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标准
在评测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些音乐方面的术语。“音质”这个名词,一般笼统的解释是声音的品质。但是,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⑴声音的音高,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⑵声音的音调,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⑶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评判某音频产品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放映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还有一些术语:
一、音质:音质是评价音响器材最基本、最广泛的评价术语。
二、音色:声音会像光线一样有颜色的,音色愈暖声愈软,音色愈冷声越硬。音色可以用"美""高贵"等字眼来形容。
三、音场感:这项包括音场的形状、前后位置,高度、宽度、深度等项。
四、层次感:这是音场中由前往后一排排乐器的发声清晰程度,以及乐器与乐器之间的间隔清楚程度。
五、定位感:简单讲就是人声或乐器声发生点清楚、确定位准确。通常说的声音发飘即是指定位感不好。
六、透明感:最好的透明感、声音是不会刺耳的是最耐听的,每对人耳对于耐听与不耐听的感受程度都不尽相同的。因此对于透明感的好坏也就有不同的标准。
七、结像力与形体感:顾名思义,强像力就是将虚无飘渺的音像凝结成实体的能力。换句话讲,也就是让人声或乐器声的形体展现的能力。结像力好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音像的立体感。
八、解析力:音乐细微的变化都能表现得清楚。
九、整体平衡性:主要是指高、中、低频段的适当量感分配。合理的高、中低量感就是整体平衡性,听音乐感觉到乐曲柔和但有力度,明亮,欢快而又有层次,明晰、融合而又立体感,临场感强。
评测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选择好在评测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耳塞或耳机(在下面的文章中,所有的耳塞或是头戴式耳机等,都统称为耳机)。好的耳机可以直接反映MP3音质的优劣。说到耳机,不禁想牢骚一番。因为笔者在长时间的观察中,发现一些比较可悲的现象:起码有70%以上的MP3随身听用户一直都在使用原配的耳机。而这些原配耳机,基本上音质都不值一提,就算是深海塞尔MX300之流,素质也好不了哪去。使得再好的MP3也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一现象是否说明了我们国民的音乐欣赏能力正在下降?还是忽略了音乐的表现力?笔者建议,在购买MP3随身听的同时,也应该考虑选择一副优秀的耳机,这样搭配MP3才能得到更好的音响效果。笔者平时用来试音的耳机比较多,有SONY MDR-E888,SONY MDR-E575,SONY MDR-E565,AIWA HP-X705,AIWA V743,STAR 001A等,但最常用的还是细腻的MDR-E888、高解析力的001A和平衡的X705。
准备好耳机之后,就要考虑用什么音乐来测试。拿出自己熟悉的CD碟,用EAC和LAME将碟中音乐转成320KBPS的MP3格式文件,或是用MEDIAPLAYER 9转成192KBPS的WMA格式文件,建议是使用320KBPS的MP3格式文件,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来说,MP3这种编码格式都优于WMA。在CD试音碟方面,要求找些录音技术较好,音域宽广,或者是在某一频段有优越的表现的音乐。笔者推荐使用《HIFI 四季》、《炎黄第一鼓》、蔡琴《民歌》或者其他名牌的试音碟如惠威、柏林之声等等。
根据评测的基本原则,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对某一样产品的优劣作出判断是非常不容易的,就像评测MP3的音质。除非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听音经验,心目中已经有了判断音质好坏的标准。所以,在评测时最好是能准备一台比所要评测的MP3音质要更好的机器,譬如CD机,用来与MP3作直接比较,这样在不同类型的音乐中也能明显比较出两者的差别。笔者在痛失SONY EJ01之后,只能用SONY SJ01和PANASONIC CT570这两台音质较为不错的CD随身听来作为评测参考。
评测方法
当准备工作和评测工具都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开始测试MP3音质了。但具体怎么样操作呢?对于新手,可以先选某一首歌曲,先在CD机中先认真仔细地反复聆听,直到自己认为已经比较熟悉其中的各个频段和细节的表现时,再用同一副耳机,聆听用MP3播放的效果。在聆听的同时再分析MP3出来的声音与CD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差别在哪里。譬如低音,两者中哪一方更浓厚,更有气势;高音哪个表现更清亮或是朦胧。中频人声有什么不同。一般来说,低音是最容易分辨的,其次是高音,再次是中频和各个频段的细节;还有场感,音色等等的表现。
