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为什么喜欢画梅兰竹菊?

古代文人为什么喜欢画梅兰竹菊?,第1张

要欣赏中国绘画,对中国画中有名的“四君子”是不可不进行了解和研究的。 “四君子”是指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中国古代绘画,特别是花鸟画中,有相当多的作品是以它们为题村的,它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君子”之称。 我们先说梅。我们知道,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那么,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入画的呢? 据画史记载,南北朝已经有人画梅花,到了北宋,画梅就成了一种风气,最有名的是仲仁和尚,他创墨梅,画梅全不用颜色,只用水墨深浅来加以表现。据说他有一次,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纸上的影子,从中得到了启发,便创作出用浓谈相间的水墨晕染而成的墨梅。此后,另一画家杨补之在这种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画法。创造出一种双勾法来画梅花,使梅花纯洁高雅,野趣盎然。元明以来,用梅花作画更多。元代最大的画梅大师应该首推王冕,他自号梅花屋主,他的水墨梅画一变宋人稀疏冷倚之习,而为繁花密蕊,给人以热烈蓬勃向上之感。王冕的存世名作,是他的一幅《墨梅图》他用单纯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笔致,生动地传达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怀。 明清的画梅者举不胜举,如刘世儒、石涛、金农、汪士慎等,从风格来看,他们大体继承了宋人的疏冷和元人的繁密两种画风。 但是,要画好梅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画梅人还必须有画梅人的品格,有人称之为“梅气骨”,一种高尚的情操和洁身自好的品格,正所谓:“画梅须有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再看兰花。人们画兰花,一般都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 如楚国诗人屈原就以“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但兰花入画则比梅花晚,大概始于唐代。到了宋朝,画兰花的人便多了起来,据说苏轼就曾画过兰花,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南宋初,人们常以画兰花来表示一种宋邦沦覆之后不随世浮沉的气节,当时的赵孟坚和郑思肖,被同称为墨兰大家。 元代以郑所南画兰花最为著名,寓意也最为明确。据说他坐必向南,以示怀念先朝,耻作元朝贰臣;他画的兰花,从不画根,就像飘浮在空中的一样,人间其原因,他回答说:“国土已被番人夺去,我岂肯着地?”因此,欣赏绘画,也是必须了解历史背景的。而清人画兰,则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最为著名的了。郑板桥是一个注重师法自然的人,他画过盆兰。但尤嗜好画“乱如蓬”的山中野兰,为此,他曾自种兰花数十盆,并常在三春之后将其移植到野石山阴之处,使其于来年发箭成长,观其挺然直上之状态,闻其浓郁纯正之香味,因而得山中兰“叶暖花酣气候浓”的贞美实质。 竹入画,大略和兰花相当,也始于唐代。唐代的皇帝唐玄宗、画家王维、吴道子等都喜画竹。据说到了五代,李夫人还创墨竹法,传说她常夜坐床头、见竹影婆娑映于窗纸上、乃循窗纸摹写而创此法。到宋代,苏轼发展了画竹的方法,放弃了以前的画家们的双勾着色法,而把枝干、叶均用水墨来画,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背。以后的元明清时代,画竹名家辈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鸟画家,没有不画竹的,而且开始强调竹的整体气势。不过,在众多的画家中,郑板桥的画竹也堪称为一绝。 对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因此,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郑板桥的作品,存世较多,流传也广,自清代以来,被世人行家所叹眼,成为“人争宝之”的珍品。 菊花入画则稍晚,大略始于五代,比起梅兰竹来说,表现菊花的作品则相对要少得多。根据画史来看,五代徐熙、黄筌都画过菊,宋人画菊者极少。元代苏明远、柯九思也有菊的作品。明清两代画菊的也不多。现有明代吴门画派中最享盛名的画家陈淳的一幅《菊石图》藏于首都博物愤,这是本来就较少的菊花作品中的珍品。 梅兰竹菊入画,丰富了美术题材,扩大了审美领域,它们不但本身富有形式美感,而且可以令人联想起人类的品格,所以它既便于文人们充分发挥笔墨情趣,又便于文人们借物寓意,抒发情感,因此,描写“四君子”之风至今不衰。 所以 都喜欢画这几样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落花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花绝句(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李郎的诗 梅

