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连续爆炸案,将斯里兰卡再次推向世界的风口浪尖。数千年来,这滴印度洋上的眼泪,曾饱受战乱流离之苦,却又幸得佛陀庇佑,纷争渐逝,莲花依旧,更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无数艺术价值颇高的作品应运而生,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便来源于佛教。
《坐佛》
材质:铜合金
时间:8世纪末
大小:1012×11×412英寸
来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如此神秘静谧的一个国家,其艺术展品也具有颇高的价值,无数人神往着能在有生之年亲眼目睹它的艺术作品。但长达25年的内战,导致斯里兰卡一直禁止将艺术品带离该岛,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09年才结束。
《大佛》
时间:8世纪晚期
来自都会美术馆
对该国艺术的研究,其实早该迈出第一步。直到2018年底,美国才终于在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首次全面展示了斯里兰卡横跨接近两千年的艺术作品,也就是本次的“宝石岛:斯里兰卡艺术”展览。
展览中斯里兰卡的面具艺术品
作为南亚文化的一个大熔炉,“宝石岛”这个称呼,是对斯里兰卡地域复杂性和种族多元化的探索和颂扬。
“宝石岛:斯里兰卡艺术”展览开幕式表演
展览中,一些艺术品表达了斯里兰卡作为佛教圣地和遗迹的重要性,而另一些印度教神像,则展现了斯里兰卡和南印度之间,长期以来不断进行互动的过程。
展览中的舞王湿婆雕像,湿婆是印度教中的三大主神之一
最引人入胜的展品,也许还要属这次展览中的佛像。这些作品有一种真正的、根深蒂固的品质,在殖民时期的作品中,显得相对缺乏。
斯里兰卡与佛教历史最早的记载是“锡兰大事记”,这是用古巴利语写的史诗,描述了斯里兰卡的早期历史,从它传奇性的诞生故事,到马哈塞纳(Mahasena)统治阿努拉德普勒圣城的时期。
展品中精雕细琢的佛像
阿努拉德普勒王国从公元前377年一直持续到公元1017年,佛教是在阿努拉德普勒王国早期传入的。将佛教带入斯里兰卡的人是斯里兰卡最早的国王之一,提萨。这也是源于提萨国王和印度早期佛教最重要的传教士印度国王阿育王有良好的私交。
展品中凝神微笑的佛像
作为一个几乎全民信佛的国家,斯里兰卡的电台和喇叭每天晨晚都会播放经书,寺庙每天香火旺盛。
《立佛》
材质:铜合金,镀金
时间:10世纪
大小:23¾×7×4英寸
1993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来自Enid A Haupt的捐赠
而它接近6500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6500多座寺庙,几乎每10平方公里就有1个。所以有人说,斯里兰卡是“佛祖流下的一滴眼泪“。
展品中斯里兰卡的的佛像
这些人物优雅地休息、静坐或自信地站立,散发出一种崇敬和虔诚的气息。但这种气息,似乎随着欧洲殖民的到来、对当地文化进行影响后,就逐渐消失了。
《释迦牟尼卧佛》
时间:18世纪
早在16世纪,葡萄牙人就与当时岛上的科特王国形成了紧密的商业关系,互相交易众多高档的商品,比如大象、珍贵的乌木木材、宝石、桂皮香料,以及象牙制作的、镶嵌着金子或者珍贵宝石的奢侈品。
展品中,来自斯里兰卡绚丽多彩的饰品
展览中珍稀昂贵的金银制品
18~19世纪的器皿
明亮多彩的人物形象,在斯里兰卡的后现代艺术作品中比比皆是,就像在康缇著名的年度佛牙节中一样,到处都是装饰华丽的大象、大批穿着华丽服装的表演者、灯光和鲜花。
色彩鲜艳的斯里兰卡画作
展品中斯里兰卡的人物画像
精美的象牙制品、纺织品和家具,进一步反映了近四个世纪以来,欧洲殖民者在斯里兰卡生活的缩影、本土和国外绘画传统的有机互动、以及在多重文化背景下,当地民众真实的生活状态。
《梳子:女人与众侍从》
材质:象牙,油漆颜料
时间:18~19世纪
来自Corinne和Don Whitaker的捐赠
《佛的足迹》
时间:18世纪
材质:布料,不透明水彩
展品中精美的纺织品画
展品中精美的斯里兰卡家具
带有斯里兰卡当地特色的桌椅
然而,本土风格与欧洲风格融合的一些例子,成功地捕捉到了这两个世界的精华。
《瓦片画:乐师》
材质:赤陶土,不透明水彩颜料
时间:18世纪末
《瓦片画:踩高跷的人》
材质:赤陶土,不透明水彩颜料
时间:18世纪末
大小:534×712英寸
来自Marilyn Walter Grounds的捐赠
下图是一个来自18世纪的展品,名为《释迦牟尼佛与其侍从》。于乌木框架内,成功地再现了密集而繁茂的象牙雕刻场景。在这幅作品里,这位土生土长的雕刻师采用了一种欧洲风格的形式,将一个与正面浮雕接壤的长方形框架,与纯粹的斯里兰卡形象结合在一起:一个优雅的佛像在装饰复杂的拱门下,两侧是穿着华丽的人物,而另外两个,则漂浮在云层之上。
《释迦牟尼佛祖及其侍从》
材质:象牙与颜料,黑檀木框架
时间:18世纪
大小:738×512×114英寸
来自Christian Humann(克里斯蒂安·休曼)的捐赠
与此同时,《完美构想的圣母玛利亚》等象牙雕像,揭示了英国统治和基督教传教士对该岛艺术主题和风格的影响。
《完美构想的圣母玛利亚》
材质:象牙镀金和绘画
时间:17世纪
大小:1014×234×218英寸
