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赞扬蜜蜂诗句
关于赞扬蜜蜂诗句 1有哪些赞美蜜蜂的诗句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出自:唐代罗隐《蜂》
解析: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431363666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2、但得蜜成功用足,不辞辛苦与君尝。
出自:宋代李纲《蜜蜂》
解析:秋分萧索,桂花飘香,花下的蜜蜂忙着采蜜。只要酿蜜成功,为了让你尝到蜂蜜,不辞辛苦也甘心。
3、三百天来九州跑,南疆北国采花娇。
出自:宋代葛显庭《咏蜂》
解析:三百天九州各地跑,南疆北国哪里都是它采花的身影,这首诗是赞美蜜蜂的勤劳而感。
4、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谁怜。
出自:明代王锦《咏蜂》
解析:蜜蜂们不辞辛劳地采蜜、酿蜜,却不知他们纯粹是在做无用功。千辛万苦采来的蜂蜜成了人类口腹之欲的牺牲品。但人类却还觉得理所当然,丝毫没有怜悯同情之心。
5、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二月二日》
解析:但这一联不仅抒写诗人对美丽春色的流连陶醉,而且委婉透露出因美好春色而触动的伤感。“无赖”即“无心”,与“有情”相对。
花、柳是没有人的感觉和感情的事物,它只按自然规律行事,不管是无心的花柳,还是有情的蜂蝶,它们作为春色的标志,生命活力的象征,又都和失去了生命春天的诗人形成鲜明对照。
2赞美蜜蜂的古诗
蜂
解题 这首诗以洗炼的语言,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1]。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2]
注释
[1] 占:占有,占据。这两句说,蜜蜂占尽春光,到处辛勤采蜜。
[2] 为(wèi未):替,给。
简析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这可算是一篇寓言诗。诗中的蜜蜂就是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他们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地劳动,可是劳动成果到头来却都被统洁者掠夺去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结句用反问式,说明辛勤酿蜜的蜜蜂,成年累月地劳动却劳而不获,这就暗示剥削者的不劳而获,使诗的寓意深刻、有力。
3写一首诗赞美蜜蜂的古诗
寒蜂采菊蕊 唐耿湋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
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
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蜂 唐李商隐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
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
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咏蜂 明吴承恩
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
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
咏蜂 (王锦)
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
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谁怜。
唐 钱起 《蜜脾咏蜂》
年年花市几曾淹,斟暖量寒日夜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赞美蜜蜂的诗
蜜 蜂的赞 美 小小蜜蜂本领大 你的舞姿 你是勤劳的象征 你是动物界的奇才 是那样的轻盈、奔放 每日在花丛中奔忙 你是人类的至爱 你的歌声 甘愿充当 有多少艺人为你歌唱。
是那样的美妙、悠扬。 花海的红娘。
你是智慧的象征 你是神奇的工程师 有了你 博采众长 你是艺术的创造者 人们的生活更加甜蜜 精心酿造 蜂巢排列整齐 有了你 让琼浆飘香。 美观又漂亮。
绚丽的花朵更加芬芳。 蜂 (唐)罗隐 作词:罗隐 作曲:阎勇 无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1罗隐:(公元832—909年)唐代诗人,原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余杭(今浙江杭州)人。 2山尖:山峰。
3无限风光:指花团锦簇的地方。 古诗词鉴赏: 蜜蜂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这可算是一篇寓言诗。诗中的蜜蜂就是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
他们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地劳动,可是劳动成果到头来却都被统洁者掠夺去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结句用反问式,说明辛勤酿蜜的蜜蜂,成年累月地劳动却劳而不获,这就暗示剥削者的不劳而获,使诗的寓意深刻、有力。
