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主要成分是花岗岩 石灰石是碳酸钙属于变质岩 两者并不一样
泰山石就是一般的石头 炒作而已
泰山石外表多见不规则卵形,结晶颗粒较粗,纹理清晰,画面突出,对比色调强烈,具备阳刚豪放气概。细品之,则见泰山供石如母体泰山的壮美,绝不以巧秀悦人,色彩古朴如中国水墨画的清高淡雅。或山水,或人物,或文字,或鸟兽,各得其妙。由于粗犷,泰山石在适当的视觉距离更显现出中国画大写意的神韵。《石雅》说,泰山“麻石中有文如阿拉伯数字者,泰山也称之文字花岗石”。文字花岗石在泰山石中占有一定比例;观其书法,当见线条奇异,铁划银钩,力透石背,刚柔相济,可使人领悟先甲骨,胜钟鼎,颜、柳、米、蔡犹不及的天书风采。“岱岳美名五洲扬,千载神说接大荒,中华奇石数不尽,唯有泰山石敢当”。神秘而粗犷的泰山石有25亿年历史,是最古老的岩石之一。泰山石是“天下第一山”——泰山母亲的子孙,博得观赏大雅之美名,实得益于母体泰山在中华民族中的神山地位。炎黄先民在泰山布灵石,焚柴草,行祭礼,是属原始的灵石崇拜。自秦始皇登临泰岱立石颂德,其后历朝天子,封禅而置石者,代不乏人。千百年来,上至天子权贵,下到乡民游子,他们立泰山石行封禅大典,压泰山石乞子求福,供泰山石膜拜神灵,取泰山石为基作台,以泰山石镇斋镇馆等,于是乎逐渐将对泰山的崇拜信仰与泰山的赏石文化自然融合起来。
泰山石质地坚硬,结构细密,有的结晶颗粒较粗;形态为自然块体,古朴墩厚,呈次棱角形、浑园形,多见不规则卵形,以显示图纹为主;基调沉稳、凝重、浑厚,多以渗透、半渗透的纹理画面出现。在灰白、灰黑、灰绿、浅江、黛青、黄、褐、黑等颜色的石面上,交织着千姿百态的白色纹理,或凸或凹,构成高山流瀑、古木枯枝、飞禽走兽、风流人物等图案,且光润亮泽,构图均衡、清晰逼真,各得其妙。色调多以黑白为主,有水墨画的清高淡雅,有的还巧妙地嵌入红或**的纹饰
泰山名药
泰山不仅以其雄伟壮丽,文化灿烂驰名中外,而且还以物产丰富、药材宝藏著称于世。据近代泰山名医高宗岳编纂的《泰山药物志》记载,泰山有“特产”药物60余种,“通产”药物500余味,其中泰山何首乌、四叶参、黄精和紫草被中医药界誉为“泰山四大名药”。
1 泰山灵芝,是泰山的珍贵特产,传说是神农在尝百草中从泰山发现的,故称为“神草”。灵芝可治疗耳聋、关节病,保神益精气,坚筋骨,除虚劳,还可治疗神经衰弱、冠心病、高血压、肝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病。
2�何首乌:何首乌原名白首乌,被称为泰山四百多种中草药之冠。对于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强筋健骨均有疗效,是滋补的良药。传因泰山白发何翁(何立德)食之须发变黑还童,故泰山一带称白首乌为何首乌。何首乌药效甚好,“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强筋健骨,乌须黑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躁,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
3�四叶参:即泰山参,又名羊乳。泰山四叶参个大似胡萝卜,外皮粗糙,色灰黄,野生于泰山深处的岩石缝隙,阴湿山沟、山坡林荫之下。具有补血通乳、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效,“效能较长白山人参大十倍。”(《泰山药物志》)体弱者将参浸入白酒内常饮之。健身效果尤佳。近年来,泰山四叶参人工培育获得成功,药农已逐步引为家植。
4�黄精:黄蔓精之简称,又名轮生玉竹,生长在荫坡、石壁、杂草丛中和树下。黄精入药性平而润,味甘而淡,无毒而杀虫;其功能补中益气,定肝胆,润心肺,益脾胃,升清气,降浊气,填精髓,壮筋骨,降风湿,下三火,还可润大便,利小便,使人目明耳聪。《本草纲目》讲:“服(黄精)亦不论多少,一日不隔即去老还少。”清版《泰山县志》引陶弘景语谓之“仙人遗粮”。本品食法与众不同,砂锅煮沸晒半干以白糖淹之,二日后即可取食,晒干为末而糊食亦可。
5�紫草:为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入药。每年六七月间紫草开华前掘根,“质坚色足,功大十倍。”(《泰山药物志》)明轩道人讲:“泰山紫草,一毫入沸水,色鲜如品红。”本品具有活血、凉血,清热解毒、利尿等功能,主治血热毒盛,疹出不畅、黄疸、丹毒、大便温闭等症。近年来已广泛用于治疗小儿麻疹。如将紫草浸制软膏外用,亦可治疗火伤、冻伤、湿疹,水泡等症。泰安民间还用紫草根泡酒,饮之舒筋活血,强身健骨。
南侧有名泉,武中奇题“玉液泉”,水甚甘冽,《泰山药物志》将其列为泰山十二大名药之一。
--泰山药材
