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成分:
无形成分:水、
血浆蛋白
溶质(包括无机盐、血糖、氨基酸等)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x0d\\x0d\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也包含了许多止血必需的血凝块形成的化学物质。血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另外45%。\x0d\\x0d\有两种血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红细胞占大部分,看起来像凹下的圆环,不能到处穿梭,它没有细胞核。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特殊的含铁的蛋白质称为血红蛋白,使红细胞看起来是红色的,它能携带吸收肺内的氧至全身,集中全身的二氧化碳到肺。虽然血液含有很多非红细胞成分,但红细胞数目太大了,以至于血液本身也呈现红色。\x0d\\x0d\白细胞是圆形的,它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得多,能产生一种称为抗体的蛋白质,帮助机体抵抗细菌、病毒、外来物质引起的感染。\x0d\\x0d\血小板其实不是细胞,只是细胞的碎片,它没有细胞核。当我们外伤后,血小板就聚集起来,粘附在伤口周围,产生启动凝血机制的化学物质,血液就止住了。
一、血浆
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其中血清为浅**半透明液体,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无一定的形态,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L血浆中含有900~910g水(90%~91%)。65~85g蛋白质(65%~85%)和20g低分子物质(2%)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代谢产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
二、血细胞
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血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颗粒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淋巴细胞的生存期长短不等,从几个小时直到几年。
血细胞及血小板的产生来自造血器官,红血细胞、有粒白血细胞及血小板由红骨髓产生,无粒白血细胞则由淋巴结和脾脏产生。
血细胞分为三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扩展资料:
常见的血液病:
血液病临床分为三大类型: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和血栓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骼纤维化、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以往由于缺乏特效疗法,许多疾病被人们称为“不治之症”。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中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血液病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许多疾病得以治愈,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显示出中医治疗本病的巨大优势。
-血液
-血液病
问题一:问答 血液内含有哪几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也包含了许多止血必需的血凝块形成的化学物质血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另外45%
有两种血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红细胞占大部分,看起来像凹下的圆环,不能到处穿梭,它没有细胞核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特殊的含铁的蛋白质称为血红蛋白,使红细胞看起来是红色的,它能携带吸收肺内的氧至全身,集中全身的二氧化碳到肺虽然血液含有很多非红细胞成分,但红细胞数目太大了,以至于血液本身也呈现红色
白细胞是圆形的,它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得多,能产生一种称为抗体的蛋白质,帮助机体抵抗细菌、病毒、外来物质引起的感染
血小板其实不是细胞,只是细胞的碎片,它没有细胞核当我们外伤后,血小板就聚集起来,粘附在伤口周围,产生启动凝血机制的化学物质,血液就止住了
问题二:血液里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体重60公斤,则血液量约4200~4800毫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导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血量的20%时,则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的血液达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也包含了许多止血必需的血凝块形成的化学物质。血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另外45%。
血液分静脉血和动脉血。动脉血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动脉血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静脉血血液中含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呈暗红色。注意并不是静脉中流的血是静脉血,动脉血中流的是动脉血,因为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血液由细胞部分和非细胞部分组成。细胞部分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非细胞部分是血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氨基酸、糖类、脂类、维生素、无机盐等。在显微镜下,血液中的血细胞不像肉眼看见的那么密集,淡**的血浆因而成了我们视觉的底色。
血液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占成年人体重的8%左右,相当于每千克体重中有70—80毫升的血液,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体内约有4500毫升的血液。
血液的颜色可以直接影响到肤色,而且血液成份发生了变化,也会从人体表面反映出来。贫血的人脸色苍白,这是由于贫血者红细胞数量减少;喝过酒或刚运动完的人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皮肤血流增加,所以肤色发红;黄疸性肝炎患者(因为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改造能力降低,使血中胆红素增高产生黄疸病人的皮肤、巩膜发黄。)病人的皮肤、巩膜则发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