这首诗以洗炼的语言,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芳心苦 贺铸 [唐]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春晴 作者:王驾 朝代:唐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注释](1)初见:刚才见到。
蕊:未开的花,即花苞。 [译文]春雨之前,还见到花间露出新蕊,雨后只见花叶,就连叶子底下也找不到一朵花,采花的蜜蜂和蝴蝶,因为找不到花,纷纷飞过院墙,竟使人怀疑春天的景色还在临家的园子里 =================================== 咏蜂诗 采酿春忙小蜜蜂,何消振翅螫邻童。
应愁百卉花时尽,最恨烧烟取蜡翁。 王欣 词长的诗;常给人一种《描绘入微》《见解独到》《布局巧妙》《练字圆熟》的感觉,例如:入选精华区中的几首佳作,大家不妨到精华去评赏一番! 咏蜂诗 采酿春忙小蜜蜂,何消振翅螫邻童。
应愁百卉花时尽,最恨烧烟取蜡翁。 这一首,很巧妙的表现细微的观查,浮云 幼年家中有二棵龙眼树,树下常有人寄养蜜蜂,而当采蜜时我家便多了几瓶《蜂蜜》可饮,能体会 王欣 词长的妙笔升华。
值得入选本周《精华诗选》。 ================================ 清平乐·咏蜂 樊运宽(当代) 田间山坳,最是君行早。
叶底枝头频袅绕,唤醒百花齐笑。 轻哼劳动歌谣,身怀绝技高招。
为酿香甜奉献,精心苦作连朝。
5称赞蜜蜂的句子
在平凡的岗位上,毫无怨言的奉献自己的一生
唐耿湋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 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 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蜂 唐李商隐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 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 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不管是平地还是高山,无限风光都被蜜蜂采花酿蜜时独占了。它辛辛苦苦采集百 花酿成的蜂蜜,究竟是为谁送去甘甜呢?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它的忙碌,竟然是那么的目标明确。有时候我在想,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自己有多少的忙碌是为了配合这个城市的气氛,跟随着被人的脚步却失去了自己的节奏,我羡慕这种清晰的忙碌。 蜜蜂的事业是辉煌的,因为一只蜜蜂的事业不存在,存在的是一群蜜蜂的事业。如果你非要按照我们的习惯,给与社会分工社会化大生产,或者给与等级划分,排上排下。我想小蜜蜂们的反应会是:“匆匆的看你一样,微笑一下,继续自己的公益劳动。”而人类就再一次被简单的大自然是为自作聪明。 最震撼的,就是它的善良,第一次被蜜蜂蜇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生命的完结,在他的面前,我们显得如此狭隘,我们永远不能对一直小蜜蜂说残忍,也不能把自己的怨恨和抱负扩大化,因为,它竟然已经为自己的第一次“伤害别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6描写蜜蜂的诗词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1]。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2]
注释
[1] 占:占有,占据。这两句说,蜜蜂占尽春光,到处辛勤采蜜。
[2] 为(wèi未):替,给。
简析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这可算是一篇寓言诗。诗中的蜜蜂就是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他们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地劳动,可是劳动成果到头来却都被统洁者掠夺去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结句用反问式,说明辛勤酿蜜的蜜蜂,成年累月地劳动却劳而不获,这就暗示剥削者的不劳而获,使诗的寓意深刻、有力。
寒蜂采菊蕊
唐耿湋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
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
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蜂
唐李商隐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
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
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蜜蜂
无名氏
腰肢何纤纤,惯向花底潜。
勤劳成蜜后,辛苦为人甜。
我只学过这么多了,如果不够告诉我我再帮你找。一定要让我最佳!
关于时间的精华句子,描写时间的精华句子
1)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 时间是伟大的导师。
3) 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对科学工作者来说,就不是一天八小时,而是寸阴必珍,寸阳必争!
