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用的火折子是怎么发明的,为什么一吹就能起火呢?

古人常用的火折子是怎么发明的,为什么一吹就能起火呢?,第1张

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古人在黑夜中用火折子点火,那时候的人们不像现在的我们用打火机可以快速点火,虽然可以钻木取火,但是这种原始的方式需要的时间太长,在有紧急事情的情况下根本来不及使用,于是聪明的古人就发明了火折子。

根据记载最早的火折子是在我国的公元577年发明的。虽说在火折子之前还有打火石,但是为了能更方便的在生活中使用,就发明出了更加便捷的火折子。

火折子是一种便于携带的取火工具。在一些富贵人家就会用好一点的火折子。但是它的制作就比较麻烦了。制作时用浸泡发烂的白薯藤蔓,之后拿出捶扁,加上棉花,芦苇一起捶烂,晒干后加入硝、硫磺、松香,樟脑等易燃物质和多种香料而制成的。之后用粗糙的土制纸卷成紧实的纸卷,放入大小合适的竹筒内,将多余的纸卷剪下来,用火点燃后再吹灭,盖上盖子就可以使用很久,盖子内部的余火可以保持长时间不熄灭。使用时只要打开盖子用力一吹就可以将余火吹起。

火折子便于携带,而且想用就吹,能够说古代的火折子简直就是在夜黑风高的晚上杀人越货干坏事的必备神器了。火折子的原理在物理学上就是“复燃”,指的就是已经焚烧的东西由于缺氧而处在一种半燃半灭的状况,当遇到氧气后便会重新焚烧起来。通过控制氧气的浓度进而控制焚烧程度,直到今日,这项原理也仍然被广泛利用,可见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

古人取火历史悠久。远古时,人们发现了石与石块的碰撞而产生火花。后来又发现了用木头快速磨擦木头而产生燃火。上古时侯,人们便学会了用钻木取火。

当人们真正会用火,便是来自上古的冶铁技术开始。那时人们在提前知道石头与石头碰撞可以冒出火星后,到了铁矿开掘开始,人们掌握了冶炼技术,从那时起,世上便出现了一种取火用的火镰,是冶打制成的。大的有三寸长,小的有二寸左右,两头向外拧成3字型弯钩,宽窄约有一公分上下。人们手拿火镰子敲打一种特殊的石头(民间叫火石,容易碰出火星)而产生火花,这个火花澎到第三种易燃物质上便会着火。

这个第三种易燃的物质,在远古及上古时,可能含类诸多,只要是能易燃的东西,可能都会配用。比如沤糟的树叶,带油质的树内皮干纤维,各种杂干草,干禾秧子或是某些动物油毛及皮等。

到了三朝以后,人们可能发现了矾,硫磺等诸多易燃化学物质,人们把这些易燃物质运用到了火的上面。

而到了人们说的火折子时,也就是说人们已经懂得了初级的造纸技术了。

古代的火折子,在民间它叫枚子纸,很粗糙,土**。它的制造原料应该不外乎树叶,枝,皮,草,竹子,芦苇和庄稼桔杆了。至于内放有何种化学燃料,咱不好说。

我只知道这种纸很粗,多孔,但很柔。人们把它折叠多折,有一指多宽,有一尺多长。用它生火时,人们一手拿火石,把火折子上头和火石放剂拿在一起,一手拿火镰用力上下打火石,火星澎到枚子纸上,立马就会引燃着火。这个三用火镰火石头和枚子纸在我国恐怕至少也用了一千多年(枚子纸以前为杂物),这个东西一直用到了上世纪最贫穷困难的六十年代初,当时洋火极少,二分钱一盒也买不来,所以人们不得不用它来生火。

这个火折子,它如烧的香一样,你不吹它,它不会起火苗,所以它是慢慢怄着冒烟的。一条火折子一般可供四五个小时,也就是早上用过后中午再用。若到晚上做饭用时,须得用新的再打火引燃了。

这个东西为万家之火源,不单只用于皇宫的。

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引燃物在竹筒里燃烧。由于把盖子盖上,竹筒内处于缺氧环境,所以引燃物就在竹筒内缓慢燃烧,打开盖子后,对着火折子吹气或者轻轻摇晃,实际上就是让竹筒内的燃烧物和氧气接触,而当氧气一充足时,竹筒内的燃烧物就会剧烈燃烧。

