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颜色上不同、成分上不同、强度上不同、密度上不同。1、外观颜色上不同:通过观察紫铜和黄铜会发现黄铜的颜色一般是金**的,比较有光泽,但是紫铜的颜色是玫瑰红色。2、成分上不同:紫铜的成分主要是铜,而且铜的含量可以高达999%,但是黄铜的成分有铜还有锌,比较特殊的黄铜可能还会有其它的杂质。
外观颜色上不同、成分上不同、强度上不同、密度上不同。
1、外观颜色上不同
我们观察紫铜和黄铜会发现黄铜的颜色一般是金**的,比较有光泽,但是紫铜的颜色是玫瑰红色的,也是有光泽的,因此我们从它们的外观颜色上也可以区别出来。
2、成分上不同
紫铜的成分主要就是铜,而且铜的含量可以高达999%,但是黄铜的成分有铜还有锌,比较特殊的黄铜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杂志,因此从成分上我们也可以很好的区别出来。
3、强度上不同
紫铜和黄铜的强度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从强度上进行区别,黄铜的成分比较多因此黄铜的强度一般是比较高的,但是紫铜的成分主要就是铜,基本没有其他的杂质,因此紫铜的强度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
4、密度上不同
黄铜的密度是在852-862,紫铜的密度是在89-895,因此紫铜和黄铜相对来说紫铜的密度是比较大的,黄铜的密度是较小的。
区别在于添加的其他元素金属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铜合金。
紫铜 :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
黄铜 :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具有美观的**,统称黄铜。铜锌二元合金称普通黄铜或称简单黄铜。三元以上的黄铜称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含锌低於36%的黄铜合金由固溶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壳黄铜或七三黄铜。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
为了改善普通黄铜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镍、锰、锡、硅、铅等。铝能提高黄铜的强度、硬度和耐蚀性,但使塑性降低,适合作海轮冷凝管及其他耐蚀零件。锡能提高黄铜的强度和对海水的耐腐性,故称海军黄铜,用作船舶热工设备和螺旋桨等。铅能改善黄铜的切削性能;这种易切削黄铜常用作钟表零件。黄铜铸件常用来制作阀门和管道配件等。
青铜 :原指铜锡合金,后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并常在青铜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锡青铜的铸造性能、减摩性能好和机械性能好,适合於制造轴承、蜗轮、齿轮等。铅青铜是现代发动机和磨床广泛使用的轴承材料。铝青铜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好,用於铸造高载荷的齿轮、轴套、船用螺旋桨等。铍青铜和磷青铜的弹性极限高,导电性好,适於制造精密弹簧和电接触元件,铍青铜还用来制造煤矿、油库等使用的无火花工具。
:
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常用的铜合金分为黄铜、青铜、白铜3大类。
参考资料:
它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
当含锌量小于 35% 时,锌能溶于铜内形成单相 a ,称单相黄铜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当含锌量为36%~46%时,有 a 单相还有以铜锌为基的β固溶体,称双相黄铜, β相使黄铜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若继续增加锌的质量分数 ,则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代号用“ H +数字”表示, H 表示黄铜,数字表示铜的质量分数。
如 H68 表示含铜量为 68% ,含锌量为 32% 的黄铜,铸造黄铜则在代号前加“ Z ”字,如 ZH62。
如 Zcuzn38 表示含锌量为 38% ,余量为铜的铸造黄铜。
H90 、H80属于单相黄铜,金**,故有金色共称之,称为镀层,装饰品,奖章等。
H68、 H59 属于双相黄铜,广泛用于电器上的结构件,如螺栓,螺母,垫圈、弹簧等。