4) 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5) 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
6) 由于时光转瞬即逝,无法挽回,所以说它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滥用时光无疑是人们最没有意义的一种消磨方式。
7) 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姗姗来迟,现在象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止不动。
8) 世上真不知有多少能够成功立业的人,都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而致默默无闻。
9) 我愿意手拿帽子站在街角,请过路人把他们用不完的时间投在里面。
10) 在所有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11) 志士嗟日短,愁人知夜长。
12) 最不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最爱抱怨时光短暂。
13) 良辰难再,人生中大好时刻,不要再去旧梦重圆。
14) 零星的时间,如果能敏捷地加以利用,可成为完整的时间。所谓积土成山是也,失去一日甚易,欲得回已无途。
15)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6) 如果青春的时光在闲散中度过,那么回忆岁月将会是一场凄凉的悲剧。
17) 少壮及时宜努力,老大无堪还可憎。
18) 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
19) 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
20) 青年是一个美好的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
21)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22) 最忙的人有最多的时间。
23)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24) 明天,是勤劳的最危险的敌人。
25)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的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
26) 日累月积见功勋,山穷水尽惜寸阴。
27) 如果落日的余辉照射着你的双手,你发觉它们当天并没有做过有价值的`事情,那你就应当把这一天看作已经失落。
28)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29)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下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0)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时间的精华 句子 》相关文章:
1时间的精华句子
2精华哲理句子
3脑洞大开的笑话句子
4描写夏天的精华诗句
5清明节手抄报句子
6与战争有关的精华诗句
7战争的经典古诗句
8描写自然风景的句子
9茶的句子
10描写大好河山的诗句
诗情画意
诗海深渊浅漂舟,情倾河汊我惭羞画中有景风卷浪,意境无前付水流
诗海拾贝
共和国军魂
----献给建军79周年
你是昆仑山口昂首巡视的雄狮
你是南海西沙屹然挺立的礁石
你是翱翔在东海上空的雄鹰
你是北国冰天雪地里巍峨的长城
向你致敬啊,共和国军魂!
是你吹响共和国第一声武装斗争的号角
是你点燃井冈山头燎原的星火
是你用坚定的脚步,丈量了共和国的版图
是你用鲜血染红抗日的沃土
向你致敬啊,共和国军魂!
向列强、向法西斯夺回华夏的尊严
是你扛起了民族复兴的大旗
向宇宙、向全世界宣告共和国的成立
是你与人民从此傲然站立不再屈膝
向你致敬啊,共和国军魂!
为粉碎帝国强盗罪恶的阴
李子诗词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李子诗词
作者:神龙圣侠
李子诗词序
更新时间2009-10-17 10:43:18 字数:1282
序
李子诗词,是李子随笔和感悟所创作,收录了大量的精华作品,有小一部分是现代的文体,但大部分诗词均为唐诗宋词,其意是要挽救唐诗宋词,让中国的千年诗词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李子,是作为文学者,应该努力!
作者诗词的创作风格尽显唐代“李杜派”的精髓,在作者诗词的风格中,表现的非常随意,不拘一格,天马行空,很是浪漫而又着重现实意义,故称作者诗词的创作风格为“当代版李杜派”,但又和宋朝词坛的“豪放派”的词风格相似,也称之为“当代版豪放派”!
作者在收录大量的精华诗词中,规化为四个篇章,分别为“抒情篇”、“咏史篇”、“情迷武侠篇”、“现代篇”。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生活、情感、成长、事业的理解,也有和古代诗人的一样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更特别的是,也将“武侠”这一体裁风格,用诗词表现出来,创造了“武侠诗词派”风格和文学流派,很有敢大和创新精神!“武侠”,所表达正义、大侠的理念,对作者儿时的思想记忆有非常大的感触,不免脑中有很多思想要表达对“武侠”它的感悟!
“抒情篇”,写心中的感悟,是心灵的呼唤,人生、事业、情感的理解,表达着作者的激昂斗志或空洞不明的思想感情!这些诗词中的感悟只希望,或倾诉作者的很多感悟而己!