一度相思一度逢,最情痴处最多情。三千树居孤山下,此枝偏生山之陵。

秋瑾的《梅》

一度相逢一度思,最多情处最情痴。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高二2王淑桦)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忆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题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早梅 清·宁调元

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 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枯梅 清·吴淇

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 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转乾坤属画家。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梅花诗 清·俞樾内子

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和内子梅花诗 清·俞樾

庭院无尘夜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荦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落梅 清·律然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梅 花 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妆。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 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陶渊明《幽兰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屈 原《九歌》

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离骚》

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佩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张 衡《怨 篇》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云远,我劳如何。

释无可《咏兰》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李德裕《花药栏》(花药四时相续,常可留玩)

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

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唐彦谦《兰》(二首)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黄 滔 《芳草》

泽国多芳草,年年长自春。

应从屈平后,更苦不归人。

张友正《春草凝露》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

已赖阳和长,仍渐润泽频。

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

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

将行愁浥迳,欲采畏濡身。

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

崔 涂《幽兰》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

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韩 偓《偶题》

俟时轻进固相妨,实行丹心仗彼苍。

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

孙 顾《清露被皋兰》

九皋兰叶茂,八月露华清。

稍与秋阴合,还将晓色并。

向空罗细影,临水泫微明。

的砾添幽兴,芊绵动远情。

夕芳人未采,初降鹤先惊。

为感生成蕙,心同葵藿倾。

赵元淑《闻杨炯幽兰之歌作》

昔闻兰叶据龙图,复道兰林引凤雏。

鸿归燕去紫茎歇,露往霜来绿叶枯。

贯休《书陈处士屋壁》

有叟傲尧日,发白肌肤红。

妻子亦读书,种兰清溪东。

白云有奇色,紫桂含天风。

那应迎鹤书,肯羡于洞洪。

《秋望寄王使君》

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

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

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

只应刘越曰,清啸正相宜。

李世民《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赋得花庭雾》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上官仪《假作幽兰诗》

日月虽不照,馨香要自丰。

有怨生幽地,无由逐远风。

李 峤《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王 勃《春兰》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陈子昂《感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张九龄《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一物有足悲者遂赋二章》

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

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

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

人多利一饱,谁复惜馨香。

幸得不锄去,孤苗守旧根。

无心羡旨蓄,岂欲近名园。

遇赏宁充佩,为生莫碍门,

幽林芳意在,非是为人论。

《咏 兰》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李 白《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赠友人 三首其一》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于五松山赠南陵赞府》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贺兰进明《古意》

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

采采欲为赠,何人是同心。

日暮徒盈抱,徘徊幽思深。

慨然纫杂佩,重奏丘中琴。

牟 融《山寺律僧画兰竹图》

偶来绝顶兴无穷,独有山僧笔最工。

绿径日长袁户在,紫荃秋晚谢庭空。

离花影度湘江月,遗佩香生洛浦风。

欲结岁寒盟不去,忘机相对画图中。

韩 愈《猗兰操》(一曰幽兰操 孔子伤不逢时作)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刘禹锡《令孤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上国庭前草,移来汉水浔。

朱门虽易地,玉树有馀阴。

艳彩凝还泛,清香绝复寻。

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

惜晚含远思,赏幽空独吟。

寄言知音者,一奏风中琴。

白居易《问友》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

根亥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

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

元 稹《春别》

幽芳本未阑,君去蕙花残。

河汉秋期远,关山世路难。

云屏留粉絮,风幌引香兰。

肠断回文锦,春深独自看。

宋 朝

范成大《次韵温伯种兰》

灵均堕荒寒,采采纫兰手。

九畹不留客,高丘一回首。

峥嵘路孔棘,凄怆肘生柳。

逐令此粲者,永与穷愁友。

不如汤子远,情事只诗酒。

但知爱国香,此外付乌有。

栽培带苔藓,披拂护尘垢。

孤芳亦有遇,洒濯居座右。

君看深林下,埋没随藜莠。

朱 熹《秋兰已悴以其根归学古》

秋至百草晦,寂寞寒露滋。

兰皋一以悴,芜秽不能治。

端居念离索,无以遗所思。

愿言托孤根,岁晏以为期。

《咏 蕙》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兰 涧》

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兰》

去岁,蒙学古分惠兰花清赏,既歇复以根丛归之故畹,而学古预有今岁之约,近闻颇已著花,辄赋小诗以寻前约。

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

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

夕风生远思,晨露洒中林。

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

《兰》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

刘克庄《咏兰》

萧艾荣枯各有意,深藏芳洁欲奚为。

世间鼻孔无凭托,且伴幽窗读楚辞。

《兰》(二首)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

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孤高可把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

