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摄影用光的问题

关于摄影用光的问题,第1张

摄影用光,题目太大,可以写好几本书。发去《摄影技巧》的部分章节--摄影用光的学问

一、了解光的特性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表现手段。摄影家的表现手段是光,如果没有光,他们就会像雕塑家没有粘土或者画家没有颜料那样一事无成。

虽然摄影艺术在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总是追随着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之后而形成自己不同的流派与风格,特别别是近50年里,未来主义摄影、荒诞派摄影、剪辑派摄影、立体泥摄影等等,都可以在形式上找到与姊妹艺术相通的地方,但是,它们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原因之一是摄影家充分发挥摄影独特的造型手段——光的语言。通过光,形成了他们自身的造型方式,决定了画面的表述意图;通过光,不仅区别于其他姊妹艺术,同时在摄影家之间,也产生了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富有创造性的摄影家们常说,对光的认识是摄影家艺术才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光本身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的,摄影家可以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形式来达到特殊的目的。光的这些形式是可以控制的,它们可以被用来在照片上明确地表现特定的被摄体的特性、概念和情绪。在摄影家能够充分利用光的巨大潜力以前,他们必须对光加以分析,了解光的各种特性,使自己熟悉光的各种作用和用途。

美国摄影家A·法宁格指出,对摄影家来说,光具有强度、质量和颜色三个主要性质。 首先是强度。光的强度可以从亮到暗,这一点适用于任何光源。例如,在无云的天气里,中午的日光非常强,在风沙弥漫的天气里,光线昏暗。夜间可以说没有光。人工光源的强度,则随着灯的瓦数不同而有所变化。

法宁格认为,明亮的光线给人一种耀眼、明快和严肃的感觉,暗淡的光线常常表现忧郁、宁静和含蓄的情绪。照明强度的这种差别,会在照片上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被摄体的明暗度,被摄体的反差范围,彩色照片的被摄体的色彩再现。

在照明强度很高时,被摄体显得比较明亮、鲜明、反差较大,色彩显得比照明强度低的光线情况下更加鲜艳。如果摄影家善于抓住和珍视被摄体上这种不同的变化,他就可以运用适当强度的光,更好地突出特定的被摄体的特性。重要的是,照明的这种特性,要在照片上表现出来。有些摄影家往往认为非常明亮的光线会使被摄体显得太刺眼,强光部分太亮,阴影部分漆黑一片,因而人为地降低这种反差,制作出相对来说反差较低的照片,结果完全缺乏特殊照明条件下那种典型的特点。例如,平炉出钢的场面,炽热的钢水明亮耀眼,以至于除了黑白色之外,眼睛什么也看不见。

法宁格认为,此时如像有些人所做的那样,用非常强的辅助光去柔化和降低反差,就会完全破坏这种景色的戏剧性效果。敏感的摄影家遇到这种题材,会完全抛开他所学过的关于用光的种种清规戒律,而只去考虑如何表现钢水炽热和耀眼的印象:通过强调照明的特点,加强反差,运用剪影和光晕效果,设法抓住这一生动的场面。

光的第二个性质是其不同的质量。光可以是从灼热的光源发出的直射光,如不受云雾遮挡的日光,从聚光灯、摄影灯和闪光灯发出的直射人工光;或者是从被照射物体表面反射的散射光,如雾天或阴天的日光,从墙壁、天花板或其他反射光的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人工光;或者是在灼热的光源前加上柔光器形成的散射光。

直射光强烈耀眼、反差大,能造成清晰突出的阴影。经过反射形成的散射光比较柔和,反差小,能造成灰色、模糊的阴影,或者根本没有阴影。当然,在这两者之 间还有无数的过渡阶段。实践表明,直射光造成的阴影部分,可以随着光源与被摄体位置的变化,或者摄影者与光源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明影能够因其形状、式样和所占部位的大小,加强或削弱被摄体的特性。反射光能表现出被摄体的形状,并能细腻和自然地再现出它的原貌,而与被摄体和光源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大。因此,法宁格指出,直射光要比散射光更难于成功地运用,因为运用不当,结果反而更糟。但是,如果正确运用,它会使摄影家拍出对比强烈、具有黑白图案效果的生动画面,远远胜过用散射光取得的效果。

法宁格提出的光的第三个性质是色彩。他指出,那些一心从事色彩再现的彩色摄影家必须明确,照明的颜色(它的色温)要和彩色胶片要求的色温一致。例如,清晨和傍晚的光线就不太适合日光型胶片,用这种胶片拍出的照片要比眼睛看到的景物偏黄或偏红。此外,室外阴影处的日光通常多少有些偏蓝。

美国摄影家阿瑟·戈德史密斯认为,光有两种特性:客观性和主观性。摄影者有必要两者兼顾。所谓客观性光线,是指电磁波光谱中窄频带的一段,能使我们看见并记录下影像。然而,戈德史密斯指出,在为正确曝光而准确测量这种光的同时,用好主观性光线,把它作为摄影的创造性因素,也同样不容忽视。。主观性光线,是能使我们对感情产生反应的光。

如今,曝光控制——对客观性光线的通入量的控制——已随着照相器材的逐渐精密而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动过程。但是,在摄影中作为主观成分的光,与今天复杂的曝光控制系统毫不相干。它所涉及的主要是人和极为丰富的题材,这对任何严肃的摄影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戈德史密斯指出,要认识和掌握上述特性,运用好光线,对摄影家来说,只会观察是不够的,还必须会感受。摄影观察,是指深入地了解光在被摄体上产生的确切实在的效果。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视觉的敏感性,“那临近黄昏的夕阳,如何显示出沙丘的质感;明亮多云的天空中受薄云笼罩的照明,是如何柔化脸上的皱纹;一盏聚光灯,如何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或者,直接的闪光是怎样一扫周围光线的细 微差别,而把它自身平淡生硬的光线加入画面……”对此,摄影家必须与之协调一致。 戈德史密斯认为,提高你对光线的敏感性的一种方法,是学习摄影大师对光线如何作出反应。一些浪漫主义的,甚至注重追求情节的摄影家喜欢深色,如尤金·史密斯那样。在他的摄影中,能使阴影产生力度。但是,他很注意细部,甚至在最黑的部分,史密斯也总是设法保留细节和层次。而对于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来说,光是一种微妙的成分,它能显示冷色高调、银灰色的中调和柔和的黑色。此外,留心观察当代彩色摄影家的用光也是有益的。在埃利奥特。波特的森林影像中,照射在树干和苔藓覆盖的岩石上的光,既柔和又有渗透力。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亚历克斯·韦布用热带炎炎烈日创造出深沉的、绘画般的阴影效果。利贝卡·布莱克则为她的情意绵绵的幻想作品,创造出像梦幻一样的光。

总之,摄影家是用客观性的光线,把影像留在胶片上,但影像的质量如何,则要依靠光线的主观性。摄影家手中的照相机,会忠实地记录下他清楚看到的,并且深深地感觉到的事物。

2用好自然光

对摄影家来说,自然光或日光虽然采用方便,然而却是一种较难对付的光线,尤其是在进行彩色摄影时,这种难度更大。这是因为自然光是变化不定、难以预料的。它不仅在亮度上不断变化(这还可以用测光表测量),而且颜色也在不断变化(这却是很难觉察,实际上也无法精确地测量的)。

英国摄影家基恩尼尔森认为,摄影者应该发现和研究光线在一天之中和一年四季的不同变化,并理解其全部意义。他提出了一种观察光线变化效果的方法:找一个当地的景物,在一个晴天时对它拍照,每小时拍一张。如果你从一个位置拍摄,就能看出太阳移动位置时光线的变化效果。也可以在白天一个特定的时间,围绕 一个被摄物拍摄,你将为所获得的多种光线效果而大吃一惊。如要了解太阳的光有多强,也可以试着把太阳也拍进画面,但小心不要让强光伤着眼睛。在下午3点以后或上午9点前拍摄,对着阳光将能拍出剪影照片。可以先让镜头从太阳处移开,从而测得曝光读数;然后,根据这个读数拍摄包括太阳在内的所有景物。然后,变换光圈,按原样再重复拍摄一张。在胶卷冲洗完以后,比较最后的结果。

