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玻璃主要是硅酸盐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只有纯净的石英玻璃光导纤维成分只有二氧化硅(SiO2)。
玻璃纤维除了光导以外还有很多,比如电子纤维,高模量纤维,抗化学纤维等等
主要: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成分相同)
钾玻璃(K2O、CaO、SiO2)
硼酸盐玻璃(SiO2、B2O3)
有色玻璃(普通玻璃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Cu2O——红色;CuO——蓝绿色;CdO——浅**;CO2O3——蓝色;Ni2O3——墨绿色;MnO2——紫色;胶体Au——红色;胶体Ag——**)
变色玻璃(用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的高级有色玻璃)
光学玻璃(在普通的硼硅酸盐玻璃原料中加入少量对光敏感的物质,如AgCl、AgBr等,再加入极少量的敏化剂,如CuO等,使玻璃对光线变得更加敏感)
彩虹玻璃(在普通玻璃原料中加入大量氟化物、少量的敏化剂和溴化物制成)
防护玻璃(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加入适当辅助料,使其具有防止强光、强热或辐射线透过而保护人身安全的功能。如灰色——重铬酸盐,氧化铁吸收紫外线和部分可见光;蓝绿色——氧化镍、氧化亚铁吸收红外线和部分可见光;铅玻璃——氧化铅吸收X射线和r射线;暗蓝色——重铬酸盐、氧化亚铁、氧化铁吸收紫外线、红外线和大部分可见光;加入氧化镉和氧化硼吸收中子流
玻璃纤维(由熔融玻璃拉成或吹成的直径为几微米至几千微米的纤维,成分与玻璃相同)
玻璃丝(即长玻璃纤维)
玻璃钢(由环氧树脂与玻璃纤维复合而得到的强度类似钢材的增强塑料)
玻璃纸(用粘胶溶液制成的透明的纤维素薄膜)
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因与普通玻璃中部分成分相同而得名)
金属玻璃(玻璃态金属,一般由熔融的金属迅速冷却而制得)
萤石(氟石)(无色透明的CaF2,用作光学仪器中的棱镜和透光镜)
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望采纳~~~
光由光密媒质(光在此介质中的折射率大)射到光疏媒质(光在此介质中折射率小)的界面时,会被全部反射回原媒质内。1841年,瑞士物理学家丹尼尔·克拉顿在喷出的水柱中观察到了这种被称为“全反射”的现象。但整个19世纪,全反射这种奇妙的光学特性,被更多地用于喷泉等娱乐、休闲设施中。1889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就曾出现利用这一特性制作的多彩喷泉,引得观者如堵。
上世纪20年代,一些利用光在玻璃纤维中的全反射特点的应用装置开始出现,包括医用胃窥镜、可调式潜望镜。1952年,来自印度的纳林德·卡帕尼博士用极细的玻璃制成了光导纤维。但此时的光纤更多被用于医学领域,很少有科学家想到用它做通信媒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损耗过高。人类制造的第一根光纤,损耗达每千米1000分贝,这意味着传输距离达到20米时,输入的光信号只剩1%。
当时高锟还是英国标准电信实验室的一名年轻工程师,他和合作者深入分析了这种高损耗出现的原因。1966年7月,高锟发表论文《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提出高损耗主要是因为光纤不纯,特别是其中的铁离子等杂质引起光吸收和散射,并预言,只要解决好玻璃纯度和成分问题,光纤完全有可能用于长距离高效信息传输。
高锟的设想一开始备受争议,但随着低损耗光纤不断出现——上世纪70年代,用石英材料制作的光纤损耗已低至每千米4分贝;今天的光纤损耗甚至低于每千米0.2分贝。高锟的开创性工作逐渐获得了认可。
在同等条件下,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是金属线路的成千上万倍;制作光纤的原料是沙石中含有的石英,相比以铜等金属制成的金属线路,有较大的成本优势。此外,光纤还具有重量轻、保真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性能可靠等诸多优点。今天,正是光纤这种低损耗性玻璃纤维构成的信息社会环路系统,推动着诸如互联网等全球宽带通信的发展。
楼上的回答牛头不对马嘴,根本不是题主问的吧?
我来回答一下吧。
玻璃,陶瓷,金属等也是可以做元素分析的。
我接触过的有ICP-MS,样品需要进行消解再进样分析,可以定性和定量分析,通量较高,一天可以分析几十个样品。但仪器较贵,普及性不高。
思考后我想,玻璃应该还可以做原子吸收光谱,不过可能专属性不是很高,干扰较多。
上网查了一下,似乎有专门的玻璃元素成分快速分析仪,可以进行定量分析,且价格比较亲民。我没有用过。
其他还有能谱仪,不过我没用过。而且,这一领域是有国家标准的,你可以查查。
不知道你是想问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有疑问请追问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