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临床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成分输血已普遍用于临床,成分输血比例的高低已作为衡量临床医疗水平的标志之一。国家卫生部将成分输血比例列为评审等级医院的指标之一,三甲医院要求达到70%以上。
一、成分输血的种类: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机采浓缩血小板、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现以逐渐被取消)、手工分普通血浆、机采新鲜冰冻血浆。
二、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是通过科学方法把血液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针对患者病情需要而有选择性地输注,与输全血相比成分输血具备以下优点。
1、纯度高、疗效好
血液中的有关成分通过提纯得到高浓度、高效价的成分血使其比全血疗效更高。如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浓缩血小板含量可达5.5×1011/(400~500)mL,输入机器单采血小板可在短时间满足治疗要求并避免了输入全血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另外,成分血比全血中含钾、乳酸氨和枸橼酸盐都低,更适合心功能障碍的患者。
2 、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
当病毒污染血液时,病毒是不均匀分布在各种血液成分中,有的成分如白细胞和血浆中病毒分布较多,危险性相对其他有效成分就大。而有的成分如红细胞中病毒分布相对较少,因此危险性也就相对较小。当患者只需某种血液成分时,特别是只需某种病毒危险性相对较小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时,就应该只给患者输注这种成分,如输全血则会增加患者感染病毒的危险,而这完全可以通过成分输血来避免。实际上,临床大部分输血患者都仅需输红细胞。另外,通过成分输血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为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创造了条件。对于全血,由于其由各种血细胞和血浆蛋白质组成,目前不可能建立一种适合所有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技术处理全血,但当将全血分离制备成不同血液成分时,就有可能针对各种不同的血液成分研究建立适合该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方法,从而既灭活其中可能存在的病毒,又保持该血液成分的活力和功能,保证了制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3、不良反应少,输入相对安全
成分血制品有效成分浓度高,含免疫原少,可减少抗体形成和同种免疫反应,输用这种血可以减少多种血型抗原对受血者机体的刺激,减少输血同种免疫的机会。对一些输全血有反应而又必需某种血液成分的患者可输用成分血,这样既能纠正输血反应又能有效治疗。如对血浆过敏的患者可输用洗涤红细胞,对白细胞有反应的患者可输入少白细胞制剂。
4、稳定性好,便于运输和保存
如去除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可保存 10 年。
5、一血多用,节约用血
提高了血液的利用价值,如全血可分离制备成冰冻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分别应用效益高。如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采供者循环血量3000~5000mL可供血小板(3~4.2)×1011/200mL甚至更多,其余血液成分回输入供者,避免了浪费。
6、有效成分活性高
成分血是在采血后6h之内制备成,此时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活性还未丧失,各种有效成分在未丧失活性前分离并保存于适当条件下使存活率高,如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PC2)在(22±2)℃(轻震荡)条件下用专用袋制备可保存5d。
7、降低费用
成分血实用、经济,减轻了社会和个人经济负担。
三、成份输血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更多回答请见
http://wwwlabchinacomcn/special/2009-06-10-14-06-40/667-2009-07-14-12-06-15html
红细胞悬液。
贫血需要输红细胞。贫血是单位体积血液内红细胞减少,血浆不一定缺乏,输红细胞可以纠正贫血;输血提倡输成分血。根据输血规范,重度贫血病人可以输血治疗;输血提倡输成分血,缺什么补什么。如贫血输红细胞纠正贫血;血小板减少输血小板治疗。输红细胞可以提升红细胞数量,使单位体积红细胞数量增加,贫血得以纠正。输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非必要不输血。成分输血可以减少因为输血产生的不良反应等。输血要到正规医院,检查血型,严格交叉配血,条件允许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首先,献成分血一般都是献血小板,按照规定血小板高于150才能捐献;
其次,血站要你去医院查血常规,说明你血小板很低,不但低于捐献标准,而且比参考值范围也低很多,一般情况下血小板低于50才需要就医,血站也是为了你的健康,才建议你去医院的。查血常规就是复查一下,看血常规是否异常,如果有必要,医院会要求骨髓穿刺;
