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厌食症
病因:
(1)新环境适应或环境变化使罗有紧迫感造成。
(2)饲料不合口味。
(3)罗生病了。
症状:
(1)整天不进食,趴在缸底或躲在角落一动不动。
(2)容易紧张、受惊,到处乱窜乱撞。
(3)生病的迹象、现象发生。
治疗:
(1)换一个新环或环境改变爱罗一开始都会不安,可在一两天内都不要喂它。
(2)罗对转换饲料会有一段适应时间,可饿它几天再喂新饲料或将前饲料掺和新饲料一起餵。
(3)生病时减少喂食,在病源消失后再循序喂食。
(二)白点病
本病是由于水质不佳,水族箱环境剧烈变化,加上花罗汉新到一个环境抵抗能力变弱,就会很容易的引起白点虫的寄生。白点病的症状表现为在鱼的表皮,鳍和鳃部会出现一点一点的细小颗粒(白颜色状)。对于出现了这种病状,只要把鱼缸的温度提高到比平时高一,两度就行了(32度左右盐浴法或以甲基蓝液长期药浴可治愈。或鱼类白点病专用药。
注意加强气泵打气,使水中溶氧量提高。大换水后硝酸亚汞+大粒盐(少许辅助)+白粉(说明书上用量减半,在鱼身上有溃烂的情况下用,如果单纯是白点还没有恶化不用加此药)+32度
每2天换1/3水补原药量(盐适量)持续一星期,一定要一星期虫体才能大部死亡。
(三)头洞病
病因:
(1)营养缺乏。
(2)原生虫之寄生所引起(头槽绦虫、毛细线虫、六鞭毛虫)。
症状:
(1)营养缺乏:外观为细孔状。
(2)体内原生虫:头部周围会有蛀洞。鱼只会有抖动身体、不安、
食欲减退的状况产生。
治疗:
(1)可先以「维他命」补充其营养并观察是否有明显改善。
(2)在伤口上涂上甲哨唑后停留数秒,用百必除泡2天换水3分1补药。治疗7天。
(四)烂尾病、烂鳍病
病因:
(1)捕捞及运输时受伤。
(2)打架、惊吓、跳跃或因追捕活饵时而造成、混养问题、不必要的惊扰。
(3)鱼的饲养密度过高、水质污染、过滤系统不良。
(4)体外寄生虫攻击及其他细菌的感染。
症状:
(1)外伤诸如掉鳞、破鳍、擦伤……等。
(2)鱼鳍会呈白色并分泌黏液状,然后开始溃烂。溃烂的部位成破裂腐烂样且有泌血斑点产生。
治疗:
(1)隔离治疗。
(2)注意及改善水质。
(3)采用市面的治细菌药剂黄粉或白粉药浴加温30度治疗;盐浴亦可。
(4)健康恢复后再考虑用麻醉药来修剪断鳍部位。
修剪建议:
(a)请有经验的人员帮忙。
(b)太严重不要修剪~怕无法重新长出。
(c)复健时间太长不要修剪~怕影响游姿造成畸形。
(d)不严重不要修剪;可尝试无伤大雅的修剪。
(五)鳃病
病因:
(1)不适宜的水质环境所造成的伤害。
(2)活动空间狭小,混养过多造成水中溶氧量不足。
(3)不正常使用扬水器或未能保持衡温,过冷或过热,鳃部敏感而造成。
(4)寄生虫的寄生及其他细菌感染也会造成翻鳃。
症状:
(1)食欲丧失、不进食、体色暗淡,呈现虚脱状态。
(2)鳃部肿胀,令鳃盖无法闭合。
(3)呼吸急促、困难、浮头、费力喘息之状况。
治疗:
(1)以渐进式方法改善水质,每2到3天换水百分之20水量,并加强气泵打氧
。
(2)检查活动空间、混养问题、温度和水流等条件设定。
(3)被寄生虫及其他细菌感染所造成,应先治疗其感染。大粒盐一米缸4把+甲基蓝+31度,每天换水1/3补原药,盐补相同浓度。
(六)肠炎和脱肛
病因:
(1)不洁或锋利的食物,引起肠道令细菌侵入感染。
(2)投饵不当或大小餐,食量不定。
(3)肠道寄生虫所感染。
症状:
(1)排泄黏液粪便,偶而粪便会附著肛门呈拖便现像。
(2)严重时食欲会降低到不进食,肛门红肿继而出血。
治料:
(1)改善水质环境及注意食饵并提供维生素。
(2)可先换水三分之一,并加入适量粗盐提高温度并增加水流。
(3) 先停食换1/2水,痢特灵(1米的缸下6片)+百必除+盐(适量起辅助作用)+32度泡两天换水1/3,补原药量
(七)水霉菌病
病因:
