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内含有两个填充物,其一为白鸭绒,含量90%;其二为100%聚酯纤维,含量为10%;
标签上的含绒量是指这件衣服里填充的绒子和绒丝在所有填充物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比如购买了一件羽绒服,填充物是90%的白鸭绒以及10%的白羽毛,就表明这件衣服的含绒量为90%。
充绒量大家千万要注意,充绒量这个东西和含绒量是不一样的,含绒量算的是百分比,而充绒量就是充进去的实际羽+绒的质量克数,它和衣服的大小、长短、款式等因素有关。
羽绒服里面包含绒子和羽毛。绒子是长在鹅鸭等水鸟的脖子到胸腹之间不含羽梗的毛,由于这个部位的毛经常浸在水中,所以不仅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而且它的保暖抗寒能力也是全身毛中最好的。另外,因为这部位的绒毛没有羽梗,非常柔软,纤维长而蓬松度高,折合体积较小,是制作羽绒服最上乘的材料。
扩展资料
羽绒服根据标签来进行选购的小技巧:
1、有些朋友在选购羽绒服的时候喜欢买充绒量大的,觉得这样厚实会更暖和,但你一定不要小看含绒量,因为绒本身的保暖作用非常大,80%的含绒量就比75%的暖一些。
2、要看一下羽绒服的标牌上标明的各项基本信息是否齐全,主要是含绒量、充绒量、绒毛种类和生产厂家基本信息,但一般没有包含蓬松度的信息,这点你可以直接咨询导购员。
3、仔细摸一摸羽绒服的内层,如果你觉得刺刺的,就是说明这件衣服里羽毛的含量较高(具体原因请看上文关于“羽绒”的概念),质量应该不会很好。如果你摸上去不扎手不刺,则说明那这件衣服的含绒量相对比较高,保暖性较好。
4、接下来你可以将看中的几件羽绒服放在一起,使用同样的力度分别按住衣服的表层,回弹时间越快的羽绒服质量越好(表明蓬松度高)。而对于充绒量相同的羽绒服,体积越大(即羽绒服越蓬松)的品质越好。
5、最后就是用力拍一拍羽绒服,如果有绒毛或者粉尘出现,就说明这件羽绒服的布料它的防绒性很差或者是缝合的针眼太大,这样的羽绒服会越穿越羽绒服薄,防水性和透气性也不会太好,对于这种就不建议购买了。
-羽绒服
相信大家在购买羽绒服的时候都在吊牌上面看到过含绒量的数据,而且很多人都是靠这个数据来判断羽绒服的好坏的。下面我给大家讲讲羽绒服含绒量是什么意思?羽绒服含绒量标准是多少?
羽绒服含绒量是什么意思
羽绒服的含绒量是指羽绒里面绒所占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大多都在70%到80%左右。
羽绒服含绒量是指羽绒质量占填充物的百分比,也是羽绒制品的一项重要指标。羽绒服的含绒量是一般以70%及以上为最佳,特别是含绒量在70%左右时,已经具备了羽绒服必要的蓬松度和保暖性能,同时也是对羽绒资源的最佳利用,符合当前节约、环保型理念。
羽绒服含绒量标准
按照我国羽绒服的国家标准规定:“羽绒服的‘含绒量’不得低于50%,充绒量允许偏差规定为-5%”。“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表现着羽绒服装填充物的质量好坏,是个强制性的规定。在保证“含绒量”的条件下,南方一般成人羽绒服的“充绒量”应达到100克以上,北方一般羽绒服的“充绒量”应达到200克以上,这样羽绒服才能起到较好的保暖效果。但从市场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品牌的羽绒服“含绒量”都达到90%左右,但“充绒量”远远低于100克,所以消费者在选择羽绒制品时一定要注意甄别上述两个“绒量”的概念。
羽绒服含绒量和充绒量区别
羽绒服的标签上主要有含绒量和充绒量两种标注。而消费者在购买时,习惯于先摸摸厚薄;其次再考虑长短(以为长款羽绒服比短款羽绒服更为保暖)。部分消费者会留意到羽绒成分和含绒量,认为一般含绒量在90%以上,就绝对是保暖效果好的羽绒服。对充绒量是多少克,则很少有人去注意看。
依据羽绒服装国家标准GB/T14272-2011,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茸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依照国家纺织及皮革商品质量监督查验中间的解读,含绒量是决议羽绒茸毛质量好坏的最重要目标,含绒量越高的羽绒,保温隔热作用越好。
充绒量则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在标签上一般用克来标示。即使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很高,假如羽绒服内填充的羽绒量过少,那么也会影响保暖作用。由此可见,假如消费者想知道一件羽绒服填充了多少羽绒,保暖作用好不好,光看含绒量这个相对数值是不行的,还要看充绒量这个肯定数值。
而且,国家公布的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规则,应标明商品选用质料的成分称号及含量,而且按其给出的示例,羽绒服应标明羽绒品种、含绒量和充绒量。也就是说,市面上所售的羽绒服,假如只标示了含绒量,而未标示充绒量,是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
羽绒服清洗方法