古代的火折子可以看做是火柴的前身或者类似品,在高温下随着氧气和风的灌入会燃起火苗。电视剧中人们打开火折子子之后用嘴吹或者快速甩动也是为了和空气剧烈接触。

一般的火折子是用粗糙的草纸制成的,这在过去可是夜行照明、点烟放火的居家必备物品啊。想要获得一个火折子需要将粗糙的土制纸卷成一个十分紧密的纸卷,用火点着纸卷然后将其吹灭但是不完全熄灭。

这个状态下的纸卷虽然没有火苗但是它的温度非常的高,隐约可见红色的余烬。这种状态下的纸卷会变得非常易燃,只要氧气充足再加上一点风就会复燃成火苗。而且火苗的大小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控制,这就需要使用的经验和手法了。

而有钱人家的火折子就要复杂一点了。这样的火折子需要先将红薯在水中泡一泡,然后取出来用家伙什锤扁。然后加入泡过的棉花芦苇秸秆等东西继续锤扁,做完之后晾晒干。等晾晒干净之后加入硝、硫磺等易燃物品,有的人家也会加入一些香料之类的。

最后将制成的东西做成长筒状,点燃之后放入竹筒里面。这样里面虽然没有火苗但是有易燃物品的存在也非常的好燃,只需要足够的氧气和风就够了。这样的火折子相比草纸火折子要耐用的多,而且还会有一股淡淡的香气。不过它的缺点就是太费钱了,那些易燃物品可不好弄。

喜欢看古装电视剧的朋友们应该都听说过火折子吧?火折子其实是一种在夜间行走时大家会用来照亮的随身物品。根据火折子原理来看,火折子能保存多久不灭呢?如果你对火折子比较感兴趣,并且想要知道它的作用原理,那么不妨和我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火折子的由来

火折子用很粗糙的土制纸卷成紧密的纸卷,用火点燃后再把它吹灭,这时候虽然没有火苗但能看到红色的亮点在隐隐的燃烧,就象灰烬中的余火 ,能保持很长时间不灭。需要点火时只要一吹就能使它复燃,不过吹是很有技巧的,需要突然、短促、有力,送气量要大。用于夜行夜袭,或者用于以前抽水烟。一个军用一个民用。

火折(摺)子火镰子、火石、火折子是一套,火折子是易于携带之简便照明和取火用具。较好的火折子的纸制作方法是以白(红)薯蔓浸水中泡浓,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芦苇缨子再捶,晒干,加硝、硫磺、松香,樟脑等易燃物质和多种香料而制成的。最后折成长扁筒或拧为绳,晚间燃之似无火放在竹筒里,用时取出一晃即燃,很易燃,适合封建时代的有钱人家和帝王。

一般的火折子是用很粗糙的土制纸卷成紧密的纸卷,用火点燃后再把它吹灭,这时候虽然没有火苗但能看到红色的亮点在隐隐的燃烧,就象灰烬中的余火 ,能保持很长时间不灭。根据火折子原理来看,那是磷以及一些易氧物质,气温高的情况下,用嘴吹,或者快速甩,它就会与氧充分接触而起剧烈反应而燃烧。道理还是很简单的。

那么,究竟火折子能保存多久不灭呢?火折子能保存一年不灭。火折子用很粗糙的土制纸卷成紧密的纸卷,用火点燃后再把它吹灭,这时候虽然没有火苗但能看到红色的亮点在隐隐的燃烧,就象灰烬中的余火,能保持很长时间不灭。

如果我们想要知道火折子原理,其实从火折子的成分中就很容易得知了。火折子中是由一些易氧物质所组成的,因此在和氧气充分接触的情况下,轻轻一吹就能够点燃了。那么,火折子能保存多久不灭呢?一般情况下火车只能保存一年不灭,所以火折子的使用寿命比较长。

古时候的火折子的原理是:火折子中含有硝、硫磺、松香,樟脑等易燃物质,在常温下很易燃,当人们对火折子吹气是,加速了火折子内的氧气流动,其内部成分产生自燃。

扩展资料:

在古代,较好的火折子的纸制作方法是以白(红)薯蔓浸水中泡浓,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芦苇缨子再捶,晒干,加硝、硫磺、松香,樟脑等易燃物质和多种香料而制成的。

最后折成长扁筒或拧为绳,晚间燃之似无火放在竹筒里,用时取出一晃即燃,很易燃,适合封建时代的有钱人家和帝王。

-火折子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家。它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有许多造福人类的发明,其中有四项为世人所熟知。除了四大发明之外,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小玩意也不亚于今天的“黑科技”。今天,边肖将为大家介绍古人使用的“火折子”。

