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就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温度,所以说热传递就是分子动能高的物体把分子动能转移到分子动能低的物体,即内能的转移。
热传递(或称传热)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递中用热量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扩展资料
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
热传导(又称为导热)是指当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内部存在温度差时,就会通过物体内部分子、原子和电子的微观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而发生能量传递现象。
热辐射,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
热对流(thermal convection)是指流体内部质点发生相对位移的热量传递过程。由于流体间各部分是相互接触的,除了流体的整体运动所带来的热对流之外,还伴生有由于流体的微观粒子运动造成的热传导。
参考资料-热传递
晶体与同种物质的非晶体、液体、气体比较,具有最小内能。例如冰是一种晶体,它的内能就比水和水蒸气小。当水的温度逐渐下降,在常压下降至摄氏零度时,水就开始结冰,由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水分子由无规则状态改变为有规律排列的结晶格子时,伴随有能量的析出,相反,冰要融化成水,则要吸收能量(加热)。
物体的内能包括动能与势能。动能与温度有关,不能用它来比较晶体与非晶体的内能。可以用来比较晶体与非晶体内能的只有势能。势能的大小决定于质点间的距离与排列。晶体内部质点作规律排列,这种规律的排列造成质点间的引力与斥力达到平衡,使晶体的各个部分处于势能最低。非晶体内部质点不作规律排列,质点间的距离不是平衡距离,因而具有比晶体大的势能。因此,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晶体与成分相同的非晶体比较,具有最小内能。而非晶体具有比晶体大的内能。
晶体的格子构造是晶体实现最小内能的根本原因。由于晶体具有最小的内能,所以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晶体的稳定性。晶体只有在得到足够外来能量时,破坏了格子构造,使内部质点作无规律排列,才能破坏其稳定性,使之向非晶体转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