泰山不仅历史悠久,文物众多,风景优美,而且受地理环境、土壤和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植被和繁多的植物物种,可谓天然的中药库。梁代陶弘京编著的《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录》两书,载录泰山药物160余种,其中注明生泰山者40余种。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收录泰山道地药物50余种。民国初高宗纺著的《泰山药物志》,收载泰山药物358种。山东省药材技工学校编写的《泰山药用植物》一书,收载泰山及其周围药用植物151科、529属、918种、44变种、3亚种、2栽培变种、1变型。据统计,泰山及其周围药用植物有一千多种,其中常用药材300余种,加上动物和矿物药材,常用药材达400余种。
泰山何首乌又称泰山白首乌。为萝科植物白首乌的干燥块根。
多年生缠绕草本。茎纤细,叶对生,戟形。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有花6-8朵。花萼5裂反卷,花冠绿白色。果双生,长角状。多生于山坡、石隙中。天烛峰、桃花源等处常见,为“泰山四大名药”(白首乌、四叶参、黄精、紫草)之一。性微温,味甘、苦,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须发、延寿命之功能,治久病虚弱、贫血、须发早白、慢性风痹、腰膝酸软、性神经衰弱、痔疮、肠出血、阴虚久疟、溃疡久不敛口等症。“据本省中医界临床经验,认为泰山何首乌对某些虚弱病者的强壮作用,较之蓼科的何首乌为优”。
四叶参又名羊乳、泰山参。为桔梗科植物羊乳的干燥根。
多年生草质藤本,有白色乳法。根肥大,纺锤形或圆锥形。茎细长、缠绕,多分枝,光滑无毛,上面绿色,下面被白粉。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花冠种状,外面乳白色,内面黄绿色有紫褐色斑晕或紫色。蒴果圆锥形,熟时顶端3瓣裂。生山坡林下、岩石缝、阴湿山沟等处。为“泰山四大名药”之一。性微平、味甘,具有补虚通乳、排脓解毒之功能,治疮痈肿毒、毒蛇咬伤、病后体虚等症。其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的作用优于他处产品。本品为泰山濒危植物,应限制采挖,保护药源。
紫草又名硬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的干燥根。
多年生草本。根直生、圆柱形、略弯曲、常分枝、外皮暗红紫色。茎直立、单一或上部分枝,全株被粗硬毛。叶互生,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聚伞花序总状,顶生;花两性,花萼短筒状,5深裂;花冠白色,短管状,先端5裂,喉部有5个鳞片状附肢,基部有毛状物。小坚果直立,卵圆形,淡褐色。种子4枚,卵圆形。生山阳坡,林缘。佛爷寺、龙角山等处有分布。为“泰山四大名药”这一。性寒、味苦,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透疹之功能,治温热斑疹、温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血痢、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据《泰山药物志》载:“本品产泰山者,质坚色足,功大十倍”。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的干燥根茎。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圆柱形,横生,粗细不等。茎直立,叶常3-4枚轮生,条状披针形,先端稍卷曲。花腋生、下垂、白色、筒状,先端6齿裂。浆果球形,熟时黑色。多于林边缘阴湿处,天烛峰等处有分布。为“泰山四大名药”之一。性平、味甘,具有补脾气、养胃阴、润心肺之功能,治阴虚寒热、肺痨咳血、病生体虚食少、盘骨软弱、风湿疼痛、风癞癣疾等症。产泰山者,根肥大肉质,形似鸡头,称鸡头黄精。
灵芝又名赤芝、灵芝草。为多孔菌科植物灵芝的子实体。
菌盖木栓质,肾形,红褐、红紫或暗紫色,具一层漆状光泽,有环状棱纹及辐射状皱纹,菌柄侧生在菌盖边缘的凹陷处,暗红褐色至紫黑色,表面有漆状光泽。大小形状变化很大。多在夏秋季生于林内阔叶树的木桩帝或生于木头、立木或倒木上。大津口、中溪山、龙泉峰等处常见。为泰山名药。性温、味苦、涩,具有滋补强壮、健脑之功能,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眼、消化不良、冠心病等症。山东省内,泰山赤灵芝最为著名。