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

两盆去岁共移来,一置雕阑一委苔。

我拙扶持令叶瘦,君能调护遣花开。

隶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浇泉走几回。

亦欲效颦耘小圃,地荒终恐费栽培。

赵以夫《咏兰》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

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事当时林下香。

王 柏《兰》

早受樵人贡,春兰访旧盟。

谢庭夸瑞物,楚泽撷芳名。

苍玉裁圭影,紫檀含露英。

奚奴培护巧,苔藓日菁菁。

方 岳《买兰》

几人曾识离骚面,说与兰花枉自开。

却是樵夫生鼻孔,担头带得入城来。

赵孟坚《题兰》

六月衡湘署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

释道潜《吟兰》

阴崖月窟得芳丛,满屋归来夸所逢。

净扫幽径植藓墀,紫茎绿叶弄奇姿。

疏帘风暖日华薄,芳馥满怀君自知。

真山民《春日》

韶光今几许,我欲问流莺。

花影扫不去,草根锄又生。

心安诸妄息,身老万缘轻。

正是春风好,幽兰不肯争。

郑思肖《墨兰》

钟得至清气,精神欲照人。

抱香怀古意,恋国忆前身。

空色微开晓,晴光淡弄春。

凄凉如怨望,今日有遗民。

张 咏《萧兰》

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丁 谓《兰》

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

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梅尧臣《兰》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馨袭衣美。

文彦博《幽兰》

燕姞梦魂唯是见,谢家庭户本来多。

好将绿叶亲芳穗,莫把清芬借败荷。

避世已为骚客佩,绕梁还入郢人歌。

虽然九畹能香国,不奈三秋鹈鴂何。

王安石《朱朝议移法云兰》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

杨 杰《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蕙 花》

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词中。

王 令《蔬兰》

晓折寒蔬野圃间,荒林深处有芳兰。

世无贤士纫为佩,犹有幽人日取餐。

苏 轼《题杨次公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前四句为杨杰诗。

苏 辙《次韵答人幽兰》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

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幽兰花》(二首)

李径桃蹊次第开,穠香百和袭人来。

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

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种兰》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 更邻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阴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惠 洪《早春》

山中春尚浅,风物丽烟光。

涧草殷勤绿,岩花造次香。

浮根争附络,细叶正商量。

好在幽兰径,无人亦自芳。

朱淑真《乞兰》

幽芳别得化工栽,红紫纷纷莫与偕。

珍重故人培养厚,真香独许寄庭阶。

杨万里《咏兰》

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

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

《兰花》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篱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王谷祥《兰》

绿叶转光风,紫英泛清馥。

不受当门锄,托根在空谷。

文 嘉《蕙》

清风从东来,幽香忽西去。

欲以寄所思,所思在何处。

《兰》

幽兰奕奕吐奇芳,风度深大泛远香。

大似清真古君子,闭门高誉不能藏。

徐 渭《墨兰》

醉抹醒涂总是春,百花枝上缀精神。

自从画取湘兰后,更不闲题与别人。

《《兰》

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

《写兰与某子》(仙华其号也)

仙华学杜诗,其词拙而古。

如我写兰竹,无媚有清苦。

《兰谷歌》

句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渚乃其处,

千年却有永和事,右军墨藻流修禊。

吾越兰谱本如此,只今春来稽山里,

兰花兰叶垂云紫。

近闻楚国之黄州,雄山绝谷通金牛,

苍苍元气秘不得,一夫大嗓鸣天球。

门人归来对我说,正是刘君称彦哲,

于世百物无所耽,谷里种兰盈百叶。

有时几案拂玉光,镇夜管毫僭蕊芒,

古来楚越本接疆,不待风吹两国香。

《兰》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景翩翩《紫兰》

碧玉参差簇紫英,当年剩有国香名。

风前漫结幽人佩,澧浦春深寄未成。

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李日华《兰竹》

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

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

《兰》

燕泥欲堕湿凝香,楚畹经过斗蝶忙。

如何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李肇亨《竹下倚兰》

翠织罘罳绿烟密,唇膏珠露香欲滴。

骖鸾舞鹄仙洞来,不与人间斗颜色。甫

无数春笋满林花,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成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苏轼《绿竹筠》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来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徐渭《风竹》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王慕兰《外山竹月》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贡性之 《雪竹山房》