试完一曲之后,心中应该有了一定的印象。这时可以再用上述的方法听听其他的歌曲。试完了之后,对CD机和MP3的音质表现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大致可以分辨优劣了。还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耳机来评测,也许会是另一种景致。如果想更娴熟地评测MP3音质,还得再对各种音乐多听、多想、多对比。
上面所说的音质评测完全是主观方面的,因为每个人的听觉和听音习惯都不尽相同,所以,只是主观评测,还不能达到评测的标准,必须有客观的或者直接数据表现,才能判定其音质的好坏。但是,作一个客观的评测,并不像主观评测那么随便简单,它除了需要精密的设备和处理能力强的计算机系统之外,还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笔者之前在做MP3横向评测时,也就采用了极为客观的测试方法。其主要思想是用MP3播放15-20KHZ的平直频率,再经过设备的处理最后在计算机上采集到播放时的频率曲线,得出直观的频率表现图。这张图表可以直接反映出MP3在播放时对频率的还原能力,从而可以直接评判其音质的优劣。
只有当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时,才能正确评判音频产品音质部分的优劣。限于条件,也就只能在主观方面多下工夫了。
总结
有许多的消费者认为,便宜的MP3就不会有好的音质,价钱越高,其音质就会越好。其实不然,并不是说价钱便宜的MP3就没有好音质。笔者也试过在低廉的MP3中遇见不少音质表现优越的产品。所以,在音质评测过程中,先要消除这样的一个错误逻辑。每一次的音质评测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或许每一个评测过程,你都能发现音乐中新的东西。在评测过程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对各种音乐的欣赏能力,不断发现丰富的音乐内涵。
音联、调弧。
1、语音的超音质成分与音联语言学信息有关是声音与声音之间连接发音的过渡。
2、是同语音之间过渡的界限有关的超音质成分。
3、语音的超音质成分与音联语言学信息有关调弧就是语调的曲线轮廓,是句子的重要语音特征。
4、它主要由句子发音时的音高变化构成,同音色、音强也有一定关系。句调是一切语言都具有的超音质音位,包括句中出现的停顿和句重音的位置。
所谓声音的质量,是指经传输、处理后音频信号的保真度。
目前,业界公认的声音质量标准分为4级,即数字激光唱盘CD-DA质量,其信号带宽为10Hz~20kHz;调频广播F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Hz~15kHz;调幅广播A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50Hz~7kHz;电话的话音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0Hz~3400Hz。可见,数字激光唱盘的声音质量最高,电话的话音质量最低。除了频率范围外,人们往往还用其它方法和指标来进一步描述不同用途的音质标准。对模拟音频来说,再现声音的频率成分越多,失真与干扰越小,声音保真度越高,音质也越好。如在通信科学中,声音质量的等级除了用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外,还用失真度、信噪比等指标来衡量。 对数字音频来说,再现声音频率的成分越多,误码率越小,音质越好。通常用数码率(或存储容量)来衡量,取样频率越高、量化比特数越大,声道数越多,存储容量越大,当然保真度就高,音质就好。
声音的类别特点不同,音质要求也不一样。如,语音音质保真度主要体现在清晰、不失真、再现平面声象;乐音的保真度要求较高,营造空间声象主要体现在用多声道模拟立体环绕声,或虚拟双声道3D环绕声等方法,再现原来声源的一切声象。
音频信号的用途不同,采用压缩的质量标准也不一样。如,电话质量的音频信号采用ITU-TG·711标准,8kHz取样,8bit量化,码率64Kbps。AM广播采用ITU-TG·722标准,16kHz取样,14bit量化,码率224Kbps。高保真立体声音频压缩标准由ISO和ITU-T联合制订,CD11172-3MPEG音频标准为48kHz、441kHz、32kHz取样,每声道数码率32Kbps~448Kbps,适合CD-DA光盘用。
对声音质量要求过高,则设备复杂;反之,则不能满足应用。一般以“够用,又不浪费”为原则。
音质,就是声音的质量。是指经传输、处理后音频信号的保真度。
更多内容:目前,业界公认的声音质量标准分为4级,即数字激光唱盘CD-DA质量,其信号带宽为10Hz~20kHz;调频广播F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Hz~15kHz;调幅广播AM质量,其信号带宽为50Hz~7kHz;电话的话音质量,其信号带宽为200Hz~3400Hz。可见,数字激光唱盘的声音质量最高,电话的话音质量最低。除了频率范围外,人们往往还用其它方法和指标来进一步描述不同用途的音质标准。对模拟音频来说,再现声音的频率成分越多,失真与干扰越小,声音保真度越高,音质也越好。如在通信科学中,声音质量的等级除了用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外,还用失真度、信噪比等指标来衡量。
