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长石,白云母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写化学式,谢谢!

正长石,白云母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写化学式,谢谢!,第1张

长石

正长石的化学组成是KAlSi3O8,晶体属单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正长石是钾长石的亚稳相变体,钾长石和钠长石不完全类质同象系列。肉红或浅黄、浅黄白色,玻璃光泽,解理面珍珠光泽,半透明。900℃以上生成的无色透明长石称透长石。正长石是陶瓷业和玻璃业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制取钾肥。

白云母 Muscovite

白云母化学组成: KAl2[Si3AlO10](OH,F)2,理想的组份是八面体片含 Al ,也可少量地被 Fe 3+ 、 Mg 、 Fe 2+ 甚至 Mn 、 Cr 、 V 等所置换。白云母具有高度完全的底解理、颜色淡白。薄片富弹性的特点。

白云母是分有很广的造岩矿物之一,在三大岩类中均有产出。 泥质岩石在低级区域变质过程中可以形成绢云母,变质程度稍高时,成为白云母。 酸性岩浆结晶晚期以及伟晶作用阶段,均有大量白云母生成。由高温至中低温的蚀变作用过程中,也能生成。所谓云英岩化是高温蚀变作用之一,能形成大量白云母。所谓绢云母化作用是中低温蚀变作用之一,能形成大量绢云母。 白云母风化破碎成极细的鳞片,既可以成为碎屑沉积物中的碎屑,也可以是泥质岩的矿物成分之一。

白云母斜方柱晶类,通常呈板状或片状,外形成假六方形或菱形。柱面有明显的横条纹。双晶常见,多依云母律生成接触双晶或穿插三连晶。

白云母片岩主要出现于酸性岩浆岩;此外,还常出现于云英岩、变质片岩和片麻岩中。产于花岗岩中的白云母,常形成具有工业价值较大的晶体;伟晶岩中白云母的形成是多阶段的;热液金属矿床和热液变质岩中,绢云母华作用很普遍,形成绢云母;在变质岩中白云母分布很广,它是粘土质岩石在较高温度和钾的参与作用下形成。

Ⅰ糜棱岩类

崤山变质核杂岩中的糜棱岩既包括形成于伸展拆离期前(D1变形期形成)的糜棱岩,亦包括形成于伸展拆离期的糜棱岩,后者分别分布于边缘拆离断层下盘(包括分布于上盘过渡层铁铜沟组中)及申家窑拆离断层下盘,分别为不同世代的伸展拆离阶段形成。上述各个构造部位形成的糜棱岩各具特色,兹分述如下。

1伸展拆离期之前形成的糜棱岩

前已提到,此类糜棱岩分布于崤山变质核杂岩东北的涧里水库至后河滩一带,为近东西向延展且向南倾斜的糜棱岩带。其形成于核杂岩隆升之前的较深层次,对其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核杂岩隆升之前韧性推覆剪切带所处的构造层次。由于原岩成分的差异,此类较深层次形成的糜棱岩岩石类型较为复杂,包括如下几种主要的岩石类型。

A斜长角闪质初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主要为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绿帘石等,由于切片位置不同,薄片中所统计的矿物含量也具明显差别,其中角闪石含量25%~30%(最高可达70%)、斜长石25%~45%、绿帘石0~5%,黑云母0~20%。角闪石呈残斑与基质两种形态,两者之比约12∶1,残斑角闪石颗粒粗大,边界不规则,多呈浑圆状,大小为232mm±;基质角闪石多呈针柱状定向排列,斜长石也分残斑与基质两种,在角闪石含量较高的岩石中主要呈基质分布,而在角闪石含量较少的岩石中残斑斜长石保存较多,残斑与基质之比约为1∶1;绿帘石呈细小粒状,多交代斜长石;黑云母呈绿色片状,定向排列,多与基质角闪石一起分布,岩石中早期矿物残留为:HbⅠ+PlⅠ;构造期矿物组合为:HbⅡ+PlⅡ+Ep+Bi。B斜长角闪质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主要为角闪石(65%±)、斜长石(30%)、绿帘石(5%)及少量黑云母。角闪石分残斑与基质两种,残斑角闪石颗粒粗大,呈透镜状且大小多在06mm±;基质角闪石呈细小针柱状定向排列。斜长石也分残斑与基质两种,残斑呈浑圆状、透镜状,表面泥化及绢云母化,被基质斜长石环绕呈核幔构造(图5-39);基质斜长石的颗粒细小,呈定向排列,多呈集合体绕残斑分布。绿帘石为细小粒状,多交代斜长石。岩石中早期矿物残留为:PlI+HbⅠ;构造期矿物组合为:PlⅡ+HbⅡ+Ep。C斜长角闪质超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状-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角闪石25%、斜长石40%、绿帘石35%及榍石等副矿物。角闪石分残斑与基质两种,残斑角闪石较少,可见其呈透镜状;基质角闪石呈细小针柱状,定向排列。斜长石基本上为基质,残斑极少见,基质斜长石呈细小粒状,其大小约为0072~012mm±,呈条带状集合体定向分布。绿帘石呈细小粒状集合体,沿片理定向排列,或与基质斜长石相互镶嵌分布。岩石中早期矿物残留为:PlⅠ+HbⅠ;构造期矿物组合为:PlⅡ+HbⅡ+Ep。

D斜长角闪片麻岩:岩石为粒状变晶结构、片状-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角闪石20%~60%、斜长石30%~50%、绿帘石5%、黑云母0~20%及少量磷灰石、榍石等副矿物。角闪石呈细小针柱状定向排列;斜长石呈细粒状、镶嵌状分布,并呈条带状集合体定向排列,颗粒大小以012~024mm±为主;黑云母为棕色,呈细小片状定向分布。矿物组合:Hb+Pl+Ep+Bi。

E长英质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及少量白云母、角闪石等。岩石分基质与残斑两部分,残斑主要由斜长石、微斜长石组成,含量约30%;基质由石英、斜长石、微斜长石、黑云母等组成。石英呈他形粒状,边界平直,可能是由于静态恢复的结果;斜长石多呈细小粒状,为动态重结晶而成;微斜长石也呈细小粒状,部分可能为破碎而成,在残斑长石周围,可见环绕的细粒长石构成核幔构造的现象;黑云母呈细小片状、定向排列。残留矿物为PlI+AfⅠ;构造期矿物组合为:Qz+PlⅡ+Bi+Ep+AfⅡ。

F长英质片麻岩:岩石具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等。斜长石呈半自形粒状、镶嵌状定向排列;微斜长石为细粒状,具格子双晶,与斜长石一起呈嵌镶状分布;石英为他形粒状集合体,多呈条带状定向排列,局部可见石英呈残斑,周围有细粒长石环绕,表明岩石受动力作用变形;黑云母为棕色片状,呈定向排列。白云母与黑云母呈大小相似的片状,与黑云母一起分布,矿物组合为:Af+Pl+Q+Bi+Mus。

