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一般情况下退热药物可以间隔4-6小时左右再次重复使用一般退热栓的成分多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吲哚美辛它们与布洛芬不是一种药物所以若是孩子在使用退热栓之后体温还未恢复的话可以再使用布洛芬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让孩子多喝热水以促进体温的恢复若是孩子的体温久未恢复的话就需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病情分析:
退热栓的有效成分和泰诺林的有效成分是一样的,都是对乙酰氨基酚,而这种药的用药间隔是四小时。
指导意见:
退热栓和泰诺林是不能在四小时内同时使用的,以避免导致药物过量。
用了退热栓后一小时,如果体温还没降下来,可以用美林的。
或可以用美林和泰诺林交替使用。
儿童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治疗儿童感冒用药也较多,有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孩子感冒了不到医院看,拿家里储存的感冒药给孩子吃,或者自己到药店给孩子买药吃,这样做很危险。因为有不少成人用的感冒药,对孩子有危害。 所以儿童感冒用药要特别慎重,如“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安痛定”等药,含有扑热息痛、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等成分。这些成分对骨髓造血 系统可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小儿血细胞的生成和生长,导致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降低小儿的免疫力,有的可引起中毒性肝损坏。
那么,儿童怎样正确服用感冒药呢?
儿童感冒不要急于退热。
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既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但高热时(39℃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退热。退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体温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热药。
常用的退热药有:10~20%安乃近滴鼻液,每次1~3滴;扑尔敏片,每天每千克体重035毫克,分3-4次口服;小儿退热栓,每次半粒到1粒,塞入肛门,一日不超过3次,退热后停用。
不要使用APC(复方阿司匹林)因为APC有兴奋作用,而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同时这种药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有损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
,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一般不主张用这种药。
儿童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
由于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所以必须使用抗病毒药。常用的抗病毒药有:
1、三氮唑苷,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3次服,或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2、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
3、小快克,一次用量(袋)年龄1-3岁 体重10~15KG 一次用量05~1袋 年龄4~6岁 体重16~21KG 一次用量1~15袋一日3次 年龄7~9岁 体重22~27KG 一次用量15~2袋 年龄10~12岁 体重28~32KG 一次用量2~25袋 口服。以上药物可酌情选用,效果比较可靠,副作用小。
儿童感冒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合用抗生素: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预防6月龄以下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
小儿感冒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
2、服药期间多饮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3、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
4、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
5、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当家里有小孩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只要孩子有些头疼脑热那么最为紧张的就是家长的,我们平时在生活中都是会具备一些儿童退烧药,在一些关键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家长可以自己先为孩子进行降温操作,这样对于孩子的病情也是比较有好处的,家中常备儿童退烧药有哪些
家中常备儿童退烧药有哪些儿童吃的退烧药一定要买儿童专用的,刺激性比较小,可以有效的避免药物给宝宝肠胃带来刺激,比如说你可以常在家里备一些美林的退烧药,或者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专用的布洛芬,这些都可以,孩子发烧超过38度5的话再给吃退烧药,如果度数比较低的话,先考虑物理降温。如果孩子发烧的情况不严重的话,可以尝试给孩子多喝一些白开水,带孩子出去晒晒太阳,做一些常规的运动。
让孩子出一些汗,这样也是可以帮助孩子退烧的。还有很多药店都有退烧贴出售,退烧贴利用的是物理退烧的原因,也不会对孩子产生什么不良影响,所以家长也可以试一试。目前家中常备的小儿退烧药物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颗粒或者是布洛芬混悬液等,也可以使用萘普生片。婴幼儿应该避免使用安乃近阿司匹林,或者是保太松等刺激性较强的解热镇痛的药物,一般体温不超过38度是不需要服用配方药物的,可以采取物理退烧措施,同时应该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