尼尔森还告诫摄影者,不要低估一年中不同时间的光的质量。 “一个寒冷的‘12月份的早晨,如果大雪铺地或树林、灌木丛上盖满灰白色的霜,清亮、新鲜的蓝色调为你提供了拍照的好时机。

“10月份和11月份,当气候转冷,树木纷纷落叶的时候,要多留神光线在潮湿季节中的朦咙效果。 “秋天是多雾季节,清晨起床后是拍雾景照片的最佳时间。如果你能够左黎明时分从被窝里爬起来的话,你将会发现清晨的空气有它自己独有的清新和寂静,此时拍摄,则可成功地把黎明的妩媚姿态记录在胶片上。”

美国摄影家A·法宁格将白天的自然光分成三种类型,并总结出了在不同类型光线下拍摄的经验。 “ 白 色的”白昼光 就日光型彩色胶片来说,这是一种“标准的白昼光”。这是直射阳光和太1B高出地乎线20度以上时略有白云的蔚蓝天空所反射的光线的混合体。在这种光线下,用日光型彩色胶片拍摄,进行正确曝光和冲洗,色彩表现是很真实的,不需要使用校正滤光镜。

另一种接近于白色的白昼光,是太阳完全被均匀的低空雾气遮盖时的光线。但这种阴天天璧无瑕气即使有细微的变化,也会影响色彩平衡,使之变蓝,因而,最好用81号色彩平衡滤光镜、紫外线滤光镜或天光镜予以校正。

蓝色白昼光 天空无云时,阴影总是蓝的,因为,此时照明阴影部分的光线,是蓝色的天空光,拍出的照片颜色也必然偏蓝。同样,在多云的天气里,特别是当太阳被浓云遮住,天空大部分是蓝光,或是当天空被高空的薄雾均匀地遮住的时候,拍出的照片也会偏蓝。在这种情况下,如要校正色调,可以用密度适当的色彩平衡滤光镜。

红色白昼光 日出不久和夕阳西下时,太阳呈现为**或红色。这是由于大气中很厚的雾气和尘埃层将光线散射,只有较长的红黄光波才能穿透,使清晨和黄昏的光线具有独特的色彩。在这种光线下所拍摄的景物,其色彩比在白色光线下所拍摄的显得更“暖”一些。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最好在日出后两小时和日落前两小时内拍照。用一种密度适当的蓝色平衡滤光镜,也可以避免这种现象。

法宁格认为,摄影者只要学会从摄影的角度去观察颜色,他就会领略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自然光的内在美,就会发现清晨和傍晚所拍的照片,具有独特的气氛和美感。

透过薄云的阳光 任何一位摄影家都知道,一天中最佳的拍摄时间是上午10点以前,下午2点以后。如果此时天空有薄云的话,拍摄效果还会更好些。因为薄云下的阳光较为柔和,而且被摄物仍有明显的阴影,却又不十分刺眼。

透过薄云照射的阳光犹如一面巨大的漫射柔光镜,它能使照片的阴暗部位之间起到渐变的作用。这种光线相当强,它是一种能够产生和突出被摄体阴影部分的质地,或是作为一种人像摄影方而的造型光。但它却不能产生这种阴影,即无法埋没被摄体中的任何细节。然而,如果采用的是彩色胶卷,则用这种光线拍摄出的照片,不如在直射光线下拍摄的鲜艳。

晨曦的光线 薄雾蒙蒙的清晨,常常预示着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此时往往有着绝佳的光线条件。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色温会不断变暖,被摄体经过金灿灿的阳光照射,会变成一种令人愉快的暖色调。

晴朗的早晨给摄影者提供了一个光线明亮,但阳光照射的角度却很低的拍摄机会,从而可以拍摄出高反差和色彩饱和的照片。 在这种时刻拍摄,如何正确地掌握曝光量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一般来说,测光既不根据强光部分,也不以阴影部分为准,而是取决于所要突出的主体部、分。通常 最好是测量强光和阴影部分之间的平均光。 正午的光线 正午一般不适宜在室外拍照,尤其是在夏季。如果在正午烈日下拍摄浅色被摄物,炎热的烈日会淹没被摄物的所有层次。此外,正午拍摄,阳光正处在最高点,因而被摄物的阴影很短,几乎没有。

下午的光线 以往人们总认为,下午的光线以日落时为最佳,其实这是陈旧的观念,因为在日落前有许多很好的拍摄机会。 中午过后,太阳就慢慢地西下了,此时有许多从侧面拍摄各种被摄物的机会,这样拍摄出的照片会有立体感。

太阳已降得很低时,还可以拍摄逆光照片,被摄者近乎于剪影,而背景则是曝光正确的天空。如果希望背景部分曝光量过度,而主体的曝光正确,则可开大两级光圈。

天黑以后 对有些摄影师来说,当太阳消失在地平线上,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消失的时候,才是拍摄的最好时机。此时的天空呈深蓝色,街上华灯初上,景色十分优美。但拍摄动作一定要快,因为这一情景持续的时间很短。拍摄时最好用日光型胶卷平衡色温,它能拍出天空的自然色调,并能映出建筑物和大街上的钨丝灯的暖色光。

薄雾天气 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拍摄的照片,给人以明快和清晰的感觉。但在薄雾情况下拍摄的照片,.却能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它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梦幻般的感觉,就像汽车司机在雾天开车—样,眼前白茫茫一片。此时拍摄的照片中,被摄物的层次、亮光和阴影都被涅没了。远雾可以柔和风景照片的背景部分,但同时又能使照片的前景部位显得更为引人注目,从而使前景部位的被摄物同背景明显地分开。在这种情况下,画面中的灰白色调部位的颗粒会明显变粗。然而,如不希望出现上述现象,则可使用慢速胶卷和三脚架。

阴沉多云的天气 摄影者最为烦恼的是遇上阴沉多云的天气,因为这种天气拍摄出的照片缺乏阴影和反差,光线效果也不好,而且景深一般很浅,被摄物显 得非常平淡。如果天空变化较小,可用反差滤光镜以增添黑白照片的拍摄效果。拍摄彩色照片可用渐变滤光镜。 曝光量可直接参照测光表读数,因为光线很平,无需用补助光。 如果要靠强光和阴影来烘托拍摄效果,千万不要在阴沉多云的情况下拍摄。 一般摄影家总认为,强烈的阳光是拍摄时最难对付的光线之一。因为在直射的阳光下摄影,会使照片的画面显得十分刺眼,使明影部位和强光部位产生如同聚光灯照明那样的明显界限。因此,拍出的照片反差很大,色调范围显得很窄,阴影部位和强光部位没有什么其他色调。他们还告诫摄影者千万不要用直射的阳光拍摄人像,因为这种光线会使脸部的缺陷明显地暴露出来;并使被摄者睁不开眼睛,因而造成皮肤起皱等现象。

然而,英国摄影家基思·威尔逊却告诉人们,在强烈的阳光下,利用碧蓝的天空、高悬的太阳、反光的表面和生动的色彩,也能拍摄出精彩的照片。,在强烈的阳光下摄影,首先遇到的是反差大的难题。许多相机的中央重点测光系统会因为明显的反差而失灵,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测出使强光部分和阴影部分都满意的平均读数。如果在水边、沙滩,甚至路面等充满强烈反光表面的地方拍照,这种现象会更为严重。按照平均测光读数来曝光,得到的往往是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的照片。

威尔逊指出:“如果相机带有点测光装置和能兼顾测量强光和阴影的装置,便可以获得较多的控制,从而使被摄体在强光下正确曝光。应当记住,一定要用点测光表对被摄体进行测光,并据此确定曝光量。如果你的单镜头反光相机只有中央重点测光,则可把相机靠近被摄体测光,以消除背景光的影响。”