来自巴尔的摩的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
在本次展览中,展出的还有一些17世纪和18世纪的木制神龛板,它们的绘画描绘了印度诸神(其中一些是印度教徒)与斯里兰卡佛教人物组成的保护性万神殿的结合。
《释迦牟尼佛祖》
材质:镀金铜合金部分黑色涂层
时间:18世纪
大小:4191×362×2113厘米
但展览也表明,尽管在这片并不广袤的土地上,文化受到各种来自外国的影响,斯里兰卡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身份和遗产。
除了佛教的艺术作品,还有一组很重要的展览作品——圣殿的墙板遗迹,这些墙板就是佛教徒将印度神纳入万神殿的最好证明。在节日和治疗仪式中使用的面具、绘满图画的陶制器皿更加证实了宗教在民间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来自一个佛教圣地的嵌板(下面两张图为其中两幅作品)
来自佛教圣地的嵌板
材质:木材,不透明水彩颜料
时间:17~18世纪
大小:5912×11×12英寸
来自James Coburn(詹姆斯·科伯恩)先生和夫人的捐赠
来自佛教圣地的嵌板
材质:木材,不透明水彩颜料
时间:17~18世纪
大小:5934×13×12英寸
来自James Coburn(詹姆斯·科伯恩)先生和夫人的捐赠
贯穿本次展览的一个重要线索,来自于19世纪末期英国殖民者拍摄的相片。考古的和建筑的照片都是关于英国统治下的“锡兰国”的重要记录。
《康缇酋长》
材质:蛋白银印刷
时间:1870年
大小:1014×734英寸
来自Gloria Katz和Willard Huyck的捐赠
它们展现出斯里兰卡在南传佛教中的重要性,也间接描绘了斯里兰卡在被殖民期间的风貌。
圣牙舍利庙的入口,19世纪初建于斯里兰卡的坎迪
作为与英国殖民者拍摄的、关于斯里兰卡的照片的对比,临近展览馆出口处的一面墙,展示了20世纪摄影师雷格·范·库伦伯格的照片。他在1949年至1988年期间,进行了多次环游斯里兰卡的旅行,用摄影记录下了他去的各种地方,见证的不同节庆,以及遇到的人们。他的照片反映了1948年之后,斯里兰卡独立以来的欢乐岁月。下面这幅作品,则是一年一度的佛牙节游行上的舞者画像,描绘了斯里兰卡独特的文化传统。
《在一年一度的“佛牙节”游行的舞者》
时间:1957
地点:斯里兰卡,康堤
博物馆首席执行官兼沃利斯·安能伯格博物馆馆长迈克尔·戈文表示,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在南亚和东南亚艺术收藏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斯里兰卡藏品的范围,比任何其他美国藏品都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展品中独特的艺术雕像
“宝石岛:斯里兰卡的艺术”是一个伟大的机会,让世界得以探索和熟悉一个地域不广袤、却有着令人难以置信般丰富的亚洲国家的艺术和历史。
《玛哈·科拉·桑尼·燕莎的仪式面具》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福勒博物馆
斯里兰卡驻洛杉矶总领事斯瓦纳·古纳拉特尼在“宝石岛:斯里兰卡”展览开幕式上曾说过,文化,是人类最重要的道德价值,它促进了人类美学的发展。文化改善人际交往,稳固了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它同时也以特定的形式和方式,表达和反映了人们的梦想和愿望、传统和风俗习惯。
展品中,欧洲殖民时期的艺术作品
作为一个民族存在的核心价值,艺术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本,而这正是人类在自我表达上的一种延伸。艺术和文化作为进步的多元文化主义催化剂的作用,正在被得到更多的承认,而本次展览中的文物,则让我们看到了斯里兰卡的历史。
展品中斯里兰卡的艺术雕像
正是因为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才能使我们对他们的信仰和文化表达、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一直记忆犹新。
好好记住这些主题或主要内容,如果你能把它背下来,那是最好不过了!而且,我相信这样对你们会有很大的益处。现在我们依次来讨论这些主题。 这个问题最好引用佛陀所说的话回答:“比丘们!现在和从前一样,我只有教导苦(dukkha)和苦的止息。”(泰本巴利藏第12册,278页)。
不管这回答是否符合你原来的想法,请好好思惟它。我们当然也可用其他方式回答,但是在这段话中,佛陀确实已将自己的教导归纳得相当简洁了。
佛陀只教导“苦”和“苦的止息”,所有和止息苦没有直接相关的问题就不回答,例如“死后会再投生吗?”、“是什么去投生呢?”这些问题可以日后再思考。
所以,若有西方人问起这个问题,我们应依照这个准则回答:佛陀除了教导“苦”和“苦的止息”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了。 如果有人问起这问题,我们可以由许多不同角度来回答:
(一)首先我们可以说:佛陀教导我们践行不松不紧、不偏不倚的中道。一方面避免修禁欲的苦行,因为它只能带来无谓的困扰和麻烦;另一方面也避免纵容感官的满足,对于只爱享受感官乐趣的人,有一个相当贴切的反讽:“明天可能就要死了,好好地吃喝玩乐吧!”