儿童退烧药好用吗宝宝发烧了,最好先找到宝宝发烧原因,以免耽误治疗。如果温度不是太高,最好先采用物理退烧,温水擦身,不要穿着太厚,要让宝宝多喝水,避免脱水。退烧药根据成分不同主要品牌有:布洛芬、美林、泰诺林、百服咛、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尼美舒利颗粒等。小儿用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不能自行给孩子用退烧药,以免加重孩子病情。儿童常用退烧药有小儿百服宁、小儿退热栓、小儿退热贴、小儿退热颗粒等,但一般孩子发烧不超过三十八度不可以口服退烧药物的,退烧药物对于孩子是有一定影响的。
宝宝体温超过38度,可以应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复方锌布颗粒、退热栓、退热贴等,体温持续不降,可以用温水擦浴。 孩子发烧大多是由于病毒感染,建议也可以口服一些药效较安全且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退烧药,如小葵花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中含有柴胡、桂枝、蝉蜕、葛根等等成分,可以起到解热、抗菌、抗病毒和抗惊厥等作用,有明确的新生儿用法用量,甜橙口味孩子也爱喝。
目录 1 概述 2 对乙酰氨基酚药典标准 21 品名 211 中文名 212 汉语拼音 213 英文名 22 结构式 23 分子式与分子量 2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25 性状 251 熔点 26 鉴别 27 检查 271 酸度 272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273 氯化物 274 硫酸盐 275 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 276 对氯苯乙酰胺 277 干燥失重 278 炽灼残渣 279 重金属 28 含量测定 29 类别 210 贮藏 211 制剂 212 版本 3 对乙酰氨基酚说明书 31 药品名称 32 英文名称 33 一滴清的别名 34 分类 35 剂型 36 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理作用 37 对乙酰氨基酚的药代动力学 38 对乙酰氨基酚的适应证 39 对乙酰氨基酚的禁忌证 310 注意事项 311 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 312 对乙酰氨基酚的用法用量 313 一滴清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314 专家点评 4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 41 临床表现 42 治疗 5 参考资料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对乙酰氨基酚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对乙酰氨基酚 已经自动替换为 一滴清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概述
一滴清是非纳西丁的活性代谢物,是一种解热镇痛药,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其镇痛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作用。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对血小板及凝血机制无影响。成人中毒血浓度值为15mg/dl。儿童中毒量150mg/kg。主要损害肝脏,可有肾脏及血液系统改变,偶有过敏反应。
2 一滴清药典标准 21 品名 211 中文名一滴清
212 汉语拼音Duiyixian'anjifen
213 英文名Paracetamol
22 结构式
23 分子式与分子量
C8H9NO2 15116
2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本品为4'羟基乙酰苯胺。按干燥品计算,含C8H9NO2应为980%~1020%。
25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本品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略溶。
251 熔点本品的熔点(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C)为168~172℃。
26 鉴别(1)本品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蓝紫色。
(2)取本品约01g,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中加热40分钟,放冷;取05ml,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用水3ml稀释后,加堿性β萘酚试液2ml,振摇,即显红色。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131图)一致。
27 检查 271 酸度取本品010g,加水10ml使溶解,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H),pH值应为55~65。
272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10g,加乙醇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Ⅸ B)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棕红色2号或橙红色2号标准比色液(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Ⅸ A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273 氯化物取本品20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后,冷却,滤过,取滤液2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