在选择背景方面,威尔逊指出:“如果拍摄一般的街景、风景或建筑物,应当仔细观察阳光强烈照射着的表面和颜色。白墙面反光虽然很强,但是如果处在阴影中,看起来则是灰暗的,结果会拍出平淡的照片。对待建筑物应遵循的一般规则是,决不要拍摄处于阴影中的建筑物或物体表面,应当等待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 那时色彩饱和,反差充分和丰富。还可设法寻找低视点,把一部分蓝天纳入画面上方。在强光下摄影,应当考虑到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选择合适的背景。晴朗的蓝天能为任何被摄体造成美丽的背景。拍摄时蹲下身子,直到你看到被摄体后面全是天空。这样的低角度往往会拍出不同寻常的照片。以这种方式拍摄,人像看起来很动人。此外,还可以尝试低视点、高视点或者倾斜相机拍摄。”

威尔逊认为:“强光下摄影的好处,在于这种光线给天然和入工景物上所带来的彩色。由于反差伴随颜色而来,因此最有表现力的照片并不是那些彩色斑澜的照片,而是那些以鲜明的形式运用几种对比色的照片。”

运用自然光摄影;有时光线照射不到的阴影部分会破坏拍摄对象的整体美。此时,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取一块小的白色反光板,拍摄时,把它放在刚好处于照相机的拍摄范围以外的地方;对准被摄体进行反光。这样,就能控制自然光,而不受限制了。

室内摄影如何利用自然光,摄影家菲利浦·托马斯认为:“方向朝南、光线充足的房间是第一选择,同时最好还要挑选窗户大的房间,朝西南开的窗户更好。因为傍晚时分,暖色调的落日余晖泻进屋里,为拍摄创造了更好的机会。拍摄时,宁可把房里的光线搞得暗一些,因为增加光线比减少光线容易得多。如果房间里到处都是强光,那你就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愿望来拍摄照片。”

对于来自窗户的自然光的利用,英国摄影家格·阿尔科克提出,杰出的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注重于运用来自北面的光线。他认为,这种光比较特别,可能是因为它很稳定,只要天气不变,这种光在白天的变化很小,而且其质量保持不变。英国摄影家迈克·皮尔斯对此也有同感,他指出:“在室内使用北面窗户进来的光线拍摄人像,可以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它会产生一种非常柔和而均匀的光,而这种光用人工光是很难模拟的。实际上,大多数杰出的艺术家直到老年都一直在使用这种光。如果你的住房有一问屋子窗户朝北,你就有了拍摄人像的好光源。如果再配以三脚架,那是最好不过了,甚至使用IS0400/27。的胶片,快门速度仍然可 以定在慢速上。如果使用彩色幻灯片或彩色负片,不妨在相机镜头前加上雷登81B滤光镜或其他相应的滤光镜,这会消除可能出现的偏蓝现象。”如果你无法使用来自北面的光线,要是能使窗户产生漫射光的话,那么,任何朝向的窗户也都可以利用了。为此,必须在窗玻璃上应用景色防油纸或单层棉纸,若需在作品上加上彩色,则可用彩色纸。

如何控制室内自然光,托马斯也建议采用反光板,用它把从窗户来的自然光引到需要的地方。反光板可以移近或挪远,可以调节角度以得到适量的光线。也可以用不同质量的物体作反光板,以得到不同质量的光线。最常用的是白纸板。白纸板能反射出柔和的,恰到好处的光。纸板裁剪得可大可小。银箔片反射的光线要比白纸板反射的光线强,为了节省材料,可以在纸板的一面贻上银箔片,;板两用。两块廉价的镜子能反射出很强的光线,可用作眼神光(人像眼珠上出现的明亮的光点)或用以照亮黑暗的角落。金色的物体也可以做反光板。在拍摄人像作品时,金色会增加被摄者肤色的魅力,使被摄者显得光彩照人。此外,黑色纸板有时也会用到。遇到室内光线太强,与设想中的作品所需的光线和对比度不符,便可以用黑色纸板来吸收掉一些光线。托马斯认为,手头有一两块这样的黑板,有时或许会使可能是失败的作品“起死回生 ”。

3利用现场光的经验

利用现场光的经验 现场光是创造性摄影的最佳基础。由于较为暗弱的现场光线,较一般光线更为生动,更能增加摄影图像的效果,因此,不少专业摄影师在摄影时,都乐于采用现场光。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就曾用他的莱卡相机发挥现场光的魔力,获得了声望。

“只用现场光和尽可能不干涉拍摄现场的方法,是来自于我对镜头所面临的形态、光线和现实的尊重和热爱。”布勒松在他写的《决定性的瞬问》一书的序言和最

后一段里,特别阐述了他的这一信念: “在我看来,摄影是在若干分之一秒中,同时认识到一个事件的重要意义,并找到恰当表现这一事件的准确的结构形式。

“我认为,通过生活实践,在认识影响着我们并受我们影响的周围世界的同时,也认识了我们自己。必须在这两个世界之间,即在我们的内心世界和我们的外部世界之间,建立起均衡来。由于它们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这两个世界终于形成了一个世界。这就是我们要表现的那个世界。但是,这只是涉及到了照片的内容方面。对我来说,内容和形式是不能分开的。所谓形式,我指的是外形、线条和明暗对比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严密的结构。正是在这个结构中,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才得以具体深化并表达出来。在摄影中,视觉结构只能来源于训练有素的直观感觉。”

在回答“遇到现场光线实在太暗而无法拍照的情况下,是否要改变现场光线”的问题时,布勒松说道s“过去,当我接受了一个拍摄肖像的任务时,有时候不得不在房间对面的角落里对着天花板安放一只泛光灯,来加强现场的光线。然而,使用目前的胶片和显影剂,我几乎用不着加强现场光。当然仍然有些由于光线太暗而无法拍摄的情况,但是,就我的拍摄思想来说,我宁愿放弃这幅照片,而不愿用像太阳那样呆板的闪光灯,以致破坏了现场的气氛和真实感。”

英国摄影家艾莉森·特拉普摩尔指出:“只有当你开始从现场光的角度来看待室内、室外及晚上发生的景象和活动时,你才会感到现场光为真正创造性的摄影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现场光摄影遇到的主要问题,往往是由于照明强度低和反差过大所致,而且反差越大,物体的线条和形状对于图像的效果影响越大。因而,特拉普摩尔认为,现场光摄影时所取的题材本身必须是极为生动有力的,这时只要小心地操作相机,就能使摄影者克服上述问题并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镜头的口径对现场光摄影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特拉普摩尔认为:“高速镜头(指大口径镜头)占有肯定的优势。优质的F1.4或更好的F1.2镜头,即使在全开 光圈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清新的效果。”然而,摄影家皮尔斯却认为:“从事现场光摄影,不一定非得配有大光圈镜头。F1.8或F2的普通镜头,能使你拍摄出好照片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利用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或中焦远摄镜头(90mm一135mm),就能拍摄出好照片来。”但由于大多数远摄镜头最大光圈为F3.5或F4,因此,当光线很暗的时候,其速度就嫌慢了。

快速胶片是现场光摄影成功的首要条件。一般标定速度为ISO 400/27。的胶片,—往往可以强迫冲洗到IS01600/33。甚至ISO 3200/36。。增感冲洗所产生的变粗了的颗粒,能更加烘托出现场光的环境气氛。新的1501000/31。或更高的彩色胶片,更是大大增加了在昏暗条件下拍片的机会。

特拉普摩尔指出:“如果你还想取得精确的色彩还原,那么,所使用的胶片的彩色平衡,只要与照明被摄体的光线种类相匹配,就会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在薄暮时分拍照,则可用与日光平衡的胶片来获得真实的效果。如在深夜拍摄集市和剧院,或用人造光来拍摄普通照片,则宜采用与钨丝灯光平衡的柯达爱克塔克罗姆160,胶片。通常标定速度为150160/23。的胶片,如果加快速度,可强迫冲洗到IS0320/26。,也不会给影像颗粒带来不利影响。必须记住,强迫冲洗将会影响到整卷胶片,因此在拍摄时全部画面都应当用加快了的速度。”

然而,并非总能选择适合于每一种光线环境的胶片类型以取得准确的色彩。事实上,一部分摄影家喜欢用不对路的胶片以取得不落俗套的效果。这里,另一种取得准确色彩的方法,是在相机镜头前加上一个补偿滤光镜。

