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参党参各10克 川杜仲10克 金银花10
克秦艽6克 防风6克 当归6克
川红花6克 茯苓茯神各10克 炒白术6克
紫石英10克 茺蔚子10克 淮山药10克
泽泻10克 功劳叶10克 青皮陈皮各6克
(真)珍珠母24克 丹皮丹参各6克
5付
参三七粉每天三次,每次2克
益气健脾 活血化瘀 祛风除湿 潜阳安神
估计治疗属于慢性风湿一类疾病,体质较弱,肠胃功能也差,有高血压或失眠等神经衰弱情况。
主要以益气健脾为主,其他作用为辅
哇!我应该怎么说你呢?你这个问题是问得有水平呢,还是没有水平呢?
你的问题问得很朦胧,都不知道从哪里来回答你。
中药,首先从大的品种来分。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啊什么的很多都可以作为中药。像,板蓝根,黄连,这些就是属于植物的根嘛。叶子的也很多。
还有石头类,也有很多品种是可以作为中药的,有动物类,动物的皮,像刺猬皮,那个水里的蚂蟥也是中药,药名水蛭。动物的根,壮阳的中药。什么,狗鞭啊,鹿鞭,牛鞭~~等等 很多。
生活常见的,橙子皮,竹茹,苦瓜晒干了,切片也作为中药。
哎,真不知道怎么来跟你说这个东西。
现在药材市场的分类一般按产地,类别分。
比如卖子子货的,那个(zhi zhi )是发音,意思是小颗粒货的。那种卖的都是些小颗粒药物,车钱仁,决明子,蔓荆子
卖石头货的,什么朱砂啊,牛黄啊,阳起石啊,也很多,好多我都不知道名字的。
卖细货的,就是人参啊,西洋参啊,天麻,鹿茸啊,虫草啊,川贝,贝母啊,
接下来,就是人们吃中药了。
你得了什么病,医生就对症下药,感冒了,就开对感冒有用的药。
我查了一下中药的课本,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大黄含有蒽类衍生物、苷类化合物、鞣质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等。
1
蒽类衍生物分为:⑴
游离蒽醌衍生物,如芦荟大黄素(aloe
emodin)、土大黄素(chrysaron)、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emodin)、异大黄素(isoernodin)、虫漆酸D(laccaic
acid
D)、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酸(rhein);⑵
结合蒽醌化合物,有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酚的单和双葡萄糖甙;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单糖甙;蒽酚和蒽酮化合物:大黄二蒽酮(rheidin)、掌叶二蒽酮(palmidin)以及与糖结合的甙如番泻甙(sennoside)A、B、C、D、E、F等。
2
苷类化合物:土大黄甙(rhaponticin)、3,5,4’-三羟基芪烯一4’-O-β-D-(6’-O-没食子酰)葡萄糖甙(3,5,4’-trihydroxy-stilbene-4’-O-β-D-(6’-O-gallayl)-glucoside)、3,5,4’-三羟基茋烯-4’-O-β-D-吡喃葡萄糖甙(3,5,4’-trihydroxy
stilbene-4’-O-β-D-glucopyranoside)。
3
萘衍生物:torachrysone-8-O-β-D-glucopy
ranoside,torachrysone-8-(6′-oxaly)-glucoside及决明松(torachryson)。
4
鞣质类:没食子酰葡萄糖、d-儿茶素、没食子酸、大黄四聚素(tetrann)等。大黄四聚苯经水解,得没食子酸、肉桂酸及大黄明(rheosmin)。此外合有树脂。
尚含有有机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乳酸、桂皮酸、异丁烯二酸、柠檬酸、延胡紊酸等。
大黄中还含有挥发油、脂肪酸及植物甾醇等。
中药方包含那么多成分是因为一般方剂中都会包含君、臣、佐、使。
所谓“君臣佐使”是中医将多味中药配合应用时对中药相互关系的一种形象的表达。其中君药就是对治疗疾病起关键作用的一味或者两味药,很少有三味以上的,因为治疗疾病的方向要明确,有主有从,从要服从于主,所以君药用量必然是大的,但不一定是最大,这个关系到药物本身质地的轻重;
臣药就是辅助君药的,是君药主要的助手;
佐药一方面是辅佐君臣药所不能及的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佐制,减弱君药的毒性来使其达到更好的治病效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反佐, 内径有云,“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反佐就是‘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譬如说痢疾,正常治疗应当让其先止住,但是反佐就是用药使其继续下,然后通过继续下来使其排出毒素,治愈疾病;
使药主要就是起到调和的作用。
所以一剂中药包含那么多药材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么古人又是怎么发现需要这些成分的呢?
《淮南子·修务训》中说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当然“神农尝百草”这只是神话传说,但是不可否认,中药的药性如何,能治疗什么病,都是古人们尝出来的。
中医所谓的“药食同源”是指药物和食物都是来自于自然之物,凡是尝起来气味甘平的就是食物,气味较为偏执的就是药物,这就是中药的“四气五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