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的理化性质均较为稳定。
银(外文名:Silver)是过渡金属的一种,化学符号Ag。银在自然界中有单质存在,但绝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银矿石中。其理化性质均较为稳定,导热、导电性能很好,质软,富延展性,反光率极高,可达99%以上。
银字属于艮字族。在艮字族里,艮字都是声符兼义符。艮字族汉字都与“边界”、“极限”之义有关。银的本义是“(价值)接近于黄金的金属”。天然银多半是和金、汞、锑、铜或铂成合金,天然金几乎总是与少量银成合金。中国古代已知的琥珀金,在英文中称为ELECTRUM,就是一种天然的金银合金,含银约20%。
银的化学性质:
银不易与硫酸反应,因此硫酸在珠宝制造中,能用于清洗银焊及退火后留下的氧化铜火痕。银易与硫以及硫化氢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这在失去光泽的银币或其他物品上很常见。银在高温下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棕黑色的氧化银(常温也可反应,但速度很慢)。
在溴化钾(KBr)的存在下,金属银可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侵蚀;这些化合物在摄影中用于漂白可见影像,将其转化为卤化银,既可以被硫代硫酸钠去除,又可以重新显影以加强原始的影像。
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千足银、足银、925纯银、泰银、藏银、苗银。
银:
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Ag(来自拉丁语Argentum),原子序数47,是一种银白色的过渡金属。银在自然界中很少量以游离态单质存在,主要以含银化合物矿石存在。银的化学性质稳定,活跃性低,价格贵,导热、导电性能很好,不易受化学药品腐蚀,质软,富延展性。其反光率极高,可达99%以上。
1千足银:是指银含量为999%的银。这种银材质,由于银本身的特性,使得999%的银比较软,不适合现代流行饰品越来越丰富和夸张的造型要求,大多都是用于制造素银类(单纯的银饰无包金或镶嵌)首饰。由于是999%的银,所以,从外观上很容易识别,就是银本色。
2足银:是指银含量为99%的银。在千足银没有问世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银品质能达到的最高纯度,在历史上的最高纯度是清朝时期的银锭,经现代科技检测其含量高达996%,也同千足银的物理性质较类似,用来做首饰的也大多都是素银类款式。
3925纯银是925%的银加上75%的铜的纯银,是国际公认的纯银标准,现在通常把925银镀上白金(白铑),以防止银在氧化或硫化情况下变黄变黑。在目前银制品首饰市场大多数采用925银,常用于镶嵌类,仿K金,白金类款式。
4泰银:泰银一般是千足银,即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银含量。不过,现在市面上很多泰银饰品都是仿制泰国工艺,把925银硫化成“古银效果”,这种也称做“泰银”。而国内有些商家把一些合金首饰作旧处理也称作泰银是极不负责任的,真正的泰银一定是纯银制品。泰银饰品精美绝伦,更像是艺术品,美观、大方、时尚、不失大体。
5藏银:很多人出去旅游回来,都买些所谓的银器啊,银饰品回来,但没多久就发黑了,不好看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传统意义上的藏银应为30%银加上70%的铜,但是现在这样传统工艺的“藏银”,现在市场上也已见不到了,大多完全以白铜替代。一般不含银的成分,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所以价格方面非常低廉。藏银一般是同石头相配做小首饰的,多见的是绿松石,珊瑚石,红红绿绿的。
6苗银:苗银非纯银,是苗族特有一种银金属。其含量成份有银.白铜.镍等,苗银的含量是不一样的,一般是20%—60%不等,号称999%的纯苗银基本上都是骗人的,偶尔有真正老苗族做的足银也顶多是90%,传统工艺根本提炼不了999%的纯度。
工业银并非只是常见用于制作白银工艺饰品所用的工艺银,而是主要为各种含银原料生产银,主要用于电气、电子工业、照相业、珠宝装饰业等。随着白银工艺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纯度工业银被用于工艺品行业,涌现了中祁黄金等部分以高银含量的银工艺品为主的品牌,让人对高银含量的工业银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 什么是工业银呢?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发布的GB/T 4135-2002 《银》标准最新规定,在根据白银国际市场的通用要求的基础上,该标准对银的规格进行修改划分,银按化学成分分为三个牌号:IC-Ag9999、IC-Ag9995、IC-Ag9990,分别对应国际一号白银、国际二号白银、国际三号白银。 标准中不仅对三种白银的银含量最小质量分数进行规定,同时也对含银原料生产银中的其它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了明确规定。详情如下: 国际一号银IC-Ag9999,银含量不少于9999%,铜(Cu)含量不大于0003%,铋(Bi)含量不大于00008%,铁(Fe)含量不大于0001%,铅(Pb)含量不大于0001%,锑(Sb)含量不大于0001%,钯(Pd)含量不大于0001%,硒(Se)含量不大于00005%,碲(Te)含量不大于00005%,杂质总和不大于001%。 国际二号银IC-Ag9995,银含量不少于9995%,铜(Cu)含量不大于0025%,铋(Bi)含量不大于0001%,铁(Fe)含量不大于0002%,铅(Pb)含量不大于0015%,锑(Sb)含量不大于0002%,杂质总和不大于005%。 国际三号银IC-Ag9990,银含量不少于9990%,铜(Cu)含量不大于005%,铋(Bi)含量不大于0002%,铁(Fe)含量不大于0002%,铅(Pb)含量不大于0025%,杂质总和不大于010%。 [] 由上述标准要求可知,工业银的含银量最低标准为9990%,按照白银工艺品的行业划分标准,工业银属于在白银工艺饰品中均属于千足纯银范畴,即银含量在999%以上的工艺银,也可称为千足纯银、千足银、S999或者999银等,而市面上类似高银含量的银制品的出现,是市场需求挖掘,白银工艺品制作工艺提升的表现,也使得工业银与工艺银的定义在白银工艺品领域产生了融合。
925银(也就是常说的925银了) 英文标识为925S,表示含银量925%、含紫铜75%的首饰银。这种色银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韧性,比较适宜制作戒指、别针、发夹、项链等首饰,而且便于镶嵌宝石。
保养银饰品首先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做起。
白银易吸收水银,在吸收水银后,表面质量遭到严重破坏,完全失去光泽,形成银汞齐(又称汞银)。在潮湿的空气中,银容易被硫的蒸气及硫化氢所腐蚀,使表面变黑(这就是泰银的基本形成条件之一了)。为此,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以下事项:
1、化妆品不仅含有汞,而且含有硫,这能令白银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另外,如果空气中含有硫也是不宜佩戴白银的。那些生活在化工厂或在化工厂工作的人就要注意了,更加不能佩戴白银哦!
2、臭氧也能导致白银变黑的。如日常生活中用的负离子发生器、消毒柜都不宜放置白银饰品。
3、一些蛋禽类变质后会产生硫化氢气体,如果进行与蛋禽相关作业的工作人员就不宜在工作时间佩戴了。
4、自来水的净化常含用漂白粉或氯气,对白银有严重的侵蚀作用,侵蚀后的白银失去光泽,产生白色的氯化银。因此,不宜佩戴白银入浴。
5、洗衣粉中含有漂白剂,漂白剂的主要成份是含氯,对白银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6、水银(汞)和白银会发生作用,会发生严重的损坏,甚至形成汞膏,因此使用体温计时就要小心了。
7、白银溶于盐酸、硝酸,如果从事这方工作时就要引起注意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