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常州和无锡合并
如果常州和无锡合并,可以确定的是一个超千万级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将出现,无锡是一个很传奇的城市,在第一轮经济开放时抓住了机遇,之后每年的GDP均在全国前十,可错失第二轮发展机遇的无锡被苏州和浙江的省会杭州所超越,从而跌出了全国前十,对于所有的无锡人来说,是挥之不去的痛,痛定思痛后则求变,如何重回前十,是每个无锡人都在时刻努力的,但是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大力的支持,还需要抓住每次转瞬即逝的机遇,想归想,实际操作时太难太难,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一个城市不在努力的发展,从未停歇,想重回辉煌,谈何容易。
现阶段,常州市居住人口为470万左右,无锡市居住人口为660万左右,这两个区域合在一起后,新设立的锡常市居住人口将高于1130万余,居住人口高于一千万人的区域为超级大城市,如此一来,江苏省将在省会城市南京特大城市的基础上,新增加一个超级大城市,长三角区域也将史无前例的拥有两个超级大城市,一个是上海市,另一个也就是新设立的锡常市。
在历史上无锡市以前归属于常州府,无锡刚解放时,江苏省区域分设有3个行政区域,分别是南京,苏南行政公署和苏北行政公署,在这当中,苏南行政公署所在城市为无锡市,整个苏南,涉及上海周边由上海松江区域所管的七个县,还有苏州市,常州市,镇江市等,都由苏南行政公署所管,之后,苏南行政公署撤除,单设为苏州地区和镇江市区域,上海松江区域划入上海市,从此以后宜兴市,武进,划入镇江市区域所管,无锡县,江阴市以及其他五个县划入苏州地区所管,一直到83年推行“市管县”制度,才变成了现阶段的地区划分。
无锡和常州合并的未来在经济发展上,强强联手,因为两地一直都是中国实体经济的翘楚,实体经营多,积淀足,历史人文上,常锡土话,菜的风味,历史背景两地都很贴近,通化不会太难,资源优势上,在历史上两城就在一起过,能充分发挥苏州太湖的自然资源,作为南京上海之间的枢纽站。
常州市,无锡市都属于地少人也不多的繁荣区域,每年的人均收入都是在国内前茅,再加上本地资源优势,两地各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很难预料合在一起后南京,常州,苏州,上海市这条健壮的经济发展链区域的形成会出现多么令人震惊的未来,爆发的能量足以在未来让人瞠目结舌。
靖江王城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漓江西岸,是明朝藩王靖江王朱守谦的藩王府,始建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洪武二十五(公元1392年)年建成,靖江王城外围有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城墙。
由于靖江王城地处桂林市城市中心地区,因而有“阅尽王城知桂林”之说。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靖江王城 外文名称 :Princess Jingjiang Residence 地理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 :1978万平方米 开放时间 :7:30—18:30 景点级别 :AAAAA 门票价格 :100元 著名景点 :独秀峰、王府、贡院、月牙池、摩崖石刻等 开工时间 :1372年 竣工时间 :1392年 别名 :靖江王府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景点美图,王城历史,王城结构,王城景点,王府,靖江王城,贡院,状元及第坊,榜眼及第坊,独秀峰,王城旧事,参观指南,旅游时间,游览方式,王城保护,住宿指南, 王城历史 从秦始皇北筑长城,南修灵渠开始,便有了桂林。到唐朝时期,李靖在独秀峰下构筑子城,千余年来独秀峰和王城一直是 和学府所在地,从来没有真正向市民和游客开放过,所以过去到桂林的游客,基本上无缘登独秀峰、游王城。 在独秀峰读书岩,还可找到800年前南宋人王正功留下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 的摩崖石刻真迹,“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千古名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靖江王城始建于1372年,规模宏大,门深城坚,布局严谨,气势森然。