此君节操独凌寒,冰雪丛中更耐看,

帘幕影迷金琐碎,佩环声动玉阑干。

只疑玄圃翻琼树,错讶瑶台舞素鸾。

百战几时能著我,万竿深处一凭阑。

玄虚子《咏竹》

寒岩鸦秀无多种,惟有琅干过岁华。

直节正当恬养素,虚心恰合道生涯。

迎风瑟瑟清未冷,戴雨潇潇净更嘉。

谁并真常君子器,偏宜仙洞道人家。

文徵明 《竹》

分得亭亭绿玉枝,雨馀生意满阶除。

凌霄已展疏疏叶,护粉聊营短段篱。

肯信移来真是醉,不愁俗未不能医。

人间此夜频前席,凉月虚窗更自宜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兰 李峤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琴曲歌辞·幽兰 崔涂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

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咏竹 唐彦谦

醉卧凉阴沁骨清,石床冰簟梦难成。

月明午夜生虚籁,误听风声是雨声。

竹 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合曙氛。

白花摇凤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栽松二首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希望采纳谢谢 赞同

0| 评论

2011-12-9 09:27 wuyaayi | 二级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来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求采纳~~ 呼呼 赞同

1| 评论

2011-12-9 10:32 热心网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赞同

1| 评论

2011-12-12 18:08 莫非还是无非 | 一级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赞同

0| 评论

2011-12-17 12:28 阿の倾 | 二级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落花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花绝句(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李郎的诗 梅

一度相思一度逢,最情痴处最多情。三千树居孤山下,此枝偏生山之陵。

秋瑾的《梅》

一度相逢一度思,最多情处最情痴。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高二2王淑桦)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忆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题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早梅 清·宁调元

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 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枯梅 清·吴淇

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 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转乾坤属画家。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梅花诗 清·俞樾内子

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和内子梅花诗 清·俞樾

庭院无尘夜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荦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落梅 清·律然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梅 花 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红楼梦》咏红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妆。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 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 已被游蜂圣得知。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 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陶渊明《幽兰》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屈 原《九歌》

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离骚》

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佩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张 衡《怨 篇》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云远,我劳如何。

释无可《咏兰》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李德裕《花药栏》(花药四时相续,常可留玩)

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

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唐彦谦《兰》(二首)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黄 滔 《芳草》

泽国多芳草,年年长自春。

应从屈平后,更苦不归人。

张友正《春草凝露》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

已赖阳和长,仍渐润泽频。

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

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

将行愁浥迳,欲采畏濡身。

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

崔 涂《幽兰》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

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韩 偓《偶题》

俟时轻进固相妨,实行丹心仗彼苍。

萧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妒馨香。

孙 顾《清露被皋兰》

九皋兰叶茂,八月露华清。

稍与秋阴合,还将晓色并。

向空罗细影,临水泫微明。

的砾添幽兴,芊绵动远情。

夕芳人未采,初降鹤先惊。

为感生成蕙,心同葵藿倾。

赵元淑《闻杨炯幽兰之歌作》

昔闻兰叶据龙图,复道兰林引凤雏。

鸿归燕去紫茎歇,露往霜来绿叶枯。

贯休《书陈处士屋壁》

有叟傲尧日,发白肌肤红。

妻子亦读书,种兰清溪东。

白云有奇色,紫桂含天风。

那应迎鹤书,肯羡于洞洪。

《秋望寄王使君》

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

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

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

只应刘越曰,清啸正相宜。

李世民《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赋得花庭雾》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上官仪《假作幽兰诗》

日月虽不照,馨香要自丰。

有怨生幽地,无由逐远风。

李 峤《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王 勃《春兰》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陈子昂《感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张九龄《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一物有足悲者遂赋二章》

场藿已成岁,园葵亦向阳。

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

旨异菁为蓄,甘非蔗有浆。

人多利一饱,谁复惜馨香。

幸得不锄去,孤苗守旧根。

无心羡旨蓄,岂欲近名园。

遇赏宁充佩,为生莫碍门,

幽林芳意在,非是为人论。

《咏 兰》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李 白《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赠友人 三首其一》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于五松山赠南陵赞府》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贺兰进明《古意》

