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保湿剂使用的时间和剂量以及使用的范围和产品的成分。保湿剂要在沐浴后涂,如果是化脓的皮肤范围尽量不要涂抹保湿剂,在选择保湿剂的时要尽量避免有香精和酒精成分,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过敏性皮肤,即使无症状的部分皮肤也会变干燥,所以平时需要涂抹保湿剂。保湿剂的种类大体分为油、凡士林、霜、乳液等。幼儿使用保湿剂时,最好用无色、无味、无香的专用产品。
沐浴后一定要涂抹保湿产品。沐浴八小时后,涂抹的保湿霜百分之五十以上会被吸收,所以最好每天涂三次保湿产品。不洗澡直接涂抹保湿产品也是可以的。因清洁过度反而会给皮肤带来刺激,所以直接补涂也可以。但若是皮肤沾染汗液、灰尘等污染物质时,则需要用水简单清洗后再涂抹。
相反,在已化脓的伤口部位涂抹保湿产品时,产生刺激和过敏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要在皮肤状态好转、化脓症状消失后再涂抹。有效使用保湿剂,并控制局部使用的量,不仅有助于提高皮肤障壁机能,还可以预防并发症。另外,紫外线也是使皮肤变干燥的原因之一,所以 最好也涂些防晒霜。
选择保湿剂时,首先要核实产品成分,若含有脂肪酸、胆固醇、神经酰胺、甘油等成分,会有利于修复皮肤障壁机能。其次看其是否是无香精、无酒精、无防腐剂的产品。当然就算有这样的标志也不能说明该产品100%安全,但刺激性会相对较小。
面膜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湿,面膜成分表中第一位基本都是水,其次浓度成分最高的就是各类保湿剂,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各类小分子多元醇,例如:甘油、丙二醇等。保湿剂主要是通过分子结构中含有的羟基,而氢键能够结合周围水分子,起到保湿作用。
当然不同类型面膜的主要分子不一样,具体什么成分开头比较好,需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只要是选择防腐剂比较少的面膜就可以,面膜中常见的防腐剂成分有:羟苯甲酯、羟苯丙酯、羟苯乙酯、苯氧乙醇(可能会有灼热感)、甲基异噻唑啉酮(可能会致敏)。
面膜分类
凝胶状:透明或半透明的凝胶或胶布状,常用于鼻贴,眼角贴等,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醇,添加了一定量保湿剂和润湿剂作增塑剂。有保湿、去黑头功能,或含有活性成分用于眼角抗皱。
软膜粉:以粉末为主,通常包含海藻酸盐等高分子,含有钙或镁化合物(如滑石),其余为填充粉末,在用水调制成均匀浆状后涂敷后,逐渐成膜(海藻酸钠与镁结合为不溶胶质),可以揭下。水分蒸发时有收缩感。
硬膜粉:主要成分是生石膏,加水后发生水合反应,发热固化后可完整揭下。有时添加薄荷脑、薄荷油、冰片等组分可消除热感。
1 透明质酸
也叫玻尿酸,雄鸡冠萃取液,被誉为最佳保湿剂,是人体真皮层中重要的粘液质,可吸收数百倍于自身重量的水分,补水效果卓越,但保持力弱,所以需要加涂油脂成分乳液锁水。
2 胶原蛋白
作为保湿剂效果一般,但有改善肤质的功效,这是很多保湿剂不具备的。弹力蛋白、丝蛋白、燕麦蛋白都属于水解蛋白。
3 维生素原B5
D—Panthenol渗透性保湿剂,经肌肤吸收后,与维生素B6一起作用,可增加肌肤玻尿酸含量,给予肌肤光泽及保湿作用,能刺激细胞分裂再生并组织修复,尤其适合熟龄肌肤使用。
4 氨基酸
不如其他保湿剂的吸水性高,但是对水分具有调节作用,角质层中的水份含量减少时,氨基酸含量同时降低,所以氨基酸的添加是必要的。
5 甘油
天然成分,是最普通的保湿剂,能够使角质维持水和状态,具有保持水分的功能。适用于各类肤质,安全性能好不易引起过敏。
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简称HA)又叫玻尿酸,是人体真皮层中重要的黏液质,被誉为最佳保湿剂。它有非常强的吸水能力,可以吸收相当于自身500-800倍的水分,在短时间里让皮肤角质水分充盈,大分子透明质酸还能增强皮肤长时间的保水能力。
透明质酸更具分子量大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大分子透明质酸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屏障,防止水分流失,但是触感较粘。
2中分子透明质酸能够滋润角质层,提供长久保湿。
3小分子透明质酸真正能够深入真皮层,从肌底改善干燥老化。
只含有单一分子透明质酸的护肤品效果有局限,最好是挑选三种分子共同结合的保湿产品。
可以说,玻尿酸是迄今为止效果最优、价格最贵的保湿剂,广泛用于奢侈级保湿品,而这两年在平价保湿品成分列表中也开始展露身形。玻尿酸并非酸类,而是一种粘多糖,性质温和无刺激,同时也是最稳定、最易保存的一种保湿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