殿堂巍峨,亭阁轩昂,水光山色,恍如仙宫,比北京故宫早建34年,它还是南京故宫的精华缩影。明朝共有12代14位靖江王居住于此,历时280年。 如今不仅可领略到昔日王城的威严肃穆,而且还可亲手抚摸600年城墙的沧桑历史,清朝唯一的汉人格格孔四贞(即“还珠格格”)的家,就在这昔日王府的深宫禁地之内。 靖江王城 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戏剧的“活化石”——傩舞的表演,它是最初的宫廷演艺,起到祝福平安、敬神驱鬼的作用。 宋代时这里是铁牛寺,元代改为大国寺,后又称万寿殿。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此处是藩邸。朱守谦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始建府,历时20年才完工。桂林王城先后经历了14位靖江王,后来被清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为定南王府。清顺治九年,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纵火自焚,使有250多年的王城化为焦土。王城之内的明代旧物,有承运殿前的明代石道,承运殿的雕栏、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等供人游览。宋高宗赵构、元顺帝妥欢孛儿只斤铁木尔登基之前,曾在独秀峰下居住,所以王城又被认为是潜龙之地。 明靖江王以此地为奠王府基业,占尽桂林地利。明洪武五年(1372) 六月(7月) 改静江府为桂林府,设知府1人,辖2州7县。靖江王设藩于桂林,修建靖江王府于独秀峰南。 靖江王城景色 明洪武五年六月十一日(6月28日) 置承宣布政使司于桂林府,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掌广西政务。是年,朱守谦进驻桂林靖江王府。 王城建筑是典型的明代藩王府规制,以独秀峰为坐标的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御苑、广智门等主体建筑。中轴线东西侧的宫院楼宇均呈对称布局。从明太祖朱元璋侄孙朱守谦受封靖江王起,前后共有12代14位靖江王在此居住。 清 将这座靖江王府改为广西贡院,从这里走出了4位状元、585位进士、1685位举人,堪称读书人的福地。走进贡院,不仅可以想像当年科举考试的盛况。还可以参与“模拟科举考试”,并获得“文凭”,亲身感受学子们“十年寒窗”的艰辛和“金榜题名”时的喜悦。 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曾在王城内设立北伐的大本营,运筹北伐大计,现于独秀峰下立有“中山纪念碑”,供后人瞻仰;后为广西省 ,桂系领袖李宗仁、白崇禧的大本营。沧海桑田,经历600余年风雨的王城,虽履遭兵变仍昂首屹立,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踏进王城,登上独秀峰,会感受到靖江王府当年的巍峨壮丽;目睹奇妙的自然风光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领略千年沉积的桂林山水文化与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 如今王城景区,开辟了承运殿“王府春秋”文史展厅,开放了太平岩文化石窟,恢复了贡院科举考试旧观。 王城结构 靖江王城南北长556米,东西宽355米,占地面积1978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372年,其城垣全部采用巨型方整的料石砌成,城墙厚55米,高近8米。王城周围是3里长的城恒,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坚固。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坚城深门,气势森严。整个王城的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营造,中轴线上的承运门、承运殿高大华丽,气势非凡,体现了王权的至上的思想。方城南面的正阳门,有清代两广总督为表彰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临桂人陈继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坊,东华门上的“状元及第”坊则是为道光年间新科状元龙启瑞而建,西华门上的“榜眼及第”坊是为同治年间榜眼于建章而建。 