中为人们所熟知的品牌也很少。
专门从事美容教育和美容服务的北京绿柏伟业科技公司在全国已经有400多家加盟店应该说是该行业内的一家知名企业但其品牌消费者知之甚少美容业行业归口不明确、市场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及美容业统计指标体系还是空白等4大问题,亟待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美容产业在中国是朝阳产业,也是幼稚产业在产业发展的起飞阶段,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至关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对运用什么手段鼓励社会兴办美容业和引导、扩大美容消费目前尚无明确的政策可循。
市场需求大、从业人员结构复杂、实验性比较强和产业结构水平比较低是当前中国美容业的4大特点。尽管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但美容业至今没有进入成熟期,整个行业由于长期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寻找一种崭新的适合时代要求的产业运作模式迫在眉睫。
对于美容产业模式的关注和探讨虽然在今天还看不出什么重要性来,但随着美容产业的进一步细化和分化,我们将会发现产业模式的调整将成为美容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 “美容业太需要有实力的企业进入了而一些长期在美容业发展的企业也到了该提升品牌的时候了。”致力于美容行业的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尽管中国美容产业正在从单项经营走向综合经营形式也日趋多样但其产业模式的提升和改造还远远没有完成,而从所有制模式来看;目前主要是家族式职业经理人制和股份制的形式很少这显然不利于美容业的成熟和发展。但正是这种状况给外来资本和新生企业提供了进入的契机。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容产业的技术发展正在向新的领域挺进,这对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尤其重要。 提起美容与化妆品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女性的专利。其实,男士化妆品的消费需求一直存在,而法国香水业的新目标是儿童市场。 但目前在国内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预计未来这一营销方式将成为主流。但他同时指出特许加盟连锁经营虽然是一种先进的营销方式,但它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美容营业机构。除了特许加盟连锁经营外规模很小但具有专业化、特色化的美容机构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美业行业利润高,收入上不封顶,不会一成不变。
不管是美妆、美甲、美睫、还是半永久纹绣、美容,这也是越来越多女性选择从事美业的原因。
美业行业是不可被互联网替代的行业,买东西可以淘宝、唯品会、拼多多,但是我们的技术只在网上交易是不可完成的,也是不会消失的行业,因为只要有人存在爱美之心就不会消失。
自己的形象气质也会得到改变,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有很多女性在从事美业后形象气质慢慢都会得到改变,美业不仅自己变美,身边的人也会变美,还能赚钱,两全其美。
化妆品市场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化妆品市场也得以迅猛发展。1987年我国化妆品市场的销售额仅为10多亿元,1991年增加到40亿元,1993年猛增为90多亿元,近年来平均年增长率都达到50%
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已成为亚洲第二大、全世界第八大化妆品市场,行业内品牌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日益成为集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化妆品市场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从2002年开始,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化妆品销售始终呈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零售额同比增长速度逐年提高,2005年已达到286%,在所有商品零售额中所占比重也逐年增长。从总体上看,美容用品比例大幅上升,增长速度超过护肤品和洗发护发品,养护型日常彩妆成为国内市场发展的重点。持续快速增长将是化妆品行业2007年的发展主流
据预测, 2002-2007年间,中国的化妆品和其他护理产品的销售增长为每年平均7%。其中主要的增长力量来自于护肤品和彩妆,这些产品的主要目标对象是白领女性。护肤品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中占40%,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化妆品零售额预计将达到170亿美元。为了解苏州市化妆品市场现状、消费者状况与消费心态、市场的未来发展等问题,我们对苏州市化妆品消费市场进行了这次问卷调查,从中我们对苏州化妆品市场的概况及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 护肤类化妆品为主流在接受调查的大多数读者中,高达87%的人主要使用护肤类化妆品,而对于彩妆类化妆品的使用者仅占27%,两类均使用者为103%结果同时调查显示:除了有48%的人每天使用一次化妆品外,有41%的人一天要使用几次。这说明在苏州化妆品已成为大众商品,其普及率很高。在使用频率方面,男士和女士有比较明显的差异,485%的女士选择"一天几次",441%选择"每天一次",而有181%的男士选择"一天几次",597%选择"每天一次"虽然男士使用化妆品的频率低于女士,但是其使用频率的绝对值并不是很低,这也说明苏州的男性化妆品的市场容量不容小视,是值得商家开拓的一个市场。
长期以来,男性化妆品在化妆品市场一直处于弱势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男士开始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开始关心自己的皮肤,这一点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提到。那么,苏州的消费者又是如何看待目前男性化妆品存在哪些不足这一问题的呢?
