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入门教程如下:古筝的选购、古筝戴甲问题、弹琴坐姿。
一、古筝的选购
古筝乐器质量的好坏要从音色、音质、音量、灵敏度、均衡度、工艺质量、外观造型等方面来进行衡量。
1、音色:要柔美明朗、发音松透,高音清亮不单薄、低音淳厚而不浑浊。
2、音质:要纯而不噪,无沙、哑之音。
3、音量:在讲究音色、音质的前提下尽量要求其音量大,要求共鸣力强声音传得远。
4、灵敏度:在各种演奏手法中各个音区发音都很敏感。
5、均衡度:要求高、中、低音区的音量平衡,音色统一。
6、外观造型:古筝既是一个横置乐器,又是一个精美的工艺品;所以在外观上要求制作精细、选材上乘、造型上以秀长、端庄为美。
二、古筝戴甲问题
1、假指甲尺寸。
计算假指甲长度的方法。以没有留长指甲的手指为准,从指甲尖开始量起,到第一关节处为止,如得出30mm,再把30mm减掉十分之一(3mm),得出的27mm即假指甲的长度。拇指不必量度,拇指假指甲的长度应比其它手指长十分之一。
2、假指甲材料。
常用的材料包括:塑料、牛角和玳瑁,当然玳瑁的最常用,也最好。
3、戴假指甲有几个基本原则要注意。
(1)假指甲戴在手指的第一个关节内,绝对不能碰到第一个关节,妨碍关节的活动。
(2)假指甲尖突出指头5mm,拇指可长一些。
(3)胶布应选有弹性的,不能用纸的。不应过阔过窄,以阔1公分最佳。
(4)把贴好胶布的假指甲紧贴在指肚上,用胶布短的一头(25公分)固定位置。躔胶布时注意不要把假指甲的底部封住,胶布原阔1公分,整条胶布躔完后,仍然阔1公分。
三、弹琴坐姿
1、琴凳的平面要够大,钢琴的琴凳最理想,又可调整高度。
2、不要坐得太深,只能坐琴凳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更不要往椅背上靠。
3、双脚踩地。小孩子踩不到地的话,要用小凳子垫脚。
4、身体一定要到前岳山。
5、腹部与琴的边板之间,保持两拳距。
日常养护
1、在潮湿的天气环境下,一定要注意将古筝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位置,不用的时候可以在琴袋里放上干燥剂等吸湿气的物品再将古筝包装存放。
2、在过分干燥的天气环境下,古筝的弦孔处甚至底板,会出现一些裂纹,这时候一定要尽早防护,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乐器保湿膏均匀涂抹在裂纹周边,以预防裂纹扩大。
3、一定不要让古筝在太阳下长时间暴晒,否则对面板损害很大。
4、不要让面板沾水,下雨天搬运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用软的摩擦棒吧~还有就是我看到用毛刷的也有,软的排笔~不过感觉没用软摩擦棒好用。下面是网上看到的:
古筝在演奏时,面板朝上,空间中所飘落的灰尘极易吸附在面板上,特别是筝码之间的灰尘难以清除。请不要用湿布擦面板,大面积的面板吸湿会使用、筝的声音发闷。使用一软擦棒,就能方便地清除灰尘;同时也不要用腊类物品抛光面板表面,否则极易产生“移”码、“跳”码现象。
1/5
木材开裂的原因:
一,因为振动导致开裂,故在外出演奏的时候,需要装入琴盒缓冲碰撞。
二,是水份的不足也会引起的木材缩小。一般垂直方向开裂比较少见,而在制作乐器前就选择好材料。
三,由于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古筝的寿命会大大缩短,不管是天气太潮湿或太过于干燥都会对我们的古筝受到伤害。
2/5
古筝的保养应注意:
防止曝晒、受潮、碰撞。出门或不弹的时候,如没有专用盒子最好用布包裹起来,防止暴晒、雨淋、潮湿等原因照成古筝损毁。因为古筝的内腔较大,并且木料大多数在外裸露,特别是面板料松软,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在阴雨天或黄霉季节不弹筝时,最好把出音孔遮掩,以免板面受潮后影响发音效果,或因受潮胶合处上霉使胶着力过早地开胶。
3/5
移动古筝或者校音的时候,应该用手先向上抵弦,减少弦对筝柱的太大压力后再移动,以免损伤(特别是尼龙钢丝弦)和擦伤面板。
最好弹奏古筝前准备工作,要将手擦干净,防止手上的水、杂物、油等粘在弦上,使弦被弄脏或生锈而减少使用期限。
4/5
当木质细胞核内的水份量和周围空气的水份量趋于平衡时。空气干的时候木材萎缩,从而减缓细胞内部的压力,空气非常潮湿会对木质的纤维是非常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要保证理想空气的湿度是55 %。一但长时间处于湿度30%将会导致古筝的开裂。
5/5
如何防护:
最好在排放乐器房间里放上一个空气湿度计。当发现空气比较干燥的时候,放个加湿器,用保湿膏对古筝花板,岳山,穿陷孔等容易开裂部位进行擦拭,好的古筝一定要加强日常维护。
01、古筝的基本构造
1、琴弦:多用尼龙缠弦,用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最早以25弦为最多(分瑟和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又赠至16根、18根、21根等,现最常用为21弦古筝。琴弦的颜色有两种,白色和绿色。