一般情况下,冷变形加工用单相黄铜 热变形加工用双相黄铜。 在普通黄铜中加入其它合金元素所组成的多元合金称为黄铜。常加入的元素有铅、锡、 铝等,相应地可称为铅黄铜 、锡黄铜、铝黄铜。加合金元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抗拉强度改善工艺性。
代号:为“ H +主加元素符号(除锌外)+铜的质量分数+主加元素质量分数+其它元素质量分数”表示。
如: HPb59-1 表示铜的质量分数为 59% ,含主加元素铅的质量分数为 1% ,余量为锌的铅黄铜。
建筑材料有很多,而且性能也不同,使用比较多的就是紫铜还有黄铜,但是很多人对于这两者区别不开,有的人在选购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买的是冒充的,因此我们对于紫铜和黄铜的区别要了解一些,那紫铜和黄铜的区别在哪呢下面为您介绍一下。
紫铜和黄铜都是非常好的建筑材料,在使用的时候会根据具体的使用的情况来选择使用哪一种,紫铜和黄铜都有自己的不同性能,因此紫铜和黄铜的用途都非常广泛。
紫铜和黄铜的区别有哪些
定义上区分:黄铜从定义上来讲说的是铜还有锌的合金,如果只是由这两种组成的那就是普通的黄铜,但如果是这两者还有其他的元素组成的那就是特殊的黄铜。紫铜就是一种比较纯净的铜,由于紫铜的颜色呈现紫红色因此紫铜还叫做红铜。
外观颜色上的区别:我们观察紫铜和黄铜会发现黄铜的颜色一般是金**的,比较有光泽,但是紫铜的颜色是玫瑰红色的,也是有光泽的,因此我们从它们的外观颜色上也可以区别出来。
成分上的区别:紫铜的成分主要就是铜,而且铜的含量可以高达999%,但是黄铜的成分有铜还有锌,比较特殊的黄铜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杂志,因此从成分上我们也可以很好的区别出来。
强度上区别:紫铜和黄铜的强度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从强度上进行区别,黄铜的成分比较多因此黄铜的强度一般是比较高的,但是紫铜的成分主要就是铜,基本没有其他的杂质,因此紫铜的强度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
密度上的区别:黄铜的密度是在852-862,紫铜的密度是在89-895,因此紫铜和黄铜相对来说紫铜的密度是比较大的,黄铜的密度是较小的。
导电率的区别:由于紫铜和黄铜成分中都含有铜,因此紫铜和黄铜都可以导电,但是紫铜和黄铜的成分又有区别,因此紫铜和黄铜的导电率是不同的,黄铜的成分比较多因此导电率相对来说低一些,紫铜的成分主要就是铜,因此导电率比较高。
耐腐蚀性和切割性能的区别:黄铜的耐腐蚀稍微差一些,但是切割性能是比价好的,紫铜的耐腐蚀比较好,但是切割性能较差。
价格上的区别:紫铜的价格要比黄铜的价格贵。
总结
紫铜因呈紫红色而得名。它不一定是纯铜,有时还加入少量脱氧元素或其他元素,以改善材质和性能,因此也归入铜合金。中国紫铜加工材按成分可分为:普通紫铜 (T1、T2、T3、T4)、无氧铜(TU1、TU2和高纯、真空无氧铜)、脱氧铜(TUP、TUMn)、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特种铜(砷铜、碲铜、银铜)四类。紫铜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仅次于银,广泛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器材。紫铜在大气、海水和某些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碱、盐溶液及多种有机酸(醋酸、柠檬酸)中,有良好的耐蚀性,用于化学工业。另外,紫铜有良好的焊接性,可经冷、热塑性加工制成各种半成品和成品。20世纪70年代,紫铜的产量超过了其他各类铜合金的总产量。
黄铜 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因常呈**而得名。黄铜色泽美观,有良好的工艺和力学性能,导电性和导热性较高,在大气、淡水和海水中耐腐蚀,易切削和抛光,焊接性好且价格便宜。常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元件,耐蚀结构件,弹性元件,日用五金及装饰材料等,用途广泛。
一般来说,黄铜的切削加工性能优于紫铜(紫铜容易粘刀);在非切削加工方面,紫铜的变形抗力较小,更容易成形。
紫铜就是纯铜,纯铜的颜色是桔红色或玫瑰红,但是暴露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紫色,所以叫紫铜。
黄铜是Cu-Zn合金,含铜80%左右。硬度比紫铜大,但是导电、导热性差。
以上就是有关紫铜和黄铜的区别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铜是不含铁的。
1、普通黄铜
它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