特拉普摩尔认为,现场光摄影的最大难点,是正确估计曝光。他指出,在许多情形下,单镜头反光相机上的自动控制系统,会指示出光线不够。这实际上是没有足够的光线可以记录被摄体的整个色调范围,而不是不能记录处于昏暗光线以上的强光和中间色调。如果靠近被摄体测光时,强光的读数很可能会在曝光表上显示出李。如果离被摄体不能再近一些时,可对着自己的手背测量读数,再根据读数计算出曝光时间。如果认为这一方法不可靠,则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曝光时间多拍几 张,这是在没有把握的光线条件下,保证至少有一张成功的照片的最佳方法。 利用现场光摄影,如果曝光时间长于1/60秒,拍摄时则需要保持相机的稳定,以避免出现模糊晃动的影像,此时最好使用三脚架或就近找一个合适的依托物。摄影家皮尔斯认为,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拍摄,还有一个优点,这就是有可能延长曝光时间,以去掉画面上一些迅速移动的物体。如果相机前面有人走动,不妨设法缩小光圈,进行长时问曝光。这样,除非有人站在镜头前不动,他们一般不会被记录在胶片上。在这种情况下,曝光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对于进行真正的长时间曝光来说,如果偶然有人站在相机前面停下几秒钟,不妨盖上相机镜头盖,等人走开后再继续曝光。如果你故意要在人多的地方从事这种摄影,那么可以考虑使用较慢速的胶片,以能进行长时间的曝光。

美国摄影家F·亨勒常喜欢在作品中追求自然光效果,因此,他也几乎总是利用现场光拍摄。他指出:“利用现场光并不意味着要把每一件你看到的物体都拍进画面。为了照片的效果,你并不是每件东西都需要。例如,当你和一些有趣的人坐在一起时,有趣的可能是人们的面部表情,而不是桌子和周围的环境。利用当时的现场光,你可以强调面部,而使别的物体都暗下来。不必担心作品中出现纯黑的部分,如果这些纯黑的部分有用的话,也是必要的。”

人们通常所谓的“现场光摄影”,首先指的是室内摄影。亨勒认为,使用现场光实际上可以使室内拍摄更容易进行,而不是更困难:“一个原因是你不至于由于设备过多而影响被摄者。过多的光线会产生一个纯粹是人工环境的效果,这一点在作品中往往显露出来。”

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照相机,(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缩写为SLR camera)又称作单反相机。它是指用单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所谓“单镜头”是指摄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不像旁轴相机或者双反相机那样取景光路有独立镜头。“反光”是指相机内一块平面反光镜将两个光路分开:取景时反光镜落下,将镜头的光线反射到五棱镜,再到取景窗;拍摄时反光镜快速抬起,光线可以照射到胶片或感光元件CMOS或CCD上。

单方相机的操作模式

1、AUTO(全自动模式)

这是最省事的拍摄模式。你只要取景、对焦、按下快门即可拍照。至于白平衡、快门、光圈、ISO值等都交给照相机自动处理。在此种模式下,由于参数设置的不精确,导致成像很一般,毫无特色可言。

2、P(程序自动曝光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让相机自动设置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与AUTO模式相同。如果不能取得正确曝光,液晶显示屏上的快门速度与光圈值便会以红色显示。这时可以手动调节许多参数。

例如在曝光不正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启闪光灯、手动更改ISO值、改变测光方式、进行曝光补偿等方式使图像正确曝光。还可以通过白平衡的设置以表现更真实的图像色彩。

要知道,照片效果(如黑白)和连拍模式在AUTO模式下是不能调节的。

3、Tv(快门优先拍摄模式)

在快门优先模式下,先设置快门速度,相机会自动选择合适的光圈值。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移动主体的瞬间图像。较慢的快门速度则会营造流动的效果,在拍摄夜景的时候也经常会用到。

在快门速度设置好后,半按快门,在对焦过程中如果发现光圈值显示为红色,表示图像曝光不正确。这时需要更改快门速度值,直至光圈值显示为白色为止。这是因为光圈值也是有一定范围的。

4、Av(光圈优先拍摄模式)

光圈优先,即事先设置好所需要的光圈大小,数码相机会根据拍摄条件自动调节其它参数。利用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景深的大小。选择较低的光圈值(开大光圈),景深变小,使背景柔和。选择较高的光圈值(缩小光圈),景深变大,使整个前景和背景都清晰。

如果快门速度在液晶显示屏上以红色显示,即表示图像曝光不正确需要更改光圈值,直至快门速度以白色显示为止。

5、M(全手动拍摄模式)

此模式需要我们以手动方式调节快门与光圈的参数,没有相当功底的摄影经验是难以正确曝光的。但在此种模式下学摄影是进步最快的。

自动曝光功能会根据所选择的测光方式自动计算标准曝光量。半按快门按钮时,液晶显示屏上会出现标准曝光及所选曝光的差值,如果其差值超过正负2级,“-2”、“+2”会以红色显示。这时必须修改快门或光圈的值,直至曝光正确为止。

6、人像拍摄模式

如果想使拍得的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可使用此模式。要获得背景逐渐柔和的最佳效果,在构图时把拍摄主体身体的上半部分尽量占满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将变焦倍率设置为最大则效果更明显。

7、风景模式

在此种模式下进行拍摄,光圈和快门值都比较适中,能让人物和风景都成像清晰。

8、夜景拍摄模式

种模式也叫“慢速快门闪光同步模式”,最适合于拍摄包含前景人物的夜景照片。相机会用较慢的快门速度配合闪光灯闪光来拍摄,使主体和背景都得到合适的曝

光。为了防止照片模糊,一定要使用三脚架,以保持机身的平稳,保证有足够的曝光和画质。另外,在闪光灯闪了以后,人物不能马上移动,否则会使图像模糊。如

果只是拍摄夜景,就不要使用闪光灯。因为闪光灯的有效距离比较短,很容易忽略掉主体后面的景物。

9、高速快门拍摄模式

此模式用于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例如抓拍水滴或运动的物体。

10、慢速快门拍摄模式

此模式用于拍摄移动主体,使其模糊显示,用以制造柔和效果,如溪水、河流等。

11、SCN(特殊场景模式)

有植物、雪景、海滩、焰火、潜水、室内这六种模式供选择。

12、全景图拍摄模式

此模式主要用于风景拍摄。它可以把拍摄的若干个画面合并为全景图像。

为画面构图时,要使各相连的画面重叠30%至50%,并把垂直误差限制在图像高度的10%以内。

拍摄完第一幅图像后,相机的液晶屏上会保留第一幅图像,允许再构图拍摄第二幅图像。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完成全景图像的拍摄。为了获得最好的效果,一般采用水

平移动(旋转)相机来拍摄连续图像。当然,三角架是不可少的。在拍摄时不可改变焦距,否则会造成相临的画面变形而无法连接。

要创建全景图像,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拼接。可使用随机附送的PhotoStitch软件来进行。

13、摄像模式

此模式可以拍摄有声短片,以AVI格式记录,最高分辨率为640x480。因为存储卡的容量有限,所以只能意思意思,体验一下拍摄动态图像的快乐。

从一般专业操控的角度以你看尼康相机为例来讲主要用的就是P、S(佳能是TV)、A(佳能是AV)、M这四种模式。而A(AV)、M这两种模式我相信是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使用的模式,在A(AV)模式中,使用者只要根据景深的需要随时控制光圈的大小,而快门值相机会根据测光随时调整,如果快门值低于安全快门的时候(镜头焦距的倒数)就要提高ISO感光度了(ISO越高快门产生的噪点越大),当然如果光线太暗的时候还需要三脚架固定相机。而M模式就根据使用者根据自己的想法灵活操控相机了,当然还是通过调整光圈、ISO,在保证快门速度的情况下拍摄。

单反相机还有一个白平衡控制图像的色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白平衡。首先我们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在该场景中有一只白炽灯光源,白炽灯的色温在3200K左右,它发出的光线中含有红色和橙色的成分较

多,同时在该场景中还有一张白纸,它能把照射到其上面的光线全部反射出去,所以白纸对外会呈现出红橙色,但是我们的眼睛在看这张白纸时它仍然会是白色而不

是红橙色,这是由于我们的眼睛在生理上具有很强的视觉补偿性,它能够使用青绿补色进行补偿,使得白纸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仍然是白色,这就是白平衡。那么人眼