以上各类岩石中主要矿物特征如下。

角闪石:主要分布在以斜长角闪岩为原岩的构造岩石中,镜下观察呈基质与残斑两类。残斑角闪石颗粒相对粗大,形态为浑圆状、透镜状,随岩石变形程度的增加粒度变小。多色性明显,Ng´=蓝绿—深绿色、Nm=绿色、Np´=浅黄绿色,纵切面斜消光,消光角Ng´∧Z=16°~28°;基质角闪石颗粒细小,呈针柱状,定向排列。有时见交代残斑角闪石,多色性明显,Ng´=蓝绿、Nm=绿色、Np´=浅黄绿色,斜消光,消光角Ng´∧Z=9°~14°。工作中对两种角闪石作了电子探针分析(表5-7),结果表明两种角闪石的成分相近,由残斑角闪石变为基质角闪石,化学成分未发生明显变化,仅其中的Na2O(wB,下同)、Al2O3、K2O有增加的趋势,而MgO、CaO有降低的趋势,且由弱变形的初糜棱岩到强变形的糜棱岩、超糜棱岩,基质角闪石的成分也基本相同。

斜长石:在斜长角闪岩和长英质岩中均有分布,两类岩石中斜长石表现出相近的特征,即均由基质与残斑两部分组成,残斑斜长石颗粒相对粗大,多数见双晶且泥化较强,基质斜长石颗粒细小,呈半自形,定向排列,多集中成带状绕残斑构成核幔构造。两种斜长石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如表5-8,结果表明,岩石中的斜长石大部分属更—中长石,长石牌号在1665~3549之间,但在长英质岩石中有少量钠质长石存在。不同变形程度的岩石中,基质斜长石的牌号基本相同,均在1665~30599之间。基质斜长石相对于残斑斜长石的成分变化取决于残斑斜长石原来的成分,若原岩中残斑斜长石偏酸性,经构造变形形成的基质斜长石中CaO增加、Na2O降低,向基性斜长石转化;若原岩中斜长石偏基性、经构造变形形成的基质斜长石中CaO降低,Na2O、K2O增高,向偏酸性转化;最终形成的基质斜长石受构造变形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控制而趋于一致。

表5-7 区内构造岩石中角闪石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微斜长石:分布于区内以长英质片麻岩为原岩的构造岩中,亦呈残斑与基质两种状态出现。残斑微斜长石颗粒粗大,具格子状双晶;基质微斜长石颗粒细小,绕微斜长石残斑分布,其中部分可能为破碎而成的细粒。在大岔沟构造成因的长英质片麻岩中,可见微斜长石粒度相对较大,与斜长石大小相近,呈镶嵌状与斜长石一起定向分布,明显为构造期的新生矿物。工作中对岩石中微斜长石也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表5-9),结果表明,基质与残斑微斜长石之间成分差别不大,相对而言基质微斜长石的SiO2、Na2O降低,K20增高,端员组分计算结果显示残斑微斜长石中Ab为767、Or为9233,基质微斜长石中Ab为481、Or为9519,与化学成分变化相符合。

石英:出现在以长英质片麻岩为原岩的构造岩石中,多呈他形粒状集合体出现,颗粒相对较大,颗粒内无变形,呈条带状定向分布。

2边缘糜棱岩带

边缘糜棱岩带出露于边缘拆离断层下盘,其原岩种类较多,但由于边缘糜棱岩带形成时的温度较低,一些不含石英的片麻岩未糜棱岩化,因此边缘糜棱岩带的岩石类型较为简单,主要由如下几类岩石构成。

表5-8 区内构造岩石中斜长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A糜棱岩化片麻岩:岩石具糜棱岩化结构、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石英、绿帘石、绢云母、白云母、微斜长石等。斜长石多被交代呈残缕状;微斜长石的裂纹发育,绢云母、白云母呈条带状定向分布,其中白云母生成可能相对较早。早期矿物残留为Pl+Af+Qz+Bi。晚期矿物组合为:Ep+Ser+Mus+Qz。

B绢英质初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石英、绢云母、白云母等。斜长石呈残斑状及交代残留状分布,强烈绢云母化,部分颗粒边部见少量细粒斜长石,可能为碎裂而成。石英多呈残斑分布,但也有相当部分为动态重结晶细粒,石英残斑多为多晶集合体,颗粒内具波状消光及带状消光,边部见动态重结晶细粒,有被压扁拉长之现象。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细小,大小在0024~0036mm,分布于石英残斑周围及基质中。绢云母呈细小片状,定向排列,部分为片度较大的白云母,明显为绢云母化之前的产物。岩石中残留的早期矿物为:Qz+Pl+Mus。构造期矿物组合为:Ser+Qz。

表5-9 区内构造岩石中微斜长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C绢英质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状构造。矿物组成为绢云母35%,石英60%,少量斜长石、绿泥石、黄铁矿、磷灰石等矿物。石英呈残斑与基质两种形态出现,残斑石英以集合体为主,少量为单晶,残斑大小为04~25mm,残斑石英见明显的波状及带状消光,有两期华姆纹分布。残斑中见石英亚颗粒,大小为008mm±;重结晶石英颗粒细小,大多为002~004mm,呈条带状定向分布。绢云母为细小片状,呈条带状定向分布,部分较大的白云母明显为早期矿物,其排列与绢云母条带呈一定交角,局部见到白云母呈一定方向斜列分布。斜长石很少残留,被绢云母交代呈不规则蚕食状,另可见少量绿泥石分布。早期残留矿物为Pl+Qz+Mus。构造期矿物组合为:Qz+Ser。

3拆离断层上盘铁铜沟组的糜棱岩

前已提到,铁铜沟组呈伸展岩片出现于过渡层中,在涧里沟剖面中铁铜沟组底部直接处于边缘正断层上盘,顶部则与熊耳群呈断层接触,处于顶、底部的岩层均已糜棱岩化,底部有厚约8m的糜棱岩化石英岩,顶部厚30~40m的大理岩已全部变质为钙质糜棱岩。兹将主要岩性描述如下。

A绢英质糜棱岩:分布在底部近拆离断层面处,由石英岩经构造变形而成。岩石具糜棱结构、片状、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80%、绢云母20%。石英呈基质与残斑两种状态,残斑石英呈浑圆状及透镜状,大小为02~06mm,具明显的波状消光或带状消光,边界呈锯齿状,含量约为48%;基质石英颗粒细小,大小为002~004mm,多数在0024mm±,多集中成条带状绕残斑分布。绢云母为细小片状,具定向性排列。

B绢英质初糜棱岩:与绢英质糜棱岩类似,惟石英中动态重结晶的细粒石英较少(图5-32)。

C碳酸质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块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方解石、少量石英及绢云母。大部分方解石颗粒细小,具明显的定向排列。也可见到似脉状分布的方解石,脉体边界不清,颗粒相对较大,具弱的变形。绢云母呈细小片状,定向排列。