对数字音频来说,再现声音频率的成分越多,误码率越小,音质越好。通常用数码率(或存储容量)来衡量,取样频率越高、量化比特数越大,声道数越多,存储容量越大,当然保真度就高,音质就好。
详情:
http://baikebaiducom/view/3021htm
这个主要的区别在于输入音频和输出音频的关系,也就是说无损音乐文件解决了输入高质量的音频,但是输出的设备不能够完全把它表现出来。
也就是这个道理。一般听起来效果不明显就是这样,有了好的音响设备就不同了。比如多声道声卡解码支持,51环绕音响支持等等。
想在普通电脑上体验高品质的音质可以考虑安装音效插件,比如DFX,这样可以增强听到的效果,比如3D环绕。感觉还是不错的。
注明:标准音质和高频音质差别较大,一般百元耳机都能听出差别,高品质音质和无损音质差别小,用肉耳基本听不出差别,无损音质要求的输出设备品质大适合音乐发烧友。
所谓音质,就是声音的质量,是指经传输、处理后音频信号的保真度。
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声音的音高,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声音的音调,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
;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
谈论某音响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
、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
。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
音质越好,再现声音的频率成分越多,失真与干扰越小,声音保真度越高,误码率越小。通常用数码率(或存储容量)来衡量,取样频率越高、量化比特数越大,声道数越多,存储容量越大,当然保真度就高,音质就好。
高音质的音乐清晰、不失真、再现平面声象,乐音的保真度较高;立体感、定位感、空间感、层次感、厚度感都比低音质的音乐要好。
高音质的音乐声象分散、各声部音量分布得当、清晰度高、背景噪声低,根据人耳的这个生理特点,使人能真实、完整地感受到重现声音的立体感。声音高、中、低频频响均衡,高音谐音丰富,清澈纤细而不刺耳,中音明亮突出,丰满充实而不生硬,低音厚实而无鼻音。低音沉稳有力,重厚而不浑浊,高音不缺,音量适中,有一定亮度,混响合适,失真小。
我们听音响设备,当然最注意它的音质好坏。有一位作者写到扬声器音箱;音质好坏最为重要,至于扬声器振膜用什么材料并不重要。这句话逻辑上没有什么问题,关键在实质上。这句话似乎应该反过来说,扬声器振膜材料是十分重要的,振膜材料对扬声器的音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振膜材料决定了扬声器的音质取向,或者说为了使扬声器的音质满意,而费尽心机去选择一种新材料。一种新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往往意味着对扬声器音箱的一个改观。在早年的电动式扬声器基本采用纸浆振膜,那时扬声器称为纸盆扬声器。到了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聚丙烯振膜(PP盆);随后出现防弹布振膜(Kevlar纤维)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Thiel、AE等音箱其音色的不同,与他们采用金属振膜有很大的关系。
什么是好音质呢?
在音响界、音响与音乐爱好者之间,音质这一个名词几乎是一天到晚挂在嘴边的。音质是什么?和许多日常概念一样,我们很少去想它,很少去深究它。顾名思义,或望文生义,音质就是声音的品质。但是什么是声音的品质呢?声音的品质又如何表现,如何衡量、如何评价呢?有没有客观的一致公认的标准呢?
对于人声的理解区别更是毫发入微。我们能区别生人与熟人,对自己熟悉的人,甚至"未见其人,如闻其声"。单凭脚步声、推门声、咳嗽声就可以准确判别出自己熟人的到来。与这种区分相对应的听觉印象我们称为音色,各种声音有自己的特色,声音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色彩。在评价声音,描述声音时,常感词藻贫乏。所以我们向日常经验求助,既然有五彩斑斓的图画,就可以有五光十色的声音。除了色彩以外,我们描述声音音乐不断利用熟知的日常生活经验。温暖感来形容声音的冷热;物理感来形容声音的软、脆、松、硬;物理感形容声音的厚、薄、窄、宽。而音色又与声音的成分、时间结构有关。我们不妨将音色的问题从物理上稍为深入地探询一番。世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各国各地又有种类繁多、花样翻新的乐器,自然它们的音色各不相同。音色同声音的成分结构也有关。声音成分为简单的、最单纯的是纯音,自然界纯音很少。由仪器比如音讯信号发生器可以发出各种频率的纯音。最近有杂志将纯音信号烧录成光碟赠送,方便了许多没有仪器的读者。 400Hz、600Hz的纯音是什么味道,确实需要感受一下,特别是对从来没有感受过的人们。纯音的感觉是"淡”、"清”,"淡"是天高云淡的淡;"清"是水至清者无鱼的清。声音单薄,也就不是音乐,多种成分音组成的声音,音色就比较丰满。各种乐器(先将电子乐器除外)发出的都不是单一频率,单一振动的纯音。乐器声一般是由基音和基音成整数倍的谐音组成。而自然界几乎所有的声音都是复合音,包括了振幅高低不同的谐波和杂讯,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音色。
