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血液成分制品有哪些

主要血液成分制品有哪些,第1张

主要血液制品有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包括人血白蛋白、人胎盘血白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肌注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狂犬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等。

血液制品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液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血液制品发展至今,已列入2000年版“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的制品有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肌注人免疫球蛋白、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血白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 乙型肝炎、人胎盘血白蛋白。 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制品有冻干人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外用冻干人纤维蛋白粘合剂等等。

扩展资料:

血液制品的原料是血浆,人血浆中有92% - 93%是水,仅有7% - 8%是蛋白质,血液制品就是从这部分蛋白质分离提纯制成的。受技术水平的限制,血浆蛋白中仅有一部分能够得到利用。白蛋白是人体血液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大分子蛋白质,所有血液制品企业都能够生产。

白蛋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增加循环血容量和维持血浆所必需的胶体渗透压;作为载体将人体中的许多离子、营养物、代谢物及其他化合物(如药物和激素)运送到相应的作用器官或排泄器官,促其发挥生理和药理的作用。

-血液制品

来源:

市中心血库。

处理、保存、每天用量:

血站基本标准

专业科室设置

科室设置应满足下列功能需求:

1、献血管理: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献血档案建立等;

2、体检采血:献血者健康检查和血液采集;

3、检验:血液检验;

4、成分血制备:血液成分制备;

5、贮血发血:血液贮存、发放;

6、消毒供应:器材消毒、供应等;

7、质量控制:原辅材料、血液及其成分、工艺流程等进行质量监控;

8、信息管理:统计、科技档案、图书、情报资料、计算机等。

人员配置

人员和采血量的比例

9、卫生技术人员数与年采供血量参考比例:

年采供血量(升) 卫生技术人员数(人)

2000以下 12-20

2000-10000 20-70

10000-20000 70-120

20000-40000 120-200

40000以上 200以上

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

10、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应占职工总数的75%以上;

11、高级、中级、初级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应与功能和任务相适应,参考比例为:

(1)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以上;

(2)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0%以上;

(3)初级卫生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65%以下。

管理人员要求

12、血液中心主任应具有高等学校本科以上学历,中心血站站长应具有高等学校专科以上学历,基层血站站长应具有中等专科学校医学专业以上学历;熟悉血站业务,胜任本职工作;

13、其他管理人员应具备中专以上学历,熟悉相关业务,胜任本职工作。

技术人员上岗要求

14、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称;

15、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16、患有经血传播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采血、供血、血液成分制备等相关业务。

建筑和设施

业务部门建筑面积应能满足其任务和功能的需要,参考比例为:

17、年采供血量(升) 业务部门建筑面积(m2)

2000以下 500以上

2000~10000 1000~2000

10000~20000 1500~3000

20000~40000 3000~4500

40000以上 4500以上

卫生学要求

18、血站站址应远离污染源;

19、业务工作区域与行政等其他区域分开;

20、业务工作区域内非污染区与污染区分开;

21、业务科室的布局符合工艺流程,不交叉、不逆行,做到人流、物流分开;

22、各业务科室应有专门的工作室并达到;

(1)室内地面、墙面平整,无缝隙、霉斑及脱落凹陷;

(2)照明、采暖、降温、通风良好;

(3)能防止动物、昆虫进入;

23、具有100级洁净间(台)设施;

24、献血者休息场所应安全、卫生、便利。

库房基本要求

25、有足够的空间;

26、有防火、防盗,防尘,防蚊蝇、防鼠设施;

27、通风良好,能达到防潮、防霉变;

28、原辅材料应在专用库房储存;

29、不同品种、规格、批号的物品应分开存放;

30、合格、不合格、待检等物品应分别存放并有明显识别标记。

辅助设施要求

31、备有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

32、通讯、给排水、消防等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33、具有计算机管理设施。

设备

设备管理要求

34、按《血站基本标准》要求配备仪器设备;

35、建立设备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

36、购置大型、精密设备须经过论证;

37、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进货有验收制度;

38、大型、精密仪器须建立完整档案,包括产品性能说明书、图纸、合格证及零配件;到货安装、调试及性能鉴定记录、使用说明或操作规程;

39、操作人员使用前须经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

40、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并有记录;

