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可判断A是红细胞;白细胞数量最少,体积最大,有细胞核,可判断B是白细胞;血小板数量较多,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可判断C是血小板.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D是血浆.
(2)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叫发炎.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增多.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故答案为:(1)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2)白细胞;血小板;血浆.
(1)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与它相连的C肾小管,肾小体又由g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H肾小囊构成,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后端又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再次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缠绕在肾小管的外面.因此图中是e入球小动脉、d出球小动脉、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只发生了滤过作用,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因此,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均是动脉血.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被过滤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里没有大分子蛋白质;样品丙含有微量的蛋白质、不含有葡萄糖,因此样品丙是原尿,抽取样品丙原尿的肾单位结构部位为[b]肾小囊.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了尿液.所以样品乙尿液中的葡萄糖是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除去的.
故答案为:
(1)出球小动脉; 动脉血
(2)原尿; b;肾小囊
(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液的成分:\x0d\\x0d\血液由有形成分和血浆所组成其中有形成分(血细胞)占血液的45%共有三类\x0d\\x0d\1红细胞是血液有形成分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其体积小圆而扁平边缘厚中间凹入无核其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主要特点是在氧多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少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因此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血红蛋白呈红色与氧结合的程度决定了它的颜色含氧较多的动脉血是鲜红色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呈暗红色\x0d\\x0d\2白细胞:\x0d\\x0d\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的圆形细胞比红细胞略大白细胞的正常值是每升血液中有----------白细胞种类多如有颗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它们在血液中各占有一定比例当患病时会发生变化可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数据\x0d\\x0d\3血小板:\x0d\\x0d\血小板是很小的无核小体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血液凝固血小板在每升血液中有---个当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皮肤黏膜内脏等处容易出血\x0d\\x0d\血液中除有形成分外其他部分即为血浆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浆中含许多重要物质有蛋白质无机盐(钾钠钙等)抗体激素等其中水分占91%---92%\x0d\吃一个馒头消化过程是这样的现在嘴巴里面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到了胃里去进行咀嚼最后到了小肠里面进行吸收消化吸收大部分的营养
问题一:问答 血液内含有哪几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也包含了许多止血必需的血凝块形成的化学物质血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另外45%
有两种血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红细胞占大部分,看起来像凹下的圆环,不能到处穿梭,它没有细胞核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特殊的含铁的蛋白质称为血红蛋白,使红细胞看起来是红色的,它能携带吸收肺内的氧至全身,集中全身的二氧化碳到肺虽然血液含有很多非红细胞成分,但红细胞数目太大了,以至于血液本身也呈现红色
白细胞是圆形的,它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得多,能产生一种称为抗体的蛋白质,帮助机体抵抗细菌、病毒、外来物质引起的感染
血小板其实不是细胞,只是细胞的碎片,它没有细胞核当我们外伤后,血小板就聚集起来,粘附在伤口周围,产生启动凝血机制的化学物质,血液就止住了
问题二:血液里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体重60公斤,则血液量约4200~4800毫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导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血量的20%时,则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的血液达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也包含了许多止血必需的血凝块形成的化学物质。血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另外45%。
血液分静脉血和动脉血。动脉血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动脉血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静脉血血液中含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呈暗红色。注意并不是静脉中流的血是静脉血,动脉血中流的是动脉血,因为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血液由细胞部分和非细胞部分组成。细胞部分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非细胞部分是血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氨基酸、糖类、脂类、维生素、无机盐等。在显微镜下,血液中的血细胞不像肉眼看见的那么密集,淡**的血浆因而成了我们视觉的底色。
血液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占成年人体重的8%左右,相当于每千克体重中有70—80毫升的血液,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体内约有4500毫升的血液。
血液的颜色可以直接影响到肤色,而且血液成份发生了变化,也会从人体表面反映出来。贫血的人脸色苍白,这是由于贫血者红细胞数量减少;喝过酒或刚运动完的人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皮肤血流增加,所以肤色发红;黄疸性肝炎患者(因为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改造能力降低,使血中胆红素增高产生黄疸病人的皮肤、巩膜发黄。)病人的皮肤、巩膜则发黄。
一、其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遗传物质即染色体和基因,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
二、血有铁的味道原因具体如下:
1、血浆蛋白含有结合珠蛋白和铁转运蛋白:
(1)结合珠蛋白
每天降解的Hb约有10%释入血循环中,成为红细胞外游离的Hb,Hb与Hp结合成Hb-Hp复合物后分子量可达155000,不能透过肾小球,从而防止游离血红蛋白从肾脏丢失,避免Hb所含铁的丢失。保证铁再用于合成代谢。
(2)铁转运蛋白
铁转运蛋白的生理功能是将铁运送到需要铁的组织与细胞。每天血红蛋白分解代谢,释出25mg左右的铁。游离铁有毒性,它与Tf结合后不仅毒性降低而且还将铁运送到需铁部位。
2、铁是许多含铁蛋白质生物活性的发挥所必不可少的,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等。因此,任何生长、增殖细胞的膜上都有铁转运蛋白的受体。携带Fe³+的Tf与受体结合后经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供细胞内合成利用。
综上所述:血液中含有一定相对含量的铁元素,所以血液相对程度上具有一定铁的味道。
扩展资料:
血液成分详细解析:
1、血浆
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其中血清为浅**半透明液体,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无一定的形态,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L血浆中含有900~910g水即90%~91%。65~85g蛋白质即65%~85% 和20g低分子物质即2%。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代谢产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
2、血细胞
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血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颗粒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淋巴细胞的生存期长短不等,从几个小时直到几年。
血细胞及血小板的产生来自造血器官,红血细胞、有粒白血细胞及血小板由红骨髓产生,无粒白血细胞则由淋巴结和脾脏产生。
-血液
-血浆蛋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