(1)不良水质环境。
(2)表体受伤后造成。
(3)感染。
症状:
(1)其病菌附身在鱼的伤口处,为灰白色。肉眼可看出在鱼的伤口,有如棉絮纤维覆盖般,并会磨擦底材或缸壁止痒。
(2)受伤的表皮产生毛状、丝状菌丝,肉眼所见丝状物即为已死的细菌尸体,活的细菌则寄生在皮肤及肌肉上。
治疗:
(1)提高温度下粗盐是其中一个好方法。
(2)补充抗生素与专治霉菌感染的药剂等治疗。
(3)投入适量甲基蓝药水。
(4)大换水后,大粒盐少许+土霉素每100升水放3片每天换1/3水补原药,药浴5~7天病情好转后器材水体彻底消毒。
(八)腹水病
病因:
(1)吃食不新鲜饵食。
(2)或活铒带刺(如虾头的虾剑),吞食时伤及内脏,而遭弧菌感染引起内脏积水。
症状:
(1)典型腹水病:眼球突出、眼睛衰退、肛门出及发炎,鳃呈白色,严重烂鳍,并可看见表皮红斑,腹腔可能积存脓液,使腹部肿胀。
(2)溃疡性腹水病:溃疡患处为红色,被白色环围着,存于发黑表皮下,鳞片脱落处,可见到脓肿。
治疗:
(1)此症末期治愈机率很低,但可当试以口服抗生素、或硫磺剂并适量换水,再将温度调高至30~32℃,仍有治疗机会。
(2)以前用过庆大霉素粉+大白片+少许盐+31度一星期。每2天换1/2水补原药量。治好过一条已经反肚的红马。
(3)将氯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以加入饲料方式治疗。使肝脏增加负荷的饲料会助张此病,对于患此病的鱼,要立即隔离。
肿嘴病:
1病状
罗汉嘴上出现小米粒一样的颗粒,有时可能在嘴里面,这样的病来得快,能在半天这内或一夜之间
让鱼的嘴像猪嘴一样完全突出来,三天之内就可以让罗汉死亡。病重时整只嘴会脱落下来。
2病因及感染原因
由细菌引起的。在水质不良,鱼只抵抗力差的情况下容易感染此病。
3治疗
首先,隔患病的罗汉隔离下来,以免传染别的健康的罗汉。然后在隔离缸里用1PPM庆大或氯霉素+惠弘H-2特灭菌药浴治,
每天换1/2水,补药。用药3天后,肿嘴会再溃烂,大约要7~10天后才可能恢复正常。但是如果给药不及时,嘴已经脱落下来,那治好的几率只有50%,而且治好了后嘴会畸形。所以对于此病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十)眼睛白蒙、混浊
病因:
(1)眼膜受伤,遭受结核菌、弧菌侵入。
(2)水质不良或氮气进入罗体。
症状:
(1)初期眼膜出现白雾现象,眼球混浊,多为单眼。
(2)严重时眼睛肿,并且长出白色棉絮锥形物。
治疗:
(1)可先换水三分之一,并加入适量粗盐提高温度并观察是否有改善。
(2)投药进行药浴治疗。细菌性治疗液可用市售黄药替代。眼球混浊,复原时间较慢,约三至五个月才会治疗。如果肿胀现象消除,可减少使用药量或停用。
(3)眼睛突出是水质过差造成的,首先加强水体质量,过滤效率,可用抗生素治疗:土霉素每100升水放3片,每天换1/3水补药。用药5~7天可好转。或用红霉素眼药膏一天抹于患处2~3次直到病情好转。或彩虹鱼眼宝对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
地图鱼,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它黑色椭圆形的身体上布满了不规则的红色还有橙**的斑纹,看起来就像是一幅地图,所以就叫地图鱼了。不过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别称,因为它们吃东西的贪婪和平时“好吃懒做”的生活习性,所以有人还叫它“花猪鱼”。地图鱼作为一种常见的观赏鱼,跟随波奇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它有哪些常见病。
地图鱼(详情介绍)
病状一:眼睛白蒙、浑浊