2、琴码(琴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
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4、面板:即是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义甲,琴扳手等。
02、戴义甲
1、大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向指尖上方斜45度佩戴。
2、食指和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
03、演奏姿势
1、琴座要调节,高低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腰部平行。
2、双腿自然曲起,左脚前,右脚后。
3、上身端正,背挺直,只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坐满。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大约一拳。
4、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04、古筝的常用弹奏技法
1、勾:中指向里弹
2、托:大指向外弹弦
3、劈:大指向里弹弦
4、剔:中指向外弹弦
5、挑:食指向外弹弦
6、抹:食指向里弹弦
7、打:名指向里弹弦
8、提:小指向里弹弦
9、双勾:中指连勾两弦为一声
10、双托:大指连托两弦为一声
11、双劈:大指连劈两弦为一声
12、双抹:食指连抹两弦为一声
13、小撮:大指、食指同时向掌心方向弹弦
14、大撮:大指、中指同时向掌心方向弹弦
15、双托撮:大指双托,中指勾,同时弹三弦
16、延续符号:某种指法的连续使用,短横线可若干
17、花指:大指向外连弹数+弦
18、扫摇:中指重勾与大指劈托的快速弹奏
19、摇指:手指向里向外连续快速弹弦
20、三指轮四指轮:手指在同一弦上依次弹奏
21、扫弦:一指或多指向里或向外同时快速扫弹数弦
22、琶音:手指由低音到高音依次弹弦 手指由高音向低音依次弹弦
23、上行刮奏:食指由低音向高音依弦序划弦
24、下行刮奏:大指由高音向低音依弦序划弦
25、柱左边音刮奏:大指或食指在雁柱以左弦段划弦
26、四点:用勾、托、抹、托指法快速弹奏
27、轮抹:双手食指连续快速交替弹弦
28、有时值滑音:据谱面节奏要求作上滑或下滑
29、揉弦:左手在雁柱左侧上下缓慢揉动该弦
30、颤音:左手在雁柱左侧上下快速颤动该弦
31、按音:左手在雁柱左侧按弦,将音升高至相邻上方弦的音高
32、上滑音:右手弹弦后,左手随即按压该弦,使音升高
33、下滑音:左手先按弦,右手弹奏时左手即刻放弦
特别提示
1、弹奏时面部表情放松,演奏时动作自然,不驼背也不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
2、佩戴义甲时不要挡住手指的关节,胶布的一半应覆盖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
古筝
古筝,弹拨弦鸣乐器,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而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古筝的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
乐器养护
日常养护
古筝是木质材料的乐器,木头很容易受到天气及环境的影响,这就给古筝的日常护理带来了以下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潮湿的天气环境下,一定要注意将古筝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位置,不用的时候可以在琴袋里放上干燥剂等吸湿气的物品再将古筝包装存放。
2:在过分干燥的天气环境下,古筝的弦孔处甚至底板,会出现一些裂纹,这时候一定要尽早防护,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乐器保湿膏均匀涂抹在裂纹周边,以预防裂纹扩大。
3:一定不要让古筝在太阳下长时间暴晒,否则对面板损害很大。
4:不要让面板沾水,下雨天搬运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5]
使用养护
除了这些天气或环境容易造成乐器受损,日常练习中或练习后也应当多多注意乐器保养。
1:保证手指的干燥再触弦,不要用打湿了的手指触弦,很容易使琴弦钢丝生锈。
2:不要用湿抹布或纸巾擦面板、底板。作为发音最重要的部分,沾水后会严重影响木质,造成音色变差。
3:定期清理琴面灰尘,琴头琴尾光滑处可以用少量家居清洁剂增加光亮。
4:平时存放时可使用一块布料盖住琴弦,如果长途搬运或者托运时,一定要将琴码拆卸下来,避免受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