的这种色温补偿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从人眼的结构说起。从生理结构上看,人眼大致由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与视网膜组成。

当人眼在观察景物时,来自景物的光线,通过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到底视网膜处,视网膜的视细胞受到光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再经由视神经传

导到各视觉中枢,直至大脑的视觉皮层,使人产生视觉。其中视网膜是产生视觉的关键,在视网膜上密布着视觉细胞,主要由锥形细胞与柱形细胞两大类组成,柱形

细胞不辨色,但对弱光敏感,锥形细胞可分辨颜色、感受强光,对弱光不敏感,它由感红R(700~600nm)、绿G(600~500nm)、蓝

B(500~400nm)色光的三种细胞组成。我们知道白色是一种消色,黑白灰都是消色,它们对光源光谱成分不是有选择的吸收和反射,而是等量吸收和等量

反射各种光谱成分。当对各种光谱成分全部吸收时,物体的表面看上去就是黑色;等量吸收一部分,等量反射一部分的表面是灰色;反射绝大部分,而吸收极小部分

是白色,此时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白色反射了所有色光。在我们假设的场景下,由于白炽灯的光线中红色、橙色成分较多,而使白纸对外呈现出红橙色,为了使白纸

呈现出原来的白色,我们的眼睛需要自动增加蓝光、与绿光的数量,从而使它反射出的红、绿、蓝光的数量相等,这样才能还原出白纸原来的白色,这个色光补充的

数量就是白平衡的校正系数。在这种白炽灯的照射下,如果白色物体的白色得到准确的还原,那么通过使用确定好的白平衡校正系数,其他物体的颜色都会得到准确

的还原、再现。

我们知道,任何相机都是对人眼睛的模仿,单反相机也不例外。为了模拟人眼中的感红、感绿与感蓝细胞,在设计相机的成像部件CMOS时在其前方设置了拜耳滤镜,这种滤镜由很多红、绿、蓝的方格组成,每个方格对应CMOS上的一个感光二极管(也叫像素),当光线经过拜耳滤镜时,

透过红色方格的光线会变成红色光,经过绿色的方格的光线会变成绿色光,经过蓝色方格的光线会变成蓝色光,这样光线就会被分解为红、绿、蓝三种色光,并分别

被CMOS上的感光二极管记录,最后转换为电信号保存起来。从色光的记录过程来看,每个感光二极管都只能记录红绿蓝三种颜色中的一种,但我们知道在最终形

成的图像中每个像素都是由红R、绿G、蓝B三种颜色组成的,那相机是如何从实际像素(相机CMOS上的感光二极管)上的单色到图像像素上的三色转换的呢?

这个转换过程是靠相机内置在相机中的某种算法实现的,不同相机的算法有所不同,所以相机拍出的彩色照片其实是相机靠内置的算法从CMOS上相邻的红、绿、

蓝三种像素推算出来的。同人眼睛一样,相机在记录红、绿、蓝三种颜色时,也要考虑白平衡的问题,在相机内部设置有白平衡调节机构。在大部分相机中,进入白

平衡菜单,会看到有多种白平衡设置选项,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自动白平衡,这是一种相机自动设置白平衡的方式,另一类是内置的一些常用白平衡,如

日光、阴影、阴天、钨丝灯、荧光灯等,在相应的拍摄场合下选择相应的选项即可,还有一类是自定义白平衡,它允许用户通过拍摄一个基准的白色物体或直接输入

色温来设置白平衡。相机的自动白平衡由相机内置的色温测量系统自动测出景物的色温,而后自动控制相机以求获得正确的色彩还原,自动白平衡的实质是把与“景

物照明光源相对光谱功率分布”相同的光线补偿为视觉中性,亮度高为白色,亮度中为灰色,亮度低为黑色。在自定义白平衡时,既可以通过拍摄基准白色物体的方

式确定白平衡,也可以直接手动输入色温值,当输入色温值时,相机就把输入的这一色温作为白光,若拍摄场合中实际的照明光源低于该色温,那么拍得照片就会偏

暖,高于该色温值拍摄的照片就会偏冷。当把相机的白平衡直接设置为照明光源的色温值时,该场景中的白色物体在拍摄后的照片中就如实地被表现为原有的白色,

这样场景中的其他物体的色彩将都会得到准确的还原表现。假设我们的拍摄场景中使用的光源色温为5500K,那么当把相机的色温也设置为5500K时,拍摄

场景中的所有物体的色彩都会得到如实地表现,若把相机的色温设置为6500K,那么相机就把6500K作为白色,由于实际光源色温为5500K,小于

6500K,所以拍摄出的照片画面中红、橙色光成分较多,整个画面偏暖。相反,若把相机的色温设置为3500K,那么相机就把3500K作为白色,实际光

源色温5500K大于3500K,这样拍出的照片中含蓝、青色光成分较多,整个画面就偏冷。在前面色温的讲解中,我们提到过随着光源色温由低逐渐升高,所

呈现出的颜色也将依次由暗红逐渐变红、再逐渐变橙、变黄,而后又逐渐变白,最后再逐渐变蓝。但在相机中设置色温时,色温值设置得越大,照片越偏暖,越小,

照片越偏冷,好像与色温的规律相反,其实从上面我们举的例子中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它并没有违背色温变化与颜色的对应规律。

关于色温与白平衡总结一下:

第一,在某个拍摄场景中,只有白色物体固有的白色在照片中得到如实地再现,其他物体的颜色都会得到真实再现。

第二,同一白色物体在不同色温光源的照射下所呈现出的颜色是不同的(此处指呈现出的颜色,并非指人眼看到的颜色),在高色温光源之下,由于光源辐射出的光

线中含有的蓝、青色光成分相对较多,所以白色物体所反射的蓝、青色光的比例较多,致使白色物体客观上呈现出青蓝色,整体色调偏冷;而在色温较低的光源的照

射下,由于从光源辐射出的光线中含有红、橙色光成分较多,所以白色物体所反射的红、橙色光的比例较多,使白色物体客观上呈现出红橙色,整体色调偏暖。为了

使白色物体在不同色温下仍然表现为本身固有的白色,就需要对相机接收的红、绿、蓝色光信号的比例重新进行调整,这就是相机的白平衡设置。

第三,在通过输入色温值设置相机的白平衡时,只有输入的色温值与实际光源的色温值一致时,整个场景中的物体的色彩才会得到真实地还原、再现。若输入的色温值高于实际光源的色温值,拍得的照片将偏暖;若输入的色温值低于实际光源色温值,拍得的照片色调将偏冷。

最后,准确地设置白平衡,只是用来帮助你准确、真实地还原被摄物体的固有色彩,有些时候需要我们这样做,比如拍摄服装、产品等照片时,而有时候拍摄又需要

我们故意地设置“错误”的白平衡,以在照片中营造出某种氛围,满足艺术表现的需要。究竟设置什么样的白平衡,是由拍摄需要决定的,但不管怎样,理解相机白

平衡的设置原理,将帮你快速地掌握白平衡的使用方法,拍出符合需要的照片来。当然如果你嫌麻烦的话这个只要使用RAW拍摄就不成问题了,后期再软件里面可以随时调整。(RAW文件是未经处理、也未经压缩的格式。是一种记录了数码相机传感器的原始信息,同时记录了由相机拍摄所产生的一些原数据(如ISO的设置、快门速度、光圈值、白平衡等)的文件。

RAW是一种专业摄影师常用的格式,因为它能保存本地拍摄数据信息,让用户能大幅度对照片进行后期设计,如调整白平衡、曝光程度、颜色对比等设定,也特

别适合新手补救拍摄失败的照片,而且无论在后期制作上有什么改动,相片也能无损地回复到最初状态,不怕因意外储存而损失照片。

RAW还有一个好处,可以通过软件可以修正镜头的失光、变形等。)

拍摄景物通过镜头,将生成的光学图像投射到传感器上,然后光学图像被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再经过模数转换变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DSP加工处理,再被送到电脑中进行处理,最终转换成手机屏幕上能够看到的图像。

数字信号DSP主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数学运算,对数字信号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并处理后的信号通过USB等接口传到PC设备。