“咏史篇”,主要是对历史的看法,作者与古代诗人一样有着“忧国……
别忘了采纳哟
《岁月待你可好:林徽因的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ctBVcpcvOtfLOw0f_wTFA
提取码:6eyg书名:岁月待你可好:林徽因的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7
页数:240
内容简介:
“诗意日常”系列之《岁月待你可好:林徽因的诗》甄选林徽因81篇精华诗作,“才、情、气”三大主题分类,精选底本全新审定,书中不仅收录《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林徽因代表作,还收录其作为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有关建筑之美的演讲文字,及其当年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为人母后写给年幼女儿的暖心文字,全方位展现这位不同身份下焕发着不同光彩的传奇才女,还原一个被误读久的林徽因。
作者简介:
“诗意日常”系列之《岁月待你可好:林徽因的诗》甄选林徽因81篇精华诗作,“才、情、气”三大主题分类,精选底本全新审定,书中不仅收录《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林徽因代表作,还收录其作为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有关建筑之美的演讲文字,及其当年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为人母后写给年幼女儿的暖心文字,全方位展现这位不同身份下焕发着不同光彩的传奇才女,还原一个被误读久的林徽因。
书法是种艺术,一个“永”就可以写出数百上千种变化,并非简单就好写。
书法界有言:颜筋柳骨,经过后世的总结、提炼所提供的颜真卿、柳公权的精华唐诗字集是最适合习练的,对入门、晋阶皆有帮助。
颜体:登鹳鹊楼、寻隐者不遇、夜宿山寺、风、满江红、玉树后庭花、春晓、昭君怨、终南望余雪、鹊桥仙、望天门山、秋词、从军行、题都城南庄、游子吟、春江花月夜、春望。
柳体:春夜喜雨、静夜思、寻隐者不遇、江雪、鹿柴、送别、春晓、登鹳鹊楼、塞下曲、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钱塘湖春行、山行、凉州词、芙蓉楼送辛渐、出塞、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
两本精华字帖都收录了《寻隐者不遇》、《春晓》、《登鹳鹊楼》,这三首应当都是各代大家最喜爱练笔的唐诗了。
数月前,由《小说选刊》杂志社主办的“让小说走进人民”系列活动走进山西汾阳杏花村。著名作家、评论家刘醒龙、王跃文、素素、王山、王干、杜学文、黄跃华、王国平、米米七月、杨遥、李昌鹏、蒋殊、陈佩香、李晓晨等参加采访活动。《小说选刊》杂志社汾酒集团创作基地挂牌成立。采风团一行莅临汾酒集团,煮酒论诗、共话清香,佳作迭出!今择取其中的部分文章陆续刊出,以飨各位看官。
本篇:《得造花香……》
九月,是落桑的时节。据说这是最好的酿酒时刻。可杏花村里的各种花、草,以及庄稼,仍然生机勃勃,一点也没有要“落”的样子。毕竟是北方的秋天了,傍晚时分,这里已有了微微的凉意。那位来自南国闽地的女子正在示范茶道。她静默不语,端庄恬净。几、勺、壶、杯、茶、水,一一置放到位,如同一处雕刻的花阵。第一泡茶出来了,她举起茶碗的盖告诉大家,这上面有槐花的香味。不过,女子并没有让人们品尝这茶的槐香,反而把茶汤款款倒掉。她说,在我们茶人看来,这第一杯茶是敬奉土地的。第二泡茶冲好了,陈年的铁观音在壶中微微伸展,茶汤呈现出一种异样的“黄”——不是俗气的金黄,不是发青的蛋黄,也不是寡而不慎的浅黄。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黄。女子缓缓地说道,这是太阳的颜色!她的眉眼间似乎隐隐地透露出某种骄傲,是太阳的光泽照亮了她。太阳,从高远的天空把自己投射在人间,即使是夜色笼罩之中,仍然闪射着不一样的光芒。是怎样的灵慧才能感受到这颜色的诗意与尊贵?第三泡茶出来了。有人怯怯地问,这是什么味道?女子说,是时间的味道!时间,是如何生长在这陈年的茶中,并以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又是怎样的灵慧才能感受到时间如何无情地离我们而去,却又如此多情地驻留,让有慧心的人们领略她的暖意?