274 硫酸盐取氯化物项下剩余的滤液2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275 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临用新制。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溶剂[甲醇-水(4:6)]制成每1ml中约含2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氨基酚对照品和一滴清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上述溶剂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对氨基酚1μg和一滴清20μ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试验。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钠895g,磷酸二氢钠39g,加水溶解至1000ml,加10%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12ml)甲醇(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5nm;柱温为40℃;理论板数按一滴清峰计算不低于2000,对氨基酚峰与一滴清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取对照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对氨基酚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1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4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与对照品溶液中对氨基酚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对氨基酚不得过0005%;其他杂质峰面积均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中一滴清的峰面积(01%);杂质总量不得过05%。
276 对氯苯乙酰胺临用新制。取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氯苯乙酰胺对照品和一滴清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溶剂[甲醇一水(4:6)]溶解并制成每1ml中约含对氯苯乙酰胺1ug与一滴清20ug的混合溶液[1],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试验。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钠895g,磷酸二氢钠39g,加水溶解至1000ml,加10%四丁基氢氧化铵12ml)甲醇(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5nm;柱温为40℃;理论板数按一滴清峰计算不低于2000,对氯苯乙酰胺峰与一滴清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取对照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对氯苯乙酰胺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1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对氯苯乙酰胺不得过0005%。
277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L)。
278 炽灼残渣不得过01%(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
279 重金属取本品10g,加水20ml,置水浴中加热使溶解,放冷,滤过,取滤液加醋酸盐缓冲液(pH 35)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H第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28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40m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溶解后,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 A),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8H9NO2的吸收系数()为715计算,即得。
29 类别解热镇痛药。
210 贮藏密封保存。
211 制剂(1)一滴清片 (2)一滴清咀嚼片 (3)一滴清泡腾片 (4)一滴清注射液 (5)一滴清栓(6)一滴清胶囊 (7)一滴清颗粒(8)一滴清滴剂 (9)一滴清凝胶
212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一滴清说明书 31 药品名称一滴清
32 英文名称Paracetamol ,Acetaminophen,Fortolin,Panodol, Snaplets, Sufferin, Tylenol
33 一滴清的别名扑热息痛;醋氨酚;乙酰氨基酚;百服宁;必理通;泰诺林;日立清;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净;赛安林;泰诺止痛片;雅司达;斯耐普;Acetaminophen
34 分类神经系统药物 > 解热镇痛药
35 剂型1片剂:01g,03g,05g;
2咀嚼片(百服宁咀嚼片):160mg;
3膜片:160mg;
4控释片:650mg;
5颗粒剂:160mg;
6泡腾颗粒剂:01g,0.5g;
7口服液:32mg/ml;
8滴剂:100mg(1ml);
9糖浆剂:50mg(1ml);
10安佳热糖浆:24mg(1ml);
11小儿退热栓:125mg,300mg。
12复方制剂:(1)复方一滴清片:每片含一滴清0126g、阿司匹林023g、咖啡因003g;(2)百服宁片(薄膜衣片):05g;(3)撒利痛片(Saridon):每片含一滴清250mg、异丙安替比林150mg、咖啡因50mg。