明代靖江王府,规模宏大,四周以巨石砌城垣,方正庄严在桂林城中自成一城,故称王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始建,占地283亩。城中有桂林众山之王独秀峰,平地拔起,众山环绕,孤峰独秀,为我独尊,有天然的王者气势。 王城景点 王府 洪武五年(1372)在独秀峰下建设靖江王府,洪武二十五(1392)年建成。王府按照朝廷对藩王府所作的规定构筑, 其主要建筑前为承远门,中为承运殿,后为寝宫, 最后是御苑。围绕主体建筑还有4堂、4亭和台、阁、轩、室、所等40多处,占地1978公顷, 规模宏大。从建成到明代覆灭的257年中,这里住过12代14位藩王。据明王士性《广志绎》载宗室二千人,岁食藩司禄米五万两,故藩贮不足供, 而靖宗亦多不能自存者。可见,家族的人口之多,盘剥民脂之钜,地方财政负担之重。即使这样,王子王孙的日子还不大好过。顺治九年(1652)农民军攻克桂林,王府的新主人清将孔有德兵败自尽,纵火焚烧,王府化为灰烬。王府建造前,在独秀峰下,唐有学宫,宋有铁牛寺,元称大圆寺,后改万寿殿。王府被毁后,顺治十四年(1657)建贡院。1921年,孙中山集师北伐曾驻节于此。民国初年,这里先后为第二师范学校、模范国小、第三高级中学、甲种工业学校校址。民国14年(1925)冬, 辟为中山公园。1937年为广西省 所在地,抗日战争期间被毁,后重建。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校址。独秀峰巍然矗立,王府旧物,唯余承运殿前的雕栏与云阶玉陛, 有道是无情最是此中山, 阅尽王孙只等闲。 靖江王城 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据明代黄佐《广西藩封志》记载,王城辟有四门,南日端礼(后改正阳),北回广智(后称后贡);东日体仁(后谓东华);四日遵义(后改西华)。城垣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城内有承运门,承运殿。围绕宫殿主体建筑,还广建楼堂厅院,亭阁轩室,构成一个舍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独秀峰挺拔俊秀,矗立城中。山上建有玄武阁,观音堂,三客庙、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 三元及第坊 在靖江王城南面正阳(端礼)门上。清代学者阮元任两广总督时为连中三元的陈继昌所立。三元, 是省级的乡试、会试和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均名列第一,分别获得解元、会元、状元称号的缩略。自唐代以科举取士1000多年来,连中三元的仅13人,清代两百多年中仅有2人。陈继昌是临桂人,把用巨石镌刻的牌坊置于王城正门之上,是封建社会给科举成名者的至高荣誉。 贡院 这块曾因科举时代屡出状元而名扬天下的风水宝地,现已按旧制恢复部分号舍,供游人参与。您不仅可以想像当年科举考试的盛况,而且还可以感受学子们“十年寒窗”的艰辛和“金榜题名”时的喜悦。 状元及第坊 在王城东华门上,原坊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为新科状元龙启瑞建,毁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这之前,张建勋、刘福姚分别于光绪十五、十八年登上殿试第一申榜首。在4年的两科中,桂林继唐赵观文和陈继昌、龙启瑞之后,一连出两名状元,震惊了全国,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传为佳话。重建状元及第坊时,把4人的名字并列在坊前。 榜眼及第坊 在王城西华门上,同治四年(1865)为于建章而立。会试后的殿试, 由皇帝亲自选拔,按一、二、三甲3个层次,公榜公布名次,二三甲各取百人以上。一甲只限3名获状元、榜眼、探花称号。榜眼就是第一甲的第2名。于建章,永福人,任过翰林院编修、贵州乡试典试、山东学政等职。 独秀峰 于桂林王城内,它是王城景区不可分割的部分。最早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就刻在独秀峰上。桂林山水甲天下800年一直作为点评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但在20世纪80年代前,此语出自何人之口却悬而未决。有的说它最早起源于宋朝末年李曾伯桂林山川甲天下诗句的一音之转,也有的说它是来自于清代金武祥诗中的辞句。 