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琥珀自古以来是欧洲贵族佩戴的传统饰品,代表着高贵、古典、含蓄的美丽。下面让我们来欣赏琥珀的。
一、琥珀的种类及特征
琥珀的硬度低,质地轻,涩,温润,有宝石般的光泽与晶莹度,琥珀的另一个特征是含有特别丰富的内含物,如昆虫,植物,矿物等。
二、琥珀特点
1、生态环境
主要分布于白垩纪或第三纪的砂砾岩、煤层的沉积物中。
2、采收储藏
从地层或煤层中挖出后,除去砂石、泥土等杂质。琥珀质地轻,储藏方便,完美无暇的琥珀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3、国内分布
产辽宁、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
4、动植物形态
多呈不规则的粒状、块状、钟乳状及散粒状。有时内部包含着植物或昆虫的化石。颜色为**、棕**及红**。条痕白色或淡**。具松脂光泽。透明至不透明。断口贝壳状极为显著。硬度2~25。比重105~109。性极脆。摩擦带电。
三、基本性质
1、化学成分
化学分子式C10H16O,此外还含少量的硫化氢,微量元素种类有铝、镁、钙、硅等。
2、形态和结构
非晶质,常以结核状、瘤状、小滴状等产出。有的如树木的年轮,呈放射纹理;可含有动物遗体、植物碎片等。
3、光学性质
(1)颜色:**、蜜**、黄棕色、棕色、浅红棕色、淡红,淡绿,褐色等,颜色各异,引人入胜。
(2)透明度和光泽:透明、微透明,树脂光泽。
(3)光性:正交镜下全消光。
(4)折射率:154。
(5)发光性:在长波紫外线下发蓝色及浅黄、浅绿色荧光。
4、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2)硬度:2-3,一般为25。
(3)密度:108g/cm,可在饱和的食盐溶液中上浮。
5、内部特征
比较常见。主要有:植物碎屑、小动物(如昆虫、甲虫、蜘蛛、蚊蝇、蚂蚁等)、气泡、裂纹、旋涡纹等。
6、其它特性
(1)电特性:琥珀是良绝缘体,用力磨擦带电并能吸附小碎纸片。
(2)导热性:差,有温感,加热软化,近火有松香味。
(3)溶解性:易溶于硫酸和热硝酸中。
四、现代研究
1、主要成分
引用亚洲宝石协会(GIG)研究报告:琥珀主要含树脂、挥发油尚含琥珀氧松香酸(Succoxyabietic acid)、琥珀松香酸(Succinoabietinolic acid)、琥珀银松酸(Succinosilvic acid)、琥珀脂醇(Succinoresinol)、琥珀松香醇(Succinoabietol)、琥珀酸(Succinic acid)等。
2、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 C₁₀H₁₆O。
五、性状考证
最早记录的化石树脂是石炭纪,但琥珀一直到白垩纪早期才出现。著名的琥珀沉积岩来自缅甸,波罗的海地区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琥珀主要是古代裸子植物的树脂,但则有开花类植物所产生的树胶。波罗的海区琥珀有时含有昆虫或植物的残体。推测该琥珀可能是在原始松树种Pinus succinifera 的森林中形成。全新世的半化石硬树脂与琥珀的不同处在于它们在有机溶液中会熔解。
颜色一般为黄红色调,透明至半透明。在150℃时,琥珀会软化。优质的琥珀可以加工成工艺品,质次的则可以用作化工材料。琥珀属于沉积作用的产物,主要产于白垩纪或第三纪的砂砾岩、煤层的沉积物中。中国辽宁抚顺、河南西峡盛产琥珀。
琥珀是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掩埋地下,经过很长的地质时期,树脂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形成琥珀。它常与煤层相伴而生。琥珀是碳氢化合物,含有琥珀酸和琥珀树脂,化学成分为C₁₀H₁₆O,其中碳79%,氢105%,氧105%,有时还含有少量硫化氢。琥珀的形状多呈饼状、肾状、瘤状、拉长的水滴状和其它不规则形状。属非晶质体。颜色多呈**、橙**、棕色、褐**或暗红色,浅绿色和**、淡紫色的品种极为罕见。油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39~1545,无多色性。硬度2~3,密度11~116g/cm³。性脆,无解理,具贝壳状断口。琥珀为有机物,加热到150℃即软化,250℃~300℃熔融,散发出芳香的松香气味。琥珀溶于酒精。常含有昆虫、种子和其它包裹体。