常见的摄像头类型主要是CCD和CMOS传感器

RGB格式:16bit数据格式5bit R+6bit G+5bit B。G多一位,是人眼对绿色比较敏感。

YUV格式:Y+UV格式,YUV是指亮度参量和色度参量分开表示的像素格式,这样分开利于指定像素的颜色。

DATA格式:CCD或者CMOS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时的电平高低的原始记录,单纯的将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图像数据,即摄像元件直接得到的电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而得到。

ALC:自动亮度控制

ABLC:自动暗电流校正

AWB:自动白平衡控制

gain,exposure 增益、曝光

frame rate and size 帧速率和大小

image mirror 图像镜像

image flip 图像翻转

image panning 图像平移

image cropping 图像裁剪

column and row sub-sampling 偶然binning行和列的二次抽样和并合

image downsizing scalar图像缩小标量

preview :一直输出数据,不保存

capture :抓拍一帧数据储存

FF:固定焦距fixed focus

AF:自动对焦 auto focus

AF的流程:

1 preview 及手机从摄像头取数据刷到LCD上面

2、执行af enable 然后af trigger 等待AF完成判断AF完成。其标志是执行完AF trigger

3、手机停止向LCD刷preview数据

4、切换摄像头进入capture模式

5、抓一帧数据完成capture

6、关闭AF Enable

VGA是计算机一种通用的接口标准,VGA是IBM推出的一种视频传输标准,具有分辨率高,显示速率快。颜色丰富等优点,在彩色显示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raw bayer :

bayer 格式是相机内部的原始,一般后缀名为raw。

相机功耗 = 相机场景测得总功耗 - 静态亮屏功耗

RAW图像就是CMOS或者CCD图像感应将捕捉到的光源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原始数据,RAW文件是一种记录了数码相机传感器的原始信息。同时记录了由相机拍摄所产生的一些元数据的文件。

是指的是图像中杂点的干扰,表现为图像中有固定的色彩杂点。

摄像机对白色物体的还原,相关概念:色温

与人的眼睛成像是想成原理,简单说就是成像范围。

自动对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镜头与被拍摄目标之间距离测量的测距自动对焦,另一类是基于对焦屏上成像侵袭的聚焦检测自动对焦。

(变焦是把远处的物体拉近,对焦是让图像清晰)

就是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光圈,快门速度,ISO、gamma即人眼对亮度的响应曲线。

两者都是利用感光二极管来进行光电转换的技术,CCD表面接收到因快门开启,而从镜头进来的光线照射时,即会将光线的能量转化成电荷,这些电荷传输至放大解码元件,使之能还原所有CCD上感光元件产生的信号,并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CMOS影像感测器的影像采集方式,感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电荷会直接有电晶体放大输出。

CMOS图像传感器本质是一块芯片,主要包括:感光区阵列、时序控制、模拟信号处理以及模数转换等模块,各模块分别为:像素阵列(完成光电转换,将光子转换为电子)、时序控制(控制电信号的独处、传递)、ADC(信号的去噪)

像素阵列占整个芯片的面积最大,像素阵列是由一个个像素组成,他对应到我们看到每一张中的每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感光区和读出电路,每个像素的信号经由模拟信号处理后,在经过ADC模数转换后即可输出数字处理模块。

由于mclk在sensor上电之前就已经开了,如果不满足sensor spec中上电时序要求,可在开sensor power之间将mclk先关闭,然后再需要时再打开。控制mclk可以调用

2摄像头只编译一个库命令

3关掉TSF

在vendor下的camera_tuning_para_ov13850mipirawcpp文件里光标所在处,改为0即可

4摄像头颜色颠倒:

5如果摄像头同ID可以再kernel下的驱动文件里加上这个

6相机开启闪光灯在明亮的地方也会闪:camera_AE文件修改u4Strobe值20为0。

7关于sensor预览时有条纹问题分析:

1电源不稳定,COMS sensor 对电源的稳定要求比较高。

2同步信号的干扰,彩色条纹显然是每行数据有信号丢失造成的。

3检查mclk和pclk以及他们的ratio,软件设置是否相符

4随机条纹的干扰,查电源

5,行场同步随机干扰,一般不大会出现,除非HSYNC与VSYNC中间窜入电阻或者走线过长。

通过调节相机预置的白平衡设置,来与当前实际的光线条件想匹配。只要保证白色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出准确的、没有偏色的白。那么画面中所有的其他颜色就也会得到准确的还原。

通常在不能加大光圈、降低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常常用提高ISO来获得足够的曝光量。但随着ISO的提高,照片上会产生“噪点”也随之增加,照片上看去,有许多“麻点”,所以在光线较好,或者没有设置的限制时,应该尽量用低ISO进行拍摄。这样,照片看上去会干净、清晰得多、只有在光线很差,有无法增大光圈或降低快门速度来满足曝光量,才使用提升ISO的办法。

锐度也叫清晰度,他是反应图像平面清晰度和图像边缘边缘锐利程度的一个指标。但是,并不是锐度调得越高越好。如果将锐度调得过高,则会在黑线两遍出现白色线条的镶边,图像看起来失真而且刺眼,同时界面噪点也更明显。

饱和度取决于改颜色中含有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纯的颜色都是亮度饱和的,如鲜红,鲜绿。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如粉红、黄褐色。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

色度,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则是不包括亮度在内的颜色的性质,他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

亮度是指发光体表面发光强弱的物理量,人眼从一个方向观察光源,在这个方向上的光强与人眼所见到的光源面积之比,定义为该光源单位的亮度,即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亮度是人对光的强度的感受,他是一个主观的量。

对比度是指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度越大,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在比度对视觉效果的影响非常关键,一般来说就对比度越大,图像越清晰醒目,而对比度小,则会让整个画面都灰蒙蒙的。

licker是由工频率引起的,交流电光源都有光强波动,在中国交流电频是50Hz,光强波动100Hz, 周期10ms的整数倍。

如果不是10ms的整数倍,就会出现明暗条纹,就是50hz/60hz光源闪烁使曝光不均匀造成的。

光圈是光通过有效孔径

通常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光量的装置。他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小。光圈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

表达光圈用F值。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

光圈的作用在于镜头的进光量,F后面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而进光量也就越多。

即图像信号处理器,主要作用是对前端图像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做后期处理,主要功能有线性纠正、噪声去除、坏点去除、内插、白平衡、自动曝光。依赖与ISP才能在不同的光学条件下都能较好的还原现场细节。

暗电流指传感器在没有入射光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信号输出,这是由于半导体的热运动造成的,他的大小和传感器结构及温度有关,大概每升高9℃,其暗电流会增加1倍,由于每个像素存在不平衡性,因此像素间暗电流也会不一致,造成电流噪声。一般情况下,在传感器中实际像素比有效像素多,像素区最靠边的行和列为不感光区,一般用作自动黑电平校正,其平均值为校正值。

原始像素只含一种颜色的信息,要重建色彩画面,就必须从相邻的像素中得到失去的信息。红色及蓝色插补一般遵循最近原则,进行平均处理,作为本像素的色彩值,由插值原理知,相邻像素间存在依赖关系,结果造成画面锐度的降低。

由于人眼可见光的频谱响应度和半导体传感器频谱响应度之间存在差别,还有透镜的影响。插补后得到的RGB值颜色会存在偏差。必须进行颜色校正,一般通过颜色校正矩阵来实现。具体的色彩校正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或从传感器供应商获得,当然要得到不失真的还原是不肯能的,只能反复调试达到最佳。一般通过标准色卡进行校正。

gamma 校正主要依据色度学原理进行调整,色彩在不同显示设备中频谱响应度不一样,造成颜色失真,失真成幂指数关系,因此调节相对简单

从最明亮到黑暗,假设人眼能够看到一定范围,那么胶片所能表现的远比人眼看到的范围小得多,而且这个范围就是感光宽容度。

视知觉是光接收细胞受到刺激并将入射能量转化为电脉冲后再大脑中产生。视知觉是关于实物世界以及我们把它们当做视觉刺激而产生反应的方式。

人的脑将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感知为不同的颜色。颜色被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色。黑色和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其他的颜色都是有彩色。颜色的区分常用3种基本特征量:辉度、色调、饱和度,辉度与反射率成正比,对色彩来说,颜色中掺入白色越来越多就越明亮,掺入黑色越多就辉度越小。色调和饱和度合起来称为色度。颜色可用色度和辉度表示