4申家窑拆离断层下盘的糜棱岩

前已提到,申家窑拆离断层是崤山边缘拆离断层形成后更晚世代形成的拆离断层,由于较晚世代拆离断层的切入作用,当其开始活动时可将下盘更深层次的岩石抽拉至地表(图5-38),因此申家窑拆离断层下盘的糜棱岩变质程度明显较边缘拆离层下盘的糜棱岩要深,且出现早期形成的糜棱岩构成旋转碎斑的两期糜棱岩化现象。兹将主要岩石类型分述如下。

A糜棱岩化长英质片麻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30%、石英25%、绢云母25%、微斜长石15%。其中斜长石呈他形粒状、不规则粒状及浑圆状,以脆性破裂为主,部分颗粒内见聚片双晶;微斜长石颗粒粗大,部分见格子双晶、出溶条纹,颗粒内裂隙发育;石英呈细小粒状集合体,大小约为0048~0084mm,边界平直,可能为动态重结晶颗粒经一定程度静态恢复而成;绢云母为细小片状,呈条带状集合体绕残斑分布。构造期矿物组合为:Qz+Ser。

B碎裂岩化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石英、绢云母。岩石中见到明显的多期构造变形现象,早期岩石经糜棱岩化形成绢英质糜棱岩,受后期构造影响,叠加微裂隙。石英明显具多世代、多成因的特征,多呈团块状。早期石英发生韧性变形,后期石英呈脉状,沿裂隙充填。

C绢英质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10%、石英35%、绢云母25%、绿泥石25%及铁质矿物。岩石中由基质与残斑两部分构成,残斑由斜长石及石英组成,含量约15%~20%,其中斜长石呈半自形—他形粒状,大小不一,为岩石中早期矿物残留,较大者被基质包绕构成不对称旋斑。石英呈他形粒状集合体,多数为动态重结晶的细粒,大小为0024~0060mm,部分颗粒较大者为残斑,粒度达024mm±,颗粒内具明显的波状及带状消光。绢云母呈细小片状,定向排列,绕残斑分布。绿泥石为细小片状,多呈集合体定向排列,但在集合体内部定向性不强,表明其可能为构造晚期阶段的产物。构造期矿物组合为Qz+Ser+Chl。

另外,此类糜棱岩局部可见岩石中呈现两期糜棱岩化现象,早期的糜棱岩呈残块出现,含量高时在岩石中含量约为30%~40%,在早期的糜棱岩化残留体内部,其残斑为斜长石,颗粒粗大,呈半自形—他形,被基质环绕,基质由石英、斜长石、黑云母等构成。

D长英质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状、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30%、石英35%~40%、绢云母25%~30%及少量微斜长石和铁质矿物。岩石由残斑与基质两部分组成,残斑主要为斜长石,含量为20%~25%,其多呈半自形—他形,颗粒内裂隙发育,沿裂隙见有细粒长石,可能为重结晶的产物。基质由石英、斜长石及绢云母组成,其中石英呈他形粒状,多数为动态重结晶的细粒,其大小为0024~0048mm,但部分石英颗粒相对较大(约0084~0120mm),形态不规则且具弱波状消光,可能为早期矿物的残留。基质中绢云母呈条带状定向排列,基质斜长石为细小粒状,与细粒石英嵌镶分布。早期矿物残留为Pl+Af+Qz,构造期矿物组合为Qz+Pl+Ser。

E斜长角闪质糜棱岩:岩石具糜棱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组成为斜长石35%、石英25%、角闪石20%、绿帘石5%、绿泥石7%及少量磷灰石等副矿物。角闪石呈半自形粒状,略具定向、淡绿—淡黄绿色,多为早期矿物残留;斜长石为他形细粒状,大小为0048~0060mm,相互镶嵌为集合体定向排列,石英呈他形粒状,与细粒斜长石相互镶嵌。绿泥石可能为后期退变的产物。构造期矿物组合:Hb+Pl+Qz+Ep。

F绢英片岩(变余绢英质糜棱岩):岩石具变余糜棱结构、片状构造。矿物组成为石英65%~70%、绢云母30%~35%,石英出现于基质及残斑中,残斑石英颗粒粗大,呈浑圆状,粒内具明显的波状消光,大小为036~144mm,被基质石英环绕呈核幔构造;基质石英为他形粒状,大小为0096~024mm,多呈条带状集合体定向排列。绢云母呈片状,多已向白云母过渡,呈条带状集合体定向分布。

上述岩石中的主要矿物特征如下。

斜长石:在大部分构造岩中均可见到,在晚期形成的以长英质岩石为原岩的构造岩中,斜长石均呈残斑出现,形态以次棱角状为主,与边缘糜棱岩带中的斜长石多呈交代残缕状相比,显示其形成于相对稍高的温压条件下。而在以基性岩为原岩的构造岩石中,斜长石也均呈残斑状,但其形态以半自形甚至自形为主。而在早期阶段形成的构造岩石中,斜长石呈残斑与基质两种形态出现,基质斜长石多数可能为动态重结晶而成,残斑斜长石常发育裂隙,在裂隙处多见动态重结晶的细粒长石充填。

石英:在所有岩石中均可见到,岩石中石英呈基质与残斑两种状态,边缘糜棱岩带石英主要呈残斑状存在,但申家窑拆离断层下盘糜棱岩中石英绝大部分以动态重结晶的形式出现,仅少部分为细小的残斑。

绢云母:细小片状,多为晚期构造活动的产物,岩石中多呈条带状定向排列并绕残斑分布,工作中对其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表5-10),结果表明,不同原岩经构造变形形成的岩石中,绢云母成分也具一定的差异,在以长英质岩石为原岩的岩石中为(wB/%)Al2O32947、FeO491、MgO146、Na2O035、K2O1079;而在以基性岩为原岩的岩石中,绢云母为(wB/%)Al2O33537、FeO213、MgO055、Na2O242、K2O794。端员组分计算结果却表明,两者具相近的端员组成,这可能与其形成的温压条件相同有关。

绿泥石:细小片状,淡绿色,形成于晚期构造活动阶段,主要出现在以基性岩石为原岩的岩石中,其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见表5-10。

综上所述,崤山变质核杂岩内部不同部位见到的糜棱岩,其变质程度(形成的温压条件)相差很大,为我们探讨崤山区域地质条件的演化及核杂岩的形成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表5-10 岩石中绢(白)云母、绿泥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Ⅱ绿泥石化碎裂岩

本类岩石与小秦岭变质核杂岩中同类岩石类似,兹不赘述。

Ⅲ微角砾岩

本类岩石分布于拆离断层面上,区内的后河滩、瑶子坪、寺河、申家窑等处均见分布,厚5~40cm不等,野外多因风化而呈铁锈色。镜下观察:岩石为强烈硅化岩石,主要由超碎裂岩微粒组成,其中含有一些稍大的石英颗粒,呈半自形粒状,具波状消光,大小约006~100mm,有个别大者可达200mm±。超碎裂岩微粒多小于002mm±。