靖江王城 独秀峰与桂林著名的叠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相对高度66米。由35亿年前浅海生物化学沉积的石灰岩组成,主要有3组几乎垂直的裂隙切割,从山顶直劈山脚,通过水流作用,形成旁无坡阜的孤峰。独秀山体扁圆,东西宽,端庄雄伟,南北窄,峭拔峻秀,有南天一柱之誉。山上建有玄武阁, 观音堂, 三客庙、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晨熹夕照,披上太阳的光辉,俨然一位紫袍玉带的王者,故又被称为紫金山。南朝宋颜延之诗,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唐张固诗谓孤峰不与众山俦,直上青云势未休。都突出写它介然兀立的气势。 王城旧事 至正年间,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利用农民起义推翻元朝,建立了朱明王朝。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为了巩固朱明王的一统天下,采取了“夹辅王室”一招,首封十大藩王,其中特封了他的侄孙朱守谦为桂林靖江王。 洪武五年(1372),还在南京的靖江王府派出长史赵埙一干人来到桂林,踏勘风水,寻找吉壤。明清时代,风水学已是帝王建筑的精神支柱,他们终于选择在独秀峰南麓,原元顺帝的潜邸建筑王府,洪武九年(1376),又在龙腾虎踞的东郊尧山西南麓开辟王陵。洪武二十六年(1393)重修府邸,历时二十多年,建成了比北京故宫早三十多年,酷似南京明内宫的靖江王府。 靖江王府系歇山式大屋顶,磨砖对缝清水墙,碧色琉璃瓦面,富丽堂皇。清代诗人戴文灯曾有诗留传: 朱户爱开厥,雕楹更枕岗; 绮疏承爪渭,碧瓦戏鸳鸯。 曲沼龙头泻,高亮鸥吻张; 暗风金屈戊,明月玉琅珰。 王城周长三里(实测三里半),辟四门。在风水中轴线上,依次耸立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寝宫。承运殿七开间五进深、二重檐,悉依初封时的亲王之制。亦承以传统,坐北朝南。 靖江王室成员在洪武九年(1376)就藩桂林时,仅是朱守谦一人,永乐元年(1403)二世朱赞仪复藩桂林时,已是十三人(有九兄弟四姊妹),正统十一年(1446)增至二十五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已达三千余人。人数猛增,岁禄暴升。明代给诸王的棒禄非常优厚,洪武初,王爷享一万一千石至二万石,永乐后也都在一千石,加之枝茂般宗室的岁禄,更是数不胜数。 藩王不治民政,但王府内却有为王爷专门服务的三司七所等庞大机构,诸如长史司、仪卫司、承奉司、典膳所、典宝所、良医所、工正所等等。他们坐食厚禄,不劳而获,不农不仕,吸民膏髓,成为社会的寄生虫。 岁禄是永远不够挥霍的,王府就利用特权盘剥劳动大众。有史料记载,一是公开抢劫,太监们经常奉命带着旗校军人上街,见着需要的或喜欢的拿着就走。二是强行霸占,崇祯五年(1632),王府在昭平指说一大片民田是王田,即强行收租。三是仗势勒索,王府差官每年都要到广东领取官盐,但每次都乘机夹带私盐。返回途中,又抬高盐价,逼迫商人收购,市价是五两银子十四包,王府却只给十二包,不买还不行。 靖江王府复原图 明末崇祯煤山自缢后,第十三任靖江王朱亨嘉认为自己王府、王陵的风水好,竟以郡王之辈与亲王抢占皇位,而自称监国,并以省城兵力与南明隆武朝廷抗争,结果兵败梧州,终被槛送福州,被唐王幽死。其世子连夜奔逃全州湘山寺为僧,即是后来的画家石涛。这时,受命来王府擒拿朱亨嘉的思恩参将陈邦博,乘机将王府的珍器宝玩一一掠空,运至南宁府中占为己有。 至永历四年(清顺治七年,1649年)闰十一月十七日,汉奸、明朝降将孔有德率领清军南下,占领桂林,“擒斩伪靖江王并伪世子、将军、中尉、阁部、总兵文武等官四百七十三员,招抚二百四十七员”,其余两千余宗室纷纷出城逃逸,靖江王府成了孔有德的定南王府。 这时的陈邦博眼看清军攻邕,即刻投降了清军,并以数船装运上靖江王府和在省城的所掠,送给在桂林的孔有德,以表敬意。 可是两年不到,已是联明抗清农民领袖的李定国率领大西八万农民军和五十匹大象,从云南打到桂林,以“象阵前列,劲卒山拥”之势大败孔有德,直逼王府。 自古叛徒没有好下场,孔有德自知末日来临,他放生了一子一女,令妻妾李、白二氏自绕,再令火烧王府,他就在熊熊大火中,拔剑自刎,与王府和其所掠财物共付一炬。王府只剩下三大建筑的云阶玉陛、焰头勾栏、曲沼龙头和陪葬在王陵墓群中的青花梅瓶珍瓷了。那放生的女儿孔四贞,即是后来清廷唯一赐封的汉族公主。 