其中H定义颜色的波长,称为色调;S表示颜色的深浅程度,称为 饱和度 ;I表示强度或亮度。

从纸面出来越多越白,进入纸面越来越黑。

视知觉主要论述我们从客观世界接收视觉刺激后如何反应所采取的方式。他研究如何通过视觉形成我们关于外在世界空间表象,同时兼有心理因素。

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人所能看到了的景物细节的准确性可以用视敏度表示,视敏度具体对应观察者所能看见的最小测试物体的尺寸,或者说在标准观察距离以及眼睛福安差最小测试物体的张角为l时所要求的距离比值,他代表能看清出景物精致细节的能力。

观察者检测在视野中某个给定物体是否存在。这里需要注意应将官学衍射的现象与觉察问题一起来考虑。由于衍射,一个场景中单独的光点聚焦在视网膜上时不再是一个点,而成了由一个中心圆盘及一系列围绕其四周的暗环和亮环所组成的模式。同样由于衍射,一条细线在视网膜上的映像总具有一个大于30的宽度,

观察者对两物体相对位置精确的辨别能力

在全黑条件下,理论上sensor感应到的电流值应该为零,但是由于暗电流的存在,形成了OB。

轮廓的构成用数学语言来说是轮廓对亮度的二阶导数。换句话来说,仅仅有亮度的变化并不产生轮廓。当亮度变化的加速度低于知觉轮廓的域值时,虽然眼睛注视物体,但是并不能看出其形状。轮廓不等于形状。

图形经常显示在前面,而背景显示在后面,背景看起来像是在图形背后连续延伸而不中断。

一块区域的对称性越强,越容易被看成图形,对称性本质上是一种规则性。在军事伪装中常用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去破坏原有的图案就是这一规则的应用。

DxOMark 是一个为独立相机、 镜头 和搭载相机配件的移动设备提供图像质量评估的网站

IR-CUT双滤镜是指在摄像头镜头组里内置了一组滤镜,当镜头外的红外感应点侦测到光线的强弱变化后,内置的IR-CUT自动切换滤镜能够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随之自动切换,使图像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在白天或黑夜下,双滤光片能够自动切换滤镜,因此不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下,都能得到最佳成像效果

俗称音圈电机,作用是调节镜头的位置,摄像呈现最清晰的状态女,目前大量应用于手机摄像头自动调焦

执行ISP调试的前提条件任务,创建新项目、生成初始化文件、将设置载入到设备上、使用设备拍摄图像以及执行PLD 选通

结合使用自动调试和手动调试多次反复调试,执行初步ISP调试。使用仿真功能和IQ评估工具随时评估调试结果。

仿真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仿真功能,查看特定系列的调试模块对应的特定参数集合对raw图像有着怎样的影响。使用仿真器检查图像通过每个调试模块时得到的结果,以确定出现特定问题的位置。

可以选择使用chromatix实时调试功能作为加速获得调试结果的工具。利用实时调试功能,可将更新的参数推送到设备、使用新参数拍摄快照并立即载入使用该设备拍摄的图像。

每次调试会话后,使用调试好的设备拍摄新的测试图像,并使用chromatix IQ评估工具客观测量图像质量。

完成初步调试后,可能需要进行微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评估需要进行那种微调,应拍摄真实场景的图像,以确定图像是否符合个人的偏好。回顾典型问题用例,了解关于微调特定ISP模块以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信息。

在本流程的这一阶段,生成包含已调试参数头问价并将设置载入带设备中。

chromatix调试项目会捕捉调试过程中设定的参数值和摄像头传感器模块信息。一个调试项目对应用于一个芯片组、一个头文件版本和一种摄像头模式。创建一个调试项目需要以下信息:

一种模式对应于一组具体的摄像头操作和条件,默认情况下,chromatix提供两种调试模式选项:快照和预览。这些模式用于调试初期,而其他自定义模式则可以按需创建并用于视频或其他操作。自定义模式可能需要从供应商处获取有关具体模式的传感器信息。chromatix为每种模式生成单独的头文件。通常使用一个项目来保存所有模式的参数,传感器驱动程序信息文件为chromatix提供调试所用传感器的相关信息。

如果之前已有调试项目,可使用现有头文件或预配置目标设备中的参数开始新项目。

A光源,钨丝光,即符合色温2856K的光源

传统型荧光灯即 低压汞灯 ,是利用低气压的汞蒸气在通电后释放紫外线,从而使 荧光粉 发出可见光的原理发光,因此它属于低气压弧光放电光源。

MTF50意义:MTF值为05时对应的空间频率(Cycle/pixel)值;

在各个摄像头镜头中经常采用MTF描述镜头的MTF曲线,表明镜头的能力,这些曲线是通过理想的测试环境下尽量减少其他系统对镜头的解析力的衰减的情况下测试得出的。

描述频率的单位,但空间频率的表述习惯用每毫米对,就是每毫米的宽度内有多小线对,每两条线条之间的距离,以及线条本身的宽度之比是个定值。 

通过这条曲线我们就能知道现在的成像系统在什么样的空间频率下的对比度如何。也就知道了在什么频率的纹理下的解析能力。

色差又称色像差,是透镜成像的一个严重缺陷,色差简单来说就是颜色的差别,发生在以多色光为光源下,单色光不产生色差。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400至700纳米,不同波长的光颜色各不相同。其通过透镜时的折射率也各不相同,这样物方一个点,在像方则可能形成一个色斑,色差一般有位置色差,放大率色差,位置色差使像在任何位置观察,都带有色斑或晕环,使像迷糊不清么人放大率色差使使像带有色彩边缘,光学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局势消色差。

图中的编号则代表则是色板的编号每一个小方格代表每一个标准色块所处的色彩,而小圆圈代表实际每一个色块的实测色彩。

首先观察13-18色彩的偏移量,若色彩偏移量很大,则说明常见色彩区域的色彩还原性较差,反之则好。

在其次观察1到12号色彩,及非常见色彩区域的偏移量,若色彩偏移量很大,则说明非常见色彩区域的色彩还原性较差,反之则好。

在之前官方宣传的拍照功能中,华为P30 Pro就具有超暗光拍摄的能力,ISO甚至高达409600,再加上了IMX 650更大的进光量,华为P30 Pro可以轻松应对夜晚拍摄环境。

智能可变光圈是今年最先亮相的创新型夜拍技术。智能可变光圈的光圈将范围设定在f/15-f/24之间,在暗光条件下,f/15的大光圈可以充分保证手机的进光量,进而在直出层面减少噪点。

从物理层面增加进光量是最直接手段,增加曝光时长,必然会增加画面进光量”

CIF为常用视频标准化格式简称(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在 H323协议 簇中,规定了 视频采集 设备的标准采集分辨率。CIF = 352×288像素(水平像素×垂直像素),QCIF全称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QCIF也是常用的标准化 图像格式 。在H323中,规定QCIF = 176×144像素

常规2D卷积滤波会使图像质量劣化,尤其在应用于bayer像素时,为了在降噪的同时不钝化边缘,可采用能够像素值调整期内核的自适应拜耳滤镜(ABF)。

ABF是一个两级低通滤波器:第0级用来消除高频噪声,第一级用来消除低频噪声,在每一级上,都有一个后接软阀值的低通滤波器,每个RGrGbB通道上也具有相同的处理模块。

为了降低噪声,设计了两个模块:

视频前端VFE管道上的ABF模块。

摄像头后处理器(CPP)上的小波降噪(WNR)模块。

由于两个模块均能实现降噪,因此有时OEM会禁用其中一个模块并仅仅侧纵欲调试另一个降噪模块。然而,由于ABF和WNR的适用领域不同,因此不建议禁用其中一个模块。

ABF用于在线性中处理像素,而WNR用于非线性YUV域,在输入图像通过RGB LUT、CCM、LTM、GTM模块后,噪声为非平稳噪声,因此,最好在线性域进行一定程度的降噪。