当含锌量小于 35% 时,锌能溶于铜内形成单相 a ,称单相黄铜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当含锌量为36%~46%时,有 a 单相还有以铜锌为基的β固溶体,称双相黄铜, β相使黄铜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若继续增加锌的质量分数 ,则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代号用“ H +数字”表示, H 表示黄铜,数字表示铜的质量分数。
如 H68 表示含铜量为 68% ,含锌量为 32% 的黄铜,铸造黄铜则在代号前加“ Z ”字,如 ZH62。
如 Zcuzn38 表示含锌量为 38% ,余量为铜的铸造黄铜。
H90 、H80属于单相黄铜,金**,故有金色共称之,称为镀层,装饰品,奖章等。
H68、 H59 属于双相黄铜,广泛用于电器上的结构件,如螺栓,螺母,垫圈、弹簧等。
一般情况下,冷变形加工用单相黄铜 热变形加工用双相黄铜。
2、特殊黄铜
在普通黄铜中加入其它合金元素所组成的多元合金称为黄铜。常加入的元素有铅、锡、 铝等,相应地可称为铅黄铜 、锡黄铜、铝黄铜。加合金元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抗拉强度改善工艺性。
代号:为“ H +主加元素符号(除锌外)+铜的质量分数+主加元素质量分数+其它元素质量分数”表示。
如: HPb59-1 表示铜的质量分数为 59% ,含主加元素铅的质量分数为 1% ,余量为锌的铅黄铜。
黄铜比重(密度):850-88010^3千克/m^3
如果只是由铜、锌组成的黄铜就叫作普通黄铜。如果是由二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多种合金就称为特殊黄铜。如由铅、锡、锰、镍、铁、硅组成的铜合金。
黄铜有较强的耐磨性能。特殊黄铜又叫特种黄铜,它强度高、硬度大、耐化学腐蚀性强。还有切削加工的机械性能也较突出。
由黄铜所拉成的无缝铜管,质软、耐磨性能强。黄铜无缝管可用于热交换器和冷凝器、低温管路、海底运输管。制造板料、条材、棒材、管材,铸造零件等。含铜在62%~68%,塑性强,制造耐压设备等。
含锌低于36%的黄铜合金由固溶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壳黄铜或七三黄铜。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
扩展资料
从约公元 1230 年起,黄铜制品在欧洲流行了约 300 年之久,因为它们比大型的雕塑品便宜得多。始于 1231 年的威尔普大主教的铜像,是人们所知的用黄铜制作的最早的铜像。
铸造黄铜制品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粉碎的锌矿和木炭跟铜块混合起来加热,使锌和铜结合在一起,再加热使合金熔融,然后将铜液灌入铸模。英国最早的黄铜器是进口的,主要是从图尔内进口。
委托人可以从图尔内订购已经装在漂亮的底板或大理石底座里的完整的墓碑。制作铜制墓碑的办法,是先铸好铜像,通常还要铸好周围挑棚的剪影,再把它放在预制的石板里,用刀子在铜像上面刻出人的细部。
有时铜像的手和面部要使用雪花石膏或其他镶嵌材料。铜像完全做好后,用装在铅栓里的暗销固定在石头底座上。铜像本身放在一层沥青上。很大的铜像就分段铸造,然后接合起来。
-黄铜
铅黄铜为以铅为主要添加元素的复杂黄铜,为Cu、Pb、Al、Zn4种有色金属以一定配比结合而成。根据查询可得,铅黄铜是极为重要的、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复杂黄铜,具有优良切削性能、耐磨性能。铅黄铜含铅量低于3%,此外常加入少量Fe、Ni或Sn。Pb在组织中以游离态存在,割裂了基体,使铅黄铜具有良好的切削性和减摩性。铅黄铜为以铅为主要添加元素的复杂黄铜,为Cu、Pb、Al、Zn4种有色金属以一定配比结合而成。铅极少固溶于铜锌合金,在合金中以独立相存在,呈游离质点分布在晶界和晶内,既有润滑作用,又能使切屑成崩碎状,可提高黄铜的切削性和耐磨性。铅黄铜的切削性和含铅量成正比,但当含铅量超过3%时,不再显著改善铜的切削性,且降低黄铜的硬度、强度和伸长率。故铅黄铜的主要性质可概括为耐磨、耐蚀、韧性好。
cw617n欧盟铜合金牌号,属于黄铜。含锌量为36%~46%时,有 a 单相还有以铜锌为基的β固溶体,称双相黄铜, β相使黄铜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其化学成分如下表:
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常加入的元素有铅、锡、 铝等,相应地可称为铅黄铜 、锡黄铜、铝黄铜。加合金元素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抗拉强度改善工艺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