靖江王府 参观指南 靖江王城旅游提示: 景点位置:桂林市区 景区荣誉:全国AAAAA级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西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全票:130元(包含靖江王城、靖江王府、独秀峰),儿童14米以上全票,14米以下免票。 开放时间:每日7:30—18:30。 交 通 1、可乘公交1路、22路、99路、100路到市区中山中路乐群路口站,再往东50米即到。 2、公车10路、11路、14路、18路、30路、98路到市区解放东路解放桥站,再往北100米即到。 旅游时间 靖江王城一年四季均适合游览,每年4-10月是最佳的旅游时间,靖江王城地处广西桂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较为温和,夏长冬短,年降水量多,阳光充足,年平均温度为19度,光照充足,四季分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当然,出行一定要留意天气变化,以免因此受到影响。 游览方式 王府精华游 1——承运门:靖江王府正大门,取义“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之意。 靖江王城 2——王道:王府600多年前铺设的青石板路,旧时为身份、权力、地位的象征,只有尊贵的王爷、王妃可走,王道是整个王城的中轴线,亦为桂林市的中轴线,桂林城市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开来。 3——承运殿: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兴建,为靖江王府主殿。明朝时期为靖江王处理军政要务的地方,后为广西省 办公楼。高大的台基雕栏、云阶玉陛均为明代原物,似在默默诉说当年繁华。现辟有《王城春秋》陈列厅,完美演绎桂林历史文化的变迁。 4——福泉井:清代贡院考生敬若神明,临考必饮之吉祥水。 5——夫妻树:龙马潜形,阴阳相生;槐榕合抱,奇趣盎然。 6——龙爪树:原名厚壳树,树龄250年,因其树形极像龙爪,又称“龙爪抓青天”。树身几次被烧,却仍然生存至今,是靖江王府的历史见证。 7——寝宫:明时为王爷王妃住所。门前设有“孙中山驻节处遗址”纪念碑,纪念孙中山先生将这里设为北伐大本营。 8——中山纪念碑:始建于1925年,碑高87米,底座宽3米,碑身为三面形,代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塔身三面分别刻着“中山不死”、“总理遗训”、“主义常新”; 碑座为五角形五层台阶,代表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周围18根石柱用铁链相连,代表当时独立的18个省,心连心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 9——月牙池:原有独秀泉,明初因泉凿池,形如月牙。与圣母、春涛、白龙并称为桂林四大名池。池中曲栏水榭,池畔垂柳依依,为王府御园一景。池水冬夏不涸,峰影倒浸其中,山翠尽落。 10——读书岩:位于独秀峰东麓,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颜延之任始安郡(今桂林)太守时,常在岩洞内读书写诗。岩有两口,既利采光,又通风透气,冬暖夏凉,内有天然石床、石凳。岩洞依山傍水,摩崖石刻甚多。这里是岭南文教的发源地,是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奠基。“桂林山水甲天下”千古名句就出自这里。 11——太平岩:独秀峰西麓的天然洞穴,是靖江王拜仙修炼之处,供奉著玄武帝及六十甲子保护神像,其中六十甲子保护神像摩崖石刻是国内唯一展示最集中的地方。世人皆知十二生肖,但与自己属相对应的太岁保护神是谁?人们常说的“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中的“太岁”原为何意?太平岩内的六十甲子太岁保护神像摩崖石刻为您解开此谜。 12——茶庄:茶庄是游客游览中途的休息专用场所,服务功能设施完善,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旅游服务。 13——独秀峰:位于王城景区中心,得名于南北朝诗人颜延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的诗句。孤峰平地拔起,巍然屹立,陡峭高峻,气势雄伟,被赞誉为“南天一柱”,与叠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于桂林市内。霞光照耀下,彷如披上紫袍金带的王者,所以又称作紫金山。