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洗衣服、肥皂的古代,主要使用的是碱土、植物碱、和胰子。
碱土应该是指碱性较重的土,含碳酸钠较多。植物碱是指草木灰(含碳酸钾)和皂角。胰子是指猪胰(用来制作澡豆)。使用草木灰洗衣服在《礼记·内则》中有记载“冠带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
魏晋时期(220年-589年)开始使用皂角,后来将皂角捣烂,做成球状,用于洗脸洗身。
澡豆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使用。对于油污等顽固污渍,在没有奥妙汰渍的情况下,会采用混合去污的方法。《冷庐杂识·油污衣方》记载:“油污衣,面涂法最佳。用生麦粉入冷水调匀,厚涂患处,越宿干透,以百沸热汤和皂角洗之,油化无迹
胰子
古代的一各洗涤用品。在制作“澡豆”的工艺基础上,于猪胰研磨过程中加入吵糖,并以纯碱代替豆粉,再加入熔融后的猪油及香料等,均匀后,压制成球或块状,即成。其化学组成与今天的香皂近似。我国华北和东北,主要使用胰子。清末,北京一地有胰子店70多家。新的肥皂工业兴起后,才逐渐取代了胰子。直至本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前门外还保留有合香楼和花汉冲等老胰子店,其中合香楼开设于明朝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又,以皂角溶液等制成的“香皂”,习惯上也称“胰子”。《儿女英勇传》第三七回:“叫小丫头子舀了盆凉水来先给他左一和右一和的往手上浇又使了些桂花胰子玫瑰胰子。”
皂荚(纯天然,功同今天的肥皂用的最多的还是皂荚,今天的用品大多带皂字,虽说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仍沿袭至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