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华已竭
先秦
先秦无名
《卿云歌》
2、炎运精华歇
唐
李百药
《赋得魏都》
3、白日敛精华
唐
徐晶
《阮公体》
4、莫分粗俗与精华
宋
王千秋
《西江月·梦幻影泡有限》
5、精华极
宋
欧阳詹
《智达上人水精念珠歌》
6、精华在笔端
唐
张祜
《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7、精华搜未竭
唐
李频
《长安书情投知己》
8、日月精华薄
唐
贯休
《读《杜工部集》二首》
9、精华销地底
唐
齐己
《寓言》
10、钱郎未竭精华去
唐
齐己
《谢秦府推官寄《丹台集》》
11、米麦精华
元
王处一
《满庭芳 赠出家众》
12、炼精华
元
侯善渊
《诉衷情·阴阳返复勿令差》
13、运日月精华混物鲜
元
侯善渊
《沁园春·善惠谦柔》
14、神秀精华貌转徽
元
侯善渊
《益寿美金花》
15、日灿精华物自鲜
元
侯善渊
《仙乡子》
16、妙采精华成液
元
王吉昌
《风入松·乾坤两卦上天梯》
17、一点精华天癸至
元
王吉昌
《减字木兰花 右初七日兑配艮》
18、分开五蕴精华
元
王吉昌
《望海潮 真空》
19、收藏炳耀精华
元
王吉昌
《雨霖铃·万绿心歇》
20、锻炼精华
元
高道宽
《苏幕遮·大真元》
21、日月少精华
南北朝
江淹
《效阮公诗》
22、惠风鼓动生精华
宋
曹彦约
《春日春陪韩签虞丞解监修禊事即席中有虾菜梨》
23、穷探物精华
宋
陈傅良
《张漕行部过湘岸有作因次其韵》
24、朝阳湿精华
宋
邓深
《丰城道中》
25、采撷精华十九春
宋
范祖禹
《和张芸叟左司被赐资治通鉴》
26、闽峤访精华
宋
富弼
《留守太慰相公就居为耆年之会承命赋诗》
27、至今犹带日精华
宋
姜特立
《佛桑花》
28、皆物之精华
宋
姜特立
《赋桐庐陈守瑞粟图》
29、精华初结惯
宋
毛滂
《春词》
30、穷教兮佛陇精华
宋
释绍昙
《赞华长老真》
31、五谷精华从兹始
宋
宋太宗
《缘识》
32、离坎精华日月光
宋
王庆升
《入道诗十九首》
33、焕烂含精华
宋
翁卷
《游仙篇》
34、田间春透麦精华
宋
吴泳
《客中和程丞相雪》
35、精华虽内腴
宋
熊禾
《探梅》
36、精华寄起居
宋
曾丰
《宪使范右司具馔属属官为主人又属衡阳张宰助》
37、五岳精华裂
宋
曾丰
《赠术者朱明远》
38、锻炼精华制魄魂
宋
张伯端
《绝句六十四首》
39、乾坤收拾几精华
宋
张道洽
《梅花七律》
40、日月精华且总吞
宋
张继先
《金丹诗四十八首》
41、乍结精华齐永劫
唐
齐己
《松化为石(近闻金华山古松化为石)》
42、赤水无精华
唐
齐己
《读李贺歌集》
43、言语其精华
宋
陈普
《文公书厨·含英咀华》
44、精华得自然
宋
释文珦
《严维石端研诗》
45、好於月露写精华
宋
舒岳祥
《和正仲咏荷》
46、精华尽成咽
明
宋濂
《送陈彦正教授之官富州》
47、地灵千岁储精华
明
孙一元
《致道观看七星桧树歌》
48、弱冠精华开
明
汤显祖
《三十七》
1形容“沧海桑田”的诗句有哪些
1 《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 《离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4 《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5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宋代: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2柳形容沧海桑田的诗句
浪淘沙 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边无
朝去暮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释义: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地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
这首诗所描绘的是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这里主要描写由于海浪的侵蚀,海岸变成了桑田的现象,是地球沧海桑田变化中的一种其实沧海桑田变化是地球外力和内力作用的结果外力作用主要是太阳能以及潮汐能的作用由于日晒和风吹雨打,高山的岩石逐渐破裂粉碎,这些小石子随着河流,被搬运到河流下游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天长地久,上游山上,年年有所失,变得越来越低,相反,在下游,特别是入海的地方,年年有所得,被逐渐填高,久而久之,山被移掉,海被填平内力作用有地壳的上升运动和水平运动,尽管这种运动十分缓慢,但由于范围广,时间长,其作用是难以想象的地球上海陆分布主要是这种地壳运动的结果今天我国绵亘的高山,当初大多是海,这些山脉的分布,大都反映古代海的轮廓喜马拉雅山在一亿八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鱼龙游弋的地方,后来横空出世,升出海面,才成了世界第一高峰我国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发现鱼龙化石,有力地证明海枯陆生、沧海桑田的变化
3关于沧海桑田的句子,要很唯美,古风一定要,不少于五句
磋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前世,我频频回眸挥别的曾经飘成一朵云 多少相思多少离愁 终成一道水痕送我远走今生,我寻觅前世失落的足迹跋山涉水走进你的眼中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尘世之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花开花落花满天 情来情去情随缘 雁去雁归雁不散 潮起潮落潮不眠 夜深明月梦婵娟 千金难留是红颜 惯看花谢花又开 却怕缘起缘又灭 冰封的泪,如流星陨落,跌碎了谁的思念,轮回之间,前尘已湮灭,梦中模糊容颜, 昆仑巅,江湖远,花谢花开花满天, 叹红尘,落朱颜,天上人间, 情如风,情如烟,琵琶一曲已千年, 今生缘,来生缘,沧海桑田,成流年, 古老的剑,斩断了宿怨,唤醒了谁的誓言,转瞬之间,隔世的爱恋,追忆往日缱绻, 昆仑巅,浮生远,梦中只为你流连, 笑红尘,画朱颜,浮云翩跹, 情难却,情相牵,只羡鸳鸯不羡仙。