绢云母主要用在涂料上面,用途比较多,我们也是做涂料的,现在用的是深圳海扬粉体的绢云母,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阻隔作用

  片状填料在漆膜内形成基本平行的取向排列,水和其它腐蚀性物质对漆膜的渗透受到强烈阻隔,在使用优质绢云母粉的情况下(晶片的径厚比至少50倍,最好70倍以上),水和其它腐蚀性物质穿透漆膜的穿透时间一般延长3倍。由于绢云母粉填料比特种树脂廉价得多,所以具有非常高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使用优质绢云母粉是提高防腐涂料和外墙涂料等品质和性能的重要手段。在涂装过程中,绢云母晶片在漆膜固化前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而躺下,自动形成互相平行,而且与漆膜表面也平行的结构。这样的层层排列,其取向正好与腐蚀性物质穿透漆膜的方向相垂直,阻隔作用的发挥最为充分。

  2、改善漆膜的物理机械性能

  使用绢云母粉可以改善漆膜的一系列物理机械性能。其中的关键是填料的形态学特征,即片状填料的径厚比和纤维状填料的长径比,颗粒装填料如同混凝土中的沙石,起到钢筋的增强作用。

  3、提高漆膜的抗磨性能

  树脂本身的硬度都有限,而不少填料的强度也不高(如滑石粉)。相反,绢云母是花岗岩的成分之一,其硬度和机械强度很大。所以,涂料中加入绢云母粉作填料,其抗磨性能可明显提高。车用涂料、路面涂料、机械防腐涂料、墙面涂料大多使用绢云母粉。

  4、绝缘性能

  绢云母具有极高的电阻,本身就是最优异的绝缘材料。与有机硅树脂或有机硅硼树脂形成复配物,遇到高温时转化为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良好的陶瓷性物质,因此用这类绝缘材料制成的电线、电缆,即使在火灾中烧毁之后,仍然保持原有的绝缘状态。这对于矿井、隧道、特殊建筑物、特殊设施等,是非常重要的。

  5、阻燃

  绢云母粉是很有价值的阻燃填料,如果配合有机卤阻燃剂,可制得阻燃性和防火性涂料。

  6、抗紫外、红外线性能

  绢云母具有优异的屏蔽紫外线和红外线等的性能。所以在户外用涂料中添加湿法绢云母粉,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漆膜的抗紫外线性能,延缓漆膜的老化。它的屏蔽红外线的性能被用于配制保温、隔热材料(如涂料)。

  7、热辐射和高温涂料

  绢云母有良好的红外辐射能力,如与氧化铁等配合,可以造成优异的热辐射效果。

  8、隔音减震作用

  绢云母能显著改变材料的一系列物理模量,形成或改变材料的粘弹性。这类材料高效率地吸收振动能量、削弱震动波和声波。另外,震动波和声波在云母晶片之间形成反复反射,也造成削弱其能量的作用。绢云母粉也被用来配制消声、隔音、减震涂料。

尼日尔特吉达地区铀矿床中水云母-绢云母化比较少见,仅少数几个样品的局部地方见到,特别是有褪色现象的样品中可以见到,如T-01-6、T-02-1样品都有褪色现象,在褪色的部分有明显的水云母-绢云母化。有的水云母-绢云母化是由胶结物中泥质成分变来的,有定向排列,如T-02-2、T-04-1样品;还有的是斜长石出现绢云母化,绢云母没有超出斜长石的范围,如T-13-9样品。岩石中,小鳞片状,见不到解理,干涉色低(一级灰)的称为水云母(又称伊利水云母);鳞片大时可见解理,干涉色一级顶至二级中、下部的称为绢云母。T-01-6样品是被强烈碳酸盐化的极细长石砂岩,岩石中水云母有的<0003mm,较大鳞片宽0005mm,长0025mm,可见解理,干涉色较高,应为绢云母(图7-3F)。在薄片中可见水云母-绢云母呈条块状或斑块状,往往与赤铜矿和黑铜矿在空间上有密切的关系。水云母-绢云母集合体被碳酸盐交代,有的碳酸盐脉切穿水云母条块,说明水云母-绢云母化比碳酸盐化要早。

1、绢云母的径厚比较大,能高达80以上,因此绢云母在添加于涂料后,在所形成的涂膜中会以片状层叠排列。绢云母的层叠排列方式,不但能增大介质渗透距离,提高涂层的抗渗透性,还能提高绢云母的抗划伤性能。

2、绢云母添加前后,对涂膜的测试结果表明,添加了绢云母涂料的涂膜硬度比未添加云母的普通涂料涂膜高出一倍以上。绢云母涂料和普通涂料,在同等环境中测试时,绢云母涂料的耐沸水能力要明显高于普通涂料。

3、绢云母涂料在实际应用中还表现出比普通涂料更高的耐候性,能大幅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绢云母本身有很好耐腐蚀性,且同时具备了优秀的抗渗透能力,因此绢云母涂层能很好的起到隔离腐蚀性介质的作用。

云母粉在涂料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阻隔作用  片状填料在漆膜内形成基本平行的取向排列,水和其它腐蚀性物质对漆膜的渗透受到强烈阻隔,在使用优质绢云母粉的情况下(晶片的径厚比至少50倍,最好70倍以上),水和其它腐蚀性物质穿透漆膜的穿透时间一般延长3倍。由于绢云母粉填料比特种树脂廉价得多,所以具有非常高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使用优质绢云母粉是提高防腐涂料和外墙涂料等品质和性能的重要手段。在涂装过程中,绢云母晶片在漆膜固化前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而躺下,自动形成互相平行,而且与漆膜表面也平行的结构。这样的层层排列,其取向正好与腐蚀性物质穿透漆膜的方向相垂直,阻隔作用的发挥最为充分。  (2)改善漆膜的物理机械性能  使用绢云母粉可以改善漆膜的一系列物理机械性能。其中的关键是填料的形态学特征,即片状填料的径厚比和纤维状填料的长径比,颗粒装填料如同混凝土中的沙石,起到钢筋的增强作用。  (3)提高漆膜的抗磨性能  树脂本身的硬度都有限,而不少填料的强度也不高(如滑石粉)。相反,绢云母是花岗岩的成分之一,其硬度和机械强度很大。所以,涂料中加入绢云母粉作填料,其抗磨性能可明显提高。车用涂料、路面涂料、机械防腐涂料、墙面涂料大多使用绢云母粉。  (4)绝缘性能  绢云母具有极高的电阻,本身就是最优异的绝缘材料。与有机硅树脂或有机硅硼树脂形成复配物,遇到高温时转化为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良好的陶瓷性物质,因此用这类绝缘材料制成的电线、电缆,即使在火灾中烧毁之后,仍然保持原有的绝缘状态。这对于矿井、隧道、特殊建筑物、特殊设施等,是非常重要的。  (5)阻燃  绢云母粉是很有价值的阻燃填料,如果配合有机卤阻燃剂,可制得阻燃性和防火性涂料。  (6)抗紫外、红外线性能  绢云母具有优异的屏蔽紫外线和红外线等的性能。所以在户外用涂料中添加湿法绢云母粉,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漆膜的抗紫外线性能,延缓漆膜的老化。它的屏蔽红外线的性能被用于配制保温、隔热材料(如涂料)。  (7)热辐射和高温涂料  绢云母有良好的红外辐射能力,如与氧化铁等配合,可以造成优异的热辐射效果。 (8)隔音减震作用 绢云母能显著改变材料的一系列物理模量,形成或改变材料的粘弹性。这类材料高效率地吸收振动能量、削弱震动波和声波。另外,震动波和声波在云母晶片之间形成反复反射,也造成削弱其能量的作用。绢云母粉也被用来配制消声、隔音、减震涂料。

