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品的背后都是有一张成分表的,而很多人都容易忽视护肤品成分表上的内容了,很多女性朋友常常都是治看品牌,不看成分表的,而有些人看成分表,但是一看到有她认为的有害的添加剂成分,就否认护肤品的作用,那么如何读懂护肤品成分表?怎么看成分挑选护肤品?。
1、护肤品成分表
成分混合后效果会起变化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人会说成分表里所有都好,却添加XX不好的成分,这个产品就被完全否定,却不去考虑它实际使用效果是否优秀。但其实,成分混合后会起变化,要知道有些成分在保持一瓶护肤品的稳定有不可替代作用,如果取消了XX不好的成分,整个护肤品的平衡都被打破,也许应该发挥效果的那些成分都发挥不了。单看成分表,就轻易说这成分不好,那成分不好,是不准确的。
例如NaOH,很多人说有害,会腐蚀皮肤,其实没那么简单。NaOH俗称烧碱,听到这个词,大家就会从字面上感觉对皮肤有伤害,却不知道在化妆品中,NaOH、KOH这类强碱是常用原料。
比如我们常用的皂剂洗面奶、皂剂沐浴露都需要它们来中和脂肪酸,这种情况下碱已经和酸中和成为盐。而一些化妆水中会添加微量KOH、NaOH来软化角质。
国家对化妆品中可用的原料都有明确规定,KOH、NaOH都是国家许可的原料。产品是不是有腐蚀性,和碱的浓度、pH值都有关系。所以说不能单看某个成分就说一个护肤品是好是坏。
成分的浓度比例问题
目前大部分品牌都会在包装上列出护肤品的完整成分表,但是浓度比例你是不知道的。同样的成分,如果浓度比例稍有差别,配出来的护肤品就会天差地别。这就是为什么护肤品商敢公布成分,而不会担心你拿着这个成分表就能配出一模一样的护肤。这个比例可是护肤品厂家的商业机密,不可能透露给你,别说一般的网友也没有能力去测试出这个比例,就算是专业人士也很难去百分百复制出一件护肤品。
单靠掌握点成分知识,还没用就评判护肤品的好坏,实在是有失偏颇。例如,一个保湿的护肤品里含有透明质酸,它的浓度要达到一定比例才能有好的保湿效果。如果里面的浓度很低,就算含有了,也是用处不大的。
成分等级,美容界的至高机密
除了成分的浓度,成分的等级如何,也是在成分表不会说出的秘密。因为成分原料也是分等级、分种类的。尤其是植物萃取,由于溶剂不同,萃取方法不同,提纯程度不同,成分表中相同的名字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功能。同样是“透明质酸”,有高到几十万元和低至几万元的不同等级,还有大分子小分子的不同,最后出现在不同品牌中,体现在实际使用中的保湿效果当然不可能相同。同样是“可溶性胶原蛋白”,分子的大小也使得对皮肤的保湿效果不同,当然原料价格也相当不同。同样是“熏衣草精油”,但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产地,对熏衣草最后呈现的护肤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成分添加的顺序和制作方法也有很大影响
另外,成分添加的顺序和制作的方法不同,也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成品。举一个很俗的例子,我非常喜欢吃上海的红烧肉。但给我同样的原料去做一盘红烧肉,却并不能做出大厨的味道。因为我不知道油要烧到多少度,翻炒多久开始调味,需要加多少水去闷煮,也不清楚应该炖多长时间出锅是味道最好的。这些制作上的工艺都是厂商的不传之秘,所以,即使用了一模一样的配方,成分丝毫不差,也不能制作出一模一样的护肤品。这说明除了成分浓度,护肤品的制作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
成分表的局限很多
由此可见,成分表的局限真是很多,成分表不能告诉我们的秘密太多太多。可是不看成分表,局限更多,消费者会更茫然,毕竟这是产品上唯一相对可信的信息来源。所以唯有了解这些局限,才能正确地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但绝对不轻易只从成分表去分辨一个护肤品的好坏。希望读者能从网上的成分误区里走出来,让成分表只成为选择护肤品的一个部分参考,根据成分、自己的肤质和实际使用效果等诸多综合因素来选择护肤品才是上上之策。
2、祛斑面膜DIY
(1)苹果柠檬面膜
苹果去皮切块,捣成泥状,滴入1滴柠檬精油。干性过敏性皮肤者,可加入适量鲜牛奶或甜杏仁等植物油,油性皮肤最好加蛋清。15~20分钟后用热毛巾洗干净即可。