446%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男性化妆品品种不够丰富,221%的被调查者认为购买不方便,201%的被调查者认为质量不够好,211%的被调查者认为功能不全,134%的被调查者对服务不满意。可见,目前苏州市场上的男性化妆品在品种、质量、功能、购买的方便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也说明苏州的男性化妆品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是商家不能错过的一块大蛋糕。
超市为最大销售渠道从化妆品来源上看,有964%的人是自己购买,有36%的人是接受亲友馈赠。在购买化妆品的人中,有453%是从超市购得,427%选择化妆品专卖店,127%是在一般化妆品店购买的,而仅有4%来自于美容院。这显示了苏州化妆品市场的一大特色:较多的人是在超市中购买化妆品的,这是苏州的超市特别发达的缘故。化妆品专卖店的从业者一般具有美容护肤的专业知识,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产品介绍和咨询,而且专卖店提供的化妆品品种比较丰富,所以有一大部分的人在专卖店购买化妆品。
目前,在苏州美容院的作用更多的是提供美容服务,而非销售化妆品。在使用化妆品的人当中,有547%的人认为应该用完再买,但也有不少人(257%)认为只要好就可以买,随意购买和偶尔购买的人只占到了其中的16%百元价位最受欢迎据这次调查统计结果,苏州人的化妆品月平均消费额在50-100元之间的占385%,100-200元的占159%,200-400元的占47%,超过400元的仅有03%可以看出,苏州的消费者中化妆品月消费额在50元以内的比较多(占405%),月消费在400元以上者大多为"白领"女性或其他高收入者。
在护肤品价格的调查中,42%的被调查者可以接受的价格在20元到50元之间,29%的被调查者可以接受的价格在50元到100元之间,137%的被调查者能接受100到200之间的价格,接受200元以上的护肤品的被调查者只有27%
中青年是消费主力军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化妆品使用者的年龄集中在20-40岁之间,其比例高达846%,20岁以下、40岁以上的使用者所占比例则很小。调查还显示,年龄在30岁以下的消费者,化妆品月消费在50-100元之间的较多,占403%;年龄在30-40岁的消费者中,可接受的月平均消费在50元以下的有407%;而50-100元的消费水平占了37%,二者相差不大。但年龄大于40岁的中老年人的化妆品消费则较低,每月愿意用于化妆品消费的金额在50元以下的就占到688%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有很大关系。 在使用化妆品主要目的的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健康、美丽和礼貌,其比例分别为669%391%和143%、。这说明人越来越重视自身皮肤的健美和护肤品的滋润、养颜效果,希望使自己的肌肤更加白嫩、细腻、润泽,更富于弹性、富有朝气。在自己美丽健康的同时,给别人的感觉也更舒服。
“回归大自然”是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们的美好向往,这种向往也表现在化妆品的消费需求上。与一般产品相比,添加天然产物的化妆品更安全、无刺激性或刺激性更低,并且由于加有天然有效成分而对人体的皮肤产生独特的、更为理想的护理功效,因此,也更受消费者青睐。化妆品消费市场也呈现上述趋势。应该说,这与人们使用化妆品主要为了健康的目的是相符的。
消费者重质量和价格
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因素中,73%的被调查者选择“质量”,34%选择“功能”。由此可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商品的要求也在提高,在选择化妆品时更加注重考虑化妆品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人们希望保养、美化肌肤一物多能、快速高效,以节省时间。因此,能满足人们这一需求的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化妆品将越来越受欢迎。
如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化妆品市场有了极大发展,产品更丰富、充裕,销量连年大幅增长。可以预计,今后几年,化妆品市场仍会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市场存在巨大潜力 。我们认为,其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护肤类产品稳定增长,其中以集润肤、保湿、营养、健康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效产品增长较为迅速。随着追求多功能产品的心态日渐明显,特殊功能型产品消费量将会上升。同时,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40岁以上的中老年化妆品市场需求量将有所增加,如果我们善于调查和把握中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减除皱纹、抗衰老等类型产品将能开拓这一市场销售的新局面。
天然型化妆品将越来越受欢迎。不含色素、少含防腐剂及乳化剂,富含天然动植物成分的天然型化妆品以其安全性高、温和、效果明显等特性将特别受消费者的喜爱。潜在的男性化妆品市场。相对于女性化妆品市场,目前我国男性化妆品市场还是一块处女地,真正有竞争力的国内高档品牌尚未出现。已有很多公司对这一市场的发展潜力作了详细调研,为今后启动这一市场提供了必要的现实依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化妆品消费市场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如果商家能在扑朔迷离的市场环境下及时了解并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必能开创出新的市场空间。
附表1:2006年世界级化妆品排行榜
一、法国LANCOME(兰蔻)
二、美国ESTEE LAUDER(雅诗兰黛)
三、日本SHISEIDO(资生堂)
四、法国DIOR(迪奥)
五、法国CHANEL(香奈尔)
六、美国CLINIQUE(倩碧)
七、日本SK-II
八、法国BIOTHERM(碧欧泉)
九、HR(赫莲娜)
十、美国ELIZABETHARDEN(伊丽沙白雅顿)
十一、法国CLARINS(娇韵诗)
十二、法国GUERLAIN(娇兰)
十三、法国SISLEY(希西黎)附表2:排名前5位化妆品牌
品牌 市场占有率%
1、倩碧(雅诗兰黛) 103
2、美宝莲(欧莱雅) 99