自古以来独秀峰就是桂林的著名风景区,被誉为“独秀奇峰”。清代诗人袁枚写诗赞道:“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形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峰顶有独秀亭,依栏极目,全城秀色尽收眼底 14——玄武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一座镇守龙脉的圣庙。因左侧露天供奉有极其罕见的天然龟蛇合形玄武像,加上右侧石壁上天然生成有一个“寿”字,玄武阁理所当然成为方圆千里诸法场之首。历代靖江王在此祈求风调雨顺,王位永固,长命百岁,从此列为皇家禁地。清朝及民国时期也只有极少数政界名流、文坛泰斗有幸登临此处。 15——观景台:位于独秀峰顶东侧,立于其上可俯瞰漓江和桂林全城,城内外鳞次栉比的官廨民宅无不尽收眼底。 王城全景图 16——城墙:桂林王城,位于桂林市中心,为明朝靖江王府的城池。明洪武三年,朱守谦受封为靖江王;洪武五年(1372年)在此修建府第,二十六年(1393年)筑城。 17——贡院:清代建广西贡院于此,是桂林的文脉所在。曾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乡试考场,出进士585位,其中状元4位。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历史上最后一位“三元及第” 者陈继昌,就是出自广西贡院。 18——孔庙:清代乡试考生祭祀孔子的场所,内设清代广西贡院科举文化成就展览馆。 美食指南 靖江王城位于桂林市内,市内的美食选择比较多,下面具体介绍下: 1、桂林小吃比较集中的地方一个是中心广场旁边的桂林人旺角美食城,还有一个是中心广场八桂大厦5楼的好大妈饮食广场(微笑堂也有一个分店),都是自助性质的餐饮名店。 2、桂林餐饮业当数小南国和金龙寨为首,这两家分店较多,外地来的游客可以到解放西路(微笑堂附近)找到这两家店(相隔一个街口,并排而开),可要提前订餐,否则就要等人家翻台哟。金龙寨旁边有一家叫“参汤坊”的小店,他家主要是木桶饭和煨汤,味道非常好好,价格也便宜,强烈推荐! 3、新兴的饭店还有过解放桥(近七星公园)的自然客酒楼,口味很好,价格也不高。新概念原创桂林菜-味道制造,有很多特色菜。在桂林七星大酒店旁边。 王城保护 靖江王城是桂林作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最显著的标志,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历史地位十分重要。对王府进行“拆围透墙”是“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的有力举措,有利于彰显其历史文化品位,进一步丰富桂林旅游文化内涵,“拆围透墙”后既能有效疏解提升老城,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又是一项城市改造工程、文化工程和民生工程。 “拆围透墙”后,靖江王城区域、改造后的东西巷和重建的逍遥楼,构成桂林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 对靖江王城进行“拆围透墙”是“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的有力举措,“拆围透墙”后,靖江王府的空间立体感将得到有效显现,成为桂林市中心城区历史文化旅游新项目,进一步丰富桂林旅游文化内涵。 住宿指南 靖江王城位于桂林市市内,这里的各项旅游设施都很齐备,所以来这里完全不用担心住宿问题,高中低档酒店应有尽有,服务、安全、卫生、价格等都很让人满意。除了黄金周和周末的住宿略见紧张之外,其它时间里有大量的旅店可供游客选择。 而且大桂林以中山中路(南门桥-博爱医院)为直径的内环线是很合适旅游住宿的,桂林主要的旅游景点和商业区都在这个圆上。
所谓“乐府诗”,主要是指自两汉至南北朝由当时的乐府机关所采集或编制的用来人乐的诗歌,但这只是最初的情况,从后来文体分类上讲,所谓乐府诗,它的范围是不仅指此的。在文学史上,“乐府”或“乐府体诗”,是包括后世作家的仿作在内的。这种仿作的作品也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按照乐府旧的曲谱,重新创作新辞,性质上还是入乐的。
第二,由于旧谱的失传,或由于创作者并不熟悉和重视乐曲,面只是沿用乐府旧题,模仿乐府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来写作,实际上已不入乐。