第三,血小板低的原因很多,你没有去医院检查,无法判断是什么病,去大医院血液科查一下,既然你献过几次成分血,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因为血小板波动比较大,我有时高于330,有时又不足200,可见波动幅度之大。
最重要的一点是:女性每个月都有月经,在月经期间会流失很多血液,而且现在你是在青春期晚期,血液循环比较畅通,身体需要补充很多能量~~~~
好处:偶尔献血可以促进身体晚期生长,而且利于血液循环,增强精神状态,保护皮肤~~
坏处:1过于频繁会影响身体的生长
2频繁献血影响第二性器官的发育~~~~~~
3频繁献血太频繁会对你的月经周期造成紊乱~~~~~~
4频繁献血会影响你的皮肤亮度及面色
5频繁献血可引起精神疲劳
一般成分献血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最好是50左右一次比较好
所以你要控制好献血时间对你身体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注意:献血一定要避免在月经前后~~~
而且献血后要多补充含铁的食物(这个我没记那么多你到网上去看看含铁的食物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学的部分医学知识总结的,希望大家补充~~~
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遗传物质。
一升血浆含有900-910克水、65-85克蛋白质和20克低分子量物质。低分子物质中含有许多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白细胞平均寿命9-13天,血小板平均寿命8-9天。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有40毫升的血细胞死于衰老。
主要成分是血浆、血细胞和遗传物质。它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组织层次。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如无机盐、氧气、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它具有营养组织、调节活性和防御有害物质的功能。血液储存着人类的健康信息,许多疾病都需要血液检测。包括遗传病。
扩展资料
血液流经身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所以它是器官和组织的一面镜子。血液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生理系统,可以引起血液系统的多种疾病。因此,在各种疾病下采集一定量的静脉血进行血液检查是非常方便的。检测静脉血的某些成分不仅有益,而且是必要的,这反映了身体某些方面的问题。
在血常规检查中,可能有两个建议。一是尽可能采集静脉血。这样的常规结果可能更符合身体状况。另外,尽量每次都能在同一时间采摘,比如今天早上,下次是早上。由于某些结果有时是阶段性的,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比例和激素水平也会不同。
-血液
人民网-为什么一定要做血液的检查?
一、其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遗传物质即染色体和基因,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
二、血有铁的味道原因具体如下:
1、血浆蛋白含有结合珠蛋白和铁转运蛋白:
(1)结合珠蛋白
每天降解的Hb约有10%释入血循环中,成为红细胞外游离的Hb,Hb与Hp结合成Hb-Hp复合物后分子量可达155000,不能透过肾小球,从而防止游离血红蛋白从肾脏丢失,避免Hb所含铁的丢失。保证铁再用于合成代谢。
(2)铁转运蛋白
铁转运蛋白的生理功能是将铁运送到需要铁的组织与细胞。每天血红蛋白分解代谢,释出25mg左右的铁。游离铁有毒性,它与Tf结合后不仅毒性降低而且还将铁运送到需铁部位。
2、铁是许多含铁蛋白质生物活性的发挥所必不可少的,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等。因此,任何生长、增殖细胞的膜上都有铁转运蛋白的受体。携带Fe³+的Tf与受体结合后经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供细胞内合成利用。
综上所述:血液中含有一定相对含量的铁元素,所以血液相对程度上具有一定铁的味道。
扩展资料:
血液成分详细解析:
1、血浆
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其中血清为浅**半透明液体,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无一定的形态,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L血浆中含有900~910g水即90%~91%。65~85g蛋白质即65%~85%和20g低分子物质即2%。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代谢产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
2、血细胞
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血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颗粒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淋巴细胞的生存期长短不等,从几个小时直到几年。
血细胞及血小板的产生来自造血器官,红血细胞、有粒白血细胞及血小板由红骨髓产生,无粒白血细胞则由淋巴结和脾脏产生。
-血液
-血浆蛋白
单份是一个治疗量,含25X10E11个血小板和200毫升左右的血浆,双份是两个治疗量。和全血不同,不能代表多少全血。目前全国表彰按照机采血小板一次计全血4次(200毫升算一次),最近卫生部准备修改,正在征询意见,计划单份算全血一次(200毫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