那些爱看古装剧的小伙伴们都能看到这样的剧情。夜深人静的时候,剧里的人物偷人家的货做坏事或者办案的时候,会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圆柱形的小东西,掀开盖子往里面吹一口气,可以点燃它,瞬间照亮周围的环境,也可以用来点火。其实这个东西的名字叫“火折子”,是古人会随身携带用于点火的“黑科技”,就像现代人使用的打火机一样。

火折子原理:物体的燃烧需要几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燃点;相反,如果这些条件中只有一个被消除,火就可以被扑灭。火折子它可以通过吹或抖掉盖子来燃烧,也就是从火星的状态变成明火燃烧的状态,这在物理学上也被称为再点火。

在狭小的半封闭空间内,明火燃烧时很快会造成缺氧环境,燃烧的明火会变成火星。打开盖子后,它会重新获得足够的氧气,并开始再次燃烧。不用的时候,火折子必须存放在竹筒里,只是为了隔绝氧气。氧气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但空气的成分除了氧气等气体外,不能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自然可以保存火折子。

当然,有人会认为火折子能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封闭环境中保存火星是不现实的。但是装火折子的是竹筒,竹筒内壁有细小的气孔。这些气孔也将外界的氧气带入竹筒,所以火星得以保存。虽然,随着科学的发展,火折子已经逐渐被淘汰,但古人的智慧也不得不让人佩服。

早在北周时代(公元557年--581年),我国就有了火柴。宋代和明代也见记载。明代杭州削松木为片,尖端涂上硫磺,名曰“发烛”,无论形状和作用,都类似今天的火柴。 1894年,我国在湖北省建立了两家官商合办的火柴公司-----“聚昌”和“盛昌”,开始生产火柴。

火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最初人们是从自然界的火中(例如雷电引起的森林大火)获取火种,通过维持火种不灭的方法达到利用火的目的。现代挖掘的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中,有厚达数米的灰烬层,就表明了这一点。

随着人类的进化,人们从利用自然火并保持火种不灭,逐渐发展到了人工取火。人工取火的发明时间及过程,现在已经说不清了。《韩非子·五蠹》篇说:“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这启示我们想到,古人最早的取火方法,大概是通过摩擦生热而实现的,这就是所谓的“钻木取火”。

钻木取火需要一定的技巧。尽管《庄子·外物》已经提到,“木与木相摩则然(燃)”,但直接拿两段木头摩擦,却很难使其燃烧,所以清儒俞樾在注解这句话时说:“淮南原道训亦云两木相摩而然,但两木相摩,未见其然。”不过,如果掌握了技巧,实现钻木取火并非难事。解放前,我国一些兄弟民族还保留着原始的人工取火的方法,如苦聪人的锯竹法,海南岛黎族人的钻木法等,这证明古人关于钻木取火的说法是可信的。

古籍中关于钻木取火的传说并不罕见,但描述其具体取火方法的文献资料却很稀少,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二的“石竹火”条,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有关此内容的可贵记载:

“破石以钢镰刮之,则火星出,纸媒承之即燃。取火于竹,以干竹破之,布纸灰而竹瓦覆上,竹穿一孔,更以竹刀往来切其孔上,三四回,烟起矣。十余回,火落孔中,纸灰已红。”

方以智记述的钻木取火方法,有其独到之处。他使用的木材是干竹,干竹易燃。把干竹剖开形成两个竹瓦,在其中一个放上纸灰,再把另一个盖上,竹瓦上凿孔,用竹刀在孔上反复切摩,切摩下来的竹屑温度很高,从孔中落下,堆在纸灰上,纸灰传热性差,燃点低,堆积在一起的竹屑热量不易散发,堆积到一定程度,达到纸灰燃点,纸灰开始燃烧,实现取火目的。这里所用的纸灰应是纸张初步燃后剩余的灰片,这些灰片还包含一些碳的成分,可以维持短期重新燃烧。不能把纸灰理解成纸张完全燃烧后的灰烬,因为灰烬不具备重新燃烧的能力。

方以智的记载具有很高的价值,当时他作为明朝遗臣,为躲避清廷,曾流落于岭南一带,这一条也许就是得益于他在岭南时的见闻,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取火经验。