汶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纺缍形。杆三锐棱。叶基生,短于杆,叶鞘纤维状,棕褐色。叶状苞片2-3,长于花序。小穗轴有宽而透明的翅。生河边、田边湿地。常见。因泰山大汶河两岸盛产,且个大、肉质肥厚、香气浓郁,故以“汶香附”著称。为泰山名药,全国地道药材。《本草纲目》载:“香附子虽广布全国各地,唯汶香附最佳。”性平、味辛、微苦、微甘,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行气解郁之功能,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脸肋胀痛、痰饮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被中知称为“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
为唇形科植物丹参或白花丹参的干燥根。
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根肥厚,外皮红色。茎被长柔毛。单数多花,组成假总状花序,密被腺毛及长柔毛。轮伞花序6至多花,组成假总状花序,密被腺毛及长柔毛;花冠蓝紫色或白色(白花丹参)。小坚果椭圆形。生林边、草丛中。经石峪、凌汉峰、药乡、三岔等下部山区常见。为泰山名药。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之功能,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瘀血腹痛、惊季不眠、恶疮肿毒等症。产泰山者为全国地道药材。《本草纲目》载:“丹参和泰山山谷。”现代成分研究表明,山东丹参酮含量,高于他处产品,白花丹参比丹参多一种有效成份。
酸枣仁又名枣仁、山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仁。
落叶灌木。枝上有针形剌和反曲剌。叶互生,叶片椭圆形到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花2-3朵簇生于叶腋,花小,黄绿色。核果近球形,熟时红色。生山坡,荒野,常见。为泰安大宗地产药材之一。性平、味甘、酸、具有养心安神、敛汗生津之功能,治失眠惊悸、体虚自汗、盗汗。
桔梗为桔梗等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法。根胡萝卜状,白色。叶三枚轮生,对生或互生,叶片卵形至披针形,无毛,下面被折粉。花冠宽钏状,蒴果倒卵形,顶部5瓣裂,种子黑色。生山坡、灌丛。中溪山、扇子崖、龙角山、后石坞常见。为泰山名药。性平、味苦、辛,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功能,治外感咳、回喉肿痛、肺痛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柏子仁又名柏实。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
常绿乔木。小枝排成平面。叶鳞形,交互对生,雌雄同株,球果有种鳞4对,成熟前肉质,成熟后木质,开裂,背部近顶有一反曲的尖头,种子无翅。生向阳山坡。柏洞,嵩里山、科学山较多。为泰山名药。性平、味甘、具有养心安神、止汗、润场之功能,治惊悸失眠、遗精、盗汗、便秘等症。系道地药材,《名医别录》载:“柏实、生泰山(即山东泰山)山谷”。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多年生草本。主根肥厚,圆柱形或圆锥形。叶披针形,下面密被不陷的腺点。总状花序顶生,花冠紫色、紫红色或蓝紫色,二唇形。小坚果倒卵状二棱形,背部具网纹。生向阳山坡、草丛、路旁。岱顶、天烛峰、三岔等地常见。为泰山名药。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炎解毒、止自、安胎之功能,用地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面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中医药界认为,泰山产黄芩、纯黄无疵,品质最优。六十年代山东评药会上,泰山黄芩名列第一。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边翘的干燥果实。果初熟带绿色时采后,蒸熟晒干为青翘;果熟透裂开后采,称老翘。
灌木。茎直立,枝条下垂,节间髓中空。单叶对生,常3裂或成三出复叶。花**,先叶开放,单生于叶腋,蒴果长卵形,稍扁,表面有多数凸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一条纵沟,顶端锐尖。熟时自顶端开裂,种子棕色。生山谷灌丛,常见。为泰山名药。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能,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被中医称为“温病之妙品,疮家之圣药”。寇宗曰“泰山山谷甚多,其子折之,片片相比如翘,应以此得名耳。”