36 一滴清的药理作用一滴清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其镇痛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包括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以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作用。其阻断痛觉神经末梢冲动的作用,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使痛觉受体敏感的物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等)的合成有关。一滴清可通过影响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可能与下视丘的前列腺素合成受到抑制有关。一滴清解热作用强,与阿司匹林相仿,且较持久,但镇痛抗炎作用较弱,较低用量时对风湿病无效。这是因为一滴清抑制背侧丘脑前列腺素合成和释放作用较强,而抑制外周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作用弱的缘故。因此一滴清不能代替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各种类型关节炎,但可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阿司匹林的病例,如水痘、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包括应用抗凝治疗时),以及消化性溃疡,胃炎等。应用一滴清治疗,必要时还须应用其他疗法解除疼痛或发热的原因。阿司匹林类药物(如阿司匹林、一滴清、布洛芬等)有防止发生白内障的保护性效应。
37 一滴清的药代动力学一滴清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在体液中分布均匀,口服后05~2h可达峰值,作用维持3~4h。约有25%与血浆蛋白结合,小量时(血药浓度小于60μg/ml)与蛋白结合不明显;大量或中毒量与蛋白结合率较高,可达43%。一滴清90%~95%在肝脏代谢,约60%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其余与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t1/2为2~3h,肝功能减退时可延长1~2倍,老年人和新生儿也有所延长,而小儿则有所缩短。一滴清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形式从肾脏排泄,24h内约有3%以原形随尿排出。在正常情况下,可在肝内谷胱甘肽结合而解毒。应用一滴清过量时因谷胱甘肽贮存被耗竭,此代谢物即与肝细胞大分子结合,从而引起肝坏死。
38 一滴清的适应证1用于治疗感冒发热。
2关节痛、神经痛、头痛、偏头痛、癌性痛及术后止痛。
3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尤为适用,如血友病、出血性疾病、使用抗凝药治疗的患者,消化性溃疡和胃炎患者。
39 一滴清的禁忌证1对一滴清过敏者禁用。
2新生儿禁用。
310 注意事项1(1)肝病或病毒性肝炎:一滴清有增加肝脏毒性的危险,故患肝病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加大。(2)肾功能不全者:偶可使用,但如长期大量应用,有增加肾脏毒性的危险。(3)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应严格控制使用一滴清。(4)酒精中毒者。(5)葡萄糖6磷酸脱氢6磷酸脱氢酶缺乏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此类患者使一滴清已有发生溶血的报道。(6)孕妇。
2药物对儿童的影响: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3药物对妊娠的影响:一滴清可通过胎盘,故孕妇使用时应考虑可能对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
4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1)血糖测定:应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酶法测定时可得出假性低值,而用己糖激酶/6-磷酸脱氢酶法测定时则无影响。(2)血清尿酸测定:应用磷钨酸法测定时可得假性高值。(3)尿5-羟吲哚醋酸(5-HIAA)测定:应用亚硝基萘酚试剂作定性过筛试验时可得出假阳性结果,定量试验不受影响。(4)肝功能试验:一次大剂量应用(大于8~10g)或长期应用较小剂量(每天用量大于3~5g)时,凝血酶原时原时间、血清胆红素浓度、血清乳酸脱氢酶浓度及血清氨基转移酶均可增高。(5)使用YSI葡萄糖分析仪时可得出假阳性结果。
5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的项目:给药前应注意检查肝,肾功能,对长期较大剂量用药者应定期复查(包括血象、肝肾功能等)。
6用药过量的反应:(1)过量服用(包括中毒量)时,可很快出现苍白、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胃痛或胃痉挛、腹泻、畏食、多汗等症状,且可持续24h。在1~4天内可出现腹痛、肝肿大和压痛、氨基转移酶升高及黄疸。第4~6天可出现明显的肝功能衰竭(暴发性肝衰竭),表现为肝性脑病(精神、意识障碍、躁动、嗜睡)、扑翼样震颤、惊厥、呼吸抑制、昏迷等脑水肿症状,以及凝血障碍、胃肠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低血糖、酸中毒、心律失常、循环衰竭、肾小管坏死直至死亡。(2)有些患者表现不典型,只有腹痛、代谢性酸中毒或昏迷、高度换气及呼吸抑制。过量的患者中约12%出现肾衰,但并不都伴有肝衰竭。(3)曾有过量后引起心肌损害的报道。
7过量的处理:(1)催吐及洗胃以减少药物吸收,洗胃后耳用药用炭吸附药物,但应注意药用炭也会影响口服乙酰半胱司(酸的吸收与疗效。(2)乙酰半胱氨酸应尽早使用,在过量后10~12h内使用最有效。开始时口服140mg/kg,然后以70mg/kg的剂量每4小时1次,共用17次;病情严重时可将药物溶于5%的葡萄糖注射剂20ml吐中静脉给药。(3)如果过量服用一滴清后24h内未能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则使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注,对清除血液循环中的一滴清可能有益,但这种治疗对防止其肝毒性的效果不明。(4)监测血浆一滴清的浓度至少在过量4h后进行,过早测定无助于可靠地评估潜在的肝毒性。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原时间、胆红素定量,应每24小时测定1次,至少连续测定96h。在96h内无异常检验值出现者,可以不必再查。肾脏及心脏功能检查视临床需要而定。(5)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血糖,补充维生素K11(如凝血酶原时原时间比率大于1.5)或用新鲜冷冻血浆、浓缩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时原时间比率大于3.0)。
311 一滴清的不良反应1一滴清的胃肠 作用小,短期服用不会引起胃肠道出血。但已有数例服用一滴清导致肝毒性的报道,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肝坏死。滥用酒精可能加剧肝毒性。
2泌尿系统:长期大剂量服用一滴清可致肾病,包括肾 坏死性肾衰,尤其是在肾功能低下者,可出现肾绞痛或急性肾衰竭(少尿、尿毒症)。肾衰也可能继发于一滴清引起的肝功能损害。