方以智在本条中还提到,“破石以钢镰刮之,则火星出,纸媒承之即燃。”这是我国古代另一种流行的取火方法。这种方法产生于铁器出现后,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是用铁制火镰敲击坚硬的燧石,因摩擦、敲击而剥落的铁屑具有很高的温度,这些铁屑表面因氧化燃烧而生成火星,用易燃的纤维如艾绒承接这些火星,即可取火。这种利用火镰石取火的方法因其简便易行,而成为古代最常用的取火方法。

中国古代还曾有过“以珠取火”之说,有关文献记载最早见于《管子·侈靡》篇:

“珠者,阴之阳也,故胜火。”(原注:珠生于水,而有光鉴,故为阴之阳。以向日则火烽,故胜火。)

引文中的注语,据说出自房玄龄,也有人认为是尹知章所为,总之是唐代人的见解。《管子》原文只是提到了“珠胜火”,而注语则明确了这是用珠取火。珠通常指珍珠,但珍珠不透明,不能对日取火。不过,这里的珠如果理解为石英或其他透明物体,由于各种因素作用使之呈现圆形,透明而有光泽,这就构成了一个凸透镜,可以对日聚焦取火。但这与“珠生于水”之说又有矛盾。看来注者对于“以珠取火”这一事实是肯定的,但对于具体内容则并不清楚,因而才做了这样的注解。

西晋时期,著名博物家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取火法,如用珠取火,多有说者,此未试。”这表明用珠取火之说,传闻很广,但使用却不广泛,这大概是由于当时缺少玻璃透镜,因而很难觅得适于取火之珠的缘故。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八记载一富豪失火事件,说该富豪“以方诸盆瓶设大珠如卵,散满于庭,谓之宝庭,……旬日火从库内起,烧其珠玉十分之一,皆是阳燧干燥自能烧物。”这里的“阳燧”,指的是透明的珠。王嘉认为是这些珠向日取火而导致了这场火灾。《拾遗记》在内容上可归于志怪类小说,但王嘉在这一条的推测则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到了唐代,透镜的使用渐多,不断有凸透镜从国外传来,《旧唐书》卷一九七记载说:

“林邑国,汉日南象林之地,……贞观初遣使贡驯犀。四年,其王范头黎遣使献火珠,大如鸡卵,圆白皎洁,光照数尺,状如水晶。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

这里所说的火珠,显然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聚焦作用,可以对日取火,这是它当时被作为贡品奉献的重要原因。火珠之事,在《南史》、《梁书》、《魏书》中也都有记载,这表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进展,以珠取火方法也逐渐普及了起来。

在以珠取火方法普及之前,大概由于玻璃透镜的难得,启示古人想到,如果以具有透明性能的冰做成透镜形状,岂不也能向日取火。《淮南万毕术》说: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这条记载,语言清晰而准确,“削冰令圆”,讲的是冰透镜的制法;“以艾承其影”,艾是易燃物,“影”毫无疑问是指焦点。这一条,不管是古人实践的记录,还是他们的设想,它反映了汉代人们已经具有明确的透镜取火知识,这是可以肯定的。

那么,用冰制成的透镜究竟能否用于取火呢?答案同样是肯定的。清末郑复光曾经就此做过模拟实验,他用一个壶底稍微凹陷的锡壶,壶中装满热水,在开凿出的冰块上旋熨,得到晶莹透亮的冰透镜,然后用其向日取火,获得成功。他总结用冰透镜取火的要领说:“但须日光盛,冰明莹形大而凸稍浅(径约三寸、外限须约二尺),又须靠稳不摇方得,且稍缓耳。”(《费隐与知录·削冰取火凸镜同理》)郑复光的经验是有道理的。我们知道,透镜的集光本领是其口径与焦距之比(相对孔径)的平方,这样,口径大的透镜,有利于集光本领的提高。另一方面,凸起程度浅则焦距大,焦距大不利于集光,对此,郑复光接着解释说:“盖火生于日之热,虽不系镜质,然冰有寒气,能减日热,故须凸浅径大,使寒气远而力足焉。”原来,这是考虑到冰有寒气,寒气下行,所以要焦距稍大些,以减轻冰透镜寒气的作用,使得取火容易成功。

