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制定配色公式之前,需要根据颜色图案或某一物体的颜色进行分析。首先要了解颜色的范围,即主色,即次色,颜色与颜色的关系,以及每种颜色的比例。
然后,根据经验,初步制定了配色公式。小样调试后,先加主色,再加强色作为辅助色。缓慢而间歇地添加和搅拌颜色。应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取样、擦拭、喷涂或粘贴在干净的样品上,待颜色稳定后与原样品同色。
人工调色的三原色调色理论:
原色:即红、黄、蓝。
所看到的颜色是由于物体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后对人眼产生的感觉。
间色:两种基本色以不同的比例相混而成的一种颜色称为间色。
复色:两间色与其它色相混调或三原色之间不等量混调而成的颜色,称为复色。
互补色:在实际调色中,互补色不可共用。
扩展资料
颜料调色表
1、熟 褐 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2、粉玫瑰红 = 纯白色 + 玫瑰红
3、朱 红 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4、暗 红 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5、紫 红 色 = 纯紫色 + 玫瑰红
6、褚 石 红 = 玫瑰红 + 柠檬黄 + 纯黑色
7、粉 蓝 色 = 纯白色 + 天蓝色
8、蓝 绿 色 = 草绿色 + 天蓝色
9、灰 蓝 色 = 天蓝色 + 纯黑色
10、浅 灰 蓝 = 天蓝色 + 纯黑色 + 纯紫色
11、粉 绿 色 = 纯白色 + 草绿色
12、黄 绿 色 = 柠檬黄 + 草绿色
13、墨 绿 色 = 草绿色 + 纯黑色
14、粉 紫 色 = 纯白色 + 纯紫色
15、啡 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16、粉柠檬黄 = 柠檬黄 + 纯白色
17、藤 黄 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18、桔 黄 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19、土 黄 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生产上的话,那就要以不露底为宜,色浓度比例高了的话液体会变的粘稠,而且成本会变高
不同的颜色就有不同的比例,而且还要看你用的是什么色粉,不同厂生产的色粉在不同的树脂里的展色性也不一样
我在皮革厂里工作,用的也是色片加树脂里,180份的树脂里,2651白色16份不露底,5661红色13份不露底,6603**16份不露底,8632蓝色9份不露底,703A黑色14份不露底,黑色的遮盖性是最好的
白色、红、黄、蓝、黑等,其比率具体的看什么颜色,具体颜色,比率再具体决定!
1、色光三原色(加色法)
(红)+(绿)=(黄)
(蓝)+(绿)=(青)
(红)+(蓝)=(品红)
(绿)+(蓝)+(红)=(白)
2、印刷/颜料三原色(减色法)
(青)+(品红)=(蓝)
(品红)+(黄)=(红)
(黄)+(青)=(绿)
(青)+(品红)+(黄)=(黑)
扩展资料:
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三原色,就可以混合出其他所有颜色。而三原色的具体定义,在不同领域有不同规定。
1、光谱中,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
2、在色料中,减色法原理中的三原色颜料分别是青(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
3、在美术中,传统美术色彩三原色:红,黄,蓝。红、黄、蓝为人们加入了感觉实际,是实际上的三原色。
参考资料:
透明蓝80% 透明红20% 少量透明光亮。慢慢调太紫就一滴滴加透明蓝就可以了。
紫罗兰色标大 看你想要什么效果,蓝色多点偏蓝,红色多偏紫。如果效果不满意,可以添加点计的光泽白。
透明色基本色是透明绿 透明蓝 透明红 透明黄 还有少用的透明黑。在这几种基础上可以调出不同的颜色。暖热用金色打底,冷色用银色打底。
我明天调色看看。到时候上图
可以用以下方法:
1、一般先试小样,初步求得应配色水性色浆的数量,然后根据小样试配结果再配制大样。先在小容器中将复色和间色分别调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着色力小的颜色),再将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直到出现满意的颜色为止。“由浅入深”,尤其是加入着色力强的水性色浆时,切忌过量。
3、由于色浆常带有各种不同的色光,如果配正绿时,一般采用带绿色光的黄与带**光的蓝;配紫红时,应采用带红色光的蓝与带蓝光的红;配橙色时,应采用带**光的红与带红色光的黄。
4、底色与原色叠加后产生的一种颜色,称之为“透色”。如**底漆可使红色更鲜艳,灰色底漆使红色更红,正蓝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蓝色底漆使白色更洁净清白。奶油色、粉红色、象牙色、天蓝色,应采用白色做底等。
电脑配色软件获得色浆调色配方的步骤如下:
1、标准色样的测量,标准的色浆色样是配方预测的目标,也是评价配色结果的参照。标准色样的测量,必须在与定标着色基础数据库建立时,所用的测色系统相同的系统上进行,而且该仪器必须经过精密和准确的波长校正和光度定标,由此获得标准色样的光谱反射比数据及其有关的色度参数和K/S值。
2、初始配方的预测计算,由用户设定的配方预测色度环境参数和作为配色目标的标准色样数据,按照软件采用的配色光学模型和算法,计算出满足要求的一个或若干个初始调色配方,同时给出相应的评价参数,如色差、同色异谱指数、配方成本等,供用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用。
3、初始配方的小样试配,根据具体需要并考虑色料的成本、相容性、匀染性、各种色牢度及同色异谱程度等因素,在计算机各处的若干个初始配方中选择一个合理的配方作为小样试配的处方,试配小样的基质材料和涂装工艺应于大生产相同,以验证该配方能否实际达到与标准色样的真正匹配。
4、配方修正,如果小样试配的结果表明配方与标样的色差没有达到既设的色差容限,则该配方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配方修正。方法是将小样试配得到的试验色样在同一台分光测色仪上进行光谱测量,然后运用配色软件相应的配方修正。
5、在给计算机指明需要修正的配方的试配涂料及其浓度后,配色系统就按软件设定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配方修正计算。一般而言,初始配方在小样试配后再经过一次修正就能得到实用的色浆的配方,但在某些情形下也有不需修正或需要进行两次或更多次修正的配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