3血液系统:罕见血液学不良反应,偶有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包括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报道。其他罕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还有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全血细胞减少,浆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慢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等。与阿司匹林相比,一滴清对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聚集时间几无影响。
4内分泌/代谢:国外动物实验发现,大剂量一滴清能抑制甲状腺功能和 生成,但还不能确定与临床有何关系。国外有引起低体温的报道,过量服用还有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报道。中毒剂量可引起低血磷症及低血糖,也曾有一过性高血糖的报道。
5皮肤:可发生荨麻疹、固定性药疹,偶见皮炎伴瘙痒。国外有发生血管性紫癜、急性全身性疱疹样脓疱病、 样斑丘疹的报道。罕见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
6骨骼肌肉:国外用一滴清做激发试验有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报道。
7过敏反应罕见。
8尚无致癌的报道。
312 一滴清的用法用量105~10g,每天3~4次。
2儿童用量:6~12岁,每次口服025~05g,每天3~4次。6岁以下儿童不使用。
3成人和儿童也可使用栓剂。
313 药物相互作用1一滴清可抑制醋硝香豆素的代谢或干扰血块形成,从而增强醋硝香豆素的抗凝作用。
2一滴清可抑制华法林的代谢或阻碍血块收缩因子形成,从而加大华法林引起出血的危险性。
3二氟尼柳与一滴清合用时,一滴清血浆浓度上升约50%,这种浓度显著上升曾有引起肝毒性的报道。二氟尼柳的血药浓度不变。
4非诺多泮与一滴清合用,可致非诺多泮血清浓度上升30%(短期合用)及70%(长期合用);非诺多泮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上升50%(短期合用)及66%(长期合用);伴有非诺多泮代谢产物的含量及AUC下降。短暂合用在临床上无不良反应报道。
5甲双吡丙酮可抑制一滴清葡萄糖苷酸结合物的形成,使一滴清中毒的危险性增加。
6磺吡酮与一滴清合用时,一滴清的代谢增加,对肝脏的毒性也增加。
7一滴清可促进拉莫三嗪从血液中清除,故使拉莫三嗪的疗效降低。
8磷苯妥英、苯妥英钠可使一滴清在肝脏中的代谢增加,使一滴清疗效下降,肝毒性加大。
9一滴清使谷胱甘肽减少,而白消安通过与谷胱甘肽结合而排出体外,故两者合用时,白消安的肾廓清率减少。
10卡巴眯嗪为肝酶诱导剂,大剂量、频繁地与一滴清合用时,可使一滴清代谢加强,肝毒性产物增多。
11考来烯胺能使一滴清的吸收减少,使一滴清疗效减弱。
12替扎尼丁(肌松药)可使一滴清口服时的达峰时间延迟,但临床意义不明。
13异烟肼可使一滴清的肝毒性增加。
14一滴清可能会改变氯霉素的药物动力学(具体影响各家报道不一)。两者合用时,可能会增加氯霉素的毒性,出现呕吐、低血压、低体温。
15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zidovudine)合用时,由于两药可互相降低与葡糖醛酸的结合作用而降低清除率,从而增加毒性,因此应避免同时应用。
16抗酸药可显著延缓一滴清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但对一滴清的平均血浆峰浓度、最大血浆峰浓度及半衰期无影响。
17佐咪曲坦与一滴清合用后,前者的血浆浓度轻度上升,但无临床意义。
18一滴清可能增加炔雌醇的血浆浓度,而一滴清血浆浓度可被口服避孕药降低。
19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其他水杨酸盐制剂或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合用时(如每年累积用量达到1000g,应用3年以上时),可明显增加对肾脏的毒性(包括肾 坏死、肾及膀胱肿瘤等)。
20一滴清与降压药(如阿替洛尔)合用时,降压作用无明显改变。
21长期嗜酒者过量使用一滴清的肝毒性大于非嗜酒者,导致一滴清的毒性代谢产物产生得更多。
22食物可减慢一滴清的吸收,使其峰浓度降低。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314 专家点评一滴清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而抗炎抗风湿作用很弱,其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镇痛作用较阿司匹林为弱。对胃肠道 小,对血小板和凝血机制影响较小。现临床上有多种复方制剂,广泛应用于解热镇痛治疗方面。
4 一滴清中毒一滴清(扑热息痛)是非纳西丁的活性代谢物,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对血小板及凝血机制无影响。本药口服后05~2h达血药峰值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25%~50%。大量摄入后可延迟至4h,90%经肝脏代谢,<5%以原形由尿排出。血浆半衰期1~3h,过量后则延长,>12h提示有肝性脑病之可能。本药常用量口服03~06g/次,2~3/d。成人中毒量为75g,致死量为5~20g,中毒血浓度值为15mg/dl,致死血浓度值为150mg/dl。儿童中毒量150mg/kg。主要损害肝脏,可有肾脏及血液系统改变,偶有过敏反应。[2]
41 临床表现[2]
1不良反应 较少,可有恶心、呕吐、出汗、腹痛及苍白等,偶见血小板、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等过敏反应,偶见荨麻疹、皮炎、支气管痉挛等。
2急性中毒 主要引起肝、肾脏损害为主。
(1)肝脏损害:表现为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右上腹部触痛、黄疸,血胆红素、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严重者可发生肝性脑病,有精神错乱、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2)肾脏损害:可有蛋白尿、管型尿、血尿、少尿、无尿等。
3实验室检查
(1)检测血浆中药物浓度,有助于确定诊断及判断预后。
(2)检测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等。
42 治疗一滴清中毒的治疗要点为[3]:
1过量者催吐,予045%盐水洗胃,后硫酸镁导泻。