在汾河河谷,那一望无际的绿色之中,有一处金时的古墓。当人们发现它时,也发现了其中的壁画。在那被八百年时光浸润的古墓壁画上,依然清晰地书写着:茶酒味,厨积香。不知道金时的人们曾经是怎样饮酒的。但在他们看来,被我们视为填充饥腹的厨室,是聚集“香”之意味的。这样的“香味”,是茶与酒体现出来的太阳的颜色与时间的味道。这样的“香”,今天只有很少的人才能感受到。比如,她。
大约距今6000多年前,这片汾河冲击形成的盆地上,生活着忙碌的人们。他们在这里耕种,并用黄土烧制各种陶器。与那些仍然在深山之中游牧的人们相比,这里的时光似乎快了许多。多少年之后,人们无意中在一处叫做杏花村的土地上发现了先人使用过的许多器具——小口尖底瓮,以及大口瓮、甑、鬲、壶、樽、罐与杯等等。我们可以简单地称之为陶制容器。而考古学家则命名它们为“杏花村文化”。我们已经难以说清,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创造了这些“容器”,又是怎样把土地上收获的果实,包括谷物酿造成一种发酵后生成的饮料——姑且称之为“酒”。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判断,这些容器可以用来浸泡酒料、蒸熟酿酒所用粮食,用来发酵土地上形成的生命果实。所有的这一切都与土地不可分离。没有土地,人们就没有地方安放自己的灵魂;没有土地,人们也不可能收获果实。当然,如果没有土地的话,人们也就不能烧制那些容器,人类就不可能离开河流,走向辽阔大地的深处。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是孕育文明的窖藏。这些用来造酒的果实、粮食,都是在这宽厚的土地上生长的。那些酿酒器具都是这大地上沉默的黄土烧制而成的。酒,在这样的酿造过程中把大自然赏赐给人类的精华诗一般地展现出来,并赋予其神圣的意味。
当酒被人们创造出来的最初一刻,就不是用来充饥享乐的。远古时代,这样的创造肯定是难以普及的“高端科技”。它凝聚了大自然的一切精华——不仅仅是果实,还有水分与阳光,还有温度与湿度、时间与土壤,还有人的心性与虔敬。当大自然中的这一切都融为一体,并发酵酿化后,就成了酒。所以,酒也就成了一种自然精华的观照、浓缩。当人们对大自然保持了敬意时,酒也就具有了神性。尽管我们还不能排除,最初的酒也是用来让人饮用的。但是,最初的酒是用来祭祀与祈福的却是毫无疑问。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需要各种祭品,比如动物牺牲,食物果品。这些东西或许可以更换替代。但唯独不能或缺的是——酒。
并不是所有的日子都可以酿酒。当世俗化的工业生产还没有形成时,酒的神圣感一直存在着。《礼记·月令》中说道,“仲冬三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可以看出,古人对造酒是多么地重视讲究。不仅对其器皿、原料有严格的要求,时间节令也不能有任何差错。据说,在盛夏时节是不能造曲的,因为这时的气温过于炎热,酒曲容易酸腐。这样的酒就不能称其为酒。而到了秋天桑叶飘落的时节,时序转换,节气渐寒,人们又开始了酒的酿造。
似乎酒并不是一种任意所为的产物。酒的酿造必须与自然的变化保持同步。直至今天,杏花村仍然保留着在农历九、十月间桑落时节开始酿酒的习俗。《水经注·河水注》记录了河东人刘白堕在北魏都城洛阳酿酒的故事。其中就有“排于桑落之辰,故得其名”的说法。而贾思勰认为,“十月桑落,初冻则收水,酿者为上。”前人的这些描述,并不是随意而为,实在是对自然时序与酒的关系的经典阐释。这一时刻酿的酒,兰薰麝越,自成馨逸。当年杏花村义泉涌酒坊的杨得龄先生,把汾酒酿造法总结为这样七句话。他说,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时,高粱必得其实,器具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它强调的是酒与自然之间的密约,必须把造酒与自然特征结合起来。制造酒曲,必要“得其时”,在最合适的时序才能造出最好的酒曲。古谚有“水为酒之血”。名酒必有佳泉。以酿酒所用的水而言,杏花村的水极为独特。特别是申明亭旁的古井,尤被称颂。这井水,并不是随便的水,是从村后子夏山而来的地下泉水。子夏是孔子的亲传弟子,为儒学重要一脉。他晚年曾在西河讲学。这西河就是当时的汾阳。汾阳古称西河。子夏讲学所在地被称为子夏山,是吕梁一脉。其上森林覆盖,植被繁茂,能够把时令雨水充分地渗入黄土,再经过地下矿物质的作用,使水发生变化。当它们从子夏山中流出时,已经不再是一般的水,而是“其味如醴”适合酿酒的甘泉。当地有《汾酒曲》盛赞此水,说“神品真成九酝浆,居然迁地弗能良。申明亭畔新掏井,水重依稀亚蟹黄。”就是说,用同样的方法到其他地方,使用别处的水,就再也酿不出同样品质的佳酿。而子夏山中流出的申明亭的水,比人们称赞的秦州雪酿的“蟹黄”酒还要好。只有这样的水才能酿造出堪称“神品”的佳酿美酒。
