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有几种主要成分,焦油、苯并芘、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具体危害如下。焦油可以沉积在膜上,吸烟经过口腔可以沉积在口腔粘膜、舌头上,可以沉积在咽部、气管,向下甚至到肺泡,焦油长时间沉积在粘膜上可以致癌,沉积在口腔可以导致口腔癌;沉积在咽部会导致喉癌;沉积在气管可以导致支气管肺癌,这就是焦油的危害。苯并芘是吸烟过程中产生的69种已知致癌物之一。
苯并芘随着焦油烟雾进入吸烟者的呼吸道,在加氧酶和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能攻击的环氧化物的DNA,该致癌环氧化物随血液进入其他器官和组织,诱发基因突变,导致多个器官和组织癌变,如肺癌、口腔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肝肾等。一氧化碳,是人们做饭时常见的气体,长期吸入会导致缺氧,最常见的影响是心脏和大脑,心脏和大脑缺氧会出现脑梗塞、心肌梗塞、心脏病、脑血管病,都是吸烟造成的危害。
香烟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来自于烟草燃烧产生的烟焦油。现在国产卷烟在烟盒上都印有理化指标,国产固化烟叶焦油量最高不能超过10mg。国内粗烟焦油量一般为10mg,细支一般为7mg。通常情况下,取相同数量的香烟,焦油量越大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而爆珠与普通香烟相比,多了一个珠子。爆炸珠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甘油和香料。珠子被压碎后,香料会随着烟雾进入呼吸系统。如果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爆珠烟,一般都是用食品级的原料,不要说抽在嘴里闻到的味道,你吃了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当然不建议大家吃)。而且爆珠烟一般可乐量比较低。我个人认为对身体的影响很小,就像把石头扔进大海一样。
烟和烟雾中的毒物及危害
据科学家测定,烟草中含有数百种复杂的化学成分,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焦油、尼古丁、酚类、醇类、酸类、醛类等40种是有毒和有致癌作用的物质。烟在点燃后,所产生的烟雾,包含了烟草中所有的化学成分,同时比烟草本身又增加了一些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和烟焦油等。这是因为除烟草本身外,在制成卷烟的过程中,要在原料中加入一些可可、甘草、糖、甘油、乙二醇等调味、湿润、产香、助燃物质。这些添加剂虽然本身无害,但在燃烧过程中却起了变化。例如,在鼠背涂上可可燃烧后产生的烟油,可长出皮肤瘤。甘草中的甘草酸在燃烧后,与其他成分化合,可生成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糖与烟草一起燃烧后增加了焦油量,而糖燃烧后的产物是烟中的一个重要致癌物。甘油和乙二醇在燃烧后的物质,不但可能使吸烟者患膀胱癌,而且所产生的丙烯醛可抑制气管和纤毛分泌物从肺内排出,从而增加患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机会,并使患有这两种病的人病情加重。
烟中尼古丁含量最多,毒性也最大,成人服50毫克即可致死。法国有一个团体举行抽烟比赛,一位吸烟冠军,连吸60支香烟,还没来得及领奖便中毒死亡。尼古丁还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医学家报告,吸一口烟,喷出的烟雾中含有40亿粒微尘、数百种化合物。其中包括几十种有毒物和致癌物。因此,在公共场所和室内吸烟危害极大。家庭中如有一人吸烟,那么这一家中的男女老少都要遭殃,成了“被动吸烟者”。有人调查了9150名40岁以上的不吸烟妇女,发现丈夫吸烟的妇女患肺癌明显高于丈夫不吸烟的妇女。烟雾的吸入,不但影响少年儿童的发育,而且易患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特别是有婴儿的家庭,如果父亲在室内吸烟,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极易进入大脑,日积月累,就可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烟雾中烟焦油和尼古丁的含量,要比吸烟者吸入的含量大一倍,一氧化碳大四倍,3,4苯并芘大二倍,氨和亚硝胺大50倍。空气不流通,浓度会更高。如果妻子怀孕,经常吸入丈夫吸烟喷出来的烟雾,会毒害胎儿。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烟雾可以损伤不吸烟的人的小支气管,引起支气管炎,而且在有烟雾的屋子里,会造成空气污浊,使人感到胸闷、憋气、呼吸不畅、精神倦怠,甚至头疼、头昏,从而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工作效率。
香烟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
尼古丁又称烟碱,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挥发性液体,具有刺激的烟臭味。尼古丁是主要的成瘾源。吸入纸烟烟雾中的尼古丁只需75秒就可以到达大脑,使吸烟者感到一种轻柔愉快的感觉,它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尼古丁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30分钟,当尼古丁低于稳定水平时,吸烟者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吸一支烟以补充尼古叮。
香烟主要是干烟草,但是经过化学处理又加了很多添加成份。点燃香烟的烟雾含约4000种化学物质,很多是有毒物质,引致异变物质及有数千种致癌物质。香烟的钋210无法排出身体。可进入血管而导致心肝胃等出现病变。香烟也有镭226及铅210。六十至八十年代已有人发现吸烟者的体内有放射性同位素。燃点香烟的烟雾亦含亚硝胺,苯并芘等致癌物。
扩展资料:
尼古丁通过肺黏膜和口腔黏膜扩散到全身,进入大脑之后尼古丁能模仿乙酰胆碱这种中枢神经传递物质作用,同许多神经元表面的尼古丁受体结合在一起。尼古丁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刺激作用,在奖赏回路内作用尤为明显。它能通过激活相关神经来释放更多的多巴胺。而烟草中所含的的哈尔明和降哈尔明则能通过抑制分解酶的活动。
使神经突触内的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保持在高浓度水平。随着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保持的作用得到强化,人的清醒程度就更强、注意力更为集中,从而更能缓解忧虑忍耐饥饿。烟草可导致恶心、眩晕、头痛。吸烟时,烟丝并不能完全燃烧,因此会有较多的一氧化碳产生。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心血管的血氧供应,促进胆固醇增高。
也可以间接影响某些肿瘤的形成。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人们常说的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250倍,当人们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大量的碳合血红蛋白,而氧合血红蛋白大大减少,造成组织和器官缺氧,进而使大脑、心脏等多种器官产生损伤。
参考资料:
香烟中的重金属主要是砷、铅、镉等,数据显示砷化合物完全通过呼吸道粘膜吸收,长期摄入时砷在上皮和皮肤附属物如毛发、指甲和骨骼中不活跃地积聚。长期吸入镉会损害肾脏和肺部,导致肺气肿和肾功能不全。人体吸入的铅通过肺泡扩散到血液循环中,长期吸入铅烟可引起慢性铅中毒。
扩展资料:
香烟的影响危害:
耐受性和依赖性:经常吸烟会使大脑中的尼古丁含量始终处于很高水平。神经原受体对尼古丁越来越不敏感,对多巴胺释放的刺激作用也出现减弱,原来的烟量再也不能满足吸烟者的快感,吸烟者由此对尼古丁产生耐受性。
当吸烟者停止吸烟数小时(睡眠时间)后,体内尼古丁含量出现下降,神经元受体变得异常敏感,此时乙酰胆碱的活性超出正常水平,使吸烟者变得烦躁,并很想抽烟。
这时候如果能够吸一支烟就可以过度刺激神经原受体,并促使多巴胺大量释放。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每天的第一支烟能给“老烟枪”带来莫大的快感,吸烟者也因此陷入烟瘾增强的恶性循环。
—香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