41、高压蒸汽灭菌器有压力、温度、时间、灭菌指示,及定期检查校准并有记录;

42、成分制备用离心机有转速、定时、温度显示,及定期检查、校正并有记录;

43、血液冷藏箱、低温冰箱、血小板保存箱有高、低温报警装置及温度自动记录(或人工定时测温并详细记录);有定期化霜、清洁消毒措施;定期检查并有记录;

44、洁净室或洁净台定期作尘埃计数、菌落计数、风速及噪音测定并有记录。

采血车和采血室要求

45、备有与开展工作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和宣传设施;

46、采血环境符合规定要求,有清洁卫生和消毒措施;

47、有能及时、可靠的与所属血站联络的通讯设备;

49、血液的采集和保存符合规定的要求;

50、废弃物应装箱(袋)密封,按规定进行处理。

计量管理要求:

51、建立计量管理组织,有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并有相关制度和规定;

52、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53、对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须定期由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校验,并有校验合格证。

血站业务管理

献血管理

54、血站不得采集原料血浆; [★]

55、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无偿献血宣传教育活动,有设备,有资料;

56、献血后核发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作的《无偿献血证》;对此证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设专人管理[★]

57、跨辖区采供血,须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向供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跨辖区采供血;[★]

58、制定并落实本地区年、月、周采供血计划,保障医院用血需要;

59、非计划自愿无偿献血达到50%以上;

60、制定本地区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采供血预案;

61、对下列供血者分别建立特种档案,做到随时可以联系:

①Rh(-)血型供血者;

②用作抗体检查的标准细胞者。

体检检验的基本要求

62、献血者体检必须严格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并认真填写《健康情况征询表》;

63、检验项目要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64、检验HBsAg、HIV、HCV及梅毒等所使用的诊断试剂,须有生产单位名称、生产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经国家批批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65、硫酸铜比重液使用前须进行校准;

66、血液采集须做血液初、复检,合格后方能发临床输用;[★]

67、ABO血型检验须做正反定型、Rho定型。血型定型准确率要求达到100%(亚型除外)。所用定型试剂须有生产单位名称、生产批准文号,经国家批批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68、血液检验须每次进行室内质控;

69、献血者血液化验初复检不得用同一试剂厂生产的试剂,同一标本的初复检化验不得由同一人进行;

70、血液检验项目须参加国家或省级室间质量评估并成绩合格;

72、对献血者个人隐私有保密措施,对检验项目异常者应按规定通知献血者。

73、血液检验(复检)的全血标本的保存期应当在全血有效期内,血清标本的保存期应在全血有效期满后半年;

血液采集的基本要求 :

74、血液采集应符合无菌操作规程;

75、采血人员须注意个人卫生,着装符合要求,工作时不佩带首饰,并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Ⅱ类环境的医护人员手的卫生标准;

76、固定采血点(屋)环境空气培养(静态)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Ⅲ类标准;

77、用于采集血液标本及全血所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塑料采血袋必须有生产单位名称和批准文号[国药器监(准)字],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78、采血器材须放置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采血前应检查有无漏液、混浊、霉点或异物;

79、采血过程中注意轻轻摇血,以保证血液和保养液混合均匀;

80、年采血一针率在99%以上;

81、采血少量、多量及凝块等废血率控制在1%以下;

82、备有献血反应观察床和急救药品,有专职医生负责采血监护,并有献血反应记录;

83、血袋内血液容量误差在±10%以内;

84、血袋热合处无漏血。

成分血制备的基本要求

85、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有执行情况检查记录;

86、工作人员须注意个人卫生,工作时不佩带首饰,并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II类环境的医护人员手的卫生标准;

87、制备成分血的全血无凝块及溶血;

88、制备血小板应在采血后6小时内进行;

89、血小板制备温度为22±2℃,(制备后红细胞立即在4-6℃条件下贮存);

90、冷沉淀制备温度为0℃;

91、其他血液成分在4-10℃条件下离心制备;

92、制备新鲜冰冻血浆时,抗凝剂为CPD、CP2D、CPDA-1的血液应在8小时内分离并速冻;抗凝剂为ACD的血液应在6小时内分离并速冻;