相反地,中道则主张不自我折磨,同时强调不耽溺在感官的满足上。践行中道能使生活、学习、修行和灭苦各方面都恰到好处,它可广泛地应用在许多不同的情况,而且让你不会误入歧途。践行中道与“七知”——知因、知果、知己、知节、知时、知人、知众,是并行不悖的,“七知”让我们懂得践行中道。这是一种回答方式。
(二)我们也可采用另一种回答:佛陀教导“自助”(self-help)。“自助”的意思你们可能都懂,似乎不必再作解释。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别想依赖运气或命运,也不应该依赖天神和所谓的“上帝”,我们必须自己皈依自己,这在巴利文藏经中有记载。甚至有神论者也这么说:“上帝只帮助愿意帮助自己的人”。其他的宗教里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助”的教义,但在佛教中则要完全“自助”,例如当一个人在悲惨、迷惑的处境中,身心遭痛苦时,他必须“自助”。佛陀说:“诸佛只指出道路,用功则需要靠自己。”换句话说,佛陀教导“自助”。我们应谨记在心!
(三)另一种回答是:佛陀教导一切是缘起,随因缘而改变,有其自然的法则。这种叙述很像舍利弗出家前,由一位比丘那里所得到的答案:“佛陀教导一切事物由因生起,必须认识现象的因和现象因的息灭。”这个教义在本质上相当科学,可以说符合科学原则。佛教是主张“依法不依人”的理性宗教。
(四)还有另一种可被用来实修的准则,佛陀如此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三个在一起被称为“别解脱教诫”,意指“教诫总纲”(summary of all exhortations)。“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此不需要诠释,但是“自净其意”的意义就不是那么一目了然了。人一旦执着任何事(甚至善事),他的心就会混乱:害怕得不到善报或担忧善报会消失,并执取一切为“我所有”,而这一切都会招致痛苦。所以,即使已成功地避免作恶事,也作了许多善事,仍必须知道如何放下。别执着任何事为“我”或“我所有”,否则它会带来悲惨的结果,成为沉重的负担和痛苦,就像背负或执着某种东西,一定会感到沉重或受苦一样。换句话说,执着善或恶和背负珍宝或岩石是一样的,虽然珍宝很有价值,但背在肩上或放在头上,是同样沉重的。因此不要背着岩石,也不要背着钻石,别把岩石或钻石放在自己的头上(译者注:在此意指心中)!不论善或恶都不要执着,就是所谓的“自净其意”。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即是佛陀的教导。
(五)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教导提醒我们: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在不停地流转迁变,这就是“诸行无常”。各位同学虽然还年轻,但我希望你们能仔细聆听,佛陀的教诲适合各年龄层的人,甚至不分性别,这是各位必须要明白的。希望大家不要放逸,所谓“不放逸”就是不与因缘假合的事物游戏,而沉迷其中,不然它将会咬你、打你,把你绑得紧紧的,你会不由自主地痛苦一场,甚至可能自杀而白白送掉生命。
总结上面各种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问:“佛陀有那些特别的教导?”我们可以有下列的答案:
他教导践行中道;
他教导自助;
他教导正确认识因果法——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集世间。我们正确认识它的因,才能获取想得到的结果;
他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实修原则;
他提醒我们: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变迁的,应自精勤,不可放逸!