1矿区地质特征

大宝山钼多金属矿位于粤北南岭成矿带南缘,北东向四会-吴川深大断裂构造带与东西向大东山-贵东岩浆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岩浆岩极为发育。粤北地区是我国有色金属及硫的重要产地,发育著名的凡口铅锌矿、大宝山钼多金属矿及英德硫铁矿等几个大型矿床,同时发育众多中小型矿床及矿点(图2-1)。

图2-1 大宝山钼矿区域地质简图

(据兰井志,2002)

1—中泥盆统-奥陶系;2—中-下泥盆统桂头群;3—前泥盆系;4—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5—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6—地质界线;7—断层;8—矿床(点);9—地层不整合

2矿体特征

大宝山钼多金属矿是总体上以钼、铁、铜、铅锌、钨为主的大型多金属矿床。矿床发育的矿体类型多样,上部为风化淋滤型褐铁矿,中部为层状菱铁矿,下部为铜铅锌硫铁矿床,斑岩型钼矿作为主要矿体围绕大宝山岩体呈环状分布,矽卡岩型钼钨矿床分布在船肚花岗岩体南侧,呈东西向产出(图2-2)。根据其空间分布及产状特征,可大致分为大宝山铁、铜多金属矿区和大宝山斑岩钼矿区。

大宝山铁、铜多金属矿区的矿体呈似层状、扁豆状产出于次英安斑岩岩墙上盘的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中,其产状基本与围岩岩层一致,与岩层具同步褶曲,矿层中可见大量腕足类化石,因此通常认为是同生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大宝山斑岩钼矿矿体厚大,呈似层状产在花岗闪长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上,产状与斑岩体基本一致,围绕岩体四周呈同心环状分布,矿体明显受推覆构造控制;推覆构造面之上为次英安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也就是钼矿体,推覆构造面之下为侏罗系金鸡组砂岩,无矿化。

图2-2 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硫化矿床垂直分布图

(据王磊,2010)

1—铁帽;2—原生矿体;3—地下水面;4—表层氧化亚带界线;5—氧化亚带矿石界线;6—氧化淋滤带界线;7—页岩;8—灰岩

经野外观察,结合镜下鉴定,大宝山铁、铜多金属矿的矿石结构主要为鳞片状、半自形粒状、他形粒状、尖角状、细脉状等,构造主要为蜂窝状、土状、致密块状、块状、浸染状、斑杂状、团块状等;矿物组成十分复杂,主要矿石矿物有褐铁矿、菱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雌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白钨矿和辉钼矿等,少量辉铋矿、黝铜矿、金红石、辉铜矿、银金矿等。大宝山斑岩钼矿的矿石具有斑状、他形粒状、半自形叶片状、破碎网格状结构,浸染状、片状、脉状、网脉状、条带状、星点状、角砾状构造;矿物为辉钼矿、白钨矿及黄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绢云母、斜长石、白云母等,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黑云母化、钾长石化。

3成因模式

大宝山钼多金属矿床成因认识不一,总体为岩浆热液矿床和斑岩成因两大类(刘姤群等,1985;祝新友等,2011;庄明正,1986)。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过程有关,形成斑岩型-岩浆热液型钼铜铅锌多金属系统矿床(图2-3)。花岗斑岩为燕山期中酸性浅成火山岩侵入体。成矿期花岗斑岩侵入矿区中部的石英斑岩及寒武系碎屑岩中,矿床呈岩株状产出,形成斑岩型钼钨矿床。以花岗斑岩为成矿热液中心,热液向四周运行(温度由高到低),促使金属矿床的围岩蚀变呈环带状分布。成矿后,又经历了断裂构造的后期改造,使得岩体抬升剥离(祝新友等,2011;庄明正,1986)。

图2-3 大宝山矿床成矿模式图

(据王磊,2010)

1—砂岩;2—页岩;3—灰岩;4—次英安斑岩;5—花岗闪长斑岩;6—风化淋滤型铁帽;7—层状黄铁矿体;8—菱铁矿体;9—铜铅锌多金属矿体;10—矽卡岩型钼矿体;11—斑岩钼矿体;12—断裂;13—脉状铜铅锌矿体;14—透闪石化-阳起石化;15—硅化、绿泥石化;16—矽卡岩化;17—钾长石化

4矿床系列标本简述

2010年,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特征,采用定点捡块法采集大宝山钼矿标本共计21块(表2-1)。根据矿区成矿母岩分布及围岩蚀变等特点,重点在大宝山采场和船肚矿区开展标本采集。采集标本的类型主要分为矿石、岩石、蚀变围岩3类:共采集矿石标本13块,岩性包括含铜黄铁矿矿石、黄铜矿黄铁矿石、黄铁矿辉钼矿石、辉钼矿、黄铁矿闪锌矿矿石、褐铁矿和石英脉黄铁矿石;采集岩石5块,岩性为石英斑岩、黄铁矿石英脉、似斑状花岗岩、石灰岩和辉钼矿化石榴子石矽卡岩;采集蚀变围岩3块,分别为高岭土化泥质岩石、泥质粉砂岩和黄铁矿化蛇纹岩。

表2-1 大宝山钼矿采集标本

注:表中Mo1-B代表大宝山钼矿标本,Mo1-b代表该标本薄片编号,Mo1-g代表该标本光片编号。

5图版

(1)标本照片及其特征描述

Mo1-B01

含铜黄铁矿矿石。矿石呈绿**,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白色,金属光泽,自形—他形粒状,可见立方体晶形,粒径1~3mm。含少量孔雀石,很少见原生铜矿物,含黄铁矿约20%。脉石矿物主要为硅化石英和后期蚀变的绿泥石,共约80%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02

石英斑岩。岩石呈浅灰—浅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为石英,大小02~2mm,无色透明—半透明,含量约5%,他形粒状,基质为隐晶质。岩石中可见黄铁矿石英脉,沿裂隙充填,脉宽1~10mm,以细脉为主,含量2%~3%,脉体分布无规律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03

黄铁矿石英脉。矿石呈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乳白色,他形粒状结构,含量约80%。黄铁矿,**—黄白色,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以脉状、团窝状不均匀地分布于石英脉中,含量约20%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04