4求 关于 沧海 的诗句
刚收集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三国 曹操《观沧海 》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晋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
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南朝 谢灵运《过始宁墅》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 骆宾王题浙江观海亭联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 元镇 《离思》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暧玉生烟——唐 李商隐《锦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唐 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沧海有情珠为泪,天若有情天亦老---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唐 钱起《送僧归日本》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唐 皮日休《咏蟹诗》,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宋 苏轼《前赤壁赋》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宋 潘阆《酒泉子》
魂来沧海鬼为雄,寂寞余花落旧红。---元 张翥
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明 张宁
风尘暗沧海,浮云满中州。---明 张居正
叠石遥连沧海色,华楼高接太清居。----明 颖哀
日生沧海横流外,人立青冥最上层。----明 张仲举
重关称第一,扼险倚雄边。地势长城接,天空沧海连。---康熙皇帝东巡山海关所写
翠绕南山同一色,绿围沧海绿无边。 ---清代珐琅彩瓷
皓月落沧海,碎影摇万里。---瞿秋白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郭沫若《满江红》
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周恩来
沧海桑田焦土变,名山秀野战云封--朱德
5关于沧海的诗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三国 曹操《观沧海 》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晋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
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南朝 谢灵运《过始宁墅》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 骆宾王题浙江观海亭联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 元镇 《离思》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暧玉生烟——唐 李商隐《锦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唐 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沧海有情珠为泪,天若有情天亦老---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唐 钱起《送僧归日本》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唐 皮日休《咏蟹诗》,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宋 苏轼《前赤壁赋》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宋 潘阆《酒泉子》
魂来沧海鬼为雄,寂寞余花落旧红。---元 张翥
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明 张宁
风尘暗沧海,浮云满中州。---明 张居正
叠石遥连沧海色,华楼高接太清居。----明 颖哀
日生沧海横流外,人立青冥最上层。----明 张仲举
重关称第一,扼险倚雄边。地势长城接,天空沧海连。---康熙皇帝东巡山海关所写
翠绕南山同一色,绿围沧海绿无边。 ---清代珐琅彩瓷
皓月落沧海,碎影摇万里。---瞿秋白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郭沫若《满江红》
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周恩来
沧海桑田焦土变,名山秀野战云封--朱德
6古诗中的沧海桑田
东晋葛洪《神仙传》:“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上作髻,余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花果,而香气达于内外。蔡脯行之,如柏实,云是麟脯也。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东海行复扬尘也。’”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