隔天一次,20天为一个疗程。能使皮肤细滑、滋润、白皙。还可消除皮肤暗疮、雀斑、黑斑等。
(2)蜂蜜柠檬面膜
材料:鸡蛋清1个,蜂蜜1小匙,柠檬精油1滴,橄榄油10滴,面粉适量。
混合后搅拌成膏状,敷面后15~20分钟取下,用温水洗净。
坚持使用有较显著的祛斑、去除色素的作用,可使皮肤清爽、润滑、细嫩,长期坚持还能延缓皮肤衰老。
(3)番茄玫瑰面膜
先将番茄压烂取汁,加入适量蜂蜜或牛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防止皮肤干燥老化,并有美白效果。再加入玫瑰或乳香精油1滴,用少许面粉调成膏状,涂于面部保持15分钟左右,取下后用温水洗净即可。
番茄玫瑰面膜能使皮肤滋润、白嫩、柔软,长期使用还能起到祛斑除皱等效果。
买护肤品的时候,如何看成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成分是护肤品是否有效和安全的关键。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大家分享一些选购护肤品时如何看成分的建议。
为了保证皮肤安全,我们需要避免一些对皮肤有害的成分。比如,硫酸盐、苯甲醛、酒精和某些香料等。这些成分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刺激甚至损伤。因此,在购买护肤品之前,不妨先仔细阅读产品标签上的成分表,尽量选择无害或低刺激性的产品。
我们可以关注一些具有保湿功效的成分。保湿是护肤品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成分表中寻找水合作用较好的成分,如透明质酸、甘油和尿囊素等。这些成分能够提高皮肤水分含量,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并帮助皮肤锁住水分,从而改善干燥和缺水问题。
一些具有抗氧化功效的成分也是我们选购护肤品时可以考虑的因素。抗氧化成分能够帮助皮肤对抗自由基的侵害,减缓皮肤的衰老过程。比较常见的抗氧化成分有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绿茶提取物等。选择含有这些成分的护肤品,可以有效防止皮肤老化和出现色斑等问题。
如果你有特定的肌肤问题,如痘痘、敏感或色斑等,可以选择一些针对性的成分。例如,对于痘痘肌肤,我们可以选择含有水杨酸或果酸的产品,这些成分有助于去除角质和清除毛孔堵塞物;对于敏感肌肤,则需要避免一些刺激性较高的成分,如酒精和香料;而对于色斑问题,可以选择具有美白功效的成分,如熊果苷、维生素C等。
在购买护肤品时,我们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需求来选择产品。不同人对于护肤品的需求各不相同,所以在选购时要结合自己的肤质、年龄和季节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品。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先尝试一些样品或小包装的产品,以确保适合自己的肌肤。
在选购护肤品时,我们需要关注成分表,避免有害成分,选择具有保湿、抗氧化和针对性功能的成分。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希望以上建议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看懂护肤品成分并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终于碰到在意护肤成分的宝宝了,我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分控。学会看成分就会掌握很多主动权,不会被导购员牵着鼻子走哦~今天整理了一下护肤品中比较常见的成分,可能挺多,但是很实用
一、成分的查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从哪里可以看成分,最常见的就是这么几个:
①从护肤品的包装上
从2010年起,国家规定所有化妆品,无论国产还是进口化妆品,其成分都必须全部标注在说明书上,否则将被禁止销售。
②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
网站上有一个专门的化妆品类别,可以查询到通过正规渠道在中国销售的化妆品的相关信息。还有化妆品相关的法律法规、禁用成分、产品召回之类的都可以在这里查到!