原因:这是因为鱼儿眼膜受伤,被结核菌和弧菌侵入,或者是不当用药、水质不良而引起的。
症状:初期的时候,眼膜会出现白雾的现象,一般都是单眼;中期的时候,眼球会浑浊;晚期的事情,眼睛会肿,如果处理不当,会有死亡之率。
病状二:白点病
原因:这种病是因为病原体为白点虫而引起的,它会深入鱼儿皮肤的细胞,进行无形繁殖,形成许多的白色的小点状胞囊。
症状:在初期的时候,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病状三:烂尾烂鳍病
原因:这种病的原因就是因为喂鱼的饲水质不良而引起的,因为饲水一直都处于浑浊状态,水质自然不佳。或者是因为鱼儿没有吃饱,所以会导致鱼儿相互撕咬,这样就会有细菌感染。
症状:鱼鳍轻度腐烂又遭细菌感染。病鱼各鳍边缘呈乳白色,继之腐烂,鳍条残缺不全,尾鳍尤为明显,有时鳍条变成扫帚状,严重时整个尾鳍烂掉。烂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它就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鱼群。
症状四:小瓜虫病
原因:小瓜虫病是鱼类里面一种常见病,容易多发,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死亡率那是很高的,一般都是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症状:它的体型和大小在幼虫期和成虫期差别很大,成虫一般呈球形或近球形,体长为035mm~10mm,体宽为03mm~04mm。虫体柔软可随意变形,全身密布着短而均匀的纤毛。不论鱼的种类和大小,遇到了都会发病,所以危害很大。
了解了地图鱼的一些常见病,我们才能尽早的发现症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防患于未然。养鱼的学问很大,还要靠各位慢慢摸索。
如果金鱼的眼睛上有一层白膜,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之一:
1 水质问题:水质不好可能导致金鱼眼睛上出现白膜。检查水质,确保水中没有过多的污染物质,例如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定期更换水并保持水质清洁可以改善这个问题。
2 细菌或寄生虫感染:细菌或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金鱼眼睛上出现白膜。观察金鱼是否有其他异常,例如眼睛红肿、水肿或划痕等症状。如果发现异常,可以咨询兽医师或专业的水族店工作人员,获取适当的治疗建议。
3 其他眼部问题:金鱼眼睛上的白膜也可能是其他眼部问题的症状,例如角膜炎或白点病等。如果金鱼的眼睛出现异常,最好咨询专业兽医或水族店工作人员的建议,以获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无论出现什么眼部问题,保持水质清洁和提供良好的水族环境非常重要。及早采取措施,确保金鱼的健康和幸福。
尽管很多宣称无添加的眼膜和眼部护理产品成分安全,敷在脸上不会刺痛,但是一些含有酒精、矿物油、香精成分的眼膜都对于耐受度低的肌肤和敏感型肌肤来说有一定刺激性,另外一些植物性的提取成分,如:辣薄荷、柑橘提取物,对于极易敏感的肌肤也是不安全的。
解决办法:
1当面膜的时候出现刺痛,不管是多么名贵的眼膜都不应该继续敷了,应该马上把眼膜取下来,并且把脸上剩余的精华液洗干净。
2如果经过上面的处理没有缓解的话,应该马上去看医生。贴眼膜有刺痛感因皮肤过敏敷用眼膜以后,出现刺痛反应,这就是眼部皮肤过敏的反应。如果除了刺痛还有泛红,那很可能是你的皮肤屏障受损了,这样的皮肤对外界刺激感应能力增强,也就是说更为敏感,角质层也受伤变得支离破碎,皮肤保水能力下降。