1先将羽绒服放入冷水中浸泡20分钟,让羽绒服内外充分湿润。将洗涤剂溶入30度的温水中,再将羽绒服放入其中浸泡一刻钟,然后用软毛刷轻轻刷洗。漂洗也要用温水,能够利于洗涤剂充分溶解于水中,可使羽绒服漂洗得更干净。
2如果一定要用洗衣粉清洗羽绒服,通常两脸盆水放入4至5汤匙洗衣粉为宜,如果浓度过高,难以漂洗干净,羽绒中残留的洗衣粉,会影响羽绒的蓬松度,大大降低保暖性。
3中性洗涤剂对衣料和羽绒的伤害最小,使用碱性洗涤剂,如果漂洗不净,残留的洗涤剂会对羽绒服造成损害,并且容易在衣服表面留下白色痕迹,影响美观。去除残留碱性洗涤剂,可在漂洗两次之后,在温水中加入两小勺食醋,将羽绒服浸泡一会儿再漂洗,食醋能中和碱性洗涤剂。
4羽绒服洗好后,不能拧干,应将水分挤出,再平铺或挂起晾干,禁止曝晒,也不要熨烫,以免烫伤衣物。晾干后,可轻轻拍打,使羽绒服恢复蓬松柔软。
100%涤纶的比较多
也有极少数用锦纶的,锦纶其实就是尼龙,和涤纶或者其它纤维混纺还好,如果是100%锦纶的,会不透气,穿起来很闷,里边都是汗。
现在很多品牌也有纳米抗菌处理的,应该是在表面加了涂层
国标羽绒服的羽绒含量不低于50%。
判定羽绒服的标准从“含绒量90%”变为“绒子含量50%”:只有绒子含量不低于50%,才能被称为羽绒服。
新国标有三个方面变化
一是把“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规定绒子含量不低于50%的才能称之为羽绒服。需要说明的是,含绒量指的是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质量百分比;标注绒子含量则能更直观地表征羽绒品质的高低。
一般而言,绒子含量越高的羽绒服,用手指挤捏,感受不到明显的梗状物质,手感更加柔软,蓬松度更好,保暖性能越好。
二是羽绒种类只区分鸭绒和鹅绒,不再区分颜色(灰或白)。一般而言,在充绒量相同的情况下,鹅绒的保暖性要好于鸭绒。
三是标准规定除门襟、袋盖、风帽、领子等小部位可采用其它填充物,其它部位只能填充羽绒;羽绒和纤维共混填充的分层或分区使用纤维填充的服装,不适用新标准。
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羽绒服时一定要注意标识是否齐全、准确,查看常规服装应该标注的产品名称、号型规格、厂名厂址、安全类别、纤维成分及含量、洗涤维护方法、执行标准、使用及贮存事项等内容是否标注规范外,还要关注充绒量和绒子含量的标注数值,原因是这两项指标直接关系到羽绒服的保暖性和品质。
100%涤纶。羽绒服的面料主要是羽绒服里布成分为100%涤纶,其采用两次轧光、防绒性能卓越。布面平整洁净、纱织分布均匀,无断经、断纬现象。手感细腻、丰满柔软。有较好的透汽透湿功能。环保染色、防静电加工。
填充物是聚脂纤维就不是羽绒服,应该是防寒服,聚酯纤维是指的是面料成分,80%灰鸭绒是指填充物是灰鸭绒而且含绒量是80%,标签上的含绒量是指这件衣服里填充的绒子和绒丝在所有填充物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
羽绒服根据标签选购技巧:
1、在选购羽绒服的时候喜欢买充绒量大的,觉得这样厚实会更暖和,但一定不要小看含绒量,因为绒本身的保暖作用非常大,80%的含绒量就比75%的暖一些。
2、要看一下羽绒服的标牌上标明的各项基本信息是否齐全,主要是含绒量、充绒量、绒毛种类和生产厂家基本信息,但一般没有包含蓬松度的信息,可以直接咨询导购员。
3、仔细摸一摸羽绒服的内层,如果觉得刺刺的,就是说明这件衣服里羽毛的含绒量较高,质量应该不会很好,如果摸上去不扎手不刺,则说明那这件衣服的含绒量相对比较高,保暖性较好。
4、将看中的几件羽绒服放在一起,使用同样的力度分别按住衣服的表层,回弹时间越快的羽绒服质量越好(表明蓬松度高),而对于充绒量相同的羽绒服,体积越大(即羽绒服越蓬松)的品质越好。
5、用力拍一拍羽绒服,如果有绒毛或者粉尘出现,就说明这件羽绒服的布料它的防绒性很差或者是缝合的针眼太大,这样的羽绒服会越穿越羽绒服薄,防水性和透气性也不会太好。
扩展资料:
羽绒服挑选注意事项:
1、要先了解身体对于寒冷的耐受程度,根据身体能够承受的温度来挑选适合的衣服,羽绒服的保暖性能是根据它的绒数量以及所充绒的品质和它的蓬松度来决定的。
2、羽绒服保暖还取决于服装当中所充羽绒的数量,羽绒服中所充的羽绒主要是绒毛和羽片共同组成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羽绒服商标中标示所充的羽绒,它们的含绒量从90%,80%,70%等各不相同,而如果是90绒的就是高品质的羽绒服,既轻薄又非常保暖,穿着是十分舒适的。
3、试:买衣服一定要试穿,试穿可以检查羽绒服的保暖性,好的羽绒服只要穿2分钟左右就可以感到发热。
-羽绒服
一定是不一样的
一般说品牌羽绒服的羽绒含量、质量相对较高,产品描述符合度也准确。比如波司登、鸭鸭之类,他有自己原绒收购,也有自己专业工厂。
现在很多时尚衣服类品牌也都开始有羽绒服,比如···接客穷四··每磅···还有其他运动品牌,就不一一列举了;他们大部分是找工厂代工。而代工厂层次就比较多了,水也深。
这一类羽绒服多数填充物上写:100%羽绒。实际上大部分是70%绒,30%毛。绒和毛是不同的,但也都属于羽绒。好的羽绒服是一定会标注多少绒。而不是说多少羽绒。这是两个概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