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血液中各种成分分别制成单一、高浓度、高纯度的制剂,如浓缩红细胞制剂、浓缩血小板制剂、新鲜冷冻血浆、白蛋白制剂、凝血因子制剂等,并根据病人实际状况,选择最适合病情需要的血液成分制品进行输用,这就是成分输血。
首先,选择成分输血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如发热、过敏等输血反应的发生。研究表明,导致发热和过敏的许多成分都位于血浆和白细胞中。在严重贫血时,机体内红细胞大量减少,其携氧能力减弱,输入红细胞成分,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避免血浆和白细胞进入受血者机体,从而减轻或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其次,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多数位于血浆和白细胞中,去除白细胞及血浆的成分血,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等的发生。第三,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缺红细胞补红细胞,缺血小板补血小板,白蛋白低补白蛋白。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因体内异体蛋白的输入导致各种不利免疫反应的发生,同时由于及时大量补充体内缺少的成分,其治疗效果更理想。第四,由于补充的是高效的治疗成分,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了血浆中含有大量液体的输入,可以减轻病人的心肺循环负荷,对一些老年人和儿童尤为有利。第五,在全血中,血小板、凝血因子等有效成分不仅浓度低,而且它们的生物学活性会很快消失,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成分输血使我们可以针对某一单一血液成分,采取最有利的保存措施,如添加保护剂、不同的储存温度等方法,来保证像血小板、红细胞等成分的生物学活性,不仅提高了疗效,而且节约了有限的血液资源。
1、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在储存过程中已来丧失功能或活性,起不到治疗作用。
2、全血中主要有效成分源是红百细胞,其疗效与红细胞制品相似,而全血中保留的各种其他成分度不良反应却比红细胞多。
3、成分输血有很多优点:一血多用,节约血源,制品浓度与纯问度高,疗效好,混入其他成分少,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输血反答应和疾病的传播。
4、对于非贫血病人急性失血的输血:失血量低于血容量的30%一般不需要输血,只补充胶体和晶体溶液。失血量达血容量30—50%输代浆血或浓缩红细胞十晶体、胶体溶液。
失血量达血容量50—80%输全血十白蛋白液失血量达血容量80%以上:输全血十白蛋白液十新鲜冰冻血浆十血小板浓缩液。
5、对于其它病人的输血应要根据病人对失去6K液成份的恢复能力和所输成份的寿命,掌握缺什么成份补什么成份的原则,绝不可千篇一律输全血。
扩展资料;
成分输血主要种类包括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白细胞。
1、红细胞输注:
①红细胞悬液。
②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③洗涤红细胞。
④照射红细胞
⑤其他:冰冻红细胞、年轻红细胞等。
2、血浆及血浆蛋白输注。
3、血小板输注:
①浓缩血小板。
②辐照血小板。
③少白细胞血小板。
4、白细胞输注:应用浓缩白细胞应十分慎重,因为粒细胞可引起输血副作用,因此目前临床很少用。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transfusion of blood components)是根据血液比重不同,将血液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依据病情需要输注有关的成分。优点为:一血多用,节约血源,针对性强,疗效好,副作用少,便于保存和运输。成分输血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输血类型。
成分输血的原则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由于失血、血细胞破坏增加或造血功能障碍都可能需要输血,输血的数量和种类取决于输用成分血的寿命,取决于病情需要,决不可千篇一律都输全血。由于输血有不可预测的并发症,所以对可输可不输的疾病,坚决不输。禁止输“安慰血”。
适合输成分血的病人,决不给全血。临床80%的输血病人是需要某种血液成分,而不适合输全血。
各种成分血的输注计量要符合标准治疗剂量,一次要给足,才能达到预期疗效。
成分输血的优点不包括不会发生溶血反应。
成分输血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全血分离制备成纯度高、容量小的血液成分,然后再根据病情的需要输给病人。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临床医生要了解成分输血的知识,遵循科学用血、合理用血、节约用血的原则,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开展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的优点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缺什么输什么,提高治疗效果。如:贫血输红细胞,粒细胞缺乏输粒细胞、血小板减少输浓缩血小板,烧伤患者输血浆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