2应用解毒剂,乙酰半胱氨酸140mg/kg,溶于5%葡萄糖溶液300ml中静滴,以后每4h用70mg/kg,至72h为止。
3早期、短程、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4根据肝、肾损害严重程度,可采取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及换血等方法,清除毒物。
小孩子最常见的发热原因就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了,例如病毒或者是细菌导致的感染,所以医生一般都建议家伙在哪个可以给小孩子口服一些小儿感冒颗粒治疗,但是如果体温已经高于385了,就可以服用退烧药了。那么儿童退烧药有哪些呢
儿童退烧药有哪些1布洛芬
商品名: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
用法:可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按体重一次5~10mg/kg,需要时每6~8小时可重复使用,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优点:它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烧药。它的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6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小时。而且它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
2、 宝宝发烧了,最好先找到宝宝发烧原因,以免耽误治疗。如果温度不是太高,最好先采用物理退烧,温水擦身,不要穿着太厚,要让宝宝多喝水,避免脱水。退烧药根据成分不同主要品牌有:布洛芬、美林、泰诺林、百服咛、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尼美舒利颗粒等。小儿用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不能自行给孩子用退烧药,以免加重孩子病情。
3、儿童常用退烧药有小儿百服宁、小儿退热栓、小儿退热贴、小儿退热颗粒等,但一般孩子发烧不超过三十八度不可以口服退烧药物的,退烧药物对于孩子是有一定影响的。
39度多烧一晚上有事吗发烧是身体的正常现象,发烧的原因也有很多种,你这种属于受凉引起的发烧,39℃多已经属于高热症状,需要做一定的处理措施。一直不退烧的话,容易引起肺炎。体温过高导致病理性损害的不是发烧而是超高温,这种状态下人体体温调节机制遭到破坏,致使体温失控而异常升高。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发烧39度时属于高烧,一般来说,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孩子发烧时家长不能盲目退烧,应到医院查明发烧的原因,根据结果做出相应治疗。因为发烧是一种身体的正常防御反应,感冒、白血病、乃至其他疾病都会表现出发烧的症。
近日在解放军304医院采访时,看到儿科门诊挤满了前来看病的小患者,多数都是感冒,发热、流鼻涕、咳嗽,有的还伴有呕吐和轻度腹泻。有一个刚出生100多天的婴儿,发烧一个多星期不退,妈妈抱着孩子直掉眼泪,求医生想办法给孩子退烧。儿科副主任余素明说,许多家长都像这位妈妈一样,看到孩子发烧就急于给孩子退烧。其实,小孩感冒发烧并不见得是坏事,用不着急于退烧。
余主任说, 小儿发热时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
体温不超过38℃时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如果盲目急于退烧就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就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有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作可能造成脑损伤,也是某些癫痫的先兆表现,还可能导致其他危险。因此,凡有高热惊厥史或家族史的病儿,一旦高热就应立即给予退热处理。
在给小儿退热时,在385℃以下最好是选择物理降温,如多饮水、温水加酒精擦浴等。所有的退烧药,如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因、非那西汀成分,有较大的副作用,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同时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也有损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如果非需要用退烧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小儿常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来比林、百服宁、小儿退热栓等。也可以选用中药如柴胡、羚羊角、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对小儿退烧效果也很好。
有的家长认为小儿感冒输液比服药退烧快,一到医院就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而且要求用抗生素。余主任说,其实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作用。我们的原则是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因为输液有时会产生副作用。当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时,才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但无论用什么药物,都要注意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要多给孩子喝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退烧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余主任说,中医认为感冒是感受风邪所致,分风寒、风热、内热外寒等不同的症候,强调要辨证施治,对症用药,这一点对小儿尤其重要。有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孩子感冒了不到医院看,拿家里储存的感冒药给孩子吃或者自己到药店给孩子买药吃,这样做很危险。因为有不少成人用的感冒药对孩子的身体有伤害,所以,对小儿感冒的处理方式要格外慎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