这个问题有这几种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问起,可任选其中一种回答。 我们可以引用佛陀最简短的一句话来回答:“一切都不要执着!”这句话是佛陀亲口宣说的简明格言。我们不必花时间到浩翰的三藏(Tipitaka)中去寻找答案,因为佛陀已用这句话,把佛教教义描述得相当清楚。
若把佛陀所有的教诲,乃至八万四千法门归结起来,就是这么一句话——“一切都不要执着!”这句话提醒我们:执着只会带来痛苦。当我们了悟这道理时,可以说已经明了了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当我们实践这句话时,也可以说已实践了一切法门。
为什么人会犯戒?因为他有所执着,如果没有任何喜欢或讨厌的执着,就不会犯戒。为什么人的心会散乱不定?因为执着某些事物。为什么人会没有智慧?因为他愚痴而执着某些事物。如果一个能修证到“一切都不执着”的地步,他当下便能悟道、证果,得到究竟涅盘。
佛陀是个完完全全没有执著的人,佛法教导“不执着”的“行”和“证”,僧伽是一群正在修行或已经修证“不执着”的出家众。
当有人问佛陀:“可否将你的全部教导归纳成最简短的一句话?”佛陀回答:“可以!”接着说:“一切都不要执着!” 如果有外国人问起:“如何才能修习佛教的精髓——不执着?”我们可以再度引用佛陀的话,不必以自己的观点回答。佛陀会简洁又完整地解释如何修习:眼睛看到可见的对象时,只是看;耳朵听到声音时,只是听;鼻子闻到气味时,只是闻;舌头尝到味道时,只是尝;身体有所接触时,只是触;当心中生起念头,例如情绪等时,只是清楚知道它。
我为不曾听过的人再说一遍:看只是看,听只是听,闻只是闻,尝只是尝,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佛陀教导我们:如果这样修习,“自我”就不会存在,当“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
“看只是看”这句话需要解释:当所看的对象和眼睛接触时,只要认清对象,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就好了,千万别让喜欢和讨厌的念头趁虚而入。如果你生起喜欢的念头,就会想拥有它;如果生起讨厌的念头,就会厌弃它。如此一来,我们自己就成为那“喜欢的人”和“讨厌的人”,这就是所谓的“自我”,走向“自我”就是走向痛苦和错误。所以当看东西时,保持了了分明,要有智慧远离烦恼,清楚什么动作是正确、适当的,如果是没有必要的动作,就保持冷静,不要去做它。如果想获得某种成就,就得完全应用了了分明的心念去做,不让“自我”产生,使用这种方法,你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而且心中没有苦恼。
这是一个最好又简洁的修行原则: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尝只是尝,嗅只是嗅,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察。让一切只停留在这个层次,当下就能产生智慧,可以正确又恰当地处理一切,不会产生爱、恨的“自我”。如果随着喜欢或讨厌的欲望去做,“自我”就会生起,让心不能自主,也就无法具足智慧了。以上是佛陀为某比丘所作的开示。
接下来,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讨论最易证果的修行方法时,没有提及戒、定、慧、行善、布施等呢?”实际上,这些都是辅行,而不是佛法的核心。行善、布施、持戒、修定和修慧,终究都是为了使我们成为“如如不动”的人,而修习“看只是看、听只是听”等等,就足以使我们成为“如如不动”的人——当接触任何外境时,都不会产生“自我”,能保持平常心,而不被境转。
行善和布施是为了拔除“自我”,持戒和修定是为了调御“自我”,修慧则为破除“自我”。在此我不想多谈,而只讨论每天最迫切的事情——眼睛要看、耳朵要听、鼻子要闻……等等,只要守护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圆满了,这正是修习佛法的核心。如果有外国人问你修行的问题,就这样回答他。 我们再一次引用佛陀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就在这结合心、想[译注一]的六尺之躯内学习”(泰本巴利藏第21册,62页),也就是在这结合“心”、“想”的身体中学习。这六尺之躯要随着“心”、“想”活动才成为活生生的“人”,“心”存在就能思考、认知,“想”存在就能醒觉。
如来(Tathagata)曾开示世间(world)[译注二]、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当他说到世间、世间的起因、世间的灭尽,以及到达世间灭尽的修行之道,就是指:一切法存在于结合“心”、“想”的活生生的六尺之躯中。就在这儿学习,而不是在学校、洞窟、森林、山上或寺院中学习,那些地方都是外在的!