古代另一种光学取火方法是利用凹面镜反射聚焦取火。古人把凹面镜叫做阳燧。《考工记》“金有六齐”中提到“鉴燧之齐”,郑玄注曰:“鉴燧,取水火于日月之器也。”《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于日。”这里的燧即指阳燧。因为阳燧具有对日取火的功用,古人对之非常重视。《礼记·内则》中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之记载,就是一则证明。金燧即阳燧,木燧应为钻木取火之具,供阴雨天使用。汉代文献中对阳燧取火具体做法有详细记载,《淮南子·天文训》说:“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东汉高诱注曰:“阳燧,金也。取金杯无缘者,熟摩令热,日中时以当日下,以艾承之,则燃得火也。”《说林训》说:“若以燧取火,疏之则弗得,数之则弗中,正在疏数之间。”《说林训》强调在取火时,火媒离镜面不宜太远或太近,而应当放得远近适当,即放焦点上。这里隐含了焦距的概念。王充《论衡·率性篇》云:“以刀剑之钩月,摩拭朗白,仰以向日,亦得火焉。夫钩月非阳燧也,所以耐取火者,摩拭之所致也。”这段话表明,即使像“刀剑之钩月”这类呈凹面形的金属反射面,只要“摩拭朗白”,使之具有良好的反射性能,同样可以对日取火,不一定非要专门的“阳燧”不可。这说明人们对于凹面镜取火的物理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透镜聚焦取火出现以后,也有人把透镜叫做阳燧。但一般说来,古人所说的阳燧取火,通常都指的是利用凹面镜的反射聚焦取火。

在实现人工取火过程中,古人对引火材料也很重视,除了前面提到的艾绒、纸媒等,还有一种非常值得一提的引火材料——发烛。宋代陶谷《清异录》说:“夜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杉条,染硫黄,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元代陶宗仪《辍耕录》也提到这种引火材料,把它叫做“发烛”,并说,“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业。”根据这些记载,所谓“发烛”,就是在小木片上沾上一段熔融状的硫黄。硫黄燃点低,可燃性强,一遇红火即可燃成明火,不易熄灭。如果陶宗仪所述不虚,则在南北朝时“发烛”已被制作成商品供应。“发烛”是一项很重要的发明,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因而沿用时间很长。直到19世纪,欧洲发明了依靠摩擦直接发火的火柴,后传入我国,因其集发火与取火功能于一身,使用起来极为方便,这才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引火柴。

  古代取火法主要有三:1、用木燧;2、用金燧;3、用石敲火。

  木燧:即钻木取火。周代,钻木取火之法已经大行。古代所钻之木,一年之中,根据不同季节,还要随时改变。《周礼·月令》规定:春天用柳,夏天用枣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树,冬天用槐檀,这叫"改火"或"更火"。因为,古人认为:只有根据木的颜色,与四时相配,才能得火,反之则不能得火。也就是说,每逢换季之时,就要改新火。到了南朝,当时仍行钻木取火,但取消过了"更火"这一风俗,不实行改木。

  到了唐代,钻木取火之法,更加广泛流行。唐杜甫《清明诗》:"旅雁上云归此塞,家人钻火用青枫。"青枫是枫木,用于春日取火。崔元翰诗:"操舟众工立禁岸,湿橹钻火磨星红。"湿的木橹也可出火,说明凡木皆可出火。有趣的是每逢寒食节,为了纪念介子推,有禁火而寒食的习俗。因此,每年冬天保存下来的火焰熄灭了。到了清明,又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皇帝在每年清明日要举行隆重的赐火仪式,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大臣的宠爱。

  金燧:金燧,即向太阳取火。在周代,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周礼》载:秋官避开炬,负责用"夫燧"向太阳取明火。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一种用具。它是用金属制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先放置艾、绒之类,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另外,《考工记》记载了用金锡为镜,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见,我国在四千年前已有使用光学原理取火的技术了。

  取了汉代,仍用金燧取火。当时也叫阳燧。即用铜镜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烧。到了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一段详细的记载:用凹面铜镜放在太阳下,其光都聚向内。在离镜一二寸处,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触物即着火。实际上这就是今天的凸面玻璃镜。如果我们拿这玻璃镜,向着太阳,镜也会聚如豆,再用易燃物放在底下,顷刻间即可得火。古代没有玻璃,故用金镜。现代的太阳灶就是从这一道理发展而来的。过去古人出门,身边都带着燧。因为那时的燧为尖顶杯,体积很小,都佩带腰间以备用。但以阳燧取火,有个不足之处,就是天阴或夜晚就不能取到火。故古人往往是"左佩金燧,内佩木燧"。这样,有太阳就以金燧取火,没有太阳则以木燧取火。