3、Cover girl(宝洁) 94
4、露华浓 89
5、兰蔻(欧莱雅) 71
附表3: 排名前5位化妆品牌
品牌 市场占有率%
1、Gemey/美宝莲(欧莱雅) 128
2、Loreal Perfection 104
3、Max Factor(宝洁) 52
4、Lancome(欧莱雅) 52
5、Margaret Astor(Coty) 47
附表4:5大口红品牌
品牌 市场占有率%
1、露华浓 222
2、欧莱雅 137
3、Cover girl 126
4、美宝莲 123
5、Bonne Bell 107
附表5:5大眼部彩妆品
品牌 市场占有率%
1、美宝莲 344
2、欧莱雅 176
3、Cover girl 174
4、露华浓 100
5、Almay 81 附表6: 5大脸部彩妆品
品牌 市场占有率%
1、Cover girl 264
2、露华浓 176
3、美宝莲 130
4、欧莱雅 113
5、Neutrogena 75 附表7: 5大护甲产品彩妆品
品牌 市场占有率%
1、Del Labs 264
2、露华浓 176
3、美宝莲 130
4、欧莱雅 113
5、AM Cosmetics 75
附表8:全球化妆品地区零售额
产品 Qite Aid(美元) Wal-Mart(美元)
露华浓 Skin lights 1399 997
美宝莲 Express Make up 829 597
Cover girl Outlast口红 1099 764
欧莱雅 Featherlash 745 547
总计 4072 2905
地区 销售额 增长率(%)1997-2001 增长率(%)2000-2001
北美 80亿 293 45
西欧 589亿 73 59
拉丁美洲 204亿 65 04
近年来,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整体生产快速发展,效益持续增长;出口创汇增长加快,进口数额快速回升;化妆品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美容院用产品质量令人忧;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法规强化化妆品的管理;国际大品牌国内受阻,本土品牌借势坚挺市场;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美容专业线发展不理想;男士化妆品发展提速,市场占有份额依然偏小;儿童化妆品市场发展迅速,品种和花样在不断增加;护肤护发品消费税取消化妆品多方面得到发展。
2007年全国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化妆品零售额约达488亿元,比06年增加1017亿元销售额,增长263%。2001年到2007年的化妆品销售环比平均增速达到2071%。
2007年欧泊莱以985%的综合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其次为欧莱雅和兰蔻,其后依次是玉兰油、雅诗兰黛、迪奥、资生堂、倩碧、无添加、香奈儿和碧欧泉。市场占有率排名因城市而异。最近几年成长最快的几个品牌:无添加、欧莱雅、希思黎、迪奥、雅诗兰黛、巴比波浪、百草集、家美乐、植村秀和姬芮。
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上高端产品全部被外资垄断,欧莱雅、拜尔斯道夫这些全球一线化妆、护肤品牌,主要坐拥中高端产品,外资要扩大市场份额,收购国内民族品牌公司是最快的捷径。未来几年外资进入中国化妆品市场还会加大,扩大到低端市场。同时,2007年中国男士化妆品市场增长5266%,但中国处于生理成熟阶段已有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男士将近一亿,按人均年消费200元计算,也有超过200亿的市场容量。将其视为一座金矿并不为过,只待市场成熟。
护肤品行业分析的特点如下:
第一、中国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市场可以说有这样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市场容量巨大。众所周知,中国有着广泛的人口基础,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全球最大市场,仅仅从1996年到2016年短短20年时间里,中国美妆护肤行业从人工作坊的工作方式,依靠学习国外产品到现在的拥有自己的科技研发团队、集团化经营,并且已经开始能够在一些方面跟国外品牌缩小差距甚至领先。
第二、据统计,中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200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数据显示,规模接近684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7年,化妆品市场的年销售额轻松达到千亿级别,年递增有望达到13%以上。
第三、第二个特点是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很多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开始对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比如对护肤的认识,从简单的面霜,到现在常常出国采购高端品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中国的消费对象开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比如从消费对象的年龄看,消费者群体开始向低龄和高龄人群延伸;从消费对象来看,在男士和婴儿这样的小众群体,也是还有深挖的潜力。
第四、前面两个特点都是让化妆品公司感到兴奋的地方,那么第三个特点是竞争压力巨大。被称为“美学经济”的中国美妆护肤市场,经过20多年的迅猛发展,现今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面对这样的大蛋糕,化妆品公司不可能稳坐泰山,坐等消费者来消费,更多时候,各大厂家商家为了争夺市场,杀得火星四射,天昏地暗。化妆品厂家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名目繁多的化妆品品牌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现阶段,中国化妆品企业依旧以中小企业为主,科研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科学配方研制和开发仍处于仿效阶段。国内大多数美妆护肤品牌平均产值在1000万元以下,上规模的本土品牌仅有北京大宝、上海家化等少数几家,集团竞争力十分有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