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煤(主要成分含碳元素)在高温条件下与水反应转化为两种可燃性气体的微观过程”的图可转化为:
则可推测其化学方程式为:C+H2O
| ||
(1)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水分子在高温条件下与碳反应生成氢原子、氧原子,原子结合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2)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①原子结合为分子;
②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变化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故答案为:
(1)水分子;
(2)原子结合为分子; 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经历四个连续的过程:
1) 煤粒被加热和干燥。
2) 挥发份的析出和燃烧。
3) 煤粒的膨胀和破裂。
4) 焦炭燃烧和再次破裂及炭粒磨损。
煤粒在流化床内大致经历四个连续变化的过程:(1)进入炉内的固体燃料颗粒首先被高温物料和周围烟气加热和干燥。(2)达到一定的初始温度后,燃料中的挥发分开始析出和着火。(3)在挥发分燃烧和灼热料层的烘烤下,产生焦炭粒子的料层内初步着火与燃烧过程,使煤粒膨胀并发生一次破裂。在料层中那部分尺寸相对较大的颗粒,不能一次从料层和密相区中逸出,经过较长一段周期的反复燃烧和一次破碎过程,最终形成0 3~1 5mm的可脱离料层的细碎颗粒粒径。(4)料层中未燃尽的细碎颗粒从料层中逸出,进人炉膛上部悬浮段,在二次风补足氧量的环境下陆续在密相区、稀相区、分离器与炉膛之间的过渡区、旋风分离器以及料腿和J阀内部继续燃烧。由于这一段二次燃烧过程多次的摩擦撞击作用,使颗粒再次出现二次破裂。然后,经过多次的循环燃烧直至粒度减少到50~80mm及以下尺寸后,飞逸出分离器进人尾部烟道。煤粒送入循环流化床内迅速受到高温物料和烟气的辐射而被加热,首先水分蒸发,然后煤粒中的挥发份析出并燃烧、最后是焦炭的燃烧。其间伴随着煤粒的破碎、磨损,而且挥发份析出燃烧过程与焦炭燃烧过程都有一定的重叠。煤粒在流化床中的燃烧过程如图所示。循环流化床内沿高度方向可以分为密相床层和稀相空间,密相床层运行在鼓泡床和紊流床状态。循环流化床内绝大部分是惰性的灼热床料,其中的可燃物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些灼热的床料成为煤颗粒的加热源,在加热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只占床层总热容量的千分之几,而煤粒在10秒钟左右就可以燃烧(颗粒平均直径在0~8mm),所以对床温的影响很小。
尿素生产是通过煤,煤质合成氨然后与二氧化碳形成尿素。
方面进行要素生产原料主要也来自于煤,煤与尿素的关系就是。煤炭的含量在尿素成本的包括原材料成本,包括能源成本就达到70%这样尿素与煤的关系。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吸湿后结块,吸湿速度比颗粒尿素快12倍。
尿素简介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
尿素产品有两种。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