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分析建筑的过程和设计建筑的过程是一样的。差别可能就是你是后来者,还需要理解一些当时的社会背景,而设计者本身不需要,因为他身处其中。你可以自己想想,我大概解释一下。
比如说从一开始的周边调查,区域分析,前期策划。包括功能考虑,其需要的面积,城市规划对其的限定,周边有什么其他重要的建筑,人员交通的周边情况,业主的想法意见,当时的学术走向(很重要)。
接下来是方案阶段,有什么主要的概念,你可以把最初的一些比选概念找出来,分析一下现行方案的优点,是什么情况导致了这个选择。这个阶段还可以分析建筑师本人的情况,是否有主观的意向在里面(肯定有)。平面的大致构成,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竖向分析,立面的构成关系,比例,体块分析,结构体系,设备体系等等。
当然通常你找不到这么详细的资料还能把一个建筑分为方案和实施两个阶段啦。但是有的话最好。
接下来实施阶段(包括施工图阶段的修改)有什么变化,历史上有什么事件对其有影响的,建筑师本身对其有什么影响的。还有建筑的细部,材料,构造,平面立面等的最终结果,以及为什么会这样。
最后就是完成至今的情况。业主及使用者的反馈,业界的评价,维护情况,有无加建改建,社会历史对其有无影响,建筑师本人对其评价,相互影响,现在的面貌,历史上的评价。
这样就比较全面了。当然还有一些比较有创意的角度应该也万变不离其中,因为如果与这座建筑的诞生无关的分析,那就是瞎掰了。不过我想你可能也用不着做这么庞杂,如果你只想分析一下其建筑学的东西,就是纯理论的方面也可以,主要就在方案阶段。但是如果你能把其它的社会历史背景穿插进去,一定能分析得更全面,找到一些背后的东西。
有时间还可以做个模型,这样会加深理解的。
应根据具体的城市特色、具体的地段环境风貌要求,从整体上考虑城市风貌的协调性,对建筑形式与风格进行引导与控制。
建筑形式控制的内容
⑴主体结构形式控制
⑵屋顶形式控制
不是建筑量体,是建筑(物)的体量吧。
物体的体量,是指它的体积的量,用量纲(m³)来形容(或叫度量)它的大小。建筑的体量,是个模糊的概念,是其长、宽、高构成体积占据空间的大致形容,没有量纲,是工程人员的一种感觉,大小没有划分界线,只有大致的比较意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