解决方法:
1精简护肤步骤,原来要用的护肤程序可以尽量简化的一款成分简单的乳液或者是面霜。
2如果非常想要敷眼膜急救的话,就应该选择大品牌无添加的眼膜产品,再长草之前,还需要对眼膜的成分做做功课。贴眼膜有刺痛感如何促进恢复温和清洁及保湿温和的洁面产品有利于皮肤自身修复屏障,但是清洁次数不已过多,以免反复摩擦而造成刺激,一般一天早晚清洁两次就可以了。另外,早晨可以仅使用温水冲淋,仅在夜晚使用清洁产品。肌肤的保湿产品可以依据医生开的修复药妆来,另外就是自己用保湿品最好是含有天然保湿因子、神经酰胺、透明质酸这些能帮助修复皮肤的。
外出避免高温
贴眼膜刺痛,很可能不只是眼部肌肤出现了问题,整个面部的皮肤可能都是屏障受损,需要修复的状态。在这个眼部皮肤最脆弱的时候,硬防晒也就是密不透风的遮蔽永远是最靠得住的手段,用宽沿帽,大墨镜和厚实的口罩把自己裹住再出门是最好的。等皮肤状态稳定一些以后,就可以使用不太防水的温和型防晒霜配合遮挡型的防晒了。
减少贴眼膜
眼膜毕竟是护肤品,而护肤品无一例外都是由化学成分组成的。贴眼膜会刺痛是因为皮肤屏障受损,为了避免接触刺激成分,除了那些医生开的医用胶原蛋白或者透明质酸贴之外,尽量减少其他面膜贴和眼膜的使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鹦鹉鱼,在饲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很多饲主都会碰到鹦鹉鱼眼睛肿了,出现这种状况该怎么办呢,下面宠知识网的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鹦鹉鱼眼睛肿了的解决方法,喜欢鹦鹉鱼的朋友可以一起进来了解下吧。
一、病因
1眼膜受伤,遭受结核菌、弧菌侵入。
2水质不良或氮气进入罗体。
3肿胀的眼球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鱼结核病(详情介绍)、白点病、水肿、虫白内障(各种吸虫引起,如复口吸虫)和细菌感染。
二、感染症状
1鱼的一只或两只眼睛变成有云雾覆盖状并且呈现发白色的外观。鱼可能显示出紧张的迹象,并且鱼体的颜色不正常,或者它们的行为举止和正常的鱼一样。
2初期眼膜出现白雾现象,眼球混浊,多为单眼。
3严重时眼睛肿,并且长出白色棉絮锥形物。
三、治疗方法
1确定出现问题可能是原因并尽快治疗,以防危害到神经系统。如果是寄生虫传染(例如卵甲藻病),使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果发病的根源是细菌,那么使用含有抗细菌复合物的处理剂如苯氧基乙醇或呋喃那斯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环境,尤其是采用干净的水,能使云眼的发病率降到最低,因为脏水能成为引发因素,因此要往水里加少量的食盐有助预防。
2可先换水三分之一,并加入适量粗盐提高温度并观察是否有改善。投药进行药浴治疗。细菌性治疗液可用市售黄药替代。眼球混浊,复原时间较慢,约三至五个月才会治疗。如果肿胀现象消除,可减少使用药量或停用。
3眼睛突出是水质过差造成的,首先加强水体质量,过滤效率,可用抗生素治疗:土霉素每100升水放3片,每天换1/3水补药。用药5~7天可好转。或用红霉素眼药膏一天抹于患处2~3次直到病情好转。或彩虹鱼眼宝对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
4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手边准备足量的大盐(不是我们食用的细盐)。利用换水时投放千分之五的大盐。方法是放掉四分之一水,(最多可以放掉三分之一),此时缸中水量相对不大,计算一下此时的水体合多少吨,乘千分之五就是投放多少公斤大盐,把大盐最好洒在上滤槽里,不要中断过滤循环和打氧。