要把学校建在心里,把大学设在身中,而后去学习、研究、分析、探索,去发现世间的实相:世间如何生起?世间如何引生痛苦?什么是世间的灭尽?怎样的修行道路能让世间灭尽?这就是所谓的“四圣谛”。其中,佛陀有时用“世间”(world)这个字,有时用“苦”(dukkha)这个字。
“世间”或“苦”是什么?“集”——苦的起因是什么?“灭”——不苦,什么是没有动乱的世间?“道”——如何修行?这一切都得从身体中发现,不在其他地方。如果在书本、传闻、文字等地方发现它,那是虚幻不实的。相反的,一旦在这结合“心”、“想”的六尺之躯中寻找、发现到它,那才是真实不虚的。
所以,若被问及在那儿学习,应说:“就在这结合‘心’、‘想’的六尺之躯中学习”。
[译注一]依照佛使尊者著,曦比丘等译《人类手册》第五章<五蕴>:“‘想’是一种自觉,有如在醒觉中的感觉,称为有着良好的记忆和有觉知,不会有迷醉入睡的情形。‘想’是一种在觉知中去认识‘什么是什么’,‘想’有着良好的觉醒使我们不迷醉、不昏沉。”
[译注二]“世间”依本节第三段,通“苦”之意。 佛陀说:“‘法’可比喻为筏”,他用“筏”这个字是因为当时普遍用筏渡河,以筏喻“法”很容易了解,这个比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它提醒我们,不应该去黏著“法”,以致忘了自己,而自高自大地以为我是老师、学者或是哲学家。如果忘记“法”只是筏,将会引生以上的危机。
“法”是筏,是载我们渡彼岸的工具,一旦到了彼岸,并且上了陆,我们就不可能还愚蠢地背着筏。这在教导我们要以正确的方法使用它,而不要因执着它,以致忘了自己。如果不理解筏的用处,我们就会用它互相夸耀、争执,有时或许还用它来竞赛呢!这一切毫无是处,只是徒然耗损精力罢了!“法”如筏,它应该被正确地应用于渡过河流。
“法”比喻为筏,“法”的智慧应该用来渡过苦海,不应该以它为唇枪舌剑而相互伤害;不可执着它,甚至已到岸、登陆了,还背着筏,不愿与它分手。“法”比喻为筏,还意味着不论在家人或出家人都一样可以应用它。 我们不必浪费时间自己去想答案。若有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没人会阻止他。但如果依据佛陀所教的回答,我们必须说:“在家人应该学习所有如来(Tathagate)宣说有关‘空’(Sunnata)的教示(suttantas)”。“素旦答”(suttanta)是佛陀所有教诲的核心,是经系统化且完整、妥善地结集而成,这就称为“素旦答”。
sutta指的是经典,anta的意思是究竟,因此“素旦答”(suttanta)是完整又系统化,将最精华的部分结集而成的经典。它就像“吠檀多”(vedanta)这个字,“吠陀”(Veda)的意思是知识,“吠檀多”是知识中的精华,是将知识作最完整而有系统化的结集。
请记住“素旦答”这个字!所有“素旦答”都是如来所说,是如来所教,而且都与“空”相应。关于这点,有人问佛陀要如何修法,才能获得永恒安乐的利益,佛陀回答:“所有‘素旦答’是如来所说,与‘空’相应,义理奥妙深远,超越世间。”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与空相应”。
“空”(sunnata)这个字,你听起来也许会觉得有些奇怪,但先不要退缩[译注一],因为它正是佛教最重要的字眼。请注意听:“空”字或可译为“空无一物”,它有好几个用法与意义,佛陀所说的“空”,不是指什么东西都没有的“物质空”。这里的“空”,是指智慧的“空”,因为所有事物仍然存在,也许会多到充塞整个世界,但佛陀说它们是“空”或“空性”,因为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我所有”。我再说一次,这些都是为了教我们不要去执取任何事物。
在家人尤其应该学习佛陀所说“空”的教示。一般说来,普通的人都误解“空”,以为它对在家人而言是太过高远的理论,究其原因,是因他们没有听闻过佛陀对“空”的教示。所以请好好记在心里,不只是出家人,即使是在家人也必须学习“空”、理解“空”、践行“空”[译注二]。
佛陀开示过这句话:“在家人应该学习与‘空’相应的事”(泰本巴利藏19册,512页),期望你们不要再害怕“空”或与“空”关的事。
请跨出你的脚步,多去了解“空”。若要深入、详尽地解释“空”,那会花相当多的时间,在此,我们只讨论它的核心及实质,也就是空掉“我”及“我所有”的感觉——空性,这样就足够了。心若没有任何“我”、“我所有”的感觉,这心就是“空”的,“世间空”就是这个意思。
[译注一]泰国佛教界对“空”误解极深,说到“空”都无法理解。泰国的高僧从来多谈苦、无常、无我,少谈到“空”,直到佛使比丘发现经典多说“空”,佛陀甚至说:“ 一切教诲不与‘空’相应,则非佛说。”佛使尊者四十多岁就开始宣说“空”是佛陀最高的教诲,当时 一般人以为他疯了,或有人以为他不过是位“佛教学者”,只会说不会做。直到今日泰国佛教谈及“空”的著作,还是多为佛使尊者所撰,少部份弘扬空理的人,也多是曾在其门下修学的法师。