造酒对人的选择也非常讲究。人必得其精,并不仅仅是说要使用那些精明、精干者。虽然也不排除他们,但这里更强调的是人中之“精华”,是那些具有良好品格,人性贤德又精于酿酒技术者。诸如高粱必得其实并不仅指高粱的果实一样,必须是充分生长、采集了大自然阳光雨露与养分精华的饱满的“实”。人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是大自然的果实。酿酒者也必须是那些敬畏自然,严守规则,杜绝虚妄,尽心尽力者。否则的话,以次充好、乱序妄作,是酿不出好酒的。比如杨得龄就恪守“决不以劣货欺世盗名”的信条。杨得龄自称酿酒人为“酒香翁”,后人也以“酒香翁”称他。酒,如果难以飘散出自然之香味的话,也就不成其为酒。汾酒之所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品质,与其充分地体现了酒、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分不开的。酿酒,并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同时也是人性。人性与大自然的结合,就升华为神,使酒具有了神性的意味。而这意味又体现了、映照了大自然的品格。所以,千百年来,人们总是用自然之果实来描写酒的品性,并以在自然之中饮酒为最具美感的境界。《诗经·小雅》中的《大东》就写道,“维有北斗,不可以挹酒浆。”真叹服古人的想象力。这样的诗句既表现了饮酒给人带来的精神境界的自由,又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重,把酒与天——自然十分生动地统一起来。唐司空图在其《故乡杏花》一诗中写道,“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在司空图的心中,饮酒与把花是人生的极境。花与酒共同构成了一种风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这样的诗中,大自然、人、酒统一成一幅情意绵长的春景图。著名的白居易在其《南厅对酒送客》中不无伤感地吟唱“含桃实已落,红薇花尚薰。冉冉三月尽,晚莺城上闻。独持一杯酒,南亭送残春。”晚春时节,面对落去的桃花,持酒送友,别离伤感。酒与花成为诗人惆怅之情的象征。
杏花村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有杏花的?大概已成了历史之迷。有人说源于汉代,还有人说至少唐时这一带已经遍种杏花,原因即是为了酿酒。那时汾州一带造酒兴盛。特别是汾清,以及与之相关的羊羔酒、杏仁露等的酿造需要大量的杏仁。所以,在杏花村的四邻就有了许许多多的杏树。《北山酒经》中就记有“杏仁曲,每面一百斤使杏仁十二两”。可见酿酒是需要大量杏仁的。也正因此,杏花村处便杏花四放,花香逼人。唐时有很多诗人在自己的诗作中提到杏花村,最著名的即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在许多诗人的笔下成为酒的意象。可谓杏花如酒。贾岛在他的诗中写道,“雨余滋润生,风不起尘沙……能赋焉长屈,芳春宴杏花。”又如朱彝尊有“日出杏花红满楼,榼中酒味苦桑落”。酒,不再是一种“饮料”,而是一种情感,一种自然之神的象征。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傅山曾在杏花村逗留。今天,我们已经难以说清他在这酒醉花香的杏花村有何遇、有何思、有何想。但可以肯定的是,傅山一定品尝了这千年的杏花汾清。他在申明亭旁的古井上,写下了“得造花香”四字。尽管人们习惯于把这题词说成是“得造花香”,但还有人认为应该念“香花造得”。不过,不论如何诵读,都不能改变它的意味。傅山似乎是在说,这清洌的汾清,具有如花之香一样的品格。只有如子夏山中的泉水聚集在古井之中,人们才能够酿造出如花一般品性纯净、韵味袭人、沁人心扉的汾清,才能使人恢复自然的品性。花香,是酒的最高境界。而汾酒,正是得造花香的自然之精华。