③美丽修行APP
里边基本与药监局备案相吻合,出现不一致的时候还是以药监局为准,好处就是可以查到每个成分的用途和安全性,对于护肤小白来说,使用起来要方便很多。
二、常见成分分类
1、保湿成分
很多人将护肤工作的重心转向防晒与美白,殊不知,如果没有做好保湿功课,一切的护肤工作都会大打折扣。保湿是养肤的基础,尤其对于干皮来说尤为重要。常见的保湿成分:
①甘油
②维生素原B5(泛醇)
③透明质酸
④天然保湿因子
主要成分有氨基酸、乳酸钠、尿素等。
⑤水解胶原蛋白
⑥多元醇类
如丙二醇、丁二醇、聚乙二醇、1,2-戊二醇、己二醇、双丙甘醇、山梨糖醇、聚丙二醇等。
⑦神经酰胺
2、美白淡斑成分
美白的原理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抑制黑色素的形成,一种是加快黑色素的代谢。常见美白成分有:
①维生素C及维C衍生物
②抗坏血酸磷酸酯镁
③烟酰胺
④熊果苷
⑤果酸
⑥曲酸
⑦N-乙酰葡萄糖胺
⑧植物萃取
2、抗氧化成分
抗氧化不完全等于抗衰老,主要是在预防,延缓老化为主,而非拯救和改变。想要 健康 的肌肤,清洁、补水都是不足以达到理想的彼岸的,抗氧化才是修复这个步骤的重点。常见的抗氧化成分:
①维生素A(视黄醇)及其衍生物
②维生素C(抗坏血酸)
③硫辛酸
④辅酶Q10
⑤茶多酚
⑥虾青素
⑦卵磷脂
3、防腐剂成分
防腐剂其实是很多护肤品中必须添加的成分,但是量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常见的防腐剂成分有:
①甲基异噻唑啉酮
②苯氧基乙醇也叫苯氧乙醇
③对羟基本甲酸酯
④乙二胺四乙酸
4、孕妇慎用的成分
孕期内分泌紊乱,应尽量避免使用添加了激素、香精、防腐剂、色素、酒精的护肤产品,越天然越好。除此之外孕妇妈妈们慎用的护肤品成分还有:
水杨酸、视黄醇、矿物油、重金属、氢醌、雷廷-A四环素、维甲酸、二羟基丙酮、邻苯二甲酸盐等。
以上并不全面,每个成分还可以展开分析,但是怕篇幅太长了,影响阅读,所以简化一下,如果需要详细版的再私聊吧。
护肤品成分科普!成分党教你护肤不踩雷!
护肤对每个小仙女来说都非常重要,所以一定不能马虎,那你知道这么挑选护肤品吗?作为成分党告诉你,你只需要选对成分就差不多啦,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肌肤问题相对应的适用成分,**姐们可以看下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哦~~
详细的成分介绍都在里了,请各位**姐自行看图哦~~
如果不懂护肤品配方,想通过护肤品成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品,其实方法很简单。我也是从一个护肤品小白逐渐成长为资深护肤品成分,党的分享一下我的经验。这样你以后再选护肤品时候,就不会再踩坑了,一秒知道产品的成分是什么再起作用!
1你今天真好看
这个软件。可以查成分的时候,同时还能做一下皮肤测试,虽然不是百分百的准确但是也能给自己的皮肤估个值,往哪个方向护肤。
2美丽修行
美丽修行有小程序的版本,比较方便而且产品库比较齐,成分标注也比较容易懂,信息比较全面但是也不是全部都有
3化妆品监管
这个是国家化妆品监管局的一个app,这个就比较强大可以查到产品是否有在监管局备案,是不是合格的产品,没有备案的产品我是建议不用的。还有就是可以核实产品备案的真实成分!!!