[译注二]泰国在家人以为“空”高深莫测,是根本做不到的事,甚至说:“‘空’是出家人的事。” “阿马答”(amata)的意思是“不死”,“阿马答达磨”(amatadhamma)则为“不死之法”。那是什么呢?有次佛陀说“贪、瞋、痴止息是不死之法、不死之境。”内心一生起贪、瞋、痴,就是“有死之境”(mortai state)就痛苦,有“自我”就会有生、老、病、死苦。当贪、瞋、痴止息,不再因感觉有“我”而起惑,就不会死亡,因为没有了“我”,那有什么将会死亡呢?所以人如果要追求不死之境——不死之法,就必须寻求贪、瞋、痴止息的境界。这是佛陀所教导的“不死之法”,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佛陀最究竟、无上的教诫。其他的“不死”(undying)与这“不死”(amata)是不同的,如前所说,无上的“不死之法”是贪、瞋、痴的止息。
最高、最深奥的“法”,有各种名称,假使有人提出这个问题:“至高至深,能超越世间与死亡的法称为什么?”佛陀称它为“空相应法”(sunnatappatisamyutta)或“空”(sunnata),“空相应法”至高至深,它能超越世间和死亡,也就是“不死之法”。 佛陀说:“诗人、学者所作的诗偈或论文,纵使辞藻华丽、音韵和谐,若脱离“空”的轨道,就与‘空’不相应。”(泰本巴利藏第22册,132页),请记住其中重要的字句:脱离“空”的轨道、与“空”不相应,这就是指后期弟子革新的说法,不是如来的说法,它是劣等的。
如来的说法必定与“空”相应,若是后期佛弟子革新的说法,就与“空”不相应,脱离“空”的轨道。如果我们期望找到佛陀所教示最原始、无上的法,除透过“空相应法”或“空”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方法了。
“根据巴利经典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么?”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话回答:“五蕴(khandha)无常、无我(anatta)”,每个个体都是由五种积聚——五蕴组成。身的积聚称为“色”(rupa),乐、苦等感受的积聚称为“受”(vedana),记忆与醒觉称为“想”(sann),造作思考称为“行”(sankhara),能透过六根而认知称为“识”(vinnana)。如此而已,色、受、想、行、识被称为五聚或五蕴。
五蕴无常、无我,这是在所有教义中,佛陀最常强调的部分。五蕴无常,因它们持续地流动、变迁着;五蕴无我,因它们始终迁流变化 ,任何人都不能将它们执取为“我”或“我所有”。
我再归纳一次,请各位把这主题的要点铭记在心:佛陀最常强调——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而且没有任何一物可以当作是“我”、“我所有”。
“佛陀教我们应该相信谁?”
假如有人问你这个问题,那么你可在以噶拉玛经(Kalama Sutta)里找到佛陀所说的答案——要相信亲自所“看清楚”的是什么[译注一]。现在我们有必要了解“看清楚”的意义,“看清楚”意思是不需推论、不需思索、不需假设,如同我们将眼前的物体看清楚一样,只要这样做,就有效果了,这就是“看清楚”的定义,它不需要依靠任何理由或想像。
佛教教导我们除非已亲自“看清楚”,否则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事。我们可以由下面的问题知道这个定义,为什么不要相信三藏经典(Tipitaka)、不要相信导师、不要相信研究报告或传说、不要相信常识、不要相信逻辑推理?这是帮助我们建立正见的原则,因为所有盲目的相信是迷信,例如我们翻开三藏经典,阅读了几页,没有经过思考,没有经过试验,没有经过任何评论,便相信它,那就是对三藏经典的迷信,这是佛陀所喝止的。
“相信导师”是指盲目地相信导师的每一句话,而没有经过思考、试验,亲自去“看清楚”,这就是所谓的“相信导师”。
以此类推,“相信逻辑推理”是指学习使用前提,或熟练地运用前提作正确的推理,并且从这前提推论出结论。但这还是不够的,也不可倚赖这类的推论。
请听清楚这一点:以上的说法不是禁止我们去阅读三藏经典,去向导师求教,去听研究报告和传说,或去运用逻辑的推理。它的意思是:虽然我们会阅读、会听,但不要轻易接受以这些方式所提供的一切讯息,除非我们已深入地探讨、思惟它,而有所领悟,直到亲自“看清楚”它真的是如此为止。
举例来说,佛陀教导贪、瞋、痴是引起痛苦的原因,假如我们自己不熟悉贪、瞋、痴,就不能相信这个说法,如果我们相信,那就是迷信。但是当我们亲自体验贪、瞋、痴是怎么一回事——当它在心中生起,我们就会像被火烧灼一样痛苦,这就是所谓亲自“看清楚”的“相信”。
自佛法传入中国以来,历代高僧大德在翻译佛经方面,耗费了非常多的心血。因为要正确表述佛陀的意思,要看翻译者的佛学造诣,以及翻译水平和文字功力。为了恰当地翻译佛经,古时的译经者,在翻译佛经时,形成“四例五不翻”的共同守则。
四例是
:一、翻字不翻音:如‘般若’二字,与诸佛菩萨所说的‘咒语’,虽然已经将梵字译成中国文字,但却保留原来的梵音,不按中国文字发音。
二、翻音不翻字:如佛胸前的“万”字相,字体虽然仍然是梵文,却译成中国的语音“万”。
三、音字俱翻:如大藏经中的大小乘经典,全部译成中国的语言文字。
四、音字俱不翻:如梵文版本的佛经,全部保存梵文与梵音。
五不翻是:
一、多含不翻:如薄伽梵,含有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自在等六义;又如阿罗汉,比丘等,一个名词含有多种意义,故不翻含义。
二、秘密不翻:如佛经中的一切陀罗尼神咒,是诸佛菩萨于禅定中所发出的秘密语,一词含摄无量义,中文根本就没有适当的词句,可以表达其中所含的奥义,故不翻。
三、尊重不翻:如般若,虽然可以译名智慧,但这种能够透视诸法实相,亲证人生真理的智慧,并不是一般人的智慧可比,即使是三乘圣众的智慧,亦望尘莫及;为了显示般若的尊贵,避免人产生误会,所以直接用原音,不译其义。
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虽然可以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但古的译经大德,故意保留原音,目的是显示佛道的殊胜,令读者特别注意!所以后来译经的人,亦随顺古人的意思,保留不翻。
五、此方无不翻:如庵摩罗果,是印度当地的一种药果,形似槟榔,食之可驱风寒;其他地区没有,所以不翻。其实,庵摩罗,是清净无垢的意思,可译名:清净无垢果。
——因此,关于般若波罗蜜,要想认真翻译出来,很不容易的。就拿般若来说,南怀瑾先生如是解释:“什么叫般若呢?大致上说,大智慧就叫做般若。因为过去翻译佛经的原则是观念不完全相同的字不翻,宁可译音再加以注解。就像现在中西文化交流,遇到翻译气字(气功的气,修道的气)就不能翻,因为不能译成瓦斯,也不能译成空气,或其他的气。由于外文每一个气都有一个专有的字,而中国字欲不同,气字上面多加一个字意思就不同了。空气、煤气、电气,就是人发脾气,都是气字上面加字不同而有异,所以单独一个气字只好翻音,然后再加注解。当时般若不译成大智慧,也是这个原因。所谓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也是一个名称,拿现在观念来讲,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两个字,不能代表般若的整个含义。般若这个智慧包含五种,就是所谓的五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五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所以粗浅的理解,般若波罗蜜,可以翻译成“用智慧到达彼岸吧”,我觉得你感兴趣,是不是看了大话西游啊。
呵呵,推荐大圣教^0^
关于本教
--------------------------------------------------------------------------------
1。大圣教基本教义
大圣教,顾名思义,乃是敬拜齐天大圣(或称美猴王、斗战胜佛)孙悟空的宗教。所谓敬拜,并非指崇拜偶像,而是学习大圣的热爱自由、追求平等之精神,智慧勇 敢、豁达乐观之个性,以及舍身取义、舍己为人之品德。大圣教是零神教,并不要求信徒的称颂跪拜、香火贡品。本教崇尚理性、感性、与灵性的自由探索,鼓励每 个成年人对自己的言行负全责,所以又称为“自由人的宗教”。大圣教虽有经文与先知,但并不拘泥于此,亦无特定形式,而是注重各教徒的精神体验与独立思考。
大圣教并不设专门的神职人员,也不设教会,永远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物质赠予(教友如有奉献助人之心,可以通过其它慈善组织随喜捐助)。任何人只要信大圣、爱 大圣,无需通过任何刻板的入教仪式或者繁文缛节,即可成为本教教友。大圣教遵循大圣之大爱,认为众生平等,对信徒与非信徒一视同仁,绝无任何歧视。本教不 具有扩张性,教友可以自由入教或离教,并发挥个人的才能自发传教。本教没有固定聚会形式,但是教友可以根据兴趣组织活动。
2。大圣教简史
大圣乃日月精华孕育而生。自出世之日起,关于大圣的传说即广泛流传于民间。唐代贞观年间,大圣辅佐僧人玄奘赴天竺(今印度)取经。途中无数人民为大圣的神力所倾倒,纷纷设坛敬拜。这些应当是大圣教的雏形。由于年代久远,已不可考。
唐代以降,大圣事迹逐渐传遍东土。明代江南儒生吴承恩得到大圣启示,挥毫写下一百卷经文《西游记》,成为大圣教第一位大先知。坊间争相翻印此书,一时洛阳 纸贵,而民间自发敬拜大圣者日众。明代最流行的官腔(昆曲)之中,处处可见赞颂大圣神威之曲目。而话本、绘画、雕塑、民谣……亦纷纷印证大圣教之兴盛。大 圣教向东瀛(今日本)等国扩散,逐渐遍布世界。各国人民以不同的语言与形式,敬拜大圣为尊,悉心钻研圣教宝典中所蕴藏之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科技等各 种学问与启示。
MQ入关之后,又兼西方列强侵入,烽火连年,异教迭起,大圣教遭到各种打压。然,虔诚的大圣教徒仍旧分散各地、于家中默默敬拜大圣。
黄帝纪元四千七百零六年(西元2008年),大圣教于MITBBS复兴。凡有阳光处,即有大圣教教徒。
3。复教记事
