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乳浊液,是混合物。
这是类油脂物质,因为不能溶于水,就添加适量特定的乳化剂进行乳化。所得混合液体就是乳化液。
达到遇到水,能够充分油水混合的目的。
成分是:类油脂原药或油脂,乳化剂,水。
提示,不加水之前,不显示乳化现象,透光率基本不变,仍呈原药原油状态。
乳化剂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物和人工合成品两大类。而按其在两相中所形成乳化体系性质又可分为水包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两类。
浙大哲博化工(jiance)衡量乳化性能最常用的指标是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HLB值低表示乳
化剂的亲油性强,易形成油包水(W/O)型体系;HLB值高则表示亲水性强,易形成水包油(O/W)型体系。因此HLB值有一定的加和性,利用这一特性,可制备出不同HLB值系列的乳液。
乳化剂分子中有亲水和亲油两个部分。根据它们的亲水部分的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负离子型乳化剂为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负离子亲水基团的乳化剂,如羧酸盐、硫酸盐和磺酸盐等。这类乳化剂最常用,产量最大,常见的商品有:肥皂(C15~17H31~35CO2Na)、硬脂酸钠盐(C17H35CO2Na)、十二烷基硫酸钠盐(C12H25OSO3Na)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盐等。负离子型乳化剂要求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使用,不能在酸性条件下使用。在使用多种乳化剂配制乳液时,负离子型乳化剂可以互相混合使用,也可与非离子型乳化剂混配使用。负离子型和正离子型乳化剂不能同时使用在一个乳状液中,如果混合使用会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
正离子型乳化剂为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正离子亲水基团。这类乳化剂的品种较少,都是胺的衍生物,例如N-十二烷基二甲胺,可用于聚合反应。
非离子型乳化剂为一类新型的乳化剂,其特点是在水中不电离。它的亲水部分是各种极性基团,常见的有聚氧乙烯醚类和聚氧丙烯醚类。它的亲油部分(烷基或芳基)直接与氧乙烯醚键结合。典型的产品有对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聚醚链上的氧原子可以与水产生氢键缔合,因而可以溶解在水中。它既可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也可在碱性条件下使用,而且乳化效果很好,广泛用于化工、纺织、农药、石油和乳胶等的生产。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R为C8或C9烷基,国外相应商品名分别为Igepal CA-630, Triton X-100或Igepal CO-630等。国内也称TX-10。属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Igepal CA-630,Triton X-100):无色至淡**透明粘稠液体。d25410595。n25D14894。HLB值135。1%水溶液浊点63~67℃(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是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或盐水溶液中加热至混浊,冷却变澄清时的温度,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参数之一)。易溶于水、乙醇和丙酮,可溶于苯、甲苯、二甲苯等,不溶于石油醚。耐酸、碱、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与各类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IgepalCO-630):无色至淡**透明粘稠液体。d2541060。凝固点-3℃。HLB值130。1%水溶液浊点52~56℃。易溶于水、乙醇、乙二醇,可溶于苯、甲苯、二甲苯等,不溶于石油醚。
制备方法:可由辛基酚或壬基酚在氢氧化钠(或钾)催化下,与环氧乙烷反应制得乳化剂 OP-10。
乳化剂471其实应该是欧盟添加剂代码“E471Mono- and diglycerides of fatty acids”对应的中文名是“脂肪酸单、双甘油酯”;
同样,你说的472e是欧盟添加剂“E472e:Mono- and diacetyl tartaric acid esters of mono- and diglycerides of fatty acids”对应的中文名是“脂肪酸单、双甘油酯单、双乙酰化酒石酸酯”。
乳化液的成分:
矿物油50-80%,脂肪酸0-30%,乳化剂15-25%,防锈剂0-5%,防腐剂<2%,消泡剂<1%
半合成:矿物油0-30%,脂肪酸5-30%,极压剂0-20%,表面活性 剂0-5%,防锈剂0-10% 全合成:表面活性剂0-5%,胺基醇10-40%
切削液 是一种用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
9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已首先进行了切削液的评价工作。 F•W•Taylor发现并阐明了使用泵供给碳酸钠水溶液可使切削速度提高对30%~ 40%的现象和机理。针对当时使用的刀具材料是碳素工具钢,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是冷却。
切削液是金属切削加工的重要配套材料。人类使用切削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在磨制石器、铜器和铁器时,就知道浇水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在古罗马时代,车削活塞泵的铸件时就使用橄榄油,16世纪使用牛脂和水溶剂来抛光金属盔甲。从1775年英国的约翰•威尔金森为了加工瓦特蒸汽机的汽缸而研制成功镗床开始,伴随出现了水和油在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应用。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 工件要与环境介质及切削液组分分解或氧化变质而产生的油泥等腐蚀性介质接触而腐蚀 与切削液接触的机床部件表面也会因此而腐蚀
此外,在工件加工后或工序之间流转过程中暂时存放时,也要求切削液有一定的防锈能力,防止环境介质及残存切削液中的油泥等腐蚀性物质对金属产生侵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