首先先明确自己是什么肤质,哪些成分可以解决自己的皮肤问题,然后再根据这些成分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品,虽然刚开始对比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但看的时间长了慢慢就会总结出来经验了。比如说我是干皮肤质,再加上今年已经37+了,所以脸上多少有一些细纹,所以我这个年龄除了一定要加强深度的保湿补水以外,还需要一些具有抗衰抗皱成分的护肤品。现在用得最多的是这款耐驰奥的时光水~
虽然不是什么大牌,但是专业美容院线系列的,走的是专业成分路线,用完以后皮肤润润的,每天到晚上洗脸的时候,皮肤摸起来还是一点都不干燥。而且用一段时间以后,能明显改善脸上的干纹细纹,对预防真性皱纹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哦。
为了不让护肤没有效果,也避免踩雷,护肤成分还是要知道滴~
美白VC:有抗氧化效果,可以美白、祛痘印、均匀肤色,适合肤色暗沉有痘印的皮肤
〽 代表产品:乐敦CC、修丽可维生素CE复合修护精华液、倩碧VC粉
烟酰胺:维生素B3,可以抑制黑色素生长,还可以淡化已经生成的黑色素。还能抗炎抗老缩毛孔,全能成分
〽 代表产品:SK2小灯泡、olay小白瓶、TO家烟酰胺
传明酸:又叫凝血酸,资生堂的当家美白成分之一,可以抑制黑色素增强的因子群,有效防止皮肤色素沉积
〽 代表产品:CPB光透白精华液、HAKU美白精华、资生堂新透白精华
消炎祛痘
甘草酸二钾:适合过敏性肌肤,抗刺激和控油,退红肿消炎,镇定皮肤
〽 代表产品:CPB水磨(敏感肌慎用)、轻肌 健康 水(无添加)、理肤泉特安水
金盏花花提取物:可以杀菌、收敛伤口,还能处理发炎、暗疮、毛孔粗大等问题;还可以镇定肌肤和保湿,改善敏感性肤质
〽 代表产品:科颜氏金盏花水、轻肌 健康 水、莱珀妮鱼子精华琼贵面霜
修复抗敏
神经酰胺:能很快渗透进皮肤,帮助皮肤天然保护层的更新,促进自然水合作用的平衡和角质层中的水结合,形成网状结构锁住水分,同时增强皮肤屏障,让皮肤越来越 健康
〽 代表产品:CeraVeR乳液、贝亲乳液、调理菁华液
祛皱
胜肽类:包括六胜肽、五胜肽、三胜肽等等,可以有效重新组织胶原弹性,加强弹力蛋白的活性,让脸部线条放松,皱纹抚平改善松弛
〽 代表产品:彼得罗夫抗衰深层修护霜、雅诗兰黛小棕瓶
维A及衍生物:可以调节表皮及角质层新陈代谢的功能,可以抗衰老,能减少皮脂溢出,淡化表皮色素,但有刺激性
〽 代表产品:露得清A醇晚霜、CeraVe Skin Renewing Serum A醇精华、悦薇抗皱美容露
波色因:可以刺激皮肤中氨基葡聚糖的生成,还可以防止皮肤中的水分流失
〽 代表产品:科颜氏淡斑精华液、赫莲娜黑绷带、修丽可紫米精华
1、排位越靠前,表明这个成分在该化妆品中占的比重越大
全标识的成分表中,成分名称都是按照加入量由多到少排列的。例如,水是化妆品中最常用的媒介,所以它一般都在成分变的首位。其他常用的溶剂有乙醇(酒精)、甘油、丁二醇等,也排在较前位置,它们的作用除了基本的保湿以外,更多的作用是帮助溶解化妆品中的有效成分。
很多人看到护肤品成分表中带有“乙醇”就会抵触,其实,大可不必。因为酒精也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一些不溶于水的成分必须借助酒精才能充分溶解,只要含量适中,并不会对皮肤造成危害,同时它还有收敛炎症,提升渗透的作用。但敏感肌以及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2、两个重要的“参照物”——防腐剂和角质成分
防腐剂(苯氧乙醇、山梨酸钾、羟苯甲酯、多元醇类等)和胶质成分(卡波姆、黄原胶等)在配方中的浓度绝对不会超过1%,也就是说,如果排在这些成分之后,那么其作用基本可以忽略,对皮肤的改善效果微乎其微。
3、质地浓稠不代表营养丰富
面膜也浓稠并不能和高营养画等号,很多时候是因添加胶质才实现的视觉假象,如卡波姆、黄原胶、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酸(酯)类等,这些成分能营造比较浓郁的质地外观和清爽的使用感,但事实上肌肤无益也无害。
护肤品成分 1分钟让你会看护肤品的成分表
读懂成分表
一、护肤领域,无论是面霜、乳液、化妆水还是面膜,总体成分主要可以分为四种:主体成分、保湿剂、有效成分、防腐剂。
而且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护肤品的成分表应该按照成分的含量从多到少依次排列,所以你如果查看你手上的护肤品成分表会发现,水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二、成分表的主要规则
