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滤 (2)Mg(NO 3 ) 2 + K 2 CO 3 ==MgCO 3 ↓+2KNO 3 (3) 滤液中含有较多的KNO 3 (或重复利用滤液中的KNO 3 ,节约原料,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4)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KNO 3 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
分析:(1)过滤是分离固液混合物的常用的操作方法,该操作后可得到滤液和固体滤渣; (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硝土中的硝酸镁、硝酸钙可与草木炭的主要成分碳酸钾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沉淀及硝酸钾; (3)冷却至室温过程中,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时,仍有部分硝酸钾溶解在滤液中;可再次参与制取硝酸钾,进行硝酸钾的提取; (4)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不同,利用这个差异解释生产流程中用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而用冷却结晶得到KNO 3 晶体的原因. (1)根据操作a完成后得到滤液和固体物质滤渣,可判断操作a为过滤操作; (2)硝土中的硝酸镁与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和硝酸钾,化学方程式为Mg(NO 3 ) 2 +K 2 CO 3 ═MgCO 3 ↓+2KNO 3 ; (3)降温结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因此,滤液中还较有较多的硝酸钾,通过再次操作可继续获得硝酸钾晶体; (4)根据溶解度曲线图,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在获得氯化钠晶体时应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变化较大,采取降温结晶获得硝酸钾晶体更为方便; 故答案为: (1)过滤 (2)Mg(NO 3 ) 2 +K 2 CO 3 ═MgCO 3 ↓+2KNO 3 (3)滤液中含有较多的KNO 3 (或重复利用滤液中的KNO 3 ,节约原料,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4)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KNO 3 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
1、腐蚀剂:
腐蚀剂一般用为酸性物质,经常使用的有氢氟酸、稀盐酸、硝酸或其他类型的酸性物质、氟化物等,主要作用是清洗不锈钢表面的污渍与氧化膜。
2、氧化剂:
氧化剂是钝化膏的主要成分,经常使用的有浓盐酸、浓硝酸、双氧水、铬酸钾、重铬酸钾等物质。
3、填料:
填料的作用是赋予酸洗钝化膏一定的硬度和粘稠度,使其可以做成膏状,经常使用是镁的化合物,有硝酸镁、氟化镁、硫酸镁等物质,也可以选用硫酸钡作为成型剂。如:硝酸镁作为填料时,可以提高酸洗钝化膏的粘附力与渗透能力。
4、增稠剂:
增稠剂的作用是提高酸洗钝化膏的粘度,经常作为增稠剂的物质有硬脂酸盐,如硬脂酸镁,也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增稠剂。
5、抑制剂:
为了防止酸洗过度之后造成的金属表面腐蚀,经常加入一些缓蚀剂。缓蚀剂分为有机缓蚀剂和无机缓蚀剂两种。经常使用的无机缓蚀剂有钼酸盐、硅酸盐、磷酸盐、多聚磷酸盐;有机缓蚀剂有苯并三氮唑、乌洛托品及其他胺类的物质。
6、抑制剂:
不锈钢酸洗钝化膏中一般加入适量的水作为粘度调节剂,以改变膏体的粘稠度与硬度。
扩展资料
相似产品:
1、不锈钢酸洗钝化液
以环保无机酸氧化剂为主剂、添加羟基酸化合物、高效缓蚀剂和抑雾剂等复配而成。广泛适用于成形、组装、焊接等过程中产生的铁锈、焊斑、油污、黑色和**氧化皮的清除并同时对不锈钢工件进行全面钝化,大大提高不锈钢工件的抗腐蚀性能。
2、不锈钢酸洗膏
可称作不锈钢酸洗剂,为无色透明膏状物,对不锈钢有很好的清洗钝化效果。主要用于清洗不锈钢表面在扎制、制造过程中的氧化皮、焊接后产生的焊斑,清洗后表面呈银灰色(不锈钢本色),同时钝化表面,提高了不锈钢抗腐蚀能力。钝化合二为一,同时添加了高效缓蚀剂、抑雾剂,防止金属出现过腐蚀和氢脆现象、抑制酸雾的产生。
-不锈钢酸洗钝化膏
-不锈钢酸洗钝化液
-不锈钢酸洗膏
国内外使用的融雪剂一般有两大类,
一类是以醋酸钾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该类融雪剂融雪效果好,没有什么腐蚀损害,但它的价格太高,一般用于机场等重要场所。
另一类则是以“氯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融雪剂,如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钾等,通称作‘化冰盐’。其优点是价格便宜,仅相当于有机类融雪剂的1/10,但它对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腐蚀是很严重的。我们常见的融雪剂就属于这类,用的最多的是氯化钠(即食盐)。
“氯盐类”融雪剂虽然便于融雪、除雪,价格也便宜。但这样融化后的雪或冰变成液体,就流入下水设施、农田等,但其危害极大。 所以排除氯盐类 就选D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