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

采采欲为赠,何人是同心。

日暮徒盈抱,徘徊幽思深。

慨然纫杂佩,重奏丘中琴。

牟 融《山寺律僧画兰竹图》

偶来绝顶兴无穷,独有山僧笔最工。

绿径日长袁户在,紫荃秋晚谢庭空。

离花影度湘江月,遗佩香生洛浦风。

欲结岁寒盟不去,忘机相对画图中。

韩 愈《猗兰操》(一曰幽兰操 孔子伤不逢时作)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刘禹锡《令孤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上国庭前草,移来汉水浔。

朱门虽易地,玉树有馀阴。

艳彩凝还泛,清香绝复寻。

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

惜晚含远思,赏幽空独吟。

寄言知音者,一奏风中琴。

白居易《问友》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

根亥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

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

元 稹《春别》

幽芳本未阑,君去蕙花残。

河汉秋期远,关山世路难。

云屏留粉絮,风幌引香兰。

肠断回文锦,春深独自看。

宋 朝

范成大《次韵温伯种兰》

灵均堕荒寒,采采纫兰手。

九畹不留客,高丘一回首。

峥嵘路孔棘,凄怆肘生柳。

逐令此粲者,永与穷愁友。

不如汤子远,情事只诗酒。

但知爱国香,此外付乌有。

栽培带苔藓,披拂护尘垢。

孤芳亦有遇,洒濯居座右。

君看深林下,埋没随藜莠。

朱 熹《秋兰已悴以其根归学古》

秋至百草晦,寂寞寒露滋。

兰皋一以悴,芜秽不能治。

端居念离索,无以遗所思。

愿言托孤根,岁晏以为期。

《咏 蕙》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兰 涧》

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兰》

去岁,蒙学古分惠兰花清赏,既歇复以根丛归之故畹,而学古预有今岁之约,近闻颇已著花,辄赋小诗以寻前约。

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

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

夕风生远思,晨露洒中林。

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

《兰》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

刘克庄《咏兰》

萧艾荣枯各有意,深藏芳洁欲奚为。

世间鼻孔无凭托,且伴幽窗读楚辞。

《兰》(二首)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

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孤高可把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

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

两盆去岁共移来,一置雕阑一委苔。

我拙扶持令叶瘦,君能调护遣花开。

隶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浇泉走几回。

亦欲效颦耘小圃,地荒终恐费栽培。

赵以夫《咏兰》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

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事当时林下香。

王 柏《兰》

早受樵人贡,春兰访旧盟。

谢庭夸瑞物,楚泽撷芳名。

苍玉裁圭影,紫檀含露英。

奚奴培护巧,苔藓日菁菁。

方 岳《买兰》

几人曾识离骚面,说与兰花枉自开。

却是樵夫生鼻孔,担头带得入城来。

赵孟坚《题兰》

六月衡湘署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

释道潜《吟兰》

阴崖月窟得芳丛,满屋归来夸所逢。

净扫幽径植藓墀,紫茎绿叶弄奇姿。

疏帘风暖日华薄,芳馥满怀君自知。

真山民《春日》

韶光今几许,我欲问流莺。

花影扫不去,草根锄又生。

心安诸妄息,身老万缘轻。

正是春风好,幽兰不肯争。

郑思肖《墨兰》

钟得至清气,精神欲照人。

抱香怀古意,恋国忆前身。

空色微开晓,晴光淡弄春。

凄凉如怨望,今日有遗民。

张 咏《萧兰》

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丁 谓《兰》

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

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梅尧臣《兰》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馨袭衣美。

文彦博《幽兰》

燕姞梦魂唯是见,谢家庭户本来多。

好将绿叶亲芳穗,莫把清芬借败荷。

避世已为骚客佩,绕梁还入郢人歌。

虽然九畹能香国,不奈三秋鹈鴂何。

王安石《朱朝议移法云兰》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

杨 杰《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蕙 花》

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词中。

王 令《蔬兰》

晓折寒蔬野圃间,荒林深处有芳兰。

世无贤士纫为佩,犹有幽人日取餐。

苏 轼《题杨次公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前四句为杨杰诗。

苏 辙《次韵答人幽兰》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

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幽兰花》(二首)

李径桃蹊次第开,穠香百和袭人来。

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

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种兰》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 更邻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阴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惠 洪《早春》