拜尔滤色镜 (英语:Bayer filter)是一种将 RGB 滤色器排列在光传感组件方格之上所形成的马赛克彩色滤色阵列。数码相机、录影器、扫描仪等使用的单片机数字 图像传感器 大多数用这种特定排列的滤色阵列来制作彩色影像。这种滤色器的排列有50%是绿色,25%是红色,另外25%是蓝色,因此也称做 RGBG GRGB ,或者 RGGB

简称LUT,是指一种通过修改色相、饱和度和亮度值,精确地将源图像的具体的RGB的值变为另一组新的RGB值的数学方法。LUT还可以用于为源图像创造具体的创意风格,比如漂白效果。

CCM是CMOS Camera Module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摄像模组的英文缩写,是用于各种新一代便携式摄像设备的核心器件,与传统摄像系统相比具有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高影像品质的优点。

私以为对CCD的原理有大致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对Beyer Pattern有更好的了解。我们知道镜CCD(Charge-coupled Device)通过滤镜将普通的入射光分为红绿蓝RGB三个分量。很容易联想到普通的每个像素点都包含RGB三个分量的信息,这很容易误导我们认为CCD也接收了每个像素点的三个通道的信息。然而并不是,原理图如下,每一个像素点CCD都只接收了RGB三个分量中的一个分量。一般而言是按照“RG/GB”的方式排列(对照图可以了解RG/GB其实是一个正方形的两行这么排列的)。

Bayer彩色滤波阵列是当前最为流行的彩色图像数字获取形式。三个颜色滤波的形式如下:

一半的像素点为绿色(G),四分之一的像素点分别是红色(R)和蓝色(B)。

为了获得色彩信息,彩色图像传感器覆盖有红色、绿色或者蓝色的滤镜,这种滤镜以相同的模式重复出现(上图中为RG/GB,也可以看做GR/BG)。滤镜的排列模式可以不一样,但是普遍使用的Bayer Pattern是22的阵列

Bayer是相机内部的原始, 一般后缀名为raw 很多软件都可以查看, 比如PS

我们相机拍照下来存储在存储卡上的jpeg或其它格式的, 都是从raw格式转化

过来的 raw格式内部的存储方式有多种, 但不管如何, 都是前两行的排列不同 其

格式可能如下:

G R G R G R G R

B G B G B G B G

G R G R G R G R

B G B G B G B G

横为2的倍数, 竖为4的倍数, 它们构成了分辨率 如, 上面则代表了 8 4 分辨率的

Bayer图

我们要知道的是, G = 2 R 及 G = 2 B, 即绿色值为红色值或蓝色值的两倍, 因

为人眼对绿色更敏感, 所以绿色的分量更重

分为数字增益和模拟增益,模拟增益指在模拟电路中把pixel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而数字增益是指电信号完成模拟转换后,把数字信号进行放大,把信号放大的作用主要是增加输出图像亮度,而增益越大的噪声也会相对更为明显,在实际项目中都需要根据sensor的具体情况确定最大和最小增益。

AEC曝光表通过传感器曝光时间和传感器模拟增益控制图像亮度。

目前sensor所采用的是滚动曝光的方式,即逐行曝光逐行读出,每行复位读出的时间间隔即曝光时间,曝光控制寄存器中数值代表曝光多少行:

曝光时间=曝光行数行长。

chromatix工具基于调试项目中设定的参数生成一组可调参数,成为头文件。chromatix生成的头文件数量因芯片组和头文件版本而异,但始终会生成一个默认的头文件和一个通用头文件。在调试过程中,经常会重复生成头文件并加载到用于调试的设备中,以下是生成头文件的部分原因:

在拍摄用于初始化调试的图像之前,将最新的头文件加载到设备中,这样可以确保使用最新的传感器信息。曝光表和默认参数来拍摄用于调试图像。

在进行一次调试之后,生成新的头文件并将其加载到设备中,让后在使用调试后的参数拍摄图像进行评估,由于调试过程中反复进行,此任务可能会重复多次。

可以选择生成文本或二进制格式的头文件。要使用文本头文件(h),需要将它们编译进目标版本并刷入设备中要使用二进制头文件(so、dat),可直接将他们复制到设备上,无需进行编译或刷写操作。

二进制头文件的前提条件:

晚上看红色灯有紫色光圈是虹视。由于眼球屈光度的改变而产生了分光作用,将前方射来的白色光线,根据其所包含的各种光波长的不同而分解成多种颜色成分,从而就出现了典型的彩色光环。

1、结膜炎由于粘液性分泌物涂布于角膜表面,这时可出现虹视,在擦去分泌物之后,虹视即可消失.如果外结膜囊内有血液、脓液,小气泡等,也可出现虹视。

2、角膜炎因角膜上皮损伤及角膜水肿,也可导致虹视。

3、色素膜炎因累计角膜内皮细胞,破坏了角膜水化作用,引起角膜上皮水肿,出现大泡样或小泡样时.色素膜炎即可有虹视症状。

4、白内障由于放射状排列的晶体纤维吸水、肿胀,产生分光作用所致。

5、青光眼由于眼压升高,引起角膜上皮水肿,细胞间有液体潴留,改变了角膜正常的屈光状态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0004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2
下一篇2023-11-02

随机推荐

  • 去黑头产品哪些效果最好?用牙膏去黑头有效果吗?

    很多妹子最讨厌的草莓鼻,一直在脸上挥之不去,想要找一款好用的去黑头产品,但却总是发现买的产品效果不好,用了之后是可以去黑头,但鼻子上的毛孔却会变大,还会造成鼻子上的粉刺,那么去黑头产品哪些效果最好?用牙膏去黑头有效果吗?1、去黑头产品哪个效

    2024-04-15
    29900
  • 女性精华液十大排行榜

    女性精华液十大排行榜:娇韵诗双萃精华露、兰蔻小黑瓶精华液、西秋焕采精华液、SK-II小灯泡精华、薇诺娜保湿修护精华液、YSL夜皇后精华液、倩碧302美白镭射瓶、自然堂小紫瓶精华液、fresh红茶精华露、上水和肌屏障修护肌底液等。1、娇韵诗双

    2024-04-15
    26100
  • 愈创木修护舒缓喷雾作用仁和臻养

    你要问的是愈创木修护舒缓喷雾作用是什么吗?保湿锁水。蕴含活性壳多糖及愈创木精华,帮助肌肤补充水分,滋养润肤,并改善肌肤干燥、粗糙等不适状况。修护肌肤的保湿锁水屏障,长期使用令肌肤舒适细嫩柔滑健康。丽颜肌专为敏感肌肤研发首款急救型喷雾愈创木舒

    2024-04-15
    19900
  • 费文磊是哪个公司的?鑫广绿环副总经理

    费文磊先生:1974年8月出生,汉族,本科学历,自2011年12月起任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7月至2009年9月历任上海一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理、伟翔环保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经理、上海伊纳思贸易有限公司经理。2009年9月起至今任职于

    2024-04-15
    16100
  • 妮维雅夜间美白保湿精华乳!一款可以在夜间保湿的精华乳

    这款精华乳用起来比较方便,挤压式的设计很干净卫生,而且还含有能防止黑色素的成分妮维雅夜间美白保湿精华乳夏天的时候很多姐妹都被晒黑了,现在是时候要做好美白工作了,偷偷美白才可以超过别的美少女,给大家分享一款我觉得好用的身体精华乳就是妮维雅夜间

    2024-04-15
    8300
  • 男士洁面乳 怎么用

    1、用温水湿透脸部(冷水无法去污,热水会导致皮肤油腻),把洗面奶挤在手心,轻轻摩擦,打出泡沫,泡沫去污效果更好;2、将泡沫涂在脸上,用手指轻轻按摩脸部,需要特别清洁的地方就用力一点点;3、鼻子两侧可以重点清洁,稍微用力按摩一下,用手指指肚进

    2024-04-15
    11500
  • 这几件SK-ii使用的先后顺序

    上面回答的不对,清莹露最先使用,因为它相当于水。神仙水使用之前必须用水垫底的,要不然会干。用完清莹露再用神仙水。然后是眼霜,然后是精华露。因为精华是帮助吸收之后的乳液的,最后是乳液。sk2使用顺序和方法:步骤一、洁颜产品首先我们可以使用sk

    2024-04-15
    171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