黄铜矿黄铁矿石。矿石呈**,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黄铁矿,浅**,条痕黑色,他形粒状,集合体密集呈块状、脉状分布,与黄铜矿脉伴生,含量>90%。黄铜矿,铜**—亮**,金属光泽,他形粒状,块状构造,小刀可刻动,条痕呈绿黑色,含量约5%。矿石中可见少量绿泥石,硬度小,刻痕呈白色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05

黄铁矿黄铜矿矿石。矿石呈**,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条带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黄铜矿,**—亮**,金属光泽,他形粒状结构,条带状分布,含量约20%。黄铁矿,**—黄白色,自形—他形粒状结构,集合体与石英紧密共生组成条带,含量约30%。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和少量绿泥石,含量约50%。石英,无色透明,油脂光泽,与黄铁矿共生组成条带;绿泥石呈斑点分布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06

黄铁矿辉钼矿石。矿石呈黄灰白色,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片状、脉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矿脉期次较多,早期黄铁矿脉被辉钼矿脉、石英脉切穿。辉钼矿,铅灰色,强金属光泽,呈细小鳞片状不均匀分布于石英脉中或其两侧,含量约1%。黄铁矿局部呈团块状,脉宽1~5mm,含量约10%。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含量约90%。矿化原岩为石英斑岩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07

高岭土化泥质岩石。岩石呈浅灰白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为风化作用产物。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土,白色土块状(岩石密度小),见少量细小石英颗粒。金属矿物可见黄铁矿,他形细粒结构,杂乱无序,含量约5%。另可见有微量孔雀石,可能由黄铜矿氧化而成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08

泥质粉砂岩。岩石呈黑灰色,泥质细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为泥质和细粉砂。岩石中发育细小黄铁矿石英脉,脉宽约1mm,黄铁矿呈细小星点状分布,含量<1%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09

似斑状花岗岩。岩石呈浅黄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石英,斑晶粒径1~3mm,无色透明,油脂光泽。基质主要为石英,浅灰白色,半透明—不透明,含量约85%;次为斜长石,细粒状,含量约10%。含少量暗色矿物,黑云母呈片状,含量约1%。见岩石硅化作用明显的石英细脉。辉钼矿,呈细小鳞片状分布于石英脉中,含量<1%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10

辉钼矿。矿石呈灰色,他形细粒结构,细脉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钼矿,含量2%~3%。辉钼矿有两种赋存形式:①细脉辉钼矿,铅灰色—黑灰色,他形粒状结构,强金属光泽,污手,与石英脉共生,脉宽2~3mm;②浸染状辉钼矿,不均匀片状,半自形细粒状。可见少量细小粒状黄铁矿,含量约1%。脉石矿物主体为石英细砂岩或粉砂岩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11

黄铁矿化蛇纹岩。岩石呈浅灰绿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蛇纹石,少量石英和方解石,含量10%±。蛇纹石,绿色,细小鳞片状,蜡质光泽,定向排列,含量约70%。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方解石,白色,半自形粒状,多呈团块状分布。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白色,金属光泽,半自形—他形细粒状,呈细脉浸染状分布,含量约20%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12

黄铁矿闪锌矿矿石。矿石呈褐黑色,自形—半自形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金属矿物成分有闪锌矿、黄铁矿。闪锌矿,棕褐—黑褐色,条痕褐色,硬度低于小刀,树脂—半金属光泽,一组完全解理,粒径2~3mm,大者达5mm,含量约40%。黄铁矿,**—黄白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多呈自形立方体,粒径2~3mm,大者达5~10mm,含量约20%。次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亮**,他形粒状,含量2%~3%。脉石矿物主要为绿灰色绿泥石集合体,充填于金属矿物晶粒间,呈团窝状、条带状,含量约35%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13

褐铁矿。矿石呈褐色—红褐色,胶状结构,块状构造、蜂窝状构造(角砾状构造)。主要金属矿物为褐铁矿,褐色—红褐色,主要呈胶状结构,块状、蜂窝状构造,含量80%~90%。蜂窝状褐铁矿中多含有细小石英颗粒,偶见绿色孔雀石,含量约10%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14

石灰岩。岩石呈深灰—黑灰色,泥粉晶结构,块状、条带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色,硬度小,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可见方解石细脉或团窝。岩石中含有不均匀的黄灰色灰泥质条带,条带宽3~5mm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15

石英脉黄铁矿石。矿石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白色,金属光泽,半自形—他形晶,粒径1~3mm,大者可达5mm±,含量约80%。偶见黄铜矿,呈他形粒状结构。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方解石,呈两种形式出现:①方解石石英脉,石英呈块状,白色—乳白色,油脂光泽,滴酸不起泡,方解石解理发育,滴酸起泡,脉宽1~3cm;②充填于黄铁矿晶隙中的方解石和石英,颗粒细小,总含量约20%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16

黄铁矿黄铜矿矿石。矿石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黄铁矿。黄铜矿,铜**—亮**,他形粒状结构,含量20%~30%。黄铁矿,**—黄白色,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颗粒细小,粒径1~2mm,含量30%~40%。脉石矿物主要为绿泥石,次为石英。绿泥石,绿灰色,粉末呈灰白色,含量约30%。石英,无色透明,含量5%~10%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17

黄铜矿闪锌矿矿石。矿石呈铁黑色—褐黑色,不等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有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褐黑色,半金属光泽,条痕呈褐色,一组完全解理,呈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粒径05~2mm,最大可达10mm×20mm,含量约80%,属极富矿石。黄铜矿,亮**—铜**,金属光泽,呈他形粒状结构,分布较均匀,含量5%~7%。黄铁矿,**—黄白色,呈自形—他形粒状较均匀地分布于矿石中,粒径1~3mm,含量3%~5%。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微量绿泥石,总量约10%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18

辉钼矿石。岩石呈浅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石英,无色透明,粒径一般1~2mm,大者达5mm。偶见长石,含量约5%。基质为隐晶质。岩石硅化作用明显,常出现网脉状石英细脉,脉宽1~3mm,方向各异,相互交切,规模不等。石英脉中伴生有小鳞片状辉钼矿化,呈细脉状或细脉浸染状,含量<1%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19

含黄铜矿黄铁矿矿石。矿石呈**,他形粒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黄铁矿,黄—黄白色,金属光泽,他形粒状,含量约80%。黄铜矿,铜**,金属光泽,他形粒状,呈条带状、团窝状分布,含量3%~5%。脉石矿物主要为绿泥石,绿黑色,粉末呈浅灰白色,硬度小,含量约15%,呈细粒状或团窝状分布于黄铁矿晶隙中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20

辉钼矿。矿石呈灰绿色,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细脉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为辉钼矿,铅灰色,强金属光泽,半自形—他形晶,细小鳞片状构造,含量约10%。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和石榴子石,少量阳起石。透辉石,浅绿色,细粒状集合体,含量约40%。石榴子石,浅绿色—浅绿褐色,他形粒状,断口具油脂光泽,硬度大,含量约40%。阳起石,绿色,纤维状,自形晶,晶体长达2~5mm,晶径01~02mm,含量1%~2%。脉石矿物组合显示典型矽卡岩矿物组合特征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21