山中春尚浅,风物丽烟光。

涧草殷勤绿,岩花造次香。

浮根争附络,细叶正商量。

好在幽兰径,无人亦自芳。

朱淑真《乞兰》

幽芳别得化工栽,红紫纷纷莫与偕。

珍重故人培养厚,真香独许寄庭阶。

杨万里《咏兰》

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

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

《兰花》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篱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王谷祥《兰》

绿叶转光风,紫英泛清馥。

不受当门锄,托根在空谷。

文 嘉《蕙》

清风从东来,幽香忽西去。

欲以寄所思,所思在何处。

《兰》

幽兰奕奕吐奇芳,风度深大泛远香。

大似清真古君子,闭门高誉不能藏。

徐 渭《墨兰》

醉抹醒涂总是春,百花枝上缀精神。

自从画取湘兰后,更不闲题与别人。

《《兰》

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

《写兰与某子》(仙华其号也)

仙华学杜诗,其词拙而古。

如我写兰竹,无媚有清苦。

《兰谷歌》

句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渚乃其处,

千年却有永和事,右军墨藻流修禊。

吾越兰谱本如此,只今春来稽山里,

兰花兰叶垂云紫。

近闻楚国之黄州,雄山绝谷通金牛,

苍苍元气秘不得,一夫大嗓鸣天球。

门人归来对我说,正是刘君称彦哲,

于世百物无所耽,谷里种兰盈百叶。

有时几案拂玉光,镇夜管毫僭蕊芒,

古来楚越本接疆,不待风吹两国香。

《兰》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景翩翩《紫兰》

碧玉参差簇紫英,当年剩有国香名。

风前漫结幽人佩,澧浦春深寄未成。

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李日华《兰竹》

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

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

《兰》

燕泥欲堕湿凝香,楚畹经过斗蝶忙。

如何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李肇亨《竹下倚兰》

翠织罘罳绿烟密,唇膏珠露香欲滴。

骖鸾舞鹄仙洞来,不与人间斗颜色。甫

无数春笋满林花,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成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苏轼《绿竹筠》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来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徐渭《风竹》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王慕兰《外山竹月》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贡性之 《雪竹山房》

此君节操独凌寒,冰雪丛中更耐看,

帘幕影迷金琐碎,佩环声动玉阑干。

只疑玄圃翻琼树,错讶瑶台舞素鸾。

百战几时能著我,万竿深处一凭阑。

玄虚子《咏竹》

寒岩鸦秀无多种,惟有琅干过岁华。

直节正当恬养素,虚心恰合道生涯。

迎风瑟瑟清未冷,戴雨潇潇净更嘉。

谁并真常君子器,偏宜仙洞道人家。

文徵明 《竹》

分得亭亭绿玉枝,雨馀生意满阶除。

凌霄已展疏疏叶,护粉聊营短段篱。

肯信移来真是醉,不愁俗未不能医。

人间此夜频前席,凉月虚窗更自宜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梅兰竹菊,堪称四君子,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

梅兰竹菊,四君子

(一)梅

雪舞长天彻地寒,千山素裹看冬残。

梅枝一碧迎风绽,俏若仙葩竞艳欢。

(二)兰

群山涧壑自生来,撷取天灵紫气开。

质洁馨纯芳净雅,清芬一世落尘埃。

(三)菊

九月东篱三径露,黄葩蕴秀叶枝稠。

无心竟与春风识,笑傲寒临叙暮秋。

(四)竹

直视苍天傲暑寒,青枝绿叶簇高竿。

阳春破土身坚节,到朽身残节不残。

中国人对于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称赞由来已久,自是达成共识。其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而竹,我小时常见。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深黄的,磬口的,近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因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其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古代的文人画家,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

这被称为岁寒四友,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雅士都在用不同的形式、执著的笔墨赞美着“梅、兰、竹、菊”这四位谦谦君子。千年不息的中国文人把它们比喻成坦荡荡的君子,足见其内涵的风骨与外表的气质是何等的高贵。

综观历史,细细品味“四君子”相异的个性,会觉得它们应该也是中国文人墨客的缩影。中国的文人们总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困境中挣扎;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徘徊中进退。总想把国家和百姓装入自己的胸怀中,所以他们才显得矫矫不群,或者说是形只单影——不肯同流合污的倔强性格和脆弱敏感的神经注定了他们与“四君子”有相同的风骨。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梅兰竹菊“四君子”,有着共同的风流傲骨,或清瘦冷清,或悠然不群,不被“世俗”侵染,保持自有的纯洁和本真……