93、特殊需要开放分离血液成分的,必须在100级洁净间(台)操作;

94、成分血制备报表无差错,交库记录与成品数量相符;

贮血、发血的基本要求

95、全血和成分血标签齐全,包装合格;

96、交库记录无差错;

97、血液待检库与合格血库隔离分开;

98、贮血冰箱报警装置完好,温度记录完整;

99、血液贮存应按品种、规格、血型、采血日期分别存放;

100、全血及成分血贮存条件应符合要求:

①血小板贮存在20—24℃,并震荡保存;

②冰冻红细胞贮存在-65℃以下;

③全血及其他红细胞类成分贮放在2--6℃;

④新鲜冰冻血浆贮存在-18℃以下;

⑤冷沉淀贮存在-18℃以下;

101、全血及成分血标签应具有如下内容:

①血站名称及其执业许可证号;

②献血者姓名(或条码)、血型;

③血液品种、规格;

④采血日期;

⑤有效期;

⑥血袋编号(或条码);

⑦贮存条件;

102、出入库日报当天结清并无差错;

103、月报与日报相符,帐、物相符;

104、发出的全血、成分血均有完整记录,能追踪到每一位献血者;

105、发出的血液收回后不得再次发出;

106、贮血发血室24小时值班;

107、发血室有专用电话;

108、送(取)血途中必须保持各种成分温度要求,并定期做温度监控;

109、送血量占总供血量的70%以上;

110、供应的全血、成分血均在有效期内;

111、报废血液有数量、原因记录。过期报废血率控制在1%以下。

112、红细胞分离率要求:血液中心>70%,中心血站>50%,血站>30%。

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113、血源、采供血和检测的原始记录必须保存十年;

114、要及时做好业务统计报表工作,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

115、能真实、完整、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记录,操作者要签署全名;

116、采供血工作中的质量问题能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和主管领导报告;

117、须建立业务资料档案,各种业务资料、记录须设专人管理,并能追踪查询和检索;

血站开展的服务项目

118、血站可提供下列主要品种:

(1)全血;

(2)新鲜冰冻血浆或冰冻血浆;

(3)单采新鲜冰冻血浆;

(4)浓缩红细胞;

(5)浓缩少白红细胞;

(6)悬浮红细胞;

(7)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

(8)洗涤红细胞;

(9)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10)浓缩血小板;

(11)单采血小板;

(12)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

(13)单采粒细胞;

(14)冷沉淀。

119、血站除按照注册登记的项目、内容、范围、开展采供血之外,还可开展以下输血相关服务:

(1)疑难血型鉴定及配血;

(2)红细胞血型系统的检查;

(3)新生儿溶血病检查;

(4)Rh(-)患者配血;

(5)协助开展自体输血;

(6)开展输血技术咨询;

(7)协助调查处理输血反应和事故。

120、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下列工作:

(1)白细胞血型系统的检查;

(2)血小板血型系统的检查;

(3)治疗性单采及置换;

(4)组织器官移植配型;

(5)亲子鉴定;

(6)输血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

制度管理

121、职工守则;

122、各科室工作制度;

123、职工培训及继续教育制度;

124、工作环节交接制度;

125、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127、AIDS登记及报告制度;

128、血液标本留样保存管理制度;

129、差错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

130、血液包装、贮存、运输、发放制度;

131、血液报废制度;

132、站内感染监控制度;

133、仪器设备采购、使用、维护、报废制度;

134、器材、试剂采购管理制度;

135、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36、衡器、量器计量管理和检定制度;

137、污物处理制度;

138、库房管理制度;

139、技术档案归档管理制度;

140、科研管理制度;

141、安全制度;

142、财务管理制、财务审计制度;

143、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144、各业务科室技术操作规程。

质量管理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145、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146、明确各级人员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147、有一名领导主管质量管理工作;

148、应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体系的日常运行、核查和改进;

149、质量管理部门应对整个采供血活动进行质量监督,发现质量问题应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业务工作中的质量情况;

150、质量管理部门应对生产用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审定各种成分的制备工艺、操作规程、质量状况、标签、外包装和说明书;对全血、成分血及其它制品、塑料采血器材及洁净室环境定期抽样检测;对关键设备进行监测;