如果说,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时候,我们的先人已经能够酿酒。那么,至少已有1500年的汾清则是酒的历史,酒的生命。汾清,不仅是人在自然之中创造的精灵,也是创造这种精灵的人——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直至数百年之后,这样的精神再一次被典型地表现出来。当人们终于知道茶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时,便把这绿色的叶子赋予更形象的自然之魂。这叶子虽然轻柔单薄,却具有一种渐渐升腾的魅力。只要人们接触了她,使用了她,就离不开她,并且被她柔弱的魅力所改变。据说,当茶叶漂洋过海抵达异域时,立即被那些从未饮用过茶的人们所喜爱,并且改善了他们的品性。茶叶,这生自东方内陆的神秘之物,是那样攻城略地般地进入异乡人们的生活之中、生命之内。是什么使她具有如此柔软而又强大的力量?也许是她天然的某种实用功能。但我更以为是她所具有的那种对大自然的眷顾与怀恋。她本身就是一种植物,具有了花的香,花的味,花的品性。她其实也在证明,诸如酒这样的看起来更强烈、更劲道的存在之所以被人喜爱,乃是因为其具有的对大自然的敬意。茶酒味,厨积香。他们本来就是大自然的果实。那么,酒的魂是什么?不是亲朋杂集,四座喧哗;不是肆筵设席,侍从如云;不是红袖偎歌,软玉温手;更不是苛政森严,惊心注目。酒是临风寄调,对月当歌。酒,汲取了自然之精华,而显圣洁,又与自然相容,而释情怀。是大自然的神秘宽厚生成了酒,使酒具有了神性;又因面对自然,酒才表现出充沛的魅力,使人在尘世中忘怀于自然,沉醉于其中。对孕育万物的大自然的敬意才是酒的灵魂。
作者介绍
杜学文,山西省作协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曾任山西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文学评论家。
《字字皆你:最美民国诗》戴望舒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119u0enqNy0Cy4O-fWrEg
提取码:i168
书名:字字皆你:最美民国诗
作者名:戴望舒
豆瓣评分:69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8
页数: 224
内容介绍:
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 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字字皆你:最美民国诗》收录戴望舒、刘半农、胡适等19位民国大师级诗人的精华诗作,这些诗歌音律优美、辞藻丰富、句式整饬匀称,且带有那一年代独有的情怀与浪漫,洋溢着汉语之美,带你领略穿越时空的绝美诗情,体味“字字皆你”的纯真与轻愁。
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著名诗人、翻译家。“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一首脍炙人口的《雨巷》为他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他的诗融合了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的精髓,以独特的音乐美和意境美“替新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作为中国第一批译介外国散文诗的作家,他对声韵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的诗歌平易近人,感情充沛——“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而作为著名的语言学家,他为广大中国女性创造了“她”字,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胡适一生著述颇丰,在文、史、哲方面都有着巨大建树,他既有着深厚的古文功底,也有着高超的西学造诣,如此造就了他诗歌之浅白隽永, 耐人寻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