  以石敲火:到了魏晋六朝,已经有以石敲火了。敲石所发的火,叫"石火"。潘岳诗:"烦如敲石火"。刘勰在《新论·惜时》中,曾形容人的短促一生,犹如"石火"。到唐时,敲石取火者更多。柳宗元诗:"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白居易诗:"深炉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铁片与石相撞,下面在放着"火绒",当火星落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取灯"接引,即取得火。火绒,是艾或纸,加以硝水制成,揉之使软,极易起火。"取灯",北方叫"发烛",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状,长五六寸,涂硫磺于首,遇火即燃,用以发火。在南方,发烛则用松木或杉木制成。高士奇《天禄识余》中记载:"杭人刻松木为小片,其薄似纸,溶硫磺涂木片头,作为接火之用。"宋时,民间劈小杉条,并染上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迅即得火,人呼之为"引光奴"。后来一些以此为业者,则呼之为"火寸"。以石敲火之法盛生后,必须有引燃物配合,所以"发烛"、"火寸"等助燃物的行业就逐步发展起来。

  光绪初年,火柴还未盛行。当时取火技术又进了一步,用一种叫"火镰"的工具。这种火镰,缝皮为包,安铁为刃内装火石一片,火绒一团,如果要用火,取火绒豆许,放在石上,再用铁刃撞击,能发出火星,顷刻间就得火,是当时吸旱烟者不可离身之物。后来有了火柴,火镜、火石、火绒等物就逐渐衰落了,最后消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0354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随机推荐

  • 完美玛丽艳的美白精华露用过的人说下效果如何…谢谢

    使用完美玛丽艳的美白精华露的人对其效果的反馈是正面的。有人认为使用后皮肤变得更加明亮透亮,斑点有所减轻,同时肌肤补水和滋润的效果也很好,皮肤变得更加柔软细嫩。另外,这款产品的质地轻盈易吸收,味道好闻,使用时感觉很愉悦。在价格方面,相比其他品

    2024-04-15
    26100
  • 艾嘉曼身体套盒怎么样

    使用效果还不错。艾嘉曼身体套盒产品采用传统上等的中药为主要原料,经过高科离子提纯技术,使有效成份分子量达到毛孔的万分之一的细度,在皮肤表面瞬间吸收,使皮肤更加的细腻,使用效果还不错。艾嘉曼除了身体套盒还有,百草赋活精华水、精华霜、秘润养护乳

    2024-04-15
    26600
  • 妮维雅是皂类洗面奶嘛?

    清洁皮肤怎么能离开了洗面奶呢!当然了,女性在选择洗面奶的时候也会考虑很多的问题,那么全球洗面奶排行榜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玉兰油小白瓶玉兰油小白瓶烟酰胺的含量比pro-x方程式小白瓶高,用了都有提亮效果,而且用来有一定的淡化新痘印

    2024-04-15
    15200
  • 娇玛仕十全十美小套盒都有哪些

    洗面奶、精华液、眼霜、粉润乳霜。根据查询娇玛仕(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得知,公司旗下生产的娇玛仕十全十美小套盒中包含的产品有但不限于:洗面奶、精华液、眼霜、粉润乳霜。娇玛仕(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

    2024-04-15
    16400
  • 最好用的平价美白精华 美白淡斑精华推荐

    在改善皮肤色调上,美白精华是不能缺席的。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使用美白精华,而且这多年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我整理出了五款价格亲民,效果很好的美白精华淡斑产品,款款都是实力派,效果不比大牌差!1、自然堂凝时小紫瓶精华液参考价格:115元这款精华

    2024-04-15
    8700
  • 怎么分辩爱美肌套盒的真假?

    辨别它的真假,方法如下:洁面乳:1有淡淡的清香,挤在手上应该是水融,没有油腻感的。2用火烧,把洗面奶放入勺内,用火烧,如果溅油,就不是好的洗面奶,如果越烧越像牛奶一样,说明是好的洗面奶。3拿PH试纸来试试就知道了,直接把它挤到试纸上

    2024-04-15
    20000
  • 为什么用玖恩草本紧致套盒的能量源滴肚脐就能减体重。

    其实、减肥效果最好、最快、最根本、最健康、最安全、最环保、最彻底、最无伤害、最无任何副作用的办法就是合理控制饮食:1、控制热量与脂肪。要始终小心食物的热量,在膳食中应减少些肥肉,增加点鱼和家禽。 2、饮食要清淡。要少吃盐,咸的东西吃得越多,

    2024-04-15
    87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