人员素质与培训

151、医技专业人员应有医技资格证书;

152、医技专业人员应有岗位培训考核合格记录;

设备质量管理

153、所有设备须有常态运行记录;

154、检验、成分分离等设备在使用前均通过校正或自检,并有记录;

155、有故障的设备应予以标识,防止误用,并应及时得到维修或更新;

原辅材料质量管理

156、对试剂、药品、输采血袋及器械等重要物品的采购应建立采购控制程序,采购的物品须经过接收验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157、建立原辅材料贮存、保管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环境质量管理

158、定期对采供血过程的场地、设施、照明、通风、噪音、洁净度、无菌室状况、区域清洁度、污物处理等进行质量监控;

159、建立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160、公共场所有专人清扫,公共卫生有专人检查;

161、内外环境整洁、安静、绿化和美化;

162、厕所保持清洁,有洗手设施;垃圾箱远离工作区;

163、下列物品均应消毒后处理:

[1] 接触血液、血清、血浆的物品;

[2] 检验后残留血标本;

[3] 接触血液的采血器材;

[4] 接触血液的工作台及地面等。

164、使用过的一次性塑料采血器材须消毒后销毁(或经无害化处理),有专人负责。有记录并执行者签名标准管理

165、血站须执行国家、部颁标准及其有关规定。

领导班子

166、领导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167、有中远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168、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并贯彻实施;

★ 为单项否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0304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随机推荐

  • 为什么旗舰店里没有妮维雅美白630精华

    德国拜尔斯道夫集团旗下妮维雅于2020年推出的独家专利成分luminous630,号称是经过十年研发,地表最强的美白成分。这个名头可谓很响亮,而这个成分也实际应用到品牌各类产品上,例如美白精华,防晒霜等等。妮维雅630淡斑美白精华开始采用的

    2024-04-15
    46800
  • 护肤套装用什么牌子好

    咱们中国人肌肤很大的问题就是干燥和暗黄,解决这2个问题,你的肌肤马上升级一大半,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8款超级好用有效的美白补水护肤品套装,要想肌肤好,还是要用护肤品套装,这样比好几个牌子的组合效果提升更多,而且不会过敏,所以美白补水护肤套装

    2024-04-15
    436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有什么不同

    精华露和精华液都是比较常用的护肤品,那你知道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是什么吗?它们是否就是同一种护肤品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精华露和精华液有什么不同吧!1、质地不同:精华露质地厚重、粘稠,属于高浓缩产品。而精华液相比之下要更轻薄、流动性更强一些。

    2024-04-15
    30700
  • nivea是什么牌子

    Nivea这个牌子是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的一个身体护理产品的品牌,从1911年成立,在1994年正式的进入中国所以整体来说,护肤的历史还是比较多的,而且涵盖的方面是比较多的,有男士的护肤系列,女士的护肤系列,另外还有洗发水,面部护理和身体护理

    2024-04-15
    37800
  • 妮维雅润肤霜怎么用?妮维雅润肤霜能涂脸吗?

    秋天随着天气越来越干燥,很多人开始注重涂抹面霜或是手霜护肤。那么,妮维雅润肤霜怎么用?妮维雅润肤霜能涂脸吗?妮维雅润肤霜怎么用1与婴儿润肤油配合使用大家在使用妮维雅蓝罐的时候是否感到稍稍不易推开呢有一个方法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那就是在妮维

    2024-04-15
    40600
  • 飞机化妆品能单独托运吗 飞机化妆品能单独托运吗吗

    1、飞机化妆品能单独托运;2、托运对于化妆品并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只要将化妆品重量控制在规定的数值内即可放心托运。另外易燃易爆的啫喱或发胶等类型的洗护用品不能托运,所以坐飞机外出不要携带这类化妆品。3

    2024-04-15
    46000
  • 妮维维和妮维雅有什么区别吗

    妮维维和妮维雅是两个不同的品牌。妮维雅(Nivea)中文曾译为能维雅。来自德国的护肤品牌妮维雅(Nivea)是拜尔斯道夫公司BeiersdorfAG(简称BDF)所有,妮维维是中国的一个小型化妆品品牌。关于妮维雅美白身体乳液,瓶身上全是英文

    2024-04-15
    395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