第三,连旧题也不袭用,而只是仿效民间乐府诗的基本精神和体制上的某些特点,完全自立新题和新意,当然它也是不入乐的。这三类中,以第二类为最多和最常见。
利用乐府旧题写作乐府诗,是从汉未建安时代开始的。建安时代,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出现了一批作家,又以曹操首开风气之先,开始袭用乐府旧题,模仿两汉乐府民间歌辞的风格来写作乐府体的诗。曹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主要在于能自由地运用乐府民歌的旧题旧曲来歌咏新事,把汉乐府民歌主要是叙事推到趋干抒情化,能够更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一些社会现象,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曹丕用乐府古题写的乐府诗几乎占了他的诗歌的一半,他的诗篇多以男女相恋和离别为题材,语言也比较显浅自然。他对诗歌的各种题村都作过大胆的尝试,但成就较高的是五言诗和六言诗。他的六言《燕歌行》两篇,为乐府产生了一新体制,为我国诗学界开辟了一新纪元。被誉为前有屈原、后有杜甫能够先后与其辉映的曹植,也曾写过许多优秀的乐府诗,特别是他为五言诗开拓了广阔的境界,指出了光明的前途,推进了五言诗的发展。他的诗歌能够通过高度的艺术技巧真实地反映社会面貌,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愿望。所以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诗人,成为建安时代的代表作家。但不论三曹还是“建安七子”,他们用乐府旧题所写的乐府诗,大部分都不是人乐的作品。隋唐以及隋唐以后,用乐府体写诗一直很盛行,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和张籍等,都有许多乐府名篇,他们都不过是用乐府古题,学习古代民间歌辞的“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形式上不拘字数、不避杂言而已。
中唐以后,文学史上又出现了一种“新乐府”,它的倡导者和创作者是元稹、白居易。这种乐府诗的特点,是“即事名篇,无所依傍”,它不仅不依旧谱,不入乐,而且时乐府旧题也取消不用,遂成为文学史上“乐府诗”的一种,它之所以也称“乐府”,只不过在创作方法上、表现手法上对汉乐府有所继承和模仿罢了。
乐府最早的分类,始于东汉明帝时。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说:“汉明帝定乐有四品”。这“四品”的名称是:
(一)大予乐,又称大乐,系祭把天地神灵和宗庙祖先时用;
(二)雅颂乐,系举行飨射典礼和推行所谓“乐教”时用;
(三)黄门鼓吹乐,系天子宴会群臣时用;
(四)短箫饶歌乐,系军中用。这是按照乐调和所用场合的不同来划分的。
《晋书·乐志》在这个基础上,又将汉乐府扩充划分为6类:
(一)五方之乐,祭天神用;
(二)宗庙之乐,祭祖先用;
(三)社稷之乐,迎“田祖”祈祷丰年时用;
(四)辟雍之乐,推行“乐教”时用;
(五)黄门之乐,君臣宴会时所用;
(六)短箫之乐,军中出师或奏捷时用。
上述的这样一些记述和分类,实际上只限于朝廷典礼或聚会时所用的“官乐”,而在文学史上最有价值的,当时乐府机关在各地收集的民歌俗曲,井没有包括进去和得到反映。
到了唐代,吴兢作《乐府古题要解》,又将乐府诗扩充为8类,即相和歌、拂舞歌、白红歌、饶歌、横吹曲、清商曲、杂题、琴曲。此种分法将相和歌等乐府精华加入,表明当时对民歌俗曲文学价值的重视。宋代郑樵作《通志·乐略》,分乐府为53类,虽然分得很细,但过于琐碎。
宋代郭茂情编《乐府诗集》,这是一部对唐五代以前的乐府寺带有集大成性质的总集类著作,它提纲挚领,将历代乐府诗划分为12类:
(一)郊庙歌辞;
(二)燕射歌辞;
(三)鼓吹曲辞;
(四)横吹曲辞;
(五)相和歌辞;
(六)清商曲辞;
(七)舞曲歌辞;
(八)琴曲歌辞;
(九)杂曲歌辞;
(十)近代曲辞;
(十一)杂歌谣辞;
(十二)新乐府辞。
这12类中,郊庙、燕射、鼓吹、横吹、舞曲,属于“官乐”,主要是庙堂文学;相和、清商、琴曲、杂曲,属于“常乐”,主要是一般流传在民间无名氏的作品。这两者都是入乐的。其中近代曲、新乐府、杂歌谣辞,就不一定是入乐的作品了。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收集的作品十分完备,分类也大体得当,因而影响较大。继郭茂倩之后,明吴纳著《文章辨体》,分乐府为9类,因未能超出郭茂倩所分之范围,故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