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武安村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进步,20多年总计投资5000余万元,不断完善各种设施的建设,兴办了一系列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
一是在基础建设上,投资100万元对村内大街小巷全部用水泥进行了硬化、亮化、美化,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4%以上,投资130万元凿成一眼基岩深井,彻底解决了村企业及群众生产、生活供用水不足的问题,投资100万元解决了村内污水排放,并统一规划修建公共厕所七个,改造民用厕所110个,全村街道的卫生有专人进行天天清扫,同时还配备清洁车每天往外送垃圾,彻底改变了以往村内垃圾到处堆放环境污染重等现象。在原有煤矿瓦斯抽放的基础上,投资550万元完成了瓦斯综合利用工程,变废为宝,使村民用上了瓦斯气做饭、取暖、洗浴、清洁能源,不仅让农民受益,还使企业增效,达到了一举多得的之效。全村90%的农户住进了新房,50%的农民住上了别墅式的居民小区,用上了电气化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享受着城市人的现代文明,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在文化教育设施上,投资200万元建起了新型教学楼、幼儿园,并为学校配备了40台电脑、录音机、DVD放机、电视机、儿童玩具设施一套,成为市级标准化的小学。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教学成绩不断提高。投资150万元建起了农民文体活动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增加了图书室、阅览室、荣誉室、俱乐部、灯光运动场、健身活动室和各种体育器械,成立了农民乐队、文工团、中老年妇女健身队、秧歌队,开展了健身操练习,现在村民的晨练成了武安村一道靓丽的风景。2004年,在全县举办的“三·八”节健身比赛中武安村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今年“五·一”举办的全县第二届“武安杯”篮球赛中武安村更是一举夺冠,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投资20万元使全村100%的村民都安装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成为全县“彩电普及第一村”。
三是在社会保障上,依据本村实际情况,对在村里企业上班的工人实行工龄补助、补贴和退休生活养老保障制度,达到5年以上工龄的免费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旅游,并享受一定的生活待遇。如今,武安村民除免交各种上缴税费外,村里给每人每月发放30元生活费。年终还要发放500元的生活费,60岁以上的老人和军烈属要发给100元的补助费,村民每人每年持l00元就医卡到医院免费看病,在企业上班的职工年终以工龄计算还要发放100元/年的工龄补助,对小学教育实行免费,对考入大中专的学生奖励1000元的助学金,仅此几项村里每年要为村民支付300余万元,现全村已形成了村民吃、住、医、教、乐、老、养等全方位的保障建设体系。
投资300余万元,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广场的建成,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理想的文化娱乐、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活动场所,而且也是武安村继2000年率先跨入晋城市宽裕型小康村后向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更高目标迈进的又一新起点。现在,武安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富裕,精神文化生活充实,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村上下逐步形成一个环境优美、富裕文明、安居乐业、积极向上的崭新局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