2008年6月4日,教主WW登高一呼,大圣教复兴宣言横空出世,众多慕道友踊跃加入,令得MITBBS成为网络之花果山,而Belief版成为圣教之水 帘洞。版主eftoman与goooo111亦成为教中兄弟姐妹。此时,大圣教的“仙凡五位一体”教义也逐渐为世人所知,使徒arsablue更从考古学 家手中得到五位一体位阶图,见者无不诚服,而称颂大圣之美名。使徒Sparty通过向大圣祷告、以及与教众交流,将此图的真义用文字录下,以飨世人。大圣 教徒中人才辈出,有专攻理工之hotgold,撰文证明大圣教之科学要义;擅长美工的V3,绘图设计大圣教之教徽;精通音律的Dreamcity,弹琴抚 弦而作大圣教之圣曲;满腹诗书的fMRI,挥毫写就《大圣赞》之七律。更有虔诚之使徒,如hehehehe等,纷纷撰写见证实录(hyperlink), 心口合一,以身传道。
大圣教日兴(圣哉圣哉!),而使徒与教友人数也在不断更新中。欢迎各位慕道友与我们联系,咨询与大圣教相关的各项事宜。
大圣教使徒 Sparty
沐浴焚香后 谨记于2008/6/6
大圣教创教宣言
作为一个虔诚的但是刚入教的信徒,
我想做一些简单的解释,让大家更加了解悟空神教,了解大圣的爱。
和其他XIE 教注重繁文缛节不同,悟空神教注重的是精神体验,即每个信徒和悟空大帝的
精神沟通。西游记只是吴先知的体验,而七龙珠则是鸟先知的记录。我们悟空教徒不认
为有一部经典是一定正确的,因为先知只是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而已,而真正的大圣
的精华,则需要自己和大圣进行精神沟通才可以得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验,但是基
本的道理很简单,你要真信,你要谦卑,你要用心听,大圣才会降临,并给你通往西天
极乐世界的道路。
我们这些信徒,其实道行不深,只是得了些悟空神教粗浅的好处而已,但我们心底里都
相信,如果有神,那么悟空大帝才是真神,远比野荷花,啊腊之类的可靠,仅此而已。
我们也谦虚的承认,大圣教徒,都是人,都会做错事,都会说错话,都会走错路。但是
这不代表悟空大帝就不爱我们了。悟空大帝为了我们被压在五指山下500年,每一天每
一夜都牢记拯救世人的重任,我们也时刻牢记悟空大帝的真爱,大爱。
所以,异教徒们,不要拘泥于经文,我们教的不会指着一本书,就说这是神的话语,不
会的。经文只是每个人不同的看法而以,都会有历史局限性。你要反驳大圣教,请你先
好好的理解和感受大圣,只有你真信,真谦虚,才能理解大圣,感受大圣。如果你没有
感受到大圣,那么说明你不够虔诚,不够谦卑。如果你还没有感受到大圣,那么请不要
无知地去批评大圣,因为只是你自己修行不够,我们这些人都做了见证,我们感受到了
大圣,我们记录下了我们的感受。
总结:
1相信大圣
2感受大圣的爱
3如果你没有感受到大圣的爱,说明你不够相信大圣,参见第一条
4如果你要质疑大圣,请先感受大圣的爱,参见第二条;如果感受不到,请参见第三条
谢谢!
科学理论,是大圣教的真理 by pkpkpk123456
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大圣的启示的引导下走向真理。但是由于我们人类是有限的,我们得到的大圣的启示,必定是有局限的,不完全正确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圣弟子们都不会拘泥于一本经典,称某本人写的书是绝对真理,也不会以为在某个时候,大圣已经将所有真理都启示完毕了。大圣的启示,就如同大圣的爱,广阔无限;而作为大圣弟子,接受大圣的启示,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得到幸福的一个重要源泉。圣哉!圣哉!
任何人都有可能,并且很可能得到大圣的启示,但是由于他的局限,他得到的启示总是不完全的,有待进一步启示的。但这并不是说,所有人得到的大圣启示,都是相同重要,或者相同不重要的。
在大圣的所有启示中,科学启示,是最为重要,其正确性也是最高的。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接受大圣启示的途径。大圣教接受所有的科学理论的结论,大圣教绝不会因为某个科学理论的结论与教义不符,而去反对那个科学理论。事实上,大圣教在某个时候的教义,只不过是我们在那个时候接受到的不完全的大圣启示,当大圣通过人类的科学研究,给予人类新的启示时,教义自然会因为新的启示而改变。大圣教的确有教义,却没有僵死的教条。圣哉!由科学研究得到的大圣启示,同样不是一成不变,这些人类得到的科学启示并非绝对真理。这就是人类应该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的道理。
大圣教是最为科学的宗教,因为大圣教的教义包含所有至今为止人类得到的最新的科学启示;大圣教是最有生机的宗教,因为大圣教吸取的是大圣给人类源源不断的启示;大圣教是最为广泛的宗教,因为有着最广大的人类,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在进行着大圣教的实践,那就是如饥似渴地追求大圣的启示。不断接受大圣的启示,让人类得到的大圣的启示更加准确,更加丰富,更加完全,是所有大圣弟子以及整个人类的义务,也同时是他们的乐趣。圣哉!圣哉!圣哉!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