1、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境内,海拔高程120-1545m。地质公园由红门、中天门、南天门、后石坞、桃花峪、徂徕山、莲花山、陶山8个园区组成,总面积为171km2。
2、气候:泰山地理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万物生长发育。
3、地形:泰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山区,西南部为低山丘陵,东南部为平原。
4、植被:野生植物是泰山植物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目前已知泰山共有野生的高等植物157科、521属、954种、4亚种、85变种、6变型。
(1)苔藓植物 根据赵尊田研究,泰山有苔藓植物30科、67属、134种、3变种,其中苔类植物8科、10属、13种、1变种;藓类植物22科、57属、121种、2变种。泰山苔藓植物的垂直分布不明显,包括土生、石生和树生三种类型的植物群落,其中以土生和石生为主。区系成分除少量为旧热带成分和世界广布种外,绝大多数为泛北极成分,其中东亚成分又为多数, 欧洲、北美成分较少。
(2)蕨类植物 泰山共有蕨类植物14科、21属、45种、1变种。
(3)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泰山共有野生裸子植物2科、2属、2种,即松科的油松和柏科的侧柏。共有野生被子植物111科、431属、773种、4亚种、81变种、6变型,其中包括双子叶植物93科、326属、590种、2亚种、56变种、3变型,单子叶植物18科、105属、183种、2亚种、25变种、3变型。
从科的大小来看,在种子植物中,含20种以上的科共有8个,依次为禾本科、萄科、豆科、蔷薇科、莎草科、唇形科、百合科、蓼科,为泰山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者;从属的大小来说,含6种以上的属共15个,依次为蓼属、苔草属、蒿属、莎草属、苋属、李属、胡枝子属、委陵菜属、鹅绒藤属、柳属、杨属、榆属、野豌豆属、葡萄属和葱属。
泰山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温带性质。北温带成分具110属占总属318%。其优势种为油松、麻栎、栓皮栎等。泛热带分布类型的有68属,占197%;旧大陆温带分布具有50属,占145%;东亚分布33属,占95%;东亚—北美间断分布24属,占69%;温带亚洲有11属,占32%等,中国特有成分有2属,为青檀属的青檀和枸桔属的枸桔,在各地理成分中,温带分布属占总属数494%,具热带性质的属占25%。
泰山植物区系具有古老性,含世界单种属11个,如侧柏、雪柳、刺楸、桔梗等;含世界少种属(2—6种)32个,如蝙蝠葛、木通、枸树、黄栌等。在泰山落叶阔叶林中,尚有许多古老的木本种类,如木兰属、五味子属、猕猴桃属、南蛇藤属、鹅耳枥属、胡桃属、栎属、杨属、柳属、榆属、桑属、萄葡属等。
泰山栽培的高等植物(指露地栽培者,不包括温室种类),约有23科、116属、428种、55变种、20变型。其中,裸子植物3科、17属、40种;双子叶植物17科、126属、339种、54变种、19变型;单子叶植物3科、23属、49种、1变种、1变型。这些植物对于构成当今的泰山植物系起着重要作用。
有9种。
拓展:
1、简介:
烟是个多义词,一是指烟雾的烟,二是指人们所抽的香烟的烟,内部有有毒成分,三是一个姓。不是气体,物理上算是粉尘颗粒物,是固体,因为重量很轻可以飘在空气中,就形成了烟。
人们普遍认为烟草最早源于美洲。考古发现,人类尚处于原始社会时,烟草就进入到美洲居民的生活中了。那时,人们在采集食物时,无意识地摘下一片植物叶子放在嘴里咀嚼,因其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正好起到恢复体力和提神打劲的作用,于是便经常采来咀嚼,次数多了,便成为一种嗜好。考古学家认为,迄今发现人类使用烟草最早的证据是在墨西哥南部贾帕思州倍伦克的一座建于公元432年的神殿里一幅浮雕。它是一张半浮雕画,浮雕上画着一个叼着长烟管烟袋的玛雅人,在举行祭祖典礼时,以管吹烟和吸烟的情景,头部还用烟叶裹着。
考古学家还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印第安人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了遗留的烟草和烟斗中吸剩的烟灰,据考证这些遗物的年代大约在公元650年左右。而有记载发现人类吸食烟草是在14世纪的萨尔瓦多。很久以前,美洲土著人就有崇拜太阳和祭祀吸烟的习俗。一些考古分析还发现,3500年前的美洲居民便有了吸烟的习惯。随着美洲史的进一步发掘,烟草史也许会向印第安史更早的时期延伸。加上当今普遍栽种的红花烟草性喜温热,烟草源于热带美洲的观点就更具有了说服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