1、所有成分,都使用标准名称—INCI名称(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Cosmetic Ingredient又称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如果暂时没有INCI名称,才使用俗名。
2、所有在中国出售的产品,都必须使用简体中文标注成分表
3、所有成分的排列顺序,按含量,浓度由高到低,依次降序排列。含量在1%以下的成分,可在最后一种含量大于等于1%的成分随意排列。
三、怎样判断不同成分的大致含量
根据成分表的规则,是可以判断大致的成分含量的。
成分表的前半部分,含量较高;而防腐成分、香料含量通常不能超过一定的上限,一般含量是低于1%的;
一些常用的成分如透明质酸钠、卡波姆含量一定是小于1%的,像透明纸酸钠,含量达到1%的话,产品也许会粘稠到拉丝一米长,所以不可能高于这个比例。
含量 >1% 的才有用吗
大体来说,有这么几种情况:
1、有的功效成分确实在 1% 以上的时候效果比较好;
比如烟酰胺、维C及衍生物、果酸、水杨酸等等,他们常用的成分浓度基本都在 1% 以上,可以通过成分表来判断是作为主要功效成分还是主打辅助。
这类成分的话,一般是浓度越高越有刺激性,需要其他方面的平衡,而且更高的浓度也不一定就意味着更好的效果,也和配方、剂型关系非常大。
只能说这些成分大于1%会比较好,不见得越高越好,像是 10%含量的会比5%的好,也是不一定的。
2、不需要/不能添加到 1% 以上
这种其实也很多,有的是因为浓度太高了刺激性太高,也有的也许就是浓度太高了实在太贵。
A醇是典型的刺激性比较高的成分,因为作用的过程中会破坏皮肤屏障,所以大多数品牌都不太建议白天用,因为破坏屏障之后会更容易受到 UV 的伤害。
一、全成分标识规定详解
1 全成分标识的成分表中,成分名称应按加入量由多到少排列。排位越靠前,表明这个成分在该化妆品中占的比重越大。例如,水是化妆品中最常使用的媒介,在许多情况下是含量最多的成分,所以它一般在成分列表的第一位。
2 因此,成分排名的先后顺序不代表它们的重要性,比如水和其他的一些物质如甘油、丁二醇等,则是常用的溶剂,他们的作用除了基本的保湿以外,更多的作用是帮助溶解化妆品中的有效成分,帮助有效成分接触到我们的皮肤或者毛发,发挥作用。很多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如水高,成分表中排位在水之后,但是它们却是发挥化妆品功效的重要因素。
另外,全成分标识中,成分加入量小于或等于1%的成分,位于加入量大于1%的成分之后,排列不按先后顺序。所以,在全成分表中,最后的几个成分之间可能并没有加入量多少的关系。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香精香料统一以香精标注在全成分表中,色素则以着色剂的编号或者中文名称标注。
二、怎样通过成分表大概了解一款化妆品?
1 己二醇通常在中间,浓度一般是05%,如果看到这个成分后可以判断其他成分的量,如果看到肽在己二醇前,这个成分表肯定假的。
2 凡是表述正规的全成分表中都存在2个重要的“参照物”,那就是防腐成分和胶质成分,而这两类成分在配方中的浓度绝对不会超过1%!所以可以以它们来作为有效成分含量的判断标准,而这个标准也尤其适用于主打植物概念的保养品。
3 如果一款产品中植物提取成分排在卡波姆、黄原胶、苯氧乙醇这些防腐剂和胶质之后,那它所起到的作用就基本可以被忽略,只能被理解是一种宣传概念或是噱头;反之,如果植物提取成分在成分表中的位置远远前于防腐剂和胶质,那添加了这个浓度植物提取成分的保养品就基本可以起到成分本身诉求的护肤作用。
查护肤品成分的步骤:
1、打开浏览器搜索,点击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官网点击进入。
2、进入官网后,在菜单栏点击化妆品。
3、鼠标停留在企业查询,点击右下方的更多。
4、找到化妆品菜单,根据查询的品牌是国产还是进口,选择国产非特殊化妆品备案信息或者进口非特殊化妆品备案信息,选择后在输入框内输入化妆品名字,点击搜索。
5、在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有过备案记录的产品信息都可以搜索出来,点击进入电子凭证窗口,就会呈现备案品牌,企业,生产厂商,备案时间和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