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貌双全的刘兰芝,为什么被婆婆焦母驱遣回娘家的原因如下:
表面上: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焦母对促卿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这个女子不讲礼节,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张!邻居有个贤惠的女子,名字叫秦罗敷,(长相)可爱,没有谁比得上,母亲替你去求婚。(你)就赶快休掉刘兰芝,打发她走,千万不要挽(她)!”
实际上:
是焦母认为刘兰芝配不上他们家。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焦母听到(儿子)这些话,泪水随着说话声一起流下,说:“你是世家的子弟,又在大官里任官职,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溅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东邻有个贤惠的女子,她的美丽在城内外是出名的,我替你去求婚,早晚就会有答复。”
因为刘兰芝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虽然有很多中国古代妇女共有的特征,但是她有自己的个性就像最开始,刘兰芝已经明白她不可能在焦家再呆下去了,焦仲卿是抗不过他母亲的,而且最后也是她先去赴死
兰芝不是一个传统的媳妇,而焦母是一个传统的婆婆,她希望能够完全地控制兰芝的身体和思想,这就导致了婆婆对她的不满,认为她"举止自专由"
导语:
《孔雀东南飞》是我们在高中所学习的一篇长诗题材的文言文,它是我国古代首个长篇叙事诗歌,有着“长诗之圣”的称谓。
作为汉乐府中人们能够耳熟能详的一篇文章,《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并成为“乐府双壁”,但是在现在的课文中却把它给彻底删除了。
《孔雀东南飞》中讲述了一段凄惨的爱情故事:
在东汉末年永安年间,作为本文女主角的刘兰芝,才貌双全,在17岁的时候就嫁给沪江官吏焦仲卿为妻子。
刘兰芝嫁给焦仲卿以后,日日夜夜都在勤劳奔波着,为了这个家她尽了最大的努力,和丈夫也是甜甜蜜蜜,有趣的是焦仲卿自幼和自己的妈妈一起过着相依为伴的日子。
在他结婚后,母亲总觉得刘兰芝剥夺了自己在儿子心中的位置,所以总是对刘兰芝所做的一切挑三拣四,性格刚毅的刘兰芝告别丈夫回到自己家中。
自己的家人却逼迫自己改嫁他人,刘兰芝不从,焦仲卿知道这件事后认为妻子对自己不忠心,更加的冷了刘兰芝的心,所以刘兰芝选择了自杀,焦仲卿也随之而去,上吊殉情。
从古到今
在《孔雀东南飞》中,作为男主角的焦仲卿,并没有处理好母亲和自己妻子之间的关系。
首先作为儿子的他没有让自己的母亲感觉到一丝的温暖,从而导致自己的母亲产生了嫉妒的心理,并且最后放弃了自己的母亲,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
其次作为丈夫的他也没有尽到自己丈夫的义务,他听信别人的说法,不了解自己的妻子对爱情的忠贞,甚至将自己的妻子逼上了自杀以证自己的清白。
然而在现代也有很多和焦仲卿一样的男同胞们,他们都是宠母癖患者,不是说他们想要和自己的母亲结婚,而是自己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有自己的母亲来决定,他们没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感觉就只是按照自己母亲的意愿活着。
而作为女性尤其要注意这样的男性,同时男性朋友们也要注意有这样的女性。
人性变换
现实中和《孔雀东南飞》中一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最为典型的大部分都是出现在女性身上,各大网络平台都有那么几个:
在男方和女方快要步入结婚殿堂的时候,在女方家里,女方的母亲问男方多要五万的彩礼,作为一个正常家庭的男方,自己的父母为了自己结婚已经榨干了他们自己,才将三十万的彩礼给凑出来,哪有那么多再给女方。
女方的母亲说没有这些钱,就不结婚了,女方也劝男方将钱快点拿出来,那么长时间的感情,到现在就为了五万,女方跟从了母亲的意愿,破坏了一桩美好的爱情。
是啊,刻骨的爱情竟然敌不过五万块钱啊,其实在这个事情上,我们也明白了一点就是,对于宠母癖的人应当尽量去看仔细。
女人们天天把离婚挂在自己的嘴边,以此作为要挟。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我们不得而知。
后记
现如今的社会稀奇百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你都有可能遇到,那么你要如何去抉择呢?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道德的缺失,人们现在为了一点利益,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遇到这样的人和事,我们真的感到悲哀。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人们将父慈子孝、慈母良妻的观念抛却的一干二净,也是文化出现了断层。
总的来说,在人们心中利益大于一切的观念,早已刻骨铭心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