树脂被进行商业化收集,例如产自新西兰高瑞松的硬树脂。波罗的海区琥珀用珠宝焐,而硬树脂则用于装饰业。Spencer等根据新西兰宝石协会研究社提供的样品及从新西兰煤矿产地中获得的样品,重新全面研究了这些产自新西兰的柯巴树脂。在他的研究中,最有意义的宝石学发现显示,经典宝石学书籍中介绍的鉴定柯巴与琥珀的乙醚,实际上对Kauri树脂的效果并不理想,也就是说部分Kauri柯巴树脂实际上并不溶于或只是轻微溶于乙醚中。在这些不溶的柯巴树脂上滴上一滴乙醚,30s后没有反应或反应轻微;而在这些新西兰柯巴树脂(包括25Ma的树脂)上滴一滴酒精,30s后全部出现溶于酒精的反应:表面发粘或变得不透明,而真正的琥珀滴上酒精则完全没有反应,表明不溶于酒精。柯巴树脂在冰醋酸中亦易产生与酒精类似的溶解反应,但冰醋酸会产生刺激气味并有可能对人体产生烧伤,因此不宜作为宝石学测试方法。另外,他的测试还表明,天然柯巴树脂在紫外荧光下的反应是不稳定的,该项测试难以作为鉴别琥珀与柯巴树脂的鉴定性依据。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01
琥珀,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植物的树脂,近似于我们常说的“松香”,是由植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分泌出一种粘稠状或凝胶状的液态分泌物,分泌物经长期掩埋渐渐失去挥发的成分,再经氧化、固结逐渐形成的。
琥珀属于沉积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在森林中生活着许多小昆虫,遇大风吹断树枝,树枝折断处便会流下一滴滴树脂。如果滴下的树脂正巧粘住了一只小虫,继续滴下的树脂会把小虫厚厚实实地裹在里面。以后,地面缓缓下沉, 大量的林木和树枝上滴下的树脂被掩埋在地下, 其上覆盖着厚厚的地壳风化物。而滴下的树脂虽变得坚固,成为矿物,但树脂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变化, 所以仍保持其原来的颜色与透明度,小虫也被静静地包在中间,这便是我们所见到的琥珀。
琥珀以其浑然天成的古朴庄重之美,温润中透出古典之气,而成为达官贵人竞相收藏把稳的珍宝和佛家的圣物。
琥珀是史前松树枝的化石,形成于4000万年至6000万年前。琥珀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以及少量的硫,硬度2-3,比重105-110,熔点150℃-180℃,燃点250℃- 375℃。
琥珀是一种有机宝石,可以用来做成饰品,工艺品等。琥珀有疗效,可入药。琥珀的来源四千万年前,欧洲北部有大片森林,那时的气候温暖,尚无人类,树脂由今日松杉的祖先植物垂淌下。那些原始森林没入水下,被泥土沉淀物掩埋,树脂因此得以保存,以迄今天。
许多北欧大片的地方变成了海底,这就是何以世上的琥珀大多出产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原因。琥珀大多产于波兰,立陶宛,俄罗斯等波罗的海沿岸,这些国家的琥珀颜色金黄透明,质地晶莹,品质好,产量大。另外,多米尼加,中国抚顺,缅甸等也有少量各具特色的琥珀出产。
天然琥珀的形成过程:
琥珀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混合物。琥珀的形成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树脂从柏松树上分泌出来。
第二阶段是树脂被深埋,并发生了石化作用,树脂的成分、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三阶段是石化树脂被冲刷、搬运、沉积和发生成岩作用从而形成了琥珀。
扩展资料:
琥珀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久凝结而成的碳氢化合物,主要产于云南、河南、广西、贵州、福建、辽宁等地。
琥珀最早作为一种名贵装饰品,用于制作戒指、项链坠等贡品,目前以琥珀制作的项链、耳环、烟嘴、别针等仍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工艺品之一。
琥珀入药,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并被列为上品。祖国医学认为,琥珀味甘性平,具有安心定志、散瘀利尿、止血生肌、明目祛翳等功效,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药材。
—琥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