这就是我们说的盐浴。一小时后往缸里蓄满水,只要温差基本相同就可,不一定晾晒,一般我是热水器里的水兑冷水然后倒进鱼缸。隔两天这样操作一次,比如今天换水放盐,大后天再重复。那么第三次基本就消失肿眼了,第四次就不用再放大盐,如果还没有好,继续重复。为了稳定水质,喂食量要减半。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和头洞混为一谈,有的鱼是因为头洞溃烂引起的眼肿,是可以区分开来的,治疗头洞眼肿就会消失。大盐的消炎作用很好,建议平时不要往鱼缸里放大盐,这样需要用的时候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导致鹦鹉鱼严重肿的原因有很多,只要根据鹦鹉鱼的病因,按照以上方法对症治疗,相信鹦鹉鱼很快就会康复,还需注意的是,任何鱼类都需要保持干净的水源。
眼膜使用要诀1先暖后冰,眼睛更舒缓敷眼膜之前先将眼膜冷藏,冰冰的眼膜会令浮肿的眼睛得到绝对的舒缓。然后先用热毛巾热敷一下眼睛,这样再敷上冰冰的眼膜时,对于眼部的循环会更理想。2眼下3毫米,敷膜最佳位置敷眼膜的最佳距离是眼睛下面3毫米的地方,而且只限于下眼。因为上眼的肌肤比较薄,对营养的吸收能力比较有限。如果要敷在上眼,只限于对抗眼睛浮肿。3从头至尾,拒绝逆转对于布式的眼膜来说,要从眼头向眼尾的方向敷,而乳状的眼膜,也要从眼头涂向眼尾,千万不可以来回涂。4搭配眼霜必不可少在敷眼膜之后一定要搽上眼霜,这样才能让眼部肌肤得到更好的滋润,如果单单靠敷眼膜,取下后眼部肌肤会有紧绷感,反倒会催生细纹。
一、眼膜,顾名思义,用来敷眼的美容护肤品,是眼部肌肤问题的急救妙方,和面膜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购买成品,亦可自制。一般而言眼膜一周使用2-3次,根据理你的眼部情况和你的产品说明而定,每次大概15分钟就得拿下。眼膜的急救功效快速舒缓:眼膜的补水功能很强劲,多为口者喱状,触感清凉柔软,瞬间给人从感官到心理放松和舒缓的感受,特别适合眼部疲劳时使用。迅速补水:迅速补水是眼膜的重要功效。不管多么“坚强”的眼周皮肤都可能出现缺水,继而产生细纹。一周使用滋润型眼膜就可以大大缓解这种症状。密集式营养:密集式营养是各种品牌眼膜的主要功能,精油、人参、甘菊、维E等是这种营养型眼膜的主要成分,它可以快速补充养分并修补受损细胞,淡化黑眼圈,熬夜或“熊猫眼”。
二、眼霜的独特配方可以使眼部皮肤水分充足,用普通的护肤液涂到眼部周围是无济于事的。许多的眼部护理产品,不禁让人眼花缭乱,虽然售价并不便宜,以下自制天然眼膜帮你解决眼部问题。⒈丝瓜眼膜。取未成熟的丝瓜去皮、去子,捣泥,涂于盐部,有抗过敏、洁服、增白的效果。⒉银耳眼膜。银耳煮成浓汁,放入冰箱冰镇,每次取3-5滴涂于眼角、眼周,润白去皱、增强皮肤弹性的作用,每日一次。⒊冰牛奶眼膜。每天早晚2次,每次10分钟,可消除眼袋。⒋茶叶眼膜。红茶除外,每周一次,可消除黑眼圈。⒌甘菊茶眼膜。每周2次,除眼袋。
三、如何判断眼膜的好坏从材质看:好的眼膜应当舒适、柔和、细腻、服帖、剪裁适当,而且能大量承载精华成分。从精华液看:含有大量的先进的保湿、增强皮肤弹性、抗氧化、促进微循环的成分,如五肽、透明质酸钠、维生素E、维生素B3、矿物质或某些天然成分等;各成分的含量与配比是否合理;精华液的量是否足够?从功效看:是否经过有效的测试,尤其是独立测试机构的测试,是否有夸大功效,保湿功效如何,即时的和持久的保湿。从安全性看:是否含刺激皮肤的成分,是否温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