兰是四君子中的佼佼者,她的淡雅,她的香……一朵朵小小的花朵,盛开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绽放着自己,我们能看到她不为世俗,不为富丽,只为自己。盛开,一朵花开的时间,一个神话诞生的瞬间。

人们喜欢兰花,喜欢她的高雅。好一个高贵淡雅的美女,静静的开放,人说,兰者,王者之香。未曾见过她的美,但是如此流传之盛的雅意定是有她不同凡响之处。

兰者,草中之王,不乏孤芳自赏,但是敖者以及人之敖,毕竟是美人之草。

古人说:“古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从深山幽谷中飘然而至的兰,摇曳春风,多么的自由、浪漫、惬意啊!淡淡娇姿,如美人婀娜灵秀,凤眼顾盼生情,临窗诵词品赋。如君子孤高雅洁超脱,远离尘世的喧嚣浮躁,在寂寞清贫中实现高尚的完美……

而且,这四种东西最常见,所以它既便于文人们充分发挥笔墨情趣,又便于文人们借物寓意,抒发情感,因此,描写“四君子”之风至今不衰。

是吴昌硕吗?

吴昌硕(184481 —19271129),男,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汉族,浙江湖州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吴昌硕的艺术别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6065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随机推荐

  • 白松露眼霜什么功效

    我来告诉你白松露眼霜的功效啦~首先,白松露作为一种稀有及昂贵的食材,其精华能够深入肌肤,提供持久的滋润保湿效果,不仅可以令肌肤变得柔嫩细腻,还能够淡化细纹,提升肌肤弹性,使肌肤显得更加年轻动人。而眼周皮肤最细最娇嫩,其肌肤也很容易出现干燥,

    2024-04-15
    1067500
  • 妮维雅ab面霜补骨脂酚含量

    48%。妮维雅补骨脂酚紧致逆时B5修复面霜,商品规格:50ml,昵称:妮维雅AB霜,温和抗老、嘭弹、紧致、抚纹、快紧致、强维稳、植物A醇补骨脂酚:淡纹紧致,高效抗老。4小时补骨脂酚含量48%,天然提取不刺激,高渗透B5:维稳修护、修护肌肤受

    2024-04-15
    62500
  • nivea妮维雅水感防晒乳真假辨别对比图

    nivea妮维雅水感防晒乳我是代购买的,担心自己买到了假货,想学习下如何分辨真假。那么nivea妮维雅水感防晒乳真假怎么辨别下面我为你提供妮维雅防晒乳对比图。真假辨别瓶身正面:正品的瓶身正面下方是有一行日文文字的,而假货的该位置却是

    2024-04-15
    47600
  • 混合肌精华液推荐8款必推精华液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很容易缺水和缺水。混合肌的T字部位容易出油,两颊会比较干,所以皮肤会经常出现油水不平衡!很多混合肌在选择护肤品的时候,经常会面临“想改善却不知道从何下手”“哪个不会太油或者太干”之类的恼人问题!面对琳琅满目的精华液,你不知

    2024-04-15
    479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一样吗?

    精华水、精华液、精华露、是一样的吗,还是有区别的? 精华水就是比较粘稠比较营养的化妆水。 精华液就是用在化妆水之后那一步,精华露要比精华液稍微稀一点。精华素和精华液一样吗?什么区别 精华液的分子比较小,质地较稀,易吸收,用了之后

    2024-04-15
    55400
  • 汕尾十大装修公司排名汕尾哪家装修公司好

    房子到手后需要进行装修,很多业主忙于工作,没有时间装修,于是就选择把房子交给装修公司,为了让装修质量可靠,要选择一家口碑好的装修公司。那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汕尾十大装修公司排名,以及汕尾哪家装修公司好汕尾十大装修公司排名1、华美乐装饰公司

    2024-04-15
    41700
  • sk2神仙水跟AG精华液能一起使用吗

    可以。skii神仙水是可以搭配其他的精华水隔天使用的,而且这样用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精华水是抹在皮肤上的,如果你的皮肤对精华水不过敏,其实是可以隔天用的,毕竟这样也不会对皮肤造成什么负担,放心使用就可以了,绝对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SK-II

    2024-04-15
    477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