辉钼矿化石榴子石矽卡岩。岩石呈灰白—黄褐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榴子石,含量70%±,呈两种形式存在:①脉状,黄褐色,块状,他形粒状结构,硬度大,断口油脂光泽,脉宽可达5cm±;②粒状,棕褐色,粒径1~2mm,斑点状分布于白色大理岩中。次要矿物为方解石,白色,呈团块状,明显为交代残余,质纯,不含其他矿物,含量约30%。另可见细脉-浸染状辉钼矿,呈细小鳞片状,含量<1%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2)标本镜下鉴定照片及特征描述

Mo1-b02

英安斑岩。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Se,约50%)、石英(Qz,约30%)和斜长石(Pl,约10%)。斜长石,负低突起,斑晶双晶发育明显并具有环带,粒径01~02mm。绢云母,集合体呈鳞片状,具丝绢光泽,由长石绢云母化所致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06

英安斑岩。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Pl,约55%)、石英(Qz,约35%)、不透明矿物(约7%,可能为黄铁矿(Py))。斑晶为斜长石,负低突起,斑晶双晶发育明显并具有环带,粒径05~1mm。石英,呈他形,粒径约02mm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07

泥质粉砂岩。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Pl,约70%)、石英(Qz,约20%)和少量不透明矿物。斜长石,负低突起,斑晶双晶发育明显,粒径05~1mm。石英,呈他形,粒径04mm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08

石英砂岩。细粒砂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Se,约60%)、斜长石(Pl,约10%)和石英(Qz,约25%)。绢云母,集合体呈鳞片状,具丝绢光泽,主要由长石蚀变所致。斜长石,负低突起,双晶发育,部分绢云母化。石英,呈他形,正低突起,无解理和双晶,粒径002mm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b09

花岗闪长岩。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Pl,约40%)、石英(Qz,约40%)、绢云母(Se,约7%,)和白云母(Ms,约5%)。斑晶为斜长石,负低突起,双晶发育,粒径约2mm。石英,呈他形,正低突起,粒径约005mm,部分长石发生了绢云母化作用。绢云母,集合体呈鳞片状,具丝绢光泽,主要由长石蚀变所致。白云母,闪突起,突起较低,干涉色为Ⅱ级顶部至Ⅲ级,鲜艳夺目,近平行消光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g01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及黄铁矿,少量磁铁矿、磁黄铁矿、铜蓝、赤铁矿、白钨矿及褐铁矿等。黄铁矿(Py)含量约30%,多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局部被黄铜矿、磁黄铁矿沿裂隙交代呈尖角状结构,粒径001~06mm。黄铜矿(Ccp)含量约2%,呈他形粒状结构,与磁黄铁矿接触呈共结边结构,局部呈假象结构特征,粒径0002~02mm。铜蓝(Cv)含量约2%,沿黄铜矿颗粒边缘及裂隙交代,局部交代完全呈假象结构。少量磁铁矿(Mag)和磁黄铁矿(Po),不规则粒状结构,沿黄铁矿颗粒边缘及裂隙交代呈尖角状结构。褐铁矿(Lm)少量,沿赤铁矿颗粒边缘及裂隙交代呈残余结构特征。偶见赤铁矿(Hem)和白钨矿

矿物生成顺序:磁铁矿→黄铁矿→白钨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铜蓝→赤铁矿→褐铁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g05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及磁黄铁矿,少量黑钨矿、辉铋矿、闪锌矿、金红石、黄铁矿及菱铁矿等。磁黄铁矿(Po)含量约30%,呈不规则粒状结构,被黄铜矿沿边缘及裂隙交代呈尖角状或细脉状结构,局部交代强烈呈港湾孤岛状结构,粒径0002~20mm。黄铜矿(Ccp)含量约30%,呈他形粒状结构,与闪锌矿、黑钨矿颗粒接触平直呈共结边结构,粒径0002~50mm。辉铋矿(Bmt)少量,呈不规则粒状结构,交代黄铁矿及磁黄铁矿呈残余孤岛状结构或尖角状结构。少量闪锌矿(Sp)和黑钨矿(Wol),呈不规则粒状结构,与黄铜矿接触边界平直呈共结边结构。少量金红石(Rt),呈不规则粒状结构,被磁黄铁矿及黄铜矿交代包裹呈包含结构。少量黄铁矿(Py)和菱铁矿,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可见菱铁矿菱形截面

矿物生成顺序:金红石→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黑钨矿→辉铋矿→菱铁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g06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少量辉钼矿、金红石及黄铜矿等。黄铁矿(Py)含量约5%,多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分布于透明矿物中,颗粒较为破碎呈碎裂结构,集合体呈脉状分布,颗粒粒径001~40mm。辉钼矿(Mot)少量,呈半自形片状结构,局部被黄铁矿颗粒交代包裹呈包含结构,颗粒粒径0002~02mm。金红石(Rt)少量,呈不规则粒状结构被黄铁矿交代包裹呈包含结构,颗粒粒径0002~01mm。偶见黄铜矿(Ccp),呈不规则粒状结构

矿物生成顺序:金红石→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g09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及金红石,少量辉钼矿及黄铜矿等。黄铁矿(Py)含量约2%,多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分布于透明矿物中,集合体呈脉状分布,粒径001~40mm。辉钼矿(Mot)少量,呈半自形片状结构,粒径0002~03mm。金红石(R t)少量,呈不规则粒状结构沿透明矿物颗粒间隙及裂隙分布,粒径0002~01mm。偶见黄铜矿,呈不规则粒状结构,沿黄铁矿颗粒裂隙交代呈尖角状结构

矿物生成顺序:金红石→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g10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及金红石,少量辉钼矿及磁黄铁矿,偶见闪锌矿及黝铜矿等。黄铁矿(Py)含量约2%,多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局部被透明矿物交代较为强烈呈骸晶结构,粒径001~10mm。黄铜矿(Ccp)含量约1%,呈不规则粒状结构,沿黄铁矿颗粒裂隙交代呈尖角状结构,颗粒粒径0002~02mm。金红石(Rt)少量,呈不规则粒状结构沿透明矿物颗粒间隙及裂隙分布,局部被黄铁矿交代包裹呈包含结构。少量辉钼矿(Mot)和磁黄铁矿(Po),呈半自形片状结构。偶见闪锌矿(Sp)和黝铜矿(Td),不规则粒状结构,呈尖角状交代黄铜矿颗粒

矿物生成顺序:金红石→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黝铜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g12

