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排除法: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如下:N2,O2,CO2,水蒸气和稀有气体。方法一:(1)先通过烧碱(NaOH)溶液,由于烧碱是强碱,它将完全吸收空气中的酸性气体。CO2就是一种酸性气体,所以会和烧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反应为:CO2+2NaOH===Na2CO3+H2O所以先排除C选项。
(2)这时,气体中的主要成分变为N2,O2,水蒸气和稀有气体。将剩余气体再通入浓硫酸,浓的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大量吸收水或水蒸气,直到变为稀硫酸为止。但题目已给出条件“假定反应完全”。那么就认为水蒸气完全被吸收。据此,再排除D选项
(3)此时,剩余的气体成分主要为N2,O2和稀有气体。在加热时,铜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CuO)。灼热的铜网会使氧气完全消耗。反应为:2Cu+O2===2CuO所以排除A。故此题选B。
方法二:
(1)N2是中性气体,不会与酸或碱反应。且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灼热的铜反应。所以没有N2的选项D排除。
(2)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更为不活泼。稀有气体的化合物在物质世界里非常的少。不会和上述三种物质反应。所以没有稀有气体的选项A,C排除。既有N2又有稀有气体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故此题选B。
(1)2Cu+O 2 2CuO CH 3 CH 2 OH+CuO CH 3 CHO+Cu+H 2 O 放热 (2)加热 冷却 (3)乙醛、乙醇、水 氮气 (4)乙酸 c 蒸馏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是因为2Cu+O 2 2CuO;CH 3 CH 2 OH+CuO CH 3 CHO+Cu+H 2 O,熄灭酒精灯后,反应仍能进行,说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2)甲水浴的作用是加热乙醇,便于乙醇的挥发;乙水浴的作用是冷却,便于乙醛的收集。 (3)经过反应后并冷却,a中收集到的物质有易挥发的乙醇,反应生成的乙醛和水以及乙醛进一步氧化得到的乙酸。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为氮气。 (4)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a中收集到的液体呈酸性,这是由于CH 3 CHO进一步氧化生成了CH 3 COOH,可以用NaHCO 3 除去,然后经过蒸馏即可得到乙醛。
(1)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过程:金属铜被氧气氧化为氧化铜,2Cu+O2
| ||
| ||
故答案为:2Cu+O2
| ||
| ||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是热水浴,作用是乙醇平稳气化成乙醇蒸气,乙是冷水浴,目的是将乙醛冷却下来;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的物质:乙醇、乙醛和水的沸点高低不同,在试管a中能收集这些不同的物质,空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氧气参加反应后剩余的主要是氮气,
故答案为:冷却;氮气;
(3)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乙酸,四个选择答案中,只有碳酸氢钠可以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实现两种互溶物质的分离用蒸馏法,
故答案为:乙酸;c;蒸馏;
(4)乙醛与银氨溶液发生有机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
水浴加热 |
故答案为:CH3CHO+2Ag(NH3)2OH
水浴加热 |
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吸收气体中的水分
通过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可能是有二氧化碳和氯化氢,也可能只含有氯化氢
点燃气体有和二氧化碳则必定有甲烷,氯化氢不燃烧
可能的组合有
CO2 HCL CH4
或CO HCL HCL
除杂质:
(1)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常,直接将气体通入浓硫酸然后收集排出的气体就行了。)
(2)楼上的对了,用加热的铜网吸收。(加热的铜网会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过程还是通过,收集。)
(3)NaOH溶液或者碱石灰-就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过程和第一个一样,原理是一氧化碳不会反应而二氧化碳可以反应生成碳酸钠)
(4)不是铜网,应用加热的CuO粉除去(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很基础的反应。)
(5)NaOH溶液,碱石灰(同(3),氧气不会和它们反应,氯化氢和它们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6)饱和NaHCO3(反应过程还是通入,收集。二氧化碳在饱和的碳酸氢钠中溶解度很小,氯化氢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和水。)
气体除杂需要通入溶液一般用的装置是一个带塞子的广口瓶,里面有一长一短两根导管,长导管要伸如液面下,气体要长进短出。应该知道这装置吧,叫洗气瓶。也称为万能瓶,很多作用的。
洗气瓶的
Oo雨缤纷oO 每次都慢你一步,我服了。
(1)2Cu+O 2 2CuO; CH 3 CH 2 OH+CuO CH 3 CHO+Cu+H 2 O;放热;(2)加热;冷却;(3)乙醛、乙醇、水;氮气。 |
试题分析:(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 2 2CuO; CH 3 CH 2 OH+CuO CH 3 CHO+Cu+H 2 O;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2)甲和乙两个水浴的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加热,使乙醇气化;乙的作用是冷却,使乙醛液化;(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得到的物质中含有反应产生的乙醛、水挥发出的未反应的乙醇;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含有未反应的氮气和过量没有反应完全的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 |
(1)铜丝变黑是因为发生反应:2Cu+O2
| ||
放热 |
△ |
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时一个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2Cu+O2
| ||
放热 |
△ |
(2)根据反应流程可知:在甲处用热水浴加热使乙醇挥发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有利于下一步反应;乙处作用为冷水浴,降低温度,使生成的乙醛冷凝成为液体,沉在试管的底部,
故答案为:加热;冷却;
(3)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的物质:乙醇、乙醛和水的沸点高低不同,在试管a中能收集这些不同的物质,空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氧气参加反应后剩余的主要是氮气,
故答案为:乙醛、乙醇、水;氮气;
(4)乙醛能被进一步氧化成乙酸,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显红色,所以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含有乙酸;四个选择中,只有“c.碳酸氢钠”可以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正确;将两种互溶物质分离,通常采用蒸馏法,
故答案为:乙酸;c;蒸馏.
该实验原理是:根据黄铜矿受热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硫的量的测定(二氧化硫可以用碘水来标定),结合元素守恒可以确定黄铜矿的量,进而计算其纯度.
(1)因为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所以用电子天平;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即增大固体的表面积,目的是使原料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电子天平;使原料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2)装置a中的浓硫酸可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同时根据冒出的气泡的速率来控制气体的通入量;灼热的铜网可以除去多余的氧气;故答案为:bd;e;
(3)黄铜矿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硫等一系列产物,分解完毕后仍然通入空气,可以将产生的二氧化硫全部排出去,使结果精确,
故答案为:使反应生成的SO2全部进入d装置中,使结果精确;
(4)根据滴定管的示数是上方小,下方大,可以读出滴定管示数是2000mL,当达到滴定终点时,二氧化硫已经被碘单质消耗完毕,再滴入一滴碘单质,遇到淀粉会变蓝,根据反应实质,得到:2I2~2SO2~CuFeS2,消耗掉005mol/L标准碘溶液2000mL时,即消耗的碘单质的量为:005mol/L×002L=00010mol,所以黄铜矿的质量是:05×00010mol×184g/mol×10=092g,所以其纯度是:
092g |
1150g |
(5)用如图3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饱和的亚硫酸氢钠不会和二氧化硫发生反应,所以根据液面上升的高度可以确定生成的量,进而根据元素守恒来确定黄铜矿的纯度,故答案为:②;
(6)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可以生成BaCO3沉淀,此外BaSO3被氧化成BaSO4均可以导致所以的沉淀的量比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的量多,
故答案为: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BaSO3被氧化成BaSO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