长笛的频谱,由图中可见谐音比较少。长笛的音域还比较窄,大约在600 ~ 6000Hz之间。莫札特写过两首长笛协奏曲,表现了长笛的多种音色。有人爱称长笛为“花腔女高音”,表现了对长笛的爱好。
小提琴的频谱,它包括许多高次谐波,表示音色丰满、圆润。弦乐的音色是极为丰满、复杂的。人们对200年前义大利的名琴斯特拉底瓦里、瓜那里推崇备至,即使是用同样的形状、尺寸、材料、工艺制作的小提琴也难以望其项背。经验告诉我们,在世界上找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是很困难的,找两把音色完全相同的小提琴也是相当困难的,更不用说不同演奏家演奏技巧,控制音色的变化了。
在乐器中也会有一定的杂讯。像打击乐器,杂讯在音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钹的频谱。不仅成分音之间没有整数的关系,音色杂乱,有很多杂讯,即便是小提琴,弓在四根弦上拉动,而弓上是抹有松香的,弓在拉动弦时不仅会发出如歌如诉,似梦似幻的动人心弦的乐曲。也会有摩擦的杂讯,拉位越高,这种杂讯越大。有些发烧友说能听到小提琴的松香味,至今尚未发现声音能传播香味。这种摩擦杂讯引起的联想,大概就是我们一些发烧友听出的松香味。另外,音色还与时间结构有关,即与声音的建立与衰减方式有密切的关系。钢琴频谱图所示。钢琴的声音开始一按是强的,然后一放逐步衰减。而风琴是逐步增强的在短时间保持一定声级,然后比较快衰减。这也可以称为音形、包络。
将上面的意思归纳一下,之所以有不同的声色,从成分上讲,是由于每个声音成分不同。它会有许多的谐波和杂讯;这些谐波和杂讯可以有一定的规律,也可以没有一定的规律。从时间结构讲就是它的形状不同,其振膜同时间的关系也各有不同。这种组合变化是无穷的。而好的扬声器就是要将音乐本身的音色特点,不失真地重放过去。拿烹调来说,有人喜欢原汁原味,有人喜欢加一点味精。过去的厨师腰里还有一些小包,那是某种海鱼干磨制的粉末,稍加进去,果然不同反响。而川菜就广加各种姜、辣、麻香调料,味道浓郁。到底哪一种好,是见仁见智的事。扬声器音箱重放声音要求不失真,要求重放声音真实,但人们又要求好听,两者折中就形成各种风格的扬声器音箱。
扬声器的重播音质主要取决于振膜材料
就我们常用的、常见到的电动式扬声器而言,其客观测试指标主要取决于其结构与几何形状。而其音质好坏取决于扬声器振膜材料、振膜材料的种类和它具有的物理性能。例如;B&W 801,其低频单元振膜原来是采用铝合金振膜,测试结果虽然不错,但是主观音质评价却不那么理想,所以最后采用混有10%的Kevlar纤维的纸架振膜。
根据研究扬声器振膜的音质又取决于振膜的材料三项指标:它们是振膜材料的弹性(用弹性模量E)、密度(p) 和适当的内阻尼。也就是希望它弹性模量E高,密度p小,还要有适当内阻尼。这样扬声器传播速度快,上升快,而且有适当的内阻尼,阻尼掉不必要的杂波,振动停止下降快,声音干净柔和。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理想的振膜材料。如钢合金振膜弹性模量高,密度小,对振动反应很快,对声音的爆发力强。但是金属内阻尼小,要振动迅速停下来就比较困难,声音就不干净。相反对纸浆类材料,声音比较柔中,声音上升也比较慢,但下降速度快,力度也不是很强。同时满足E/p大,内阻尼足够的材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近年来材料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材料。例如有些锥形振膜除了采用传统的纸浆、玻璃纤维、Kevlar纤维(防弹布)以外,又采用了TPX、 HD-A, HD-1等复合式材料,性能有很大进步。
“振膜采用什么材料不重要,只要音质好就行”,这句话可以认为“用什么样的振膜材料大体上决定了扬声器的音质”。
我们常常看到人们在评价扬声器的瞬态反应,提到某某扬声器瞬态好,或瞬态回应好。仔细一分析,问题就来了,我们常常讲的瞬态有两种状况,一是上升,声音由无到有,一是下降,声音从有到无。我们希望声音从无到有是瞬间完成,从有到无也是瞬间完成,但是这是很困难的。需要一种材料上升更快,下降也就很快,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金属材料,上升快,下降就更慢了。它会产生一个阻尼振荡,不那么容易消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要扬声器两头都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有不同振膜材料,就有不同音质的扬声器。或者说,有一万种不同类型的振膜,就会有一万种不同特色的扬声器。清代严沅有一首谈画诗:
兴来落笔写山色,泉石出没云冥冥。
一日十纸不厌速,贵取绘意非传形。
对于扬声器也和绘画一样,有相通之处。我们即要传形(不失真),又要绘意(音质好),我们尽量做到两者兼顾,实又不可能。 “贵取绘意非传形”就是一种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