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及银金矿,少量方铅矿、黝铜矿及磁黄铁矿等。闪锌矿(Sp)含量约60%,呈不规则粒状结构,局部交代黄铁矿较为强烈呈骸晶结构,呈星状结构分布于黄铜矿中,或者二者呈共结边结构共生。颗粒粒径0005~60mm。黄铜矿(Ccp)含量约10%,呈不规则粒状结构,局部交代闪锌矿及磁黄铁矿较为强烈,呈港湾—孤岛状结构,多包含黄铁矿颗粒或呈乳浊状分布于闪锌矿中,粒径0001~30mm。黄铁矿(Py)含量约10%,多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多被黄铜矿、闪锌矿交代包裹呈包含结构,粒径001~40mm。少量银金矿(Elc)、方铅矿(Gn)、黝铜矿(Td)和磁黄铁矿(Po),呈不规则粒状结构,密切共生

矿物生成顺序: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铜矿→方铅矿→黝铜矿→银金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g13

主要金属矿物为赤铁矿及褐铁矿等,偶见黄铁矿残余。赤铁矿(Hem)含量约30%,集合体呈胶状结构分布于透明矿物中,并被褐铁矿交代呈尖角状结构,局部交代较为完全呈残余结构。褐铁矿(Lm)含量约30%,呈不规则粒状结构填隙于透明矿物中,集合体呈胶状结构分布,交代赤铁矿。黄铁矿(Py)少量,呈他形粒状结构,被褐铁矿交代包裹呈包含结构,粒径002~005mm

矿物生成顺序:黄铁矿→赤铁矿→褐铁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g15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及白钨矿等,少量黄铜矿及金红石,偶见黝铜矿。黄铁矿(Py)含量约40%,多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颗粒较为破碎呈碎裂结构,沿白钨矿颗粒裂隙呈尖角状交代,粒径001~20mm。白钨矿(Sh)少量,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局部被黄铁矿沿其裂隙交代,粒径0002~06mm。黄铜矿(Ccp)少量,呈不规则粒状结构,呈尖角状沿黄铁矿颗粒裂隙交代,粒径0002~01mm。金红石少量,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粒径0002~005mm。偶见黝铜矿(Td),呈不规则粒状结构,可见其呈尖角状交代黄铜矿,粒径约002mm

矿物生成顺序:金红石→白钨矿→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g17

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及辉铋矿等,少量银金矿、磁黄铁矿及黝铜矿等。闪锌矿(Sp)含量约70%,呈不规则粒状结构,可见交代黄铁矿呈尖角状结构,局部交代强烈呈骸晶结构,粒径001~100mm。黄铜矿(Ccp)含量约10%,呈不规则粒状结构,呈乳浊状分布于闪锌矿中或二者呈共结边结构共生,粒径0001~10mm。黄铁矿(Py)含量约10%,多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黄铜矿、闪锌矿及辉铋矿沿其裂隙分布,粒径001~40mm。少量磁黄铁矿(Po)、辉铋矿(Bmt)和银金矿(Elc),呈不规则粒状结构。辉铜矿(Cc)少量,呈不规则粒状结构,与黄铜矿呈共结边结构共生。偶见黝铜矿(Td)交代银金矿

矿物生成顺序: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辉铋矿→黄铜矿-辉铜矿→银金矿→黝铜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Mo1-g20

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黄铁矿、黄铁矿及黄铜矿等,少量锡石等。磁黄铁矿(Po)含量约75%,呈不规则粒状结构,呈尖角状沿锡石及黄铁矿边缘及裂隙交代,局部交代强烈呈残余孤岛状结构,粒径0002~30mm。黄铜矿(Ccp)含量约2%,呈不规则粒状结构,沿黄铁矿、磁黄铁矿及锡石颗粒裂隙交代呈尖角状或细脉状结构,粒径0001~10mm。黄铁矿(Py)含量约2%,多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常见立方体晶体截面形态,粒径001~50mm。锡石(Cst)少量,呈不规则粒状结构,被磁黄铁矿及黄铜矿交代呈尖角状结构或残余结构

矿物生成顺序:锡石→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

中国典型矿床系列标本及光薄片图册钨钼铜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0110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3
下一篇2023-11-03

随机推荐

  • 科丝美诗生产哪些大牌?

    1、植村秀,植村秀品牌起名源于其品牌创始人,当今国际世界著名化妆艺术大师植村秀先生。是全球首个风尚主题妆容的先驱,因其创作的概念前卫和用色大胆而被公认为彩妆艺术界大师级人物。2、卡姿兰,卡姿兰,时尚彩妆领导品牌,用国际美学,定义彩妆潮流,用

    2024-04-15
    760900
  • 美白身体乳哪个好用效果好

    又到了秀胳膊秀腿的夏天,身体美白的需要也渐渐高了起来。相比其他身体美白的方法,个人认为坚持涂美白身体乳是个很不错的习惯,虽然它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是更温和更安全的一种方法,还能逐步改善我们的皮肤状态。另外建议在涂抹美白身体乳的同时,也

    2024-04-15
    25400
  • 精华液的作用及用法

    精华液的作用及用法  精华液的作用及用法,精华液是所有护肤品里面非常出名的一款护肤品,生活中很多爱美的女性都会买精华液来护理自己的肌肤,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精华液的作用及用法。精华液的作用及用法1  精华

    2024-04-15
    25600
  • 哪个牌子的护肤品补水保湿效果好,大家推荐一下~?补水保湿产品排行榜(补水护肤品哪个牌子好)

    目前最好的保湿护肤品品牌有,雅漾,雅诗兰黛,兰蔻,玉兰油,科颜氏等,保湿效果都做的非常好的。好的保湿护肤品不仅好吸收而且能锁水补水,给肌肤深度补水保湿,有些还附带修复肌肤屏障。目前最好的保湿护肤品品牌有,雅漾,雅诗兰黛,兰蔻,玉兰油,科颜氏

    2024-04-15
    16600
  • 精华素和精华液有什么区别

    精华素的质地比精华液稀薄,更容易被肌肤所吸收。精华素与精华液都是美容护肤常用到的产品,但是精华液的质地比精华素厚重,涂抹上脸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被肌肤所吸收,而分子较小的精华素却很容易被肌肤吸收进去。精华素与精华液的共同点很多,比如美白、保

    2024-04-15
    15400
  • 溪木源洗面奶怎么样

    溪木源洗面奶还不错。溪木源山茶花氨基酸慕斯洗面奶还是不错的,也比较的好用。溪木源实验室通过深度的数据化研究,为敏肌专研出3:4:1的黄金比例,将不同脱脂力的氨基酸表活精巧配比,使本品在全氨基酸的表活体系中,有着出众的清洁力与温和度。同时洗感

    2024-04-15
    9800
  • 清莹露和神仙水的区别

    清莹露和神仙水的区别为价格区别、外观区别、功效区别、适用人群不同、效果区别。1、成分区别:神仙水是由半乳糖酵母的发酵物过滤液组成,除了丁二醇和其它润肤成份之外,没有其它有效成份。清莹露是用水做溶剂,加入了酵母、甘